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东明的头像

陈东明

网站用户

其他
201907/30
分享

忆儿时钓蟛蜞钓青蛙

        时光逐渐远去,不时回想起童年有趣的往事。

20世纪六十年代广州市郊黄埔的自然生态环境相当好,宽阔的珠江穿越而过、川流不息,润育了两岸肥沃的土地。青少年时代我居住的地方——处在马腰岭和蟹山下的铁路宿舍。这里水土肥沃,自然环境和生态相当好、空气清新。

宿舍门前约二百米处有一条珠江支流经过宿舍直抵珠江村,这条宽约20米的河水质清澈,鱼虾不少,炎热的天气,涨潮时我们时常去这条河游泳。退潮时我们去捕鱼虾,收获还真不少。离宿舍约二公里的地方是繁忙的黄埔港口,港口对岸是闻名遐尔的黄埔军校。

儿时的生活虽然艰苦,但也多姿多彩。每逢下雨,铁路路基边溪水潺潺。溪水中,有一种繁殖力很强的彩色小鱼,大家都称之为“南岗皮”逆流而上,小泥鳅也时常可见。那时,玩伴们时常将这些小鱼捉起来,用玻璃瓶子养起来,每天放些米饭到水中喂小鱼,只要勤换水,这些鱼儿还是能活很长时间的。我们一班玩伴还自制柁罗、土枪,然后又钓蟛蜞、钓青蛙,生活充满着乐趣。

那时,由于物质匮缺,居住在平房的人们都喜欢养些鸡鸭,尤其是养鸭子,从小鸭养50天左右便可成为56斤左右的大鸭,可宰杀全家饱吃一顿、大快朵颐。养鸭子的时候,妈妈告诉我:“鸭子喜欢吃腥,如果想让它长得快,多让它吃些腥的东西,比如鱼虾、蟛蜞、青蛙等”。

在生活艰难的时代,人们吃鱼虾的机会也不多,即使有也不会让鸭子吃的,自然是人们吃啦。那时的河边,水稻田边蟛蜞不少,这是钓蟛蜞的好地方。刚长到巴掌般长的禾苗水稻田同样也是钓青蛙最好的地方,因为长出的禾苗有害虫,是青蛙捕食的好时机。

钓蟛蜞的方法是这样的:削一条姆指般粗的竹杆,头部粗尾部细,竹子长约253米,竹子尾用一条约三米长的水泥袋线(或者钓鱼用的胶线),线上绑上的钓饵是用一只去皮的小青蛙腿肉(青蛙肌肉新鲜坚硬、不易被蟛蜞反复咬后而脱落),钓上来的蟛蜞是用小铁桶装(那年代还没有塑料桶),桶的高度以蟛蜞爬不上来为宜。

钓蟛蜞的时候到河边或沟边,看见有蟛蜞,右手将竹杆的线钓饵抛去蟛蜞边,反复拖拉,吸引它将饵咬着,然后将竹杆轻轻一提,蟛凌空向钓者身边,这时右手提铁桶顺势向上一接,蟛蜞便装入桶内。两手配合天衣无鏠,如此,一、二个小时便能钓到蟛蜞五、六十只。回到家将蟛蜞用砖头砸死,鸭子争抢着吃,其生长的速度明显很快。

后来,我们也钓青蛙,其方法也一样,只是将原来装蟛蜞的铁桶换成用蛟帐布做成布袋,布袋口上面用铁线绕成一个圆圈,还有一个抓手,用作提着。布袋长约三、四十公分,让钓上来的青蛙跳不走。

我们用的钓饵仍然用去皮的青蛙肉,钓的地方改为较干旱的禾田,钓的时候将钓饵反复抛进禾田中,钓饵落下后用钓杆进行拖拉、摇曳,将青蛙吸引咬饵。这时钓青蛙的人虽然看不见青蛙,但反复做这些动作会将一、二平方米附近的青蛙吸引跳出来咬饵。当肯蛙咬住钓饵后,钓者右手将钓杆轻轻一提,青蛙咬着钓饵凌空顺势向钓者方向飞来,钓者将左手布袋一接,青蛙进入布袋后就会松开紧咬的钓饵。

在钓青蛙当中,如果抛钓饵几次仍然没有青蛙扑咬,那么说明这一、二平方内没有青蛙,那么就要挪地方了。如此,有青蛙的地方,钓一、两只后就也必须挪地方,因为青蛙不可能全聚集在一个地方,它们分集在禾田里捕害虫。那时候,我们花一、二个小时,也会钓到五、六十只青蛙,与钓蟛蜞的数量一样多。我们用布袋将青蛙砸死后让鸭子吃,鸭子吃得同样开心。

那年代,儿时的我们将钓蟛蜞、钓青蛙视为娱乐、玩游戏,在养鸭子的过程中从小看到它长大的过程也是一种乐趣。当然,亲自喂养鸭子长大然后又宰杀也是生活艰苦当中的一种无奈,心中有一种痛。

那年代,儿时的我们也不知道青蛙是消灭害虫的能手。后来知道,我们也长大了,从此也没有再去钓蟛、钓青蛙。岁月悠扬,再后来休假时再想去钓,这些地方的自然环境再也没有我们想要钓的东西啦。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