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中新镇,这是一个我从没去过的地方。那里的文学友人最近热情邀请我前去走走相聚,并参观一下清献园南宋右丞相崔与之故居和坑贝古村落。因社会疫情原因憋在家近半年,趁疫情缓和之际,于是携几名好友前往。
初夏雨天后,那天虽然阳光显不足,但天气十分凉爽,让人感觉比较舒服。驱车来到了增城区中新镇属下的坑贝崔屋村,参观了村里南宋时期的右丞相崔与之故居和近年当地政府为他建立的清献园。
对于崔与之(1158-1239),早前我就对他的其人其事有所了解,他生前的历史贡献在于清廉勤政、文功武略、为民除弊、清风传家。其“文”有“三首”:所治儒学“菊坡学派”是岭南历史上首个学术流派;是岭南首个由太学生考上进士之人;是岭南宋词之开先河者,被誉为“粤词之祖”。一直为后人所敬仰,一直广为传诵。
据了解,崔与之先世是河南汴京人(今开封),其曾祖因乱南迁,至其祖父始定居广州增城,出生于增城中新镇坑背崔层村,是南宋名臣。绍熙四年(1193年)进士。授浔洲司法参军,调淮西提刑司检法官,特授广西提点刑狱。嘉定中,权发遣扬州事、主管淮东安抚司公事,知成都府兼本路安抚使。端平三年(1236年),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嘉熙三年(1239年),以观文殿大学士奉祠,卒谥“清献”。著有《崔献公集》。后人因其清廉奉献,尊“清献公”。
其廉有“四德”:官至显贵不置产买宅,为官多年不受一分赠礼,举贤荐才不循私情,洁身自好不蓄歌妓,一生爱好仅为“便座左右图书”,陪同的是“白雉鸡一双而已”。史书称其“恬淡无欲,盖由天性,非矫(作)也。他一生酷爱菊花,更喜欢北宋名臣韩琦名句:“不羞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文天祥赞其“盛德清风,跨映一代”。明代嘉靖《增城县志》赞其“为官四十七年未尝一沾弹墨”,其过世后,门人写下“始终无玷缺,出处最光明”的挽联。
催与之本为文臣,却以武略济之,战功赫赫:在广西桂平当八品官时,不畏权势,秉公判决,民心所向;在广西任提点刑狱时,走遍海南荒寂大地,殚精竭虑,须发皆白;在淮东、四川抗击金兵入侵时,威震边疆,被川人敬为“岭南古佛,西蜀福星;”在七十六高龄临危受命广东经略安抚使兼广州知府时,平叛为民,保得一方平安,为后世传颂。
崔与之的盛德清风,廉政爱民事例颇多。当军需苛急之时,他“一毫不取于民,”始终坚持“诸贤宽得一分,爱民一分之赐。”他勤政廉政,不畏强权,以身作则抵制官场馈赠贪桩枉法和陋习。他谢事归里,“此得广帅月俸一方一千余缗,米二千八百余石。悉归于官,一所无受。”崔与之的廉政爱民七辞参知政事,十三辞相,历受时人及后人景仰,他的门人曰:“始终无玷玦,出处最光明;”文天祥赞其“盛德清风,跨映一代。”
参观时看到,崔与之故居面积并不大,与附近的普通民居没有多大的差别,外墙陈旧,立有牌子:“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崔太师祠,广州市人民政府,2002年立,2003年公布。”而清献园是后来人们为纪念他而建造的。
走进清献园,这个以南宋风格建造的园区总占地面积为2989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033平方米。分四个功能区,分别是清献门、清风庭、立献厅、菊坡园。
清献门主要展示该园建设的意义来由及世人对崔与之的评价;清风庭主要展示崔与之的生平事迹、为官经历及其“无以嗜欲杀身,无以货财杀子孙,无以正事杀民,无以学术杀天下后世”的家风家训;立献厅主要展示崔与之在政治、军事、文学等方面的巨大成就,还原其守淮护蜀、保护国土边防的激烈场景,彰显其文攻武略的突出贡献;菊坡园主要展示了崔与之的清廉品格及对后人、对家乡的深远影响。
进入清献园正门就是立献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毛泽东手书崔与之名作《水调歌头·题剑阁》的书法复制品——
“万里云间戍,立马剑门关。乱山极目无际,直北是长安。人苦百年涂炭,鬼哭三边锋镝,天道久应还。手写留屯奏,炯炯寸心丹。 对青灯,掻白发,漏声残。老来勋业未就,妨却一身闲。梅岭绿阴青子,蒲涧清泉白石,怪我旧盟寒。烽火平安夜,归梦到家山。”
诗文的意思是:在离朝廷很远的地⽅戍守边疆,骑马⽴于剑门关上。在群⼭中尽⽬远眺看不到边,正北的⽅向是长安城。百年来,⽣灵涂炭,百姓受苦,边境的战事依旧严峻,⽆数军民在战⽕中罹难,⾦⼈统治时间长了,⼲的坏事多了必定会遭到上天的惩罚。我亲⼿写好要求常驻此地的奏表,⼀⼨丹⼼,精光炯炯。⾯对着昏黄的青灯,双⼿挠着苍⽼的⽩发,夜晚的沙漏即将流尽,英雄年迈却功业未成,不妨归隐⼭林。蒲涧的景⾊优美,⽩云⼭间,泉清⽔甜,梅岭青梅阴阴,都怪我负却旧约。但在烽烟尚存,逆胡未平的时刻,我的梦魂难以回到家园。
崔与之这首《水调歌头·题剑阁》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又流露出任职与归隐的矛盾心情。当代伟人毛泽东很喜欢这首阕词,亲笔书写更体现了对崔与之人品的敬重,这实属少见。
立献厅后院中央耸立着崔与之高大雄伟的铜像。铜像后面是蓝瓦长廊。长廊后面有一座被绿树芳草衬托着的四角亭,名为菊坡亭。
当年崔与之退隐家乡后,南宋理宗赐给他一座私家园林,并赐名“菊坡”。崔与之把这座园林建成菊坡书院,兴学养贤。这座书院就在现在的凤凰山公园。1226年,崔与之在菊坡书院的山顶建了一座亭并作了题词:“老圃秋容淡,寒菊晚节香”,后人为纪念这风清气正的老人,就将该亭命名为菊坡亭。
立献厅右侧是清献厅、清韵厅和蒲涧泉。里面陈列了崔与之的生平事迹、诗词作品和世人对崔与之评价资料及与崔与之有关的各类文艺作品。整个园区充分展现了崔与之无私奉献、德廉勤政、清风传家的精神面貌。
崔与之廉洁的事例很多很感人,比如在1225年,他辞官从四川回到广州已67岁高龄了,当朝皇帝宋理宗仍不断召其回京任大官。崔与之多次上书力辞。1235年,广州发生摧锋军兵变围城一事,崔与之虽然77岁高龄也临危受命,一举平息叛乱。宋理宗大喜,任命他为参知政事。后来,宋理宗又拜授他为右丞相兼枢密使。但均被崔与之上奏辞免了。同时崔与之还托人把宋理宗所赐的200两黄金送回内库。
再如有一次,一个吕姓同乡士人,考试及第初出茅庐,担心没有靠山会令仕途不顺。他带着礼品来求崔与之疏通举荐。崔与之正色告诫他:“入仕之初,应当以职业为重,不要怕别人或上司不了解自己。”同乡满脸通红,带着礼品走了。后来,崔与之知道他为官清廉谨慎,便向上推荐,让他得以重用。同乡还不知道自己高升是因为崔与之的帮助呢。
还有一次,崔与之的外甥前来说情,想求一官半职,崔与之说:“当官贤能与否,事关百姓的欢乐和忧愁,官职断不可私相授受。”始终没有违反规定破例安排自己的亲戚。为此事崔与之还被姐姐怒骂一番。这一件件事例,足可见崔与之的清廉品格。
在清风庭参观时,增城的友人告诉我,看到了走廊展墙上张贴了我的见报文章。走近一看,那是五六年前我在《增城日报》举办“清献园好家风征文”,我撰写的《我家的一套理发工具》这篇文章被采用发表,想不到会被收入在《清献园》内展出,这确实让我有点意外和惊喜,忙趋前细看,重新读了一遍,深切感到一个家庭对于培养下一代有着良好家风的重要性。
参观将要结束时,我站立在立献厅后院中央广场内耸立着崔与之高大雄伟的铜像前,静静地思索良久,对这位远古从故乡走出的名相,从内心感到十分敬佩。这情景忽然让我想起三国时期的蜀相诸葛亮为国事、为建立刘备政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名句。
我觉得同为丞相,崔与之或者应该比诸葛亮的人品人格更伟大一些,更为完美一些。因为诸葛亮想的是尽心尽力刘邦建立蜀汉政权,耍的都是权谋用人之计。另外诸葛亮文章应该也不错,写出了脍炙人口的《出师表》。但在廉洁自律方面,没见在小说《三国演义》及史记《三国志》里有什么表述。而崔与之除了在文功武略方面有伟大的功绩和尽心为国为民分忧外,在为官时和辞官后其清廉方面尤其廉洁,故崔与之卒谥时获“清献”。他还著有《崔清献公文集》,后人因其清廉奉献而尊称他为“清献公”这个光荣称号,这方面诸葛亮无论如何也不能与他相比的。
由此我而想起了唐代杜甫为躲避战乱,进入四川,在成都武侯祠,他写下了《蜀相》一诗。诗云: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天在清献园参观是周六,除了我们几个来自广州、还有陪同我们一起参观的几个增城文友外,偌大的清献园空空荡荡、冷冷清清,借用杜甫《蜀相》一词,稍作修改一下为——
丞相祠堂何处寻,荔城城外柏森森。
疫情雨后清献园,门前冷落车马希。
愿社会拜金潮退,廉洁清风多呈现。
站在崔公塑像前,不禁两目泪沾襟。
笔者不善于作诗,也写不好,只是留下心中感慨。参观了大半天后,惟带着对崔与之丞相无限崇敬的心情,与友人依依不舍地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