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朱晔的头像

朱晔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305/27
分享

人狼共舞心理特征的文学表达 ——读黑塞的《荒原狼》

每个人身上都有狼性,当然,人身上更多的还是人性。人性代表着,人需要社交、友谊、温暖、理解和爱,而狼性代表着独立、孤僻、不合群等。

因为害怕狼性,或者说害怕变成狼,所以才有了黑塞的《荒原狼》。《荒原狼》是黑塞的中期作品,可能也是他最著名的作品,20世纪六十年代,《荒原狼》在欧美青年中十分畅销。这本书之所以深受年轻人喜欢,据说,每个人都能在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荒原狼》算是黑塞的自传体小说,这本书也算是他的“救世主”,他从一个极度的精神抑郁者变成了诺贝尔奖获得者,书中使用了著名心理学家荣格的人格分析知识,据说,书的最后应用荣格心理学分析多重人格的内容,是黑塞“嗑药”以后的作品,不然,书里难以迸发这么大的智慧火花。

读书如旅游,看景不如听景。那么受人喜欢和推崇的书,我看完一遍,心里还是感觉稀里糊涂,于是,只好耐着性子来了第二遍,个别的地方来了第三遍,这样翻来覆去地阅读一本书,这是多年来非常少见的事。

我也试图从书中寻找自己的影子,我试图寻找别人喜欢和吹捧他的原因,结果我不说,估计有人都能猜得到。

这是一本非常好读的书,黑塞以诗化的带有哲理的语言说着每一句话,以字字玑珠形容黑塞的作品,好像也不算过分。也许是读者过于沉浸在每句话的理解中,读着读着,就不知道黑塞写了什么,渐渐地,我们都成了荒原狼,即荒原上迷失方向的野狼。

当然,黑塞把自己形容为荒原狼,他不仅在写自己对人生和社会的迷失,而且,他想写人性的贪婪和自私,贪婪者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心理上就失衡了,人就会因此生病。黑塞确实是在病中写《荒原狼》的,好在《荒原狼》是他的一剂良药。

赫尔曼·黑塞(1877年-1962年),出生于德国的一个牧师家庭,由于父亲和家庭的影响,他14岁即进入神学院学习,可他实在是不喜欢那里的生活,15岁即辍学回家。黑塞的父亲和外祖父都是牧师,尤其他的外祖父常年在印度传教,通晓多种语言,估计黑塞能写出《悉达多》这样的佛教题材作品,跟他外祖父应该有很大的关系。

《荒原狼》写于1927年,此时的黑塞已经40岁了,他早在1904年就因为长篇小说《彼得·卡门青》获得包恩费尔德奖而一举成名,可成名之后的黑塞过得并不愉快。在一战爆发之前,他因反对军国主义和法西斯战争而受到同胞的排挤,最后加入瑞士国籍。

那几年,黑塞生活过得非常不顺,父亲去世,小儿子夭折,婚姻破裂,他也处在精神分裂的边缘,好多次都差点自杀,经过非常长的时间的治疗,黑塞终于走出了抑郁的阴影。

小说也是这么开头的,47岁的哈里·哈勒尔都已经想好了结束自己的方式,那就是在50岁生日的时候,用剃须刀结束自己的生命。他之所以如此厌世,那是因为他活出了孤独。他博学多才,不满现实,尤其痛恨暴力和战争,生活过得一地鸡毛,以至于让妻子扫地出门,他只能选择远离人群的人生,一头扎进一个普通的出租屋里,过上了租房客的生活。

在别人的眼里,他时而热情,时而冷漠,独自承受着孤独和痛苦。突然有一天,他得到了一本小册子,名字叫《论荒原狼——为狂人而作》,由此认识到人性与狼性并存的自我。

第一部分是“出版人前言”,其实就是作者的自我介绍,他以房主侄子的眼光,介绍了荒原狼的大致的样子,这是本书的一个独特的写作技法。

第二部分开始,就用意识流的手法,叙述哈勒尔的所见所闻。小说的大致的情节是,他无意之间参加了一个聚会,聚会的人都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者,哈勒尔与他们的观点格格不入,他的反动言论遭到了所有人的斥责。他感觉更加孤独,于是,想加速自杀的进程。

在街边的一间酒吧里,哈勒尔遇到了交际花赫尔米娜,让哈勒尔惊奇万分的是,原本最该看不起的赫尔米娜及其生活方式的哈勒尔,竟然非常乐于跟赫尔米娜交往下去,甚至在心里产生了爱的情愫,通过赫尔米娜,哈勒尔认识了玛利亚和帕布罗。

小说也是从“黑老鹰”酒家认识赫尔米娜才开始精彩的,由赫尔米娜把小说引向深入,不然,很多读者到这儿估计都把书扔掉好几遍了。

小说具有鲜明的魔幻色彩,从开始看见墙上的灯影广告,到看见街上有人扛着广告牌,这都是伏笔,目的是为了制造一种魔幻的效果,并将读者不断地引领到魔幻剧场,或者说,将要给上演大戏的魔幻剧场做个暖场,让读者对魔幻剧场充满好奇。

故事的高潮自然是魔幻剧场里面的化妆舞会,在各种各样的镜子前,哈勒尔看见了各种各样的自己。也许你还觉得在魔幻,其实,作者已经在给你展现多重人格分析了,这是本书的最亮的点。

经过多重人格展现,看惯了世间的人情世故,哈勒尔终于看见了心心念念的赫尔米娜。她跟帕布罗赤身躶体地躺在一起,因为爱和嫉妒,哈勒尔刺死了赫尔米娜。因为杀人,他被判处永生不死的刑罚,剥夺12小时不得进入剧场的权利。这个结果听起来很荒诞,事实是,魔幻剧场都是虚无的。

《荒原狼》写作的时代,正是意识流创作手法盛行的时代。作家要思考的不是写什么,而是怎么写。假如带着读故事的心理去看意识流小说,结果都会败下阵来,可小说不看故事看什么?《荒原狼》几乎不成其为故事,假如认真去思考,它又是非常精彩的故事,只不过故事的精彩不是情节,而是精彩于语言,即将故事串起来的思想和哲理。

《荒原狼》是一本写冲突的书,书里一直是冲突不断。哈勒尔生在一个良好家庭背景的家庭,他喜欢歌德、莫扎特,他的心里装着的都是阳春白雪,可他还是带着失落和疲惫的身躯蜷缩在市民阶层的出租房里。他有很多书,可房间里充满着烟味,且不是很干净整洁。他期盼着有浓郁的交际氛围,可内心排斥聚会,因为,他与周遭大众是那么的格格不入。他不喜欢以性别作为生存资本的人,可他爱上了赫尔米娜和玛利亚,她们的职业就是哈勒尔所歧视的。让他服从命令,教他吃饭、喝酒、睡觉、跳舞……,尤其是赫尔米娜说:“你连舞都没跳过,你怎能说你为生活操碎了心?”哈勒尔学会了跳舞,赫尔米娜又帮他引荐了情人玛丽亚及萨克斯乐手帕布罗。在赫尔米娜的引导下,他突破了先前的几个迷幻,终于可以进入到魔幻剧场了,在那里,他分裂为无数个不同的自我:狩猎者、驯兽者、博爱者……哈勒尔憎恶庸俗的生活,却与交际花为伍,过上堕落的生活;

他追求高尚阳光的人格,却在魔幻剧场中看到了自己阴暗残暴的一面,魔幻剧场其实是他内心世界冲突的产物。整本书看似不经意的表述,其实,作者一直在制造着冲突,一个冲突接着一个冲突,因为冲突,所以就引出了作者的思想,更是小说的核心内容。

《荒原狼》的写作方式是独特的,他通过《出版人前言》,将荒原狼的性格及哈勒尔的行为习惯,以出版人的形式介绍出来,出版人其实就是作者。在故事进展过程中,为了论证荒原狼的性格与人性之间的差异,他又设计出《论荒原狼》的小册子,由此,制造小说题材中不能兼容的论述内容。

《荒原狼》是黑塞的自传,在创作本书的时候,他就一直处于病态。书也确实把他的病态非常完整地展现给了读者。好在,他不是在讲究黑暗、郁闷、毁灭和灭亡,而是在理疗,在治愈,文章结束,所以的矛盾和纠结都解决了,黑塞也成为一个健康的人。这也是《荒原狼》受人欢迎的原因。国内著名作家余华的《活着》,风格与《荒原狼》比较接近,看似苦不堪言,可作者要告诉你的,生活该有滋有味,即便痛不欲生,也得坚强地活下去。

男主人公叫哈勒尔,女主人公叫赫尔米娜,精通德文的人应该都知道,名称其实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性别下的两种不同表达方式。也就是说,哈勒尔和赫尔米娜其实是男女同体的一个人,哈勒尔爱上了女性的自己。这是《荒原狼》设计非常精巧和高明的地方。其实,哈勒尔可以按照多个标准,拆分出很多个自己,这是荣格的心理人格的核心内容,也是《荒原狼》要带给大家的内容。

作家到中年都会有一本描述精神状态的作品,越是有名的作家,他的作品里都是疯狂的样子。比如纳博科夫37岁的时候写了《斩首之邀》,加缪在43岁的时候写了《堕落》,黑塞在40岁的时候写了《荒原狼》。我在46岁的时候写了《银圈子》。

当时,我真的不知道黑塞的《荒原狼》,可我意外地以自杀为小说的开头,意外地触及中年危机的问题,小说中充满了各种思想和认知上的冲突,那时候,我跟黑塞、加缪的思考问题的方式都差不多。只可惜,谁也不会认可,我能跟这些世界级的大作家能在短期内同步。

到了中年,作家都不得不跟自己的内心清算一次。黑塞和加缪都清算过了,幸运的是,我也跟自己做过清算。也许因为这个原因,我对《荒原狼》的理解也许会更加透彻一些。

有个企业家说,与狼共舞,要让自己变成狼。从文学角度来理解,这样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因为,谁也认识不清,抛却人和狼的二重性之后,自己还有哪些其他的影子呢。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