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郭伟的头像

郭伟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5/06
分享

老骥伏枥 不求眼顺

孔子尚有:“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之叹,亲眼所见,也未必可靠。但比起耳闻来,毕竟常常要真实得多。

每个初生婴儿,包括各种有眼动物,刚生下来时,按照镜相的科学原理,看到的图像一定是倒置的。由于后天慢慢适应,视觉中枢功能适应,才感觉到图像是直立的。

倒置只是方向相反而已,还不致于失真。人生之初,适应了图像倒置之后,看什么都是新鲜的,也是吸引人的。随着年龄增长,人生成熟,生活充满鲜花和乐趣,心态积极向上,精神面貌朝气篷勃,尤其是看到异性时,目光专注,眼睛发光。

人生如织锦,只可见华彩似锦的过去,不可知虚无缥缈的未来——手上只有一色的经线,而五彩缤纷的纬线,全靠我们努力去寻找或制造,并靠我们的想像、技巧、毅力,完成编织,才能予以历史展示。

然而到了一定年龄,饭中石子虫子,见惯不惊;蚂蚁踩死虫子,见死不救;燕子低飞要下雨,见微知著;萝卜白菜,见仁见智;见怪不怪,见怪不惊,熟视无睹。这是一种视觉老化现象、视觉疲劳、感觉迟钝现象和精神麻痹现象。

耳顺的原因是对什么事都没有起码的兴趣,不再主动接受外界的变化和剌激。从心态上讲,有主动关闭外界进入感官通道的主观意愿;有疲于接受外界变化的生理现状。心老化就是对一些新现象,不肯作深入思考,而只在大脑皮层中检索经验,以应付现实。

现在还说:“六十而耳顺”,可以说很夸张。因为,随着科学发展,人类平均寿命越来越长,我国人均寿命从七十四点八岁增长到七十八点二岁,而人的欲望与兴趣,也会随之延伸。

眼顺更是如此,视而不见。大概一是身体老化,眼球老化,视觉系统老化,疲劳倦怠,目不肯睹,或看不真切,看不明白,或不想多用眼细细观看。二是心理老化,不思进取,不图发展,疲于应付,对一般的琐事,不感兴趣的问题,甚至相关现象的潜在问题、细节具象,不敏感,不愿再作适度专注和深入思考。三是无用论,有些事明白很了,反而是自讨麻烦,自寻烦恼,自找没趣,内伤身体心理,中伤原则规矩,外伤人缘感情。只能目不忍睹,不肯较真,把明白装成得糊涂,一团和气。四是无可奈何,别人不再重视于你,说话没有份量,甚至没有号召力和影响力,很多事想干预而没有好办法,或手长衣袖短,或力不能及。

其实,大家工作在一起,每个人都有个性,都想按自己的兴趣和想法前行,但在一般生活问题上、非原则问题上,总是敷衍了事,不愿意得罪于人。

个人不随着社会巨轮旋转不行,个人要改造现实,这个想法只有青年少年才多有和常有,能维持到中年者已很鲜见。不论是站在工作的哪个点和哪个面上,能站在全国角度或行业高度看待问题,思考问题的人十分稀少,这既是眼界问题,又是一个责任心的问题。

平常情况下,随碰上年龄增长,人们普遍都有一定程度的思想颓废,意志消沉,勇气、热情和敏锐性都有所下降。曹操五十三岁时,就在《龟虽寿》一诗中以出“时不我待”以自我激励的同时,也不得不感慨和承认“老骥伏枥”、“烈士暮年”这一莫明的人生悲哀。

好在“六十而眼顺”的人们,生活不再斤斤计较,性情豁达,拿得起,放得下,没多少顾虑和牵挂;工作上虽没有较大的敬业精神,进取精神,创新精神,但做事有丰富的经验,处事十分稳妥,绝不会犯原则性的错误。生于一九三0年九月七日的袁隆平而今还在奔波在科研道路上,奋力攀登。今年八十四岁高龄的钟南山还在指导一场世界性的、旷日持久的新冠疫情抗击斗争,工作奋斗不止,生活热情不减,堪为楷模。

(2020-6-21)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