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到了,只见在秋日艳阳的照耀下,金壁辉煌的黄鹤楼高耸入云。在黄鹤楼正面台阶前,“黄鹤归来”的雕像引人注目,就见两只由黄铜铸成、高约有五米的修长的黄鹤脚踏蛇龟,温情脉脉地守护在一起。此时,秋日清晨的围栏里正雾气弥漫,在升腾的雾气中,那雄鹤似扭转脖颈,转盼流光,静静地安抚着他的爱侣。似在告诉人们,在历史的长河里、在尘世的烟云中,这天下闻名的黄鹤楼不仅有吟诗泼墨、写词作赋的文人盛会,也有这心心相印、两情相悦的感人场景。
秋日里仰望黄鹤楼,见有五层、四壁、角内凹,其五层飞檐出檐深远,曲线优美,每层飞檐各有12个翘角,个个昂然向上,并且一律金色琉璃瓦,远远望去就像一只展翅的黄鹤,视觉上给人一种凌空欲飞的动感。每到一处古建筑,让人最感兴趣的是所题的匾额和楹联,这是建筑的内涵,与精美建筑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启迪着观赏者的才思,凝聚着设计者的智慧,传承着传统建筑的古韵文心。当你细细品味这些楹联时,就象是在聆听一位智者的谆谆教导,意味深长。
走进号称“天下第一楼”的一楼,东南西北四面皆楹联,这些楹联建造的果然大气磅礴、峻峰巍峨、势连衡岳、帘卷乾坤 ,而挂在门口两侧的楹联最为有名,为刘海粟老先生在90岁高龄时所作:由是路入是门奇树穿云诗外蓬莱来眼底,登斯楼揽斯景怒江劈峡画中天地壮人间。一楼大厅的正面墙壁,是一幅以“白云黄鹤”为主题的巨大陶瓷壁画——黄鹤楼高耸入云,一只黄鹤展翅高飞。壁画前面两旁高大的立柱上又是悬挂着长长的楹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撼;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愁。登上二楼,迈入回廊,四面有门皆可入内。三楼设有夹层回廊,楼内大厅的壁画为唐宋名人的“绣像画”,如崔颢、李白、白居易、陆游等,也分别录有他们吟咏黄鹤楼的名诗名句,每首诗词的下方分别对诗词作了相应的注解。历史有真相却无法还原真相,所以不论是史志,还是文章,后人的注解大多都是后人妄加揣测或是肆意而为的。四楼是个接待大厅,厅中的家居全部为清代红木家俱,使整座大厅更具古朴典雅的气质。厅前的大匾上是书法家曹立庵书写的李白的诗句“长江万里情”五个大字。五楼是观景台,有七幅画在额枋上的名作,分别是:长江源流、上游瀑布、三峡风光、庐山奇景、太湖风光、江流入海和沧海横流。
在秋天的黄昏苍茫中下黄鹤楼、直奔著名的搁笔亭。搁笔亭位于黄鹤楼以东132米、白云阁以西南159米处。这搁笔亭的由来取自盛唐时期黄鹤楼上“崔颢题诗李白搁笔”的一段佳话。崔颢著名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一诗题在黄鹤楼上,令李白折服搁笔。这事儿很快为人传涌,一时注家蜂起,黄鹤楼的声名传扬得更为久远。至清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清戏曲作家、诗人和金石鉴赏家孔尚任,应友人邀请兴致勃勃游武昌黄鹤楼。最使他感慨的当然是崔颢题诗竟使李白搁笔之事,他服膺崔颢的杰作,也敬仰诗仙李白的气度,但却为黄鹤楼景区内没有纪念此事的建筑为憾,于是起意将楼附近一无名小亭命名为“搁笔亭”并为之赋诗,并在《题搁笔亭》诗前的序中写道:……予徘徊亭下,遍读近人之诗,因口占四绝,书之粉板,并拟亭名于诗前,特为此地补此缺事。
啊!回首秋日黄昏晚霞映照下的黄鹤楼啊,磅礴大气,金色辉煌,有那么多的名人古迹,又有那么多的传奇传说,怎不使人发思古之悠情?也更加使人留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