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周治龙的头像

周治龙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6/27
分享

风从古长城吹过

去年国庆长假,我们一家来到著名的旅游城市山西大同,游览了举世闻名的云冈石窟,品味了北魏雕刻的气魄;登上了峰峭壁间的悬空寺,领略了如临深渊的险峻。最后来到塞外天镇李二口长城遗址,与古长城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体验了中华文明融合发展的历史坐标。此次与古长城邂逅,不仅因为它是明嘉靖年间修筑的大同古长城,更因为它是山西境内保存最完整、建造最奇伟、最具有观赏价值的一段“错长城”。

大同,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有着“北方锁钥”之称,是南方农耕文明和北方游牧民族的分割线,为九边重镇之一,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天镇地处晋、冀和蒙三省区交界处,历来为“边疆极冲之地”,古堡林立,长城蜿蜒,现保存完整的明长城有62.2公里,沿线还有战国、汉、北魏等长城遗址。我们从天镇县城出发,沿着一号长城公路,行进约半小时,看到山脊上蜿蜒起伏的古长城,随行的郭先生告诉我们,那就是李二口长城。

李二口长城随山体走势雄浑蜿蜒,以“奇、伟、雄、绝”而闻名,整体呈倒“T”形。南北走向的犹如一条黄龙沿二郎山脊蜿蜒起伏,东西走向的一段1632米长城被称为“错长城”,沿山脚向东延伸。传说当年长城修筑到此处,一位将军进家喝了一碗水的功夫,士兵们就误修出这一段长城。“修错”的长城在全国长城“家谱”中极为罕见,因此李二“错”墙也成了大同“长城奇八景”之一。虽然民间传说十分有趣,但实际上“修错”是明代防御政策调整的反映。郭先生一边走一边向我们娓娓道来。

据《明实录》记载,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宣大总督翁万达深感大同镇边防羸弱,奏请朝廷重新增筑边墙(长城)。工程从大同东路开始,进展至水磨口(李二口西10公里)时,因长城的走向问题产生分歧,原定方案向东沿南洋河直行,虽节省工费,但李二口北面的西洋河将无险可拒,门户洞开。于是翁万达请示长城改线,新方案从李二口转折,翻山越岭后横跨西洋河,既拱卫天镇侧翼,又加强宣府镇西面的防护。两个方案最终摆在朝堂之上,嘉靖帝钦定,同意翁万达的建议。这一决策让李二口长城成为今天的模样,也使它成为明代为数不多由皇帝直接参与的长城建设项目。

李二口长城是明长城山西境内最精彩的一段,高大的墩台和城墙立于二郎山脊之上,在夕阳映衬下雄伟壮观。我们沿着李二口长城外侧一条陡峭的土坡费力攀登,终于到达土长城的最高处。此段长城墙体均为黄土夯筑,宽5至8米,高10米左右,虽经500多年的炮火销烟和风雨侵蚀,但城墙上的垛口根基遗迹还清晰可见。站在高高的土长城上,秋风轻轻地从耳边吹过,仿佛远处又传来戍边战士的刀光剑影和鼓角争鸣,深深体悟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极目远眺,整个天镇县城尽收眼底,给人一种空旷、辽阔和静谧的感觉。远处荒坡上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板,在夕阳余辉照射下发出耀眼的光芒。

长城作为几千年华夏文明的一个鲜明符号,既是一个地理标志,更是一种文化载体。它不仅抵御了外敌入侵,也留下了世间绝无仅有的长城美景。李二口长城便是大同发展长城文化旅游的一个缩影。郭先生介绍,这段“多余”的长城虽在历史中被舍弃,但如今依托李二“错”墙,天镇县积极挖掘长城文化,把长城元素与古村落文化内涵有机融合,重现“青砖灰瓦、窑洞炊烟”的塞北明清风貌,一个长城民俗文化村在李二口逐渐兴起,成为旅行者魂牵梦绕的地方。这里不仅有村落民俗,前年还新建了大同长城博物馆,旅客游览完古长城就可以直接走进博物馆参观,成为长城文化的守护地。长城博物馆占地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851.8平方米,馆内图片和文物相当丰富,对了解长城文化和民族融合发展历史有很大帮助。

李二口长城景区正在打造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昔日硝烟弥漫烽火连天的古长城,如今已经成为当地百姓宣传边塞长城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大舞台,呈现出一派田园牧歌的风情画卷。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