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爸爸喜欢吃肉类、豆腐,特别爱啃猪蹄子。尽管当年生活那么困难,爸爸还是不爱吃白米菜稀饭,不吃油炒饭;妈妈一直不吃猪牛鸡羊等家禽家畜的内脏。
大儿子喜欢吃麻辣干锅,各种甜食,多种菜蔬尝都不尝,芫须、折耳根闻都不闻。爱点外卖,喝可乐、苦咖啡,冰红茶。爱吃黄瓜、豆腐、水果(芒果、蒥莲)、米饭中伴各种豆豆。若只有一碗不爱吃的蔬菜,筷子动都不会动一下,情愿撮一勺白糖或一勺盐巴下饭——这么严重偏食,不知怎么也长大了,还长到一点七三米高。
幺儿子不挑食,小时候把藿香正气水咬破成天含在口里,自个儿抿。情愿吃药,再苦的药都能一大把一口服下,唯怕打针。大儿子怕药苦,情愿打针——他说打针只扎那么一下,就痛过了。
儿媳是家庭新成员,不好意思说自己有什么爱好和忌口。老话说:“先遣小姑尝”。时代不一样了,媳妇有社会职业,在家做饭的多是老人家,所以婆婆得先知道并记住儿媳爱吃什么。通过询问和观察得知,儿媳不大爱吃和(huò)粮,主要是黄豆,但是爱喝豆浆,爱吃螺蛳粉,喜欢吃绿豆炖排骨、麻辣烧烤。
以上内容还没有细化,是不是已经很琐碎了?是的,却也有点复杂——它们不是挂在墙上的食谱,而是装在一个人心里的,而且每天要翻阅两三遍,还得变着花样做出来,顿顿摆在餐桌上。
这个人就是我的夫人。儿媳曾问她喜欢吃什么,有什么忌口,她却避而不谈。又没有小姑可问,几次三番她妈才说出来,不爱吃椿阳。
避重就轻,轻描淡写——口味上太没追求了。
一方面,人具有生物的基本禀性,在潜意识中会主动地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物。鹦鹉、大象、鸡鸭,它们并不是医生,但当它们知道自己体内需要什么物质的时候,便自己去寻找,主动去啃咬啄食,如白泥、矿石、玻璃渣。医生认为人体内缺少什么物质,也会不自主地去寻找、摄入什么物质。生活偏好无可非议,严重者就是患上了嗜异症。
各人的身体功能不一样,也就有不同的生活爱好。人们的基本偏好除了程度不同之外,还有千差万别的类型。正如人的相貌一样,全世界没有两个面貌完全相同的人,这就注定了每个人生活习惯的特殊性。如有些人肝功能好,解酒能力强,喝酒特别豪爽,可达到公斤级段位。
另一方面,一家人少则三五人,多则十多人,主厨都记得清楚——买菜照着大家的喜好买,烹饪要按照一家中最主要的人或重要的人或多数人的共同喜好进行烹调,天天纠结如何兼顾众人爱好或忌口——这就是众口难调的基本含义。
过去是他爷爷重要,现在是孙子重要。孙子想吃什么就买什么,并按照营养学方法烹调什么。其他人爱好的食材,不是没想到买就是没想到做,或者是没时间做,过个十天半月,红苕洋芋烂掉了,芫须芹菜泥掉了,红萝卜空心了,洋葱发芽了……统统扔出去了。
一个小家,就有这么复杂的饮食习惯,要照顾到每个人的忌口,除了厨艺,没有深厚的爱心,上不了灶,做不成一顿饭;没有全面的担当,转不了灶,完不成煮饭重任。
主厨,真不简单呀,因为她了解全家人的口味,她悉心照顾着全家人,她让全家人都能得到美味佳肴、营养和快乐。
这种爱不是迎合,不是讨好,不是阿谀奉承,而是基于真真切切的爱和乐于担当。
二
回过头来再问问,他奶奶的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因为大家不上灶,因为没时间问过,因为没有认真观察过……知道了也没有人记住并在厨房选择性地烹调。
我们刚出身社会时,生活很困难,他奶奶经常说鸡肉不好吃,牛肉不爱吃,却把我和孩子们喂得胖胖的。她自己亲手做的,真的不好吃吗?她真的不爱吃吗?她自己逐渐消瘦、中度消瘦——在严重时到医院才查出来,她居然患上了营养不良性贫血,血小板减少。
顿时,一家人无语——我真是太傻了,为啥她说啥我就信啥?
她心里只装着家人,而唯独没有她自己。
我急忙一边给她加强营养,一边服用硫酸亚铁、叶酸、维生素B12等药物,大半年才恢复正常。
有一次她认真、严肃地问我,“你知道我喜欢吃什么?”我半天没能说出来,机智地反问道,“你知道我喜欢吃什么?”她数来宝似地说:“你爱吃甜食及各种粗粮,红苕洋芋,绿豆彬豆,高粱玉米,黄豆荞麦,芹菜香菜,尤其喜欢吃炖猪大肠、油炸猪大肠,牛肚鸡杂。从小不吃醋,不爱吃酸辣食物,不饮酒。年轻时爱吃香蕉,爱喝咖啡,临近退休时也都不爱好了。因为喝咖啡后,胃动力下降,吃香蕉后,胃排空不好,塌成一饼,成天感觉胃区饱胀,肚子闷胀。你从小不喜欢吃丝瓜,因为你害怕蚂蟥(水蛭),而削出来的丝瓜丝煮成汤,真有点像蚂蟥。由此及彼,也就不喜欢吃虾蟹、海贝及螺蛳之类的东西。你说对不对?”
有些话是我平时随口那么一说,不料她都有心记着。现在一古老儿说出来,令我哑口无言。而我怎么一直就没想过她爱吃什么呢?怎么就没认真观察过她的饮食习惯呢?或者记住她几个小爱好呢?
美味可口的食品,人人都喜欢,无缘无故地少吃或不吃,必有其原因——要记得那时是没有减肥之说的。我到退休后才想起,当年对她深深的误解——不是娇气,就是矫情。现在回过味来才知道,她一直说的是假话,每当有好吃的食物时她总是说,“我不爱吃”,“我不想吃”,而全让给了家人、孩子。
她曾经经常说胃痛,我没有注意过。退休后,她常说她腹泻,我没专门去帮她买过药。退休体检作了结肠镜才得知,她患有多个结肠息肉。她有什么特殊需要时,一家人也没有认真对待,并满足她的要求。乃至于她给自己买衣服,从来都是选择市面低档的款式——只求价廉、简单。
夫人说她原单位有一个人,特别喜欢唱歌,并自认为自己唱得很好,甚至可以与歌星篦美。她的好朋友真诚地说:“你唱的老走腔跑调。”她大言不惭地申辩说:“我认为我是把握得很准的。”
我大概就是这么一个自以为是而漠不关心他人的人。
我暗下决心改变自己以对得起一直全心全意对照顾和服务于我们一家人的人。退休后有一天,我顺便给她带回来五元钱的炒栗板,她居然高兴得给我回报了一个拥抱。高兴之余,却令我很惭愧,我为对她关心得太少而深感内疚。
她的胃不好,炒栗板养胃。但是买过几回之后,她又不喜欢吃了,因为新冠疫情之后,她一吃炒栗板就发呕想吐。
一样的人,各有所爱,不同时段,所爱各异。
上有老,下有小,若一个要吃米线,一个要吃皮蛋,一个要吃猪肉,有的要吃牛肉,有的要喝鸡汤,有的要吃红汤锅……怎么办?要分类处理,分头供应,同时满足一家人的各种要求——这才是一家亲。
把面条煮好之后,先给吃硬一点的人挑,过一两分钟再给吃软一点的人挑。把菜炒好之后,先舀一点出来给孙子和怕麻辣的人吃,再放辣椒,给爱吃麻辣的人吃。
“众口难调”也得调。
我十分认真地问过他奶奶才得知,她也是有生活偏好的。她不爱吃苞儿米干饭——因营养好,不时要煮一顿,只有跟着家人一起吃;她不想吃剩菜剩饭,而她常做厨,家中只有她知道有没有剩菜剩饭——舍不得丢弃,哪怕拉肚子,有时也不得不悄悄地吃了;她不喜欢吃藿香子、鱼香子、薄荷尖,不爱喝各种菜汤肉汤。但是她爱吃肉类,爱吃油炸蘅香子,喜欢吃饼干、薄荷糖之类的零食,喜欢在饭后即吃水果。新冠感染过后,便不爱吃炒栗板、炒瓜子、蒜香青豆和巧克力。
夫人她真是甘于吃亏,勇于奉献啊。常常在厨房转灶,只顾着家人爱吃什么就忘记了自己不爱吃什么。或者是只记得家人不爱吃什么而忘记了自己爱吃什么。
三
腊月二十九日,一家人准备回老家看望他祖爷爷奶奶,一起过年。出发时,不满五岁的孙子上车后,他奶奶以右手用力推上车门。这时,晃忽看见孙子突然把手向车门方向一挥,她以为孙子要把手伸出车门外,势必将被车门撞上或夹着。说是迟,那是快——在车门即将合拢之时,他奶奶突然把左手直挺挺地伸去垫在门缝之间。
她的右手刚刚用力把车门推上,在不到半秒的时间内又立即毫不犹豫地把左手塞进了即将关闭的门缝之间……
一向温文尔雅,柔弱贤淑的女子,突然摇身一变——那果断,那无私,令人震惊。
孙子的手还未抵达车门,一点没事,而他奶奶的左手食指被重重地夹了一下,当即红痛。因将长途行车,没时间看看医生。回到老家,又在大年节下,也没去医院检查,止痛药都没有吃一片。年节期间,她还得转灶,翅着食指剥蒜子,削苕皮,洗肉淘菜,切菜炒菜,天天忙办年。
直到十多天后回到成都,她的手指不见消肿,才到医院去照片检查,诊断结论是:左手食指末节骨折和骨裂。
顿时,一家人都深感自责——太粗心大意了。他奶奶却没事人一般淡淡地说:“切菜时,指头是翅着的,不是很痛。”
夫人的爷爷陈金祥,是一九三三年四月二十五日“白山寺惨案”中被杀害的流落红军战士及红军家属中的二十一烈士之一。夫人是八二级中专生,一个县级医疗单位业务骨干,技术精湛,口碑良好,曾经颇受患者信任的退休医生。现在也就是一平凡人,但她又在寻常时刻,做出了非同寻常之事。
平常,人人都是平民,但中华民族素有英雄本质,一到关键时刻,在重大事件激发下,庚即凸显出英雄本色,挺身而出。我相信,当她所爱的祖国和人民面临危难时,定然赴汤蹈火,冲锋陷阵,立成英雄。
(2022-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