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赵永富的头像

赵永富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12/03
分享

金子山中的壮美神宫

金子山中的壮美神宫

——游览中国核工业基地“816工程遗址”

作者 /赵永富

曾经为中国核工业基地而建的“816地下核工程”,对于很多人来说,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当然,也包括我。国防工程重地,在人们的印象中,必然都是远离城乡居住区,而且戒备森严,完全封闭的机密所在,与其无关之人根本无法接近。现如今,这座神秘的处所,已经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接待了数以万计的全国各地游客。我一个普通人,也有幸“大摇大摆”地走进了以前意想不到的这座神宫的大门——她就是,建造在金子山的深处,被称为“金子山中的壮美神宫”的中国核工业基地816工程遗址。

神宫隐身于中国重庆市涪陵区,紧邻乌江,背靠武陵山区。

2020年10月1日,正值国庆佳节假期,家住重庆市区的女儿、女婿、外孙及我,还有另外4个好友及其家人,一行20余人,分乘5台轿车,去往涪陵区游玩,到涪陵区的晚饭后,有人提议,明天去看看816核工业基地工程遗址。

2日的早上,阴云密布,淅淅沥沥的小雨,断断续续地下着。我们从入住的涪陵宾馆出发,沿着蜿蜒曲折的武陵山高速公路,向目的地一路急驶。侧目看车窗外,一望无际的乌江波涛汹涌。

不知道是国庆佳节之故,还是慕名而来,总之,前来游览的人特别多。我们派出2人去排队购票,其余的大队人马站在天桥里的台阶上避雨,等待到天桥对面排队参观。抬眼望,对面山峰之上,可以清晰地看到,矗立着一个高高的大烟囱。据说,那就是“816地下核工程”的排风塔,后来知道,排风塔距离地面高度为151.79米。

此时,天桥里台阶上避雨的人们,已经挤得满满的,后到的人挤不进来,只好撑着伞站在露天的地方,焦急地等待着。我们等了好一阵子,2人购票的人才回来。我们这一队的全体人员穿过桥洞,来到参观正门口排队。

快看!外孙兴奋地指着前方。“816工程”几个鲜红的大字立于一个宽大拱形形状的水泥浇注而成的灰色厚厚的山洞大门之上。山洞口上方树木翠绿,呈山峰巍峨,层峦叠嶂之势,拱形洞口是依山而开,洞的顶部灯光旖旎,如一根彩线整齐延伸至山洞里。我们排队剪票之后,分乘旅游观光车进入山洞中,顿时感觉丝丝凉风扑面而来。神宫,以这样一种清凉的方式,迎接远道而来的八方客人。

我们坐的低蓬旅游车,只用了几分钟的功夫就到了第一站。大家下车,在引导员的统一指引下,所有参观者站成两排依次进入大厅,大厅很宽敞,厅顶也很高。我目测了一下,估计,足有二十多米,还有多个钢梁架子支撑着局部棚顶。地面不是铺着很平的,是水泥浇筑麻面的那种。厅内光线不是很亮,四周的墙壁看上去就是水泥浇筑混凝土结构的,但很光滑。向前走了一段,有一个围起好大一块的类似电影中“作战沙盘”的东西。上面竖立着一个发射塔,塔上装着一个“个头不小”、比例适中、直立大地、蓄势待发的导弹模型。背影墙上有“东方红一号”卫星模型、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现场图形及说明词语等。

我正要细细观赏,前面亮灯处,导游已经开讲了,我赶紧领着外孙子挤进参观人群之中。

一位年轻漂亮的女讲解员热情洋溢地向游客们介绍伟大祖国“两弹一星”实验成功的惊世之作,盛赞我们中国军民“战天天低头,斗地地屈服”的英雄壮举。

她介绍说:大家好,非常高兴地欢迎各位远道而来的游客们!我做你们的导游。大家现在看到的“816地下核工程”,是世界上第一人工洞体。是在1966年由中央军委、周恩来总理批准建设,该工程打山洞用时8年,安装设备用时9年,总投资7.46亿元人民币。先后投入6万多建设大军,工程历经急建、缓建、停建和转产4个阶段,1984年因国家战略调整,工程停建。该工程轴向叠加全长20余公里,总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主洞室高达79.6米,拱顶跨高31.2米,洞内有大型洞室18个,道路、导洞、支洞、隧道及竖井130多条,建筑布局宛如迷宫,洞中有洞,洞中有楼,楼中有洞。 2009年9月,816工程遗址被列入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2月2日,被列入“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单。2018年1月27日,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2019年7月29日,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816工程”从1966年批准建设到1984年停建时,已经完成了85%的建筑工程、60%的安装工程。总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大型洞室有18个,道路、导洞、支洞、隧道及竖井等达到130条,所有洞体的轴向线长叠加达20余公里,其中,最大洞室高达79.6米,侧墙开挖跨度为25.2米,拱顶跨度为31.2米,面积为1.3万平方米。这个工程遗址洞体内厂房进洞深度400米左右,顶部覆盖层最厚达200米,核心部位厂房的覆盖层厚度均在150米以上。816洞体可以预防100万吨当量氢弹空中爆炸冲击和1000磅炸弹直接命中攻击,能抵抗8级地震的破坏。现在洞中的遗址主要有洞室、道路、导洞、支洞、隧道及竖井、主厂房、反应大厅、反应大锅、中央控制室、电机、控制设备等。这个工程最大的特点是:洞中连洞、洞中有楼、楼中有洞、洞中有河,就好像步入了梦幻奇宫、人间仙境一般……。

大厅往里走被一扇厚厚的对开铁门挡住,且铁门下面装着导轨,参观人群从右侧依厚重的水泥墙壁边上的水泥台阶一层一层往上行走,有时候的台阶是铁架焊接的,在另一侧则安装结实牢固的扶手。因游览的景点很多,本文只能选择几处重点介绍给大家。我和外孙紧紧地跟在导游的后边,这样能详细的听着她的讲解。导游说:请让少先队员站在最前面的一排,我非常理解导游的用意,这是一次难得的爱国主义教育。

当我们来到“代号101工号”时,导游介绍,这是816工程最大的洞室,也是主反应堆所在地,按工艺流程上下共有12层。其中核心区域是3楼反应堆锅底、7楼仪表室、8楼反应堆大厅、9楼中央控制室。101工号是以石墨做慢化剂与反射层,普通水做载热剂,天然铀为燃料的一个反应堆,是装备核燃料以实现大规模可控制裂变链式反应的一套装置。我和外孙听得这些专业词语是那样的陌生,但好奇心还是不由自主的四下张望这宽大的洞室,还悄悄地问,这洞室是放置TNT炸药炸开的,还是建设大军手握风机金刚钻头钻成的?

不多时,我们就来到了3楼,3楼反应堆锅底是整个工程辐射最具强烈的地方。据介绍:工程投产后这里将完全封闭,那大大的锅底上方共有2001个小圆孔,是安装核燃料棒的插槽,与8楼反应堆堆芯2001个圆孔相对应,尺寸分毫不差。反应堆经过中子的碰撞与能量交换过后会产生3种物资:没燃尽的铀238、钚239和杂质。这3种物质通过工艺管进入锅底,输送到后处理车间,并经过一年以上的冷却和消核处理,就能变成成品的钚239了。

6楼现在是 816工程展厅,里面主要用图片展板展示816工程的建设历程,以及一些文字资料、建设者的物品等分门别类展示给参观的人们。

7楼是仪表室,一排排大小一致、颜色一致、保存完好的立式仪表柜立在靠墙四周。仪表室的墙面因加入了重金属元素——钛(钛表面的钝化膜有抗酸蚀性能,不易被腐蚀,它是生物相容性最好的金属材料),即便经过40余年的历史,依旧光滑、透亮。仪表室以自动电位差计为主,完整保存1034块,主要用于测量工艺棒流量,当有故障出现,自动电位差计的指示灯将会显示红色等异常信号,这些仪表全部是上海光华仪表厂制造。尽管参观的人很多,但是没有一点喧哗之声。几乎所有人都全神贯注地听着,目不转睛地看着,跟着队伍沿着盘旋的台阶向上迈着脚步。大家经过的墙上依稀书写着“亿万人民亿万兵,万里江山万里营”、“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争取胜利”、“愚公移山,人定胜天”、“一面学习,一面生产,克服困难,敌人丧胆”等标语口号。

当我们来到8楼反应堆大厅时,我更惊叹了!大厅长35米、宽24.8米,面积868平方米,是816工程主反应堆的堆芯部分、反应堆核心核能交换之处。反应堆本体由堆芯、金属结构、进水系统、装卸料系统、监视系统和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在堆芯活性区石墨柱上设有2001根工艺管道,每根工艺管道内装有64块天然铀释热元件和60块铝垫块。铀元件的总装载量为215吨。而9楼则是中央控制室,这里曾安放当时中国国内最先进的计算机机体,是整个核军工洞体的“心脏”,是协调整个核燃料制造过程的中心枢纽。在计算机控制台正对面有4个直径2米的圆形控制盘,盘上分别注满数百个小孔,用来控制工艺管温度、压力及流量……

在出口长长拱形的洞室通道上,每隔数米摆放着一个展柜,展柜里灯光很亮,摆放着建设者们生产生活的工具、用具和用品,还有红头文件、有领袖语录册、有工作记实、有学习笔记,还有个人获奖奖状等等。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静静地走过。一件件实物展品,无不浸透着建设者们,为了国防事业的发展强大所付出的辛勤汗水,甚至是宝贵的生命;无不闪耀着强国之梦必有我无私奉献的辉煌和壮美的诗篇!

当我走出“816工程”的出口,回头望去,那碧绿的金子山峰上耸立的白色排风塔仿佛就像一处地标,俨然像是一位威风凛凛的神圣哨兵,高度警觉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816工程”是中国三线建设这段不能被磨灭历史的重要代表性工程。同时,作为曾经的核工厂实体,现在以旅游产品的形式对大众开放,无论在国内还是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她还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国防教育工程。

今天的816地下核工程遗址之行,使我感受到了祖国建设的红色岁月,缅怀新中国的建设先烈,是非常好的一次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更是我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一次旅游,永生难以忘怀。

.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