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罗明的头像

罗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11/26
分享

打马到平原


一民 

 

许多年前,曾有一首歌这样唱道: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春辉啊,暖透了大地两岸。啊,中国,中国。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啊,中国,中国,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捧出了万紫千红的春天。这是歌唱家董文华所唱的《春天的故事》。因为这首歌,她当年唱响了大江南北,因为这首歌,董文华轰动了神州大地。

回首当年,新中国解放了三十年,但广大人民仍生活在温饱线下。直至歌词所唱的那个一九七九年,中华民族仍未摆脱贫困状态。只有敢于并勇于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改革开放道路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主政后,全国各族人民才开始过上幸福的日子。特别是东部省市,自从改革开放后,从北方的黑龙江下来直到最南端的海南省,因为靠海,水陆交通便利。加上几乎都是平原,容易开发。因此,在东部,不论是人民生活水平,还是工农业开发,或者是旅游业等诸方面的经济建设,都远远超过内地。哪会像西部各省区,不仅交通闭塞,文化落后,就连西部省区出产的土特产,也因为交通不便烂掉在土地里。

我生在高原长在高原。开门见山对于贵州来说,不仅前后左右都是山,大山之外还是大山。群峰峰峦均相联,随便你抬手指到哪里,哪里也都是层层山峦。

当然,在贵州,或不免出现零星几块平整田畴,但在人的视线范围内,也仍能把或前或后或左或右的山景清晰可辨。因此,在这片高原里,那几片平整田畴,也不过是夹在群山丛中的山间坝子。从飞机鸟瞰下来,确实只见山而少见田。于是,本人便这样总结,生在高原还是苦,既缺钱少米又缺衣,一出门来就上坡下坎。为此,很想见到平原是什么样子,更想了解国人改革开放后对平原怎样开发。

那就闯到东部沿海去看看吧。

在一九九五年夏天暑假后,我搭乘直快列车闯到东南沿海去做短期旅游观光。我所去的并非千里沃野的东北平原,也非鱼米之乡的长江中下游平原,而是正开发得轰轰烈烈的珠江三角洲。

为何要选择到靠海的珠江三角洲旅行去呢?

根据中国地图,珠江三角洲,地处广东,是东西江入海口及其四周区域。因为,从广东的省会市广州的东南角入海口虎门继续往宽阔的江面走,不远处就是香港了。而跟香港隔江相望的西南侧就是澳门。广东在改革开放年代经济得到快速腾飞当然少不下港澳的支持。而且,还有东南亚各国直至欧美大国外商纷纷来粤投资兴业。这都是广东三角洲为何百业得到快速兴旺的原因。

这次旅行,本人是跟一位姓杨朋友乘坐直快列车闯到广东去的。当直快列车载我们进入岭南。我们才真正饱览到了珠江三角洲的美丽风光。

我们乘坐的直快列车驶进岭南(广东)地盘,那沿途风光就开始让我激动不已。特别自列车驶入花都市之后,那工业之乡,花园之乡,热带水果之乡,便一股脑儿跳进我的脑际。直到此时此刻,我便这样在心头激动说:广东真是另外一个世界哟。

当火车停在终点站——广州站之后,我们便随千千万万的人流涌出车站。这时我才真正目睹到了广州站四周的高层建筑以及往来不绝的人流和车流。

在作短期“旅游观光”的那些日子里,我先后到过佛山、南海、番禺和中山市的东凤镇。但停留时间最长的还是顺德。可以说,顺德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顺德不愧是我国乡镇企业的典范。

迄今为止,顺德仍让人留连忘返。可这么说吧,在我印象中,顺德人不论在公路两旁,或房前屋后或鱼塘边,甚至是小沟侧,凡认为适合栽花种菜的地块就尽量栽花种菜,甚至对公共场所之间的方寸空地也绝不放任“丢荒”。于是我常常这样想也常常这样说:顺德人真勤劳呀,顺德人会动脑筋会使财源广进。要是贵州人也如顺德人那样勤苦,那样肯动脑筋想问题又肯干活的话,那我们高原早该脱贫致富了吧?可我们偏偏就不会向人家看齐呀。

不久,我就回到了高原来。从我回到高原来至今,我就总是如此想,我们贵州何年何月才会跟顺德一样繁荣?有不少日子我总是这样想也这样说:高原不妨学学顺德吧,因为顺德不论是在河坝头,还是在山顶上,均栽种不少果树林。那么,在我们高原,难道都开垦好了么?我认为,在高山斜坡的地方,不宜垦荒再造成水土流失,应及时退耕还林。同时,从河坝头到山顶上,乃至房前屋后,觉得哪怕不适宜栽花插柳,至少也可培果育林。我们的很多山梁山凹间,那山地完全可发展多种经济作物以适应市场经济之需要。因此高原人早该向平原人学习建设经验,取来真经。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