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渊翔的头像

张渊翔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204/01
分享

因为热爱,所以写作需要“五等分”

前言

还记得那是2017年的暑假,自认为当时在身边圈子里“小有成就”的我,第一次打开了直播,向身边热爱读书与写作的同学分享自己的经验。彼时的我,已经累计创作了差不多七十万字,半年前刚刚拿到一期校刊杂志的封面宣传,收获了全校大量的知名度,有四百多人通过校友群加了我的好友。天晴了,雨停了,我又觉得自己行了。

课程分成了两天还是三天,具体我已经记不清了,开讲前我把自己肚子里的“墨水”在纸上列成大纲,涂涂改改,大纲分成了短篇、长篇和网文三大类,最终的核心知识点无外乎两个——写作的独特性与情感表达。

后来,我又接手了许多向我取经的写作爱好者、社团活动与文学讲座、写作培训班、辅导课堂,对于讲课也变得越发熟练。现在回想起来,如果再问我当初那个问题:写好一篇文章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我依然还会提到最初坚持的这两点,只是在它俩之外,我又走了很长的路,学到了太多太多。

一曰:整体结构

在一篇文章中,不管是怎样的文体,作品结构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这不仅是体现作者对文章的把控能力,更关系着这篇作品,在思路方面能否将本身内容正确传达给读者。写好一篇文章的整体结构,或许并不能成为太大的加分项,但如果作品的整体结构凌乱,那么这篇作品一定是不及格的。可能很多人在写的时候并没有注意,文章内容也是想起什么就写什么,小说情节前面“挖了坑”,后面就忘记了“路面正在施工”,导致读者的心里不约而同产生了一个问题:刚才作者提到的这个,到底有啥用?有用为啥没有后续交代?没用为啥要写到呢?

对于写作吹毛求疵的我来说,这可真是灵魂拷问,致命打击呢。

从小学开始,作文老师就讲到了“三要素”,起因、经过和结果,哪怕放到现在都不会过时。一篇文章,我们完全可以把它分成三部分:开头、过程和结尾。

开头的作用就是开始一段故事,不仅是承载作品的读者引入作用,把读者吸引到你的文字中,还是作者把该交代的交代完整的部分,它不仅仅是一个自然段,为下文“推进”铺垫的部分都可以看作是“开头”。如果没有开始,怎么会有读者继续往下读呢?

过程的作用就是讲述,是把内容讲清楚的地方,内容一定要铺垫和层层递进,语言逻辑清晰,尽量不要跳跃式地写,或者顾左右而言他。在这里,作者应该侧重把作品内容向前推进,向读者讲清楚才是该做的事。哪怕是使用穿插等手法,也要做到文字描写自然。

结尾部分作为一个收尾过程,是最适合升华主题的部分,也是承载作品重量的地方,引起读者情感共鸣或者思考。所以在写作之前,一定要斟酌好结尾应该怎样去写,提高作品传达。

动笔之前一定要思路清晰,每个部分讲述怎样的内容,这些身为作者,心里应该十分明确才对。如果想要把控好整篇文章,首先在创作之前就应该思路清晰,提前想好自己要写哪些内容,这些内容大概放到文章的哪部分去讲,大概要讲多少,每一部分所占的比重。这些问题动笔之前思考一下,总比停笔之后再去大改,或者干脆视而不见要好很多。

无数的作家都在采访与闲聊中提到,写作之前一定要写大纲,这真不是一句空话。

二乃:独特性

如果说“整体结构”是作品的及格线,那么“独特性”就是吸引读者的闪光点。这句话没有丝毫夸张。同样的素材可以被作家多次使用,要保证你的作品拥有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特点,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大众面孔,是一个优秀作家的“必需品”。

从作者个人角度认为,如果一篇文章没有属于自己的特点,让别人感觉跟另一个群体作品是“照葫芦画瓢”,那么这个作品也只是在为这个作品群体,增添了一个低级的模仿品罢了。

举个例子来说,在作者印象最深刻的2016年里,当时我被动接触到最多的作品,一类是社团同学们写的乡土风,他们很多人都喜欢模仿鲁迅的文风,塑造一个“低配版”的孔乙己或者祥林嫂形象,文章的内容也无非可以概括为:从前在某个小山村里有一个奇怪或者可怜的人,名字多半叫做“老X”或“X老头”,他过着怎样的生活,有过怎样的经历,平时有怎样的特殊口癖或者习惯,再加上一段语言或者动作描写,这样就达到了“刻画角色形象”的目的。后来过了一段时间,他死了,村里的人们各自都是怎样的嘴脸,然后在结局来段类似于“他的房屋前杂草丛生”这样的环境描写,最后强行煽情一下。

而在当时,市面上畅销的图书也多为“励志鸡汤文”或者“走心故事”,这里我们完全可以说是因为张嘉佳《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与刘同《谁的青春不迷茫》这两本书的成功,导致出现了大量的模仿者。在这些人里面,很多作家出版了一本又一本风格相同的作品,里面的每一篇文章风格也都“换汤不换药”。

我之所以提到了这两个例子,就是想借例子来说明两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其实,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应该去反思自己,既要做到避免作品与大众的“套路”,还要注意避免“自我抄袭”,反复在写自己已经写过的“套路”。

如果你总觉得,抛开很多东西去追求作品的独特,需要有天赋才能做得到,平日里完全没有灵感。然而,事实并没有你想的那么难,除了天赋带来源源不断的灵感,无数作家都说过,创作源于生活,你身边平淡生活的某个小细节,可能就是别人还没有发现的新世界。我们不仅是文字的创作者,我们也是现实生活的搬运工和记录者。

三言:情感表达

抛开专业性与学术性的创作不谈,我们在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创作,这些作品的创作目的几乎都是为了传递情感。也可以这么说,我们的创作就是为了表达。

既然谈到了表达,那么你就是情感和内容的“输出方”,你在向别人输出情感和内容,这个问题是每个创作者首先要摆正位置的。总不能作者自己在那里自言自语“叭叭叭”,阅读的人在那里“一脸懵逼”,最后的结果只能是鲁迅说的——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通。

就像你身为老师,必须要有足够过于他人的基础,你身为翻译,必须要有一门流利的外语,你身为医生,就必须有过硬的医学知识。写作也一样,你身为作品的传达者,把作品的情感表达出来,不论是亲情友情爱情,还是其他想要表达的情感。让阅读的人可以接收到你的信号,这也是一个作者必须具备的能力。

而情感的表达,我们也可以看作两大类,然后去针对性地提高自己,那就是:描写对象和内容情感。

描写对象在小说里面是角色,在散文里就是你的主题。而内容情感在小说里是剧情,在散文里就是你的议论或叙述。

而在写作的过程中,要如何去做好情感表达呢?我认为说白了,情感的表达主要是体现在作者对于句式成分的运用。

语言成分,是很直观传达情绪的部分。而动作成分的刻画,可以加强内容的画面感,也可以从侧面体现很多不方便直接讲述的内容。神态成分的文字,可以加强情感的起伏。心理成分,可以让读者代入自己,感受到作者或者笔下的角色最真实的情感。甚至是容易被忽略的环境成分,也可以从侧面渲染情感,增强文字的立体感。学会搭配运用实现这些功能的句子,你的文章也可以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不同的说书人讲述同一个故事,带给人的感受也是完全不同的,是因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讲述方式,就是这个道理。

除此之外,作为一个作者,你还应该对自己的作品非常熟悉,就像你熟悉自己的身体一样。如果作者对自己的描写对象都不了解,内容情感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写,模模糊糊就画上了句号,又怎么指望读者可以读懂你的作品呢?

所以在写作的时候,把控好内容的递进,情感的讲述贴合真实,不夸大其词也不畏畏缩缩,这样才能把你的情绪通过作品,传递给正在阅读的人,做好情感的转述者和表达者。

四说:文字描写

抛开身为作品内容的载体,文字本身也有它的千变万化。身为作品最基本的构成单位,文字可以有无数种排列组合,从而构成无数种写作风格,每个写作的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使用习惯,这也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写作风格的原因了。

文字描写的变化到底是什么呢?举个最简单的例子,鲁迅写的乡土文学,里面的文字与冰心的童话文字拿出来对比,带给读者的感觉就有非常明显的不同。由于乡土文学与童话的写作意义和受众不同,或者说每个文体的存在意义都不同,这也导致了这些风格都在潜移默化中,选择了构成它们的文字风格。

而我们在使用文字去描写作品的同时,也要很清晰了解,怎样的描写可以适用于自己的作品呢?在这里,我就提及两个文字写作时的技巧。

首先,我见过很多人在写作时,经常会犯“堆砌华丽词藻”的毛病,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样是不对的,但还是容易在无意间犯了这个错误。如何去发现并解决文字“堆砌华丽词藻”的问题呢?其实,只需要每个写作者都牢记一个概念:

如果说,“恰到好处”的描写可以作为一篇文章的衡量标准,那么如何界定什么叫做恰到好处呢?——可以理解为,文章里面每个自然段,每一句话,每个字词甚至是标点符号和分段,删掉或者添加,都会造成细微的质量下滑,甚至会对文章的部分乃至整体,都会造成损失。

这就是对文字运用到熟练之后,作者对文字描写的把控能力,文字描写可以非常自然,每一句话在文章里面都有存在的价值。同时,删掉任何一句都会让人觉得可惜。

说完文字,我们继续谈谈文笔的描写。我们在写作的时候,首先要把握好这篇作品的情感起伏点,在恰当的地方,用恰当的方式抒发情感,那么这个部分只要写作到位,就可以对整篇文章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这里,“恰当”所指的就是需要贴合作品,贴合描写对象,贴合情节,贴合基本逻辑。除了“堆砌华丽词藻”,我们经常还能看到“矫揉造作”的文章,其实说白了,就是作者对作品“贴合度”的把握还不够准确。

比如说,在情节和设定上,明明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校园爱情故事,你在描写的时候写成了“爱到死去活来”“生死相依”“白首不离”,这免不了会被读者骂成“矫揉造作”。除了“矫揉造作”,作者还要避免在没有感情的地方强行煽情,“无病呻吟”

讲到这里,我不得不提到一个经常可以在优秀作品里面看到的写作技巧——收放有度是基础,但在很多时候,“此时无声胜有声”会胜过千言万语。

举个简单的例子,常见的言情小说剧情里,经常可以看到分别的情节:女主角泪流满面,哭着对面前的男主角说了一句“再见”。又或者她微笑着对男主角说了一句“以后要好好生活”,然后转过身无声泪流,在心里默念了一句“再见”。这部分文字的写作目的,很明显是为了渲染悲伤情绪,而这两个情节谁好谁坏,谁更能达到这段文字的写作目的,相信一目了然。

“堆砌华丽词藻”、“矫揉造作”、“无病呻吟”、“收放自如”,这几个词是我们在文学圈层里面经常可以听到的,很多人只知道要避免犯错,可很少人能明白,怎样去避免。说到底,写作的时候,作者都难免站在主观的角度,如何更加清晰又理智的创作,也是我们需要花费一生时间去探索的问题。


五谈:主题灵魂

除了上面提到的“堆砌华丽词藻”等词汇外,“作品灵魂”这个词也是我们在写作道路上经常能够听到的词。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老师讲课总会讲到“表达了xx的思想感情”、“写出了这篇文章的作品灵魂”,这样的词我们已经听“烂”了,可我们做到了吗?没有人敢给肯定的答案。

作品主题灵魂是所有人都在探索的一个问题,在第一期公开课的时候我就有简单提到,那么下面,我再系统整理一下,在描绘一个作品的主题灵魂时,我们该怎样做。

首先,我在讲本文所有问题时,都需要有一个前提:作者需要有自己的“文学见识”,拓宽阅读的门类,在平时阅读,或者写作之前,都能对文章有精准的判断。这篇文章,“我”到底想要表达什么?

“我”写文章,如果想写一段甜甜的恋爱故事,我就应该抓住文章的“甜”和“美好”去描写。我想写一段刻骨铭心的恋爱故事,那就应该抓住令人“遗憾”和“感慨”的地方去描写。如果我想通过文章讽刺一些事情,那么你想讽刺的对象,一定要在文中突出,而不能僵硬的“直给”——我讨厌ta,我就直接写我讨厌ta的话。这是体现不了作品灵魂的,你只是把它摆放在作品里,仅此而已。

我们在塑造文章灵魂的时候,肯定不会把它直接放进作品里面——“我的文章讲的就是这个意思,我现在把它用文字放进去了,我已经有作品灵魂了。”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

比如鲁迅的经典作品《孔乙己》,作者也没有把他的文章思想直接写在作品里,而是让它化身成“孔乙己”这个人,向读者去讲述自己的故事,从而让读者真切感受到作品,发出与作品“灵魂”一致的感触。“作品灵魂”并非“文字——读者眼里”的过程,而是“内容——读者心里”的过程。

所以说,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应该先用自己的判断力思考一下,这篇文章我想表达什么?动笔的时候有针对性,写完之后再审视一下,自己的作品内容有没有传达出作品的主题灵魂,而不是自己的文字里直接写上了作品的主题内容。

后记

从2018年开始,我的文学老师,作家陈瓷就建议我,把自己的写作方法整理成文章,分享给学弟学妹们学习。哪怕这些内容,后来指导文学培训班讲过无数遍,直到现在我才把这些教案整理成文字分享出来。不过,写作的学问太多太深奥了,不是几千字就能讲清楚的,很多地方我只是用简单的一句话去概括,可在这句话的背后,可能需要作者付出几万字甚至是几十万字的练习,才能逐渐学会掌握的能力。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