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华的黄埔港江面对面,有一个沉睡近百年、一直默默无闻的古朴小岛变身为旅游生态区,其旖旎风光吸引着各地众多的游客前往游览。这个小岛名叫大吉沙岛。
大吉沙是个江中岛,这是广州唯一需要坐船才能到的小岛,该岛形态呈番薯状,两头尖中间大,全岛面积共一千五百亩,周边海岸线长6·02公里,人口四百多,属黄埔街道下沙社区管辖。
大吉沙岛北向珠江前航道,与黄埔港隔江相对。东紧靠黄埔大桥,再远些就是南海神庙和虎门大桥。南为珠江后航道,距黄埔古港仅咫尺之遥。西与黄埔长洲岛(黄埔军校旧址)为邻,透过洁净的江面,玉眼还能看到广州中心城区高高耸立的“小蛮腰”和楼宇……。
长期以来,大吉沙岛上的居民看到各地络绎不绝的人到黄埔军校、黄埔古港和南海神庙参观游览,看到对面黄埔港一年又一年的繁荣和兴旺的变迁。也许,不少广州人忘记了大吉沙岛与南海神庙和黄埔古港一样,是历史上绸丝之路的发源地;也许忘记了它与黄埔港是1986年广州市民评出的羊城新八景,其中的“黄埔云樯”就是这地方。
大吉沙岛人为坚守着大自然的古朴而默默无闻,为保护环境让利于大局作出了不少牺牲。这里没有工厂,也没有洋房,也没有汽车,有的是丰富的水资源、肥沃的农田和美好的生态环境。
改革开放的春风一遍又一遍吹绿了南粤大地,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近年来,由于政府加大了对大吉沙岛投资建设和整治的力度,不但修筑了宽约一米多宽漂亮的堤坝和环岛观光绿道,而且观光绿道还纵横交错贯穿整个小岛。全岛种上了以油菜花和大米为主的植物和水稻,并辅以原有的荔枝、龙眼、杨桃、芒果、石榴、芭蕉等果树,让全岛风貌一年四季变得婀娜多姿,风情万种。当春天到来的时候,有的是鸟语花香、油菜花遍野;当稻米成熟时,田里的金黄稻米在微风吹拂下似海浪般起伏;当各种水果成熟时,果挂枝头如节日悬挂的各色小灯笼……
近几年,笔者黄埔少年时的同学时常结伴到大吉沙岛玩,拍回不少美照晒在朋友圈。特别是春节期间,岛上盛开一片片金灿灿的油菜花十分怡人,吸引我在今年的春节期间举家前往。
临行前,黄埔的同学同我说:“码头限制小车停靠,每天进岛有数千人,而岛上取缔了不少无证照经营的饭店,你是不是考虑带干粮?如不带的话,可能很迟才能吃到午饭呢。”听后我笑着说:那就迟些吃饭吧。
那天早晨,我一家从广州中心城区乘地铁13号线,在裕丰围地铁A出口,步行约八百米到达乌涌码头,然后坐船到岛上,每人船票2元。
站在轮渡码头上,只见一拨又一拨的游人从各地来到这里等候乘渡轮过江,都是到岛上观光的游客。
春天柔和的阳光照射在珠江河上,在微风吹拂下,江面上泛起一阵阵金色的微波。渡船在“突突突”的机器声驶到江中,只见宽阔的珠江云集着各色各样的船只像巨龙静卧江面,有的远洋巨轮往来不绝,帆樯如云;珠江岸边,万吨级码头泊位一个接一个,向着历史名镇虎门延伸;码头上数百台龙门吊高耸云天,似乎扬起铁臂欢迎“丝路”的归客;穿着橘黄衣服的集装箱装卸桥显示了现代人的力度和速度;宽阔整洁的马路两旁,厂房林立,层楼似海,玉宇凌空。它描绘着英姿焕发、生机勃勃的黄埔新貌。
轮渡行驶约十分钟便到达对岸。码头是在小岛的中部,码头边摆放着几十辆共享自行车供游人使用。进岛后往右行百余米的堤边,一块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在2011年9月立、面积约两平方米的横碑,上写着“大吉沙”几个红色黑体大字赫然在目。几米外竖立着一块巨大的黄腊石上,红色手书字体上刻着这样一段话:“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已手中。”落款日期是2017年1月。
堤下低处的农田,左边是连片盛开的油菜花,右边是袁隆平水稻种植田。不少早已到来、穿着各种艳丽衣服的众多游客在油菜花从中尽情拍照。只见彩蝶飞舞,到处一片欢声笑语。
其实,大吉沙岛的油菜花田何止中部这几片。我骑上共享单车顺时钟环岛绕一周,约37分钟便跑完全岛。全岛各处都分别种上一片片的油菜花和水稻,其时正值油菜花盛开之际,花香扑鼻。一群群白鹤在空中自由飞翔或在浅滩中尽情觅食。几台勾机在农田中挖沟铺设彩砖建造沟面,显然也是作为旅游观光而建设。
岛外四周,缓缓的珠江水在静静地流淌,岸边生长的水松树像一个个卫兵毕直地挺立着,守卫着这美丽的小岛。
看来岛里规划很有序,自然环境变美了,没有改变的是岛上村民早前建的农舍。除了少部分建在北面的码头外,大部分都建在珠江后航道南面的临江处。村内长着不少木瓜、杨桃、芭蕉树和石榴树,房子全都很旧,不少房子旁边停放旧渔船、堆放着破渔网,以及在树上挂着一串串虾笼,这些久没使用的渔具,依稀都在诉说着它们曾经为岛民们赖以生存而立下的累累战功。
村里闲悠的土狗、叭着的小猫静静地观看从眼前如鲫般走过的游人。新旧两相宜,这情景让游人们见识了曾经小渔村的过去和今天。
中午,看到不少游人挤在村里一些农家开的庭园用餐,也有一些游客在大堤的荔枝树下吃着自带的干粮。而我在一农家乐餐厅用餐。
在餐厅里,我巧遇一对中学时期的老校友夫妇,他俩都是在黄埔工作和生活,称岛上生态环境好、空气好,每周都来大吉沙岛玩一两次。夫妻俩和开设这间店的原老村长很熟,一起吃饭。
我们吃着这间店的“蕉林走地鸡火锅”和所配当地的青菜及“疍家糕”,喝着老村长只送我们他用黄皮酿造的“黄皮酒”,故地逢校友,心情格外高兴。
夕阳下码头再隔江与黄埔港相望。海面停泊着不少巨轮,对岸港口现代化设备先进,一派繁忙景象,远处幢幢高楼交错林立。往西望,江面上还能清楚看到广州城中心高高耸立的小蛮腰和美丽的楼群,一切仿如海市蜃楼般美丽。
再看看大吉沙岛这边,没有一辆汽车,没有洋房,有的是洁净的江水、油菜花、稻田、绿树、蕉林和飞鸟,风光旖旎。这一水相隔的原始和现代,无疑吸引着生活在大都市的人们纷纷前来,留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