搜索
朱晔的头像

朱晔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9/11
分享

老家的茶

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是老百姓开门的七件事。

也不知道这是谁总结的,其实,柴米油盐是老百姓生活必需品,酱醋茶可以有,不是必须的。印象中,我老家那边的人,基本不怎么吃醋。茶叶也是看家里的经济条件,先前大多农村人家是不备茶叶的。

夏天的时候,为了解暑,家里会花1毛钱买一斤茶叶灰。用洗脸盆盛着茶叶灰泡出来的“茶水”,据说这样的水比凉白开更加解渴。

所谓茶叶灰,就是褐色的如灰一般的粉末,闻着有茶的香味。泡出水来,茶叶灰经沉淀之后,脸盆里会出现黄色的茶水。去地里干活的人,会用瓦茶壶从脸盆里轻轻地舀出面上的茶水,灌满茶壶后,再烧一锅开水冲进脸盆中,以备干活回家后继续饮用。通常情况下,茶叶灰能泡2遍茶水,到第3遍,基本就没有汁水了。

还有人家直接将茶叶灰注入热水瓶中,随后就往热水瓶里灌开水,干活的时候,他们会把热水瓶直接拎到地里。在干活之前,轻轻地将热水瓶里的茶水倒进搪瓷缸里,等干活累了的时候一饮而尽。

天热的时候,因为渴不可耐,第一个人将凉的茶水喝完了,后面的人只能从热水瓶里往外倒水,他们都因为等不到茶叶灰沉淀,而将舌头上烫出水泡。即便如此,他们也舍不得将那滚烫的水吐出来,随后,他们会张开嘴直喘气,以便尽快呼出消化道里的热浪。

讲究的人家,会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准备一些茶叶,来客的时候,他们会用玻璃茶杯或者是瓷杯子,给每位重要的客人泡杯茶。来客会通过泡茶的茶叶来判断主家的殷实和热情程度,杯子里的茶叶颗粒细小,泡出的茶叶如降落伞一样在杯子里漂浮,且茶汤是绿色的,这是上等好茶,这样的茶只有在县城里面工作且当个一官半职人家能喝到。这些官员的穷亲戚,进城的时候,偶尔也会捎一些回来,等着来贵客的时候,当成炫耀的资本。

大多数农村人家,基本是不会买茶叶的,那时候,能填饱肚子就行了,有几个有心思去想着喝茶的事?

也有农村人家例外,他们家常年有茶,那是因为,那边的经济作物就是茶叶,或者娘家就在产茶的山区。长江对岸的东至县以及江西省的很多地方都种有茶叶。在那个年代,产茶叶的地方都是经济最贫困的地方,那里的女子都极力地想往平原地区远嫁,以摆脱世代贫苦的命运。

关于茶,让我印象非常深的一件事是,那年我和一个同学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去班主任家报喜,那天老师正好出门了,师母接待的我们,师母用玻璃杯给我们俩一人泡了一杯茶,随后,她去给我们切西瓜。

我和同学不经意地聊着天,师母说,老师吃饭的时候会回家,她挽留我们在她家吃午饭。师母给我们端出一盘西瓜后,就进厨房准备午饭了。过了一会儿工夫,师母喊我说,热水瓶在厨房的案板上,让我自己续热水,我去厨房拎来热水瓶,正准备往同学杯子里倒水的时候,我们都发现了一个问题,我同学的茶杯里什么都没有,他看看我,我看看他。他瞬间就明白了,我看到了他的脸色瞬间就变红了。

好在当时没有外人在场,我连忙跟他说,我把我的茶叶倒一半给他,他瞬间得到了解救。他一个劲地说,他不知道,杯子里的茶叶是不能吃下去的。他还跟我说,在就着茶水吞茶叶的时候,他感觉茶叶有点糊嗓子,每吞一次茶叶,他都要拿水去送一口。

我那个高中同学不知道的是,后来,我有好多次想一边喝茶一边吃茶叶,因为漂浮在茶杯中的茶叶那种绿,美得让人馋涎欲滴。我喝的茶叶是大学同学从家里带过来的,他是安徽徽州人,家里以茶叶为经济来源。他带给我喝的茶叶,据说是他母亲亲自给他采摘和加工的,每年的产量也就2斤左右。我解释不出来茶叶好喝的原因,我只能理解为,这2斤茶叶里倾注了母亲对远在他乡求学的儿子的爱。

我很有幸分享到了这份母爱。由此,我曾经写过一篇散文叫《母亲的茶》,这篇文章发表在《厦门文学》。

关于茶叶,我其实当年知道的也不多,以至于班上很多女生头头是道说起茶叶时,我只能待在一边当个忠实的听众。那时候,别说茶的品种,我甚至连茶的新旧都分不出来。

开始喝茶,大概是我读研究生的时候。当时到图书馆一去就是半天,拎着一杯白水不仅喝得寡淡,且达不到提神的效果。看到有同学买锡纸包的花茶,我也就跟着买了。

那种锡纸包的花茶,喝过一段时间之后,就感觉非常不好,不仅因为茶叶陈旧,能喝出不新鲜的味道,且经常能喝到茶叶中的梗状物,这是非常不好的感觉,后来不经意之间,在商场外面的柜台上,看见了大玻璃瓶装的花茶,明显比袋装的新鲜和干净,于是,我就买了二两回家试试,之所以秤2两,那是因为锡纸包的茶,一袋也是2两。后来,每次茶喝完了,我都习惯地去买2两。

这样的日子大概持续了2年,直到我参加工作后回家探亲,在父亲房间的条案上放了两种茶叶。一种叶子比较肥大,一种比较瘦小一些,我去拿茶叶的时候,父亲说,拿那个看着瘦小一些的,说那个贵20块钱一斤。父亲说,叶子大点的茶叶是山里的农民在谷雨后挑到门口来卖的,30块钱一斤;叶子小点的50块钱一斤,是我回家之前,父亲特意找人买的。

父亲说,其实两种茶叶就是看相上有差距,但是味道上差不多。

我对父亲说,还是买50块钱一斤的吧,这个也不算很贵。在春节期间我去了一下县城里的市场,我看到了有专门的茶叶商店,里面卖着各种各样的茶叶,我给父亲挑了2斤店主推荐的性价比很好的茶叶,当父亲看见我拿回来的茶叶,他说,这样好的茶叶,估计得县长家才天天喝得起,我跟父亲说,我能让你跟县长享受一样的待遇。

父亲笑了。

后来新茶出来的时候,我跟店主说好,让父亲过去拿茶,并一再叮嘱店主,千万不要让父亲知道价钱,省得他舍不得。其实,父亲觉得县长喝得起的茶叶,当年的价格都不到100块钱一斤。

从那次给父亲买茶后,我发现家乡的茶叶非常经济实惠,于是,每次回家探亲的时候,我都会购买一些茶叶带到北京。新茶出来的时候,我都会让店主给我寄一些过来。

父亲一直说,茶是强身健体的好饮料,于是,我就慢慢开始喝茶了,基本以绿茶为主。后来行里办了购物网站融e购,我也是一半为测试,一半为购物,在网站上我买遍了全国各地各种茶。

每年春茶上市的时候,我会关注每个地方的新茶介绍,遇到活动的,都会立即出手。在买茶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茶叶的知识。

我喝茶的爱好跟全国人民保持了同步,在我喝茶的这十几年中,茶叶的价格涨了五倍,因此网站上的特价及各种活动就成为我关注茶叶的重要时间节点,品尝了几年全国各地的名茶之后,突然有一天,我回忆起了家乡的茶香。我立即给家乡的店主发信息,准备买几斤家乡的茶叶尝尝,我真的在惦记家乡的味道了。

很多人不知道,安徽是茶叶大省。安徽的茶几乎覆盖了中国所有的茶的品种:安徽的名茶有:黄山毛峰、六安瓜片、祁门红茶、黟县黑茶、太平猴魁等,仅黄山毛峰系列,我们安庆还有岳西翠兰和桐城小花两个著名品种。

不说毛峰、红茶和黑茶,六安瓜片和太平猴魁就是安徽特有的两个茶叶品种,六安瓜片好,好在它是选取谷雨以后的叶片,在剪掉叶尖和叶梗之后,形似瓜片一样的茶叶品种,没有叶尖和叶梗的茶叶,保持了茶叶的清香,又没有老梗带来的茶汤的苦涩,六安瓜片从明朝开始一直是宫廷贡茶,新中国成立后,估计是大别山走出来的将军太多的缘故,六安瓜片也是中央的特供茶。

再说太平猴魁,如其说它是茶,不如说它是一种茶中的工艺品。当一支支薄若蝉翼的茶叶放在你面前的时候,我不知道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第一次见到太平猴魁的时候,我更觉得它是孙大圣送给人间的仙品,那薄如蝉翼的叶片,好像是羽化成仙时的法器,那浅绿茶水发出的一股悠远的药香,感觉这是不老的仙丹。一直觉得制作猴魁的茶叶属于仙品,一直觉得能制作出太平猴魁的师傅,一定宛若仙人。

不说岳西翠尖了,那是深山里的宝贝,只有在那人迹罕至的深山里才能采出那宛如少女体香的嫩叶,那饱满的芽尖仿佛含苞待放的少女,那么的温润和甜美。还是说说桐城小花吧,这原本是深山里的野茶,就因为清朝时有个“桐城派”,因此,当地的野茶就成为朝廷的贡品。桐城小花不负众望,在透明的玻璃杯里,在温水的冲挤下,那一支两叶真的宛若小花一样悬浮在水中,那是一个花的世界,那是一个芬芳的空间。

据茶店的老板说,桐城小花最适合饮用的场景是,将一杯茶沏好放在家里,然后外出办事。一段时间后,口干舌燥地回来,端起那杯已经与室温相同的茶水,轻轻地呷上一口,瞬间感觉清甜润体,齿颊生香。世界上没有一种饮品能在瞬间把人带入如仙如梦的境界,唯桐城小花有这个奇功。我受到了店主的暗示,每逢沏上桐城小花,我都要创造这样的场景,只为追寻那文可治国、才可安邦的境界。

很多人不知道,茶其实还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假如没有文化,茶的味道就会减低很多。老家的茶,喝的不仅仅是味道,更是一种说不尽的老家情怀。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