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东明的头像

陈东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2/22
分享

冬日增江情

增城区境内有两条著名的河流,分别是西福河和增江河。

两条河流的河水流量常年充沛,滋润着这片广袤大地的万物生长,从而让片土地生机勃勃、姹紫嫣红,分外妖娆。生活在这两条河流附近的人民,饮用着这清澈洁净的江水世代繁衍、生生不息,建设着美好的家园。

我的故乡就是在增城的这片热土上,西福河边居住着我众多的堂兄弟堂姐妹,而在增江河畔居住着我的不少表兄弟表姐妹。亲人们都十分热情好客,每通电话,总是叫我有空回去走走,尤其是各种水果成熟时,更是借以食水果的名义叫我回去采摘,去品尝,比如荔枝、龙眼、石榴、柑桔等等。

南国的冬日,虽然北风时强时弱在不断地刮,但在艳阳的照耀下,天气还是显得较为暖和。在岭南四季如春,绿树如茵的美好时光中,生活在增江河畔的表弟闲时时常与我聊天,那天他又一次电话邀请我去他那里摘石榴、去他家走走。

摘石榴其实是一个由头,去他家走走相聚是一种实意。石榴这水果价格并不贵,吃得也并不多,城里到处有得卖。当然,借此由头主要还是以此连结亲情,借此相聚。

俗话说“走亲戚”。亲戚是要经常走才亲的,不然就会疏远。

近些年来,生活在增江河畔的这位刘锐林表弟,由于勤劳、聪明肯干,在各处承包的果园不少,分别有荔枝、龙眼、番石榴、柑桔、香蕉等水果。每当去的时候,我总是带上三五知己一同前往,除了品尝外,还带些走。对于我和我的朋友们的到来,表弟总是十分热情的接待,这让我的朋友们十分开心和高兴,有时朋友们带着孩子一起前来郊游摘水果,充分享受着大自然的乐趣,让孩子们有一个增长农林知识和对童年生活有一个美好的回忆。

对于表弟的这次邀请,我又约了几个亲友前往。

表弟的家离广州城区其实并不远,沿着广园东路转入荔新公路直抵达石滩镇,再沿着增江河畔的大堤上的泥路往西行走五、六公里,全程驱车约1、5小时便可到达。

沿途所经的增江河面时宽时窄,江水清澈蜿蜒曲折地流过增城区域,尽管是冬季,放眼远望,河畔两岸的农作物依然长得郁郁葱葱,十分喜人,呈现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表弟所在村庄叫做大寮村,毗邻增江河仅四五百米,这是个不到一百户人口的小村庄,村庄周围被树木、竹子及各种果树环抱。由于村庄并不大,人口不多,十分恬静,接近中午时分,进村几乎见不到一个人。

如同不少乡村一样,表弟村里的规划也稍欠妥,房子布局有些乱,但不少房子建得十分美观漂亮、美轮美奂。村中球场附近,几棵长得十分高大而又茂密的大榕树,复盖了将近半个球场,由于榕树的树枝黑色如墨、树叶墨绿色,加上远处都长满着甘蔗和石榴树,远近都是绿色,在蓝天白云下,仿如一贴幅的水墨画般展现在我们眼前。

一家农户的阳棚下,几个老农在闲聊,看起来十分逍遥。

几位在增城城区内工作的朋友,得知我到了大寮村,于是开车前来我表弟家与我相聚,由于平时少见,大家欢声笑语,让静谧的乡村增添了几分热闹的气氛。

表弟在家里做出了几个很好的菜招呼我们,比如他养的走地鸡,他种的迟菜心,以及他和他弟弟自捕自制的鱼干,还有当地驰名的正果腊肠让我们品尝,大家兴致勃勃地热情交谈。虽是冬日,却让大家感受到亲情、友情如同冬日的阳光般一样温暖。

午后,表弟带我们到村外田里周围走走,观看那一片片的甘蔗林和番石榴树林。

甘蔗林长的是黄皮果蔗,这种甘蔗吃起来趣口。这些一条条长约两三米高、腊黄色甘蔗林,仿如一个个长得十分高大的卫兵齐刷刷挺直在站列着,昂首指向蓝天。在空中阳光的照射下,光线穿过甘蔗叶子一条条直射地面。北风吹着甘蔗叶的顶部,摇曳中发出沙沙的响声,这响声彼此交替犹如一首优美动听的交响乐曲。

在番石榴果园,那一棵棵长得人般高的石榴树结满了番石榴。番石榴树叶墨绿,为防虫害,每个石榴在没长大时都用白色的塑料袋包好。当它们长大后有如拳那头般大的石榴一个个就好像挂在空中白色的灯泡,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犹如西方的圣诞树一般。我和朋友们挑选了一些些认为长得够熟的石榴摘来吃,兴致勃勃地拍照留念。

……

离开表弟家,我带着友人驱车到镇里的海边鱼市观看摆卖的众多新鲜河鲜和购物。

所谓“镇海边的鱼市”,其实就是石滩镇早年在镇的江边设了一个摆卖从增江河上捕捞上来的鱼市场,当地人对市场边这段江称之为“海”。

这个在沿江岸堤边临江水而设长约300米的鱼市,全都摆满着从增江河捕捞上来各种各样新鲜的鱼和虾,另外还有龟、水蛇、泥鳅,一些水库大鱼以及当地闻名的迟菜心等水产品和农家菜。

这个海边鱼市十分有名气。七、八年前,我和父母一家从广州赶到东莞市的石碣镇为姨丈作70大寿,姨丈一个在香港定居的女儿何映肖(也就是我的表妹)也赶回来为父祝寿,下午时分,她提出要开私家车到隔江对岸增城石滩铁路大桥边的“海边鱼市”专门买鱼苞(即用江里新鲜的鲮鱼肉伴些猪肉搞拌成肉泥后油炸而成),说这鱼苞很好吃。

能够跨市专门开车去买一种食品,说明这食品挺有名气的。当然,东莞的石碣镇离增城的石滩镇并不远,只一江之隔,也就十公里八公里的。对于这个鱼市我印象深刻,尽管时间已经过去近十年,但我依然没有忘记那时这个鱼市的繁荣和热闹,既然来到石滩地带了,于是带领朋友们到这地方观光和购物。

现时的石滩镇“海边鱼市”依然如过去一样,保留着它的繁荣和兴旺,它贴江而存在,亲近江水而专门卖河鲜,很有特色,很有风情,这是相同的一面。不同的是,时光的过去,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好转,逛“海边鱼市”有衣着一般的居民,但更多的是有衣着打扮光鲜的漂亮少妇和青年男女,还有一些开车来的外地游人。

看着徜徉的游人和在盆里鲜活游来游去各种各样的鱼类,以及各类水产加工品和新鲜蔬菜,听着买卖双方的讨价还价,别有一番情趣。

离这个海边鱼市西面约500米的地方,就是一座跨江的旧式铁路大桥,这是一座广深铁路路段的石滩大桥,一列列火车时不时在桥上飞驰而过,夕阳西下,金黄色的阳光铺洒在碧波荡漾的江面上,这个美丽的画面让人十分动容,让人难忘。

当我站在石滩鱼市仰望着石滩铁路大桥时,思绪不由得让我想起了石滩站的下一站就是铁路石龙火车站。石龙火车站离这里大约10公里,我与石龙火车站并与该车站铁路南大桥有着一段难忘的往事。

我的外婆是东莞石龙镇居民,那时父亲在石龙火车站工作,我是在石龙火车站出生的,几年后我家随着父亲的工作调动到广州市的黄埔火车站居住,当我参加工作后举家又搬迁到城中心定居。在我青少年的时候,时常在假期到石龙镇探望外公外婆和舅父,到火车站的铁路南大桥下游泳呢……

思绪被我的友人购物所打断。我们徜徉在这个鱼市中,很有兴致观看各种各样的鱼类,同去的友人分别买了一些江中捕捞上来新鲜的鱼和野生泥鳅以及迟菜心,带着我表弟送给大家的番薯和番石榴,望着江中西沉的夕阳和铁路大桥依依不舍地离去。

冬日的阳光下,冬日的故乡大地,冬日的增江河,那美丽的乡村、那美丽的画面,那浓浓的乡情、亲情、友情让我及一同前往的亲友们感到十分温暖。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