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一生行走铸辉煌
梁卫山
诗圣、伟大的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从巩义笔架山出发,走向洛阳,走向潇湘,走向长安,走向陇右秦川,走向成都……仍然未能停下脚步,仍在行走。就这样,杜甫一生怀才不遇,屡受打击,却一路奔走,就这样他从家乡巩义笔架山出走、到成都落落脚、在陇右秦川歇歇脚、去泰山登高《望岳》、直至长眠在首阳山……
杜甫一生心中萦绕着洛阳、长安,更萦绕着笔架山和中原,心中有庙堂之高,更有江湖之远和黎民百姓之情,而豪情壮行,“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是杜甫意念中的行程路线!他的生命从笔架山那孔窑洞开始,那孔窑洞就在郑州向西40公里处,在1300多年前即公元712年的新年,杜甫在巩义笔架山那一孔窑洞中诞生。那孔窑洞在阅尽1300多年的历史变迁后,仍默默无言地完好地矗立着。古往今来因杜甫笼罩其上神秘色彩的那孔窑洞,窑高3.5米、窑宽3.3米、窑深16.7米,是因为“诗圣”生长在此的缘故,那孔窑洞在人们心目中才高大轩敞起来。从此在巩义笔架山上,一处低矮的窑洞存在于天下文人的心中,吸引人们前去朝拜。杜甫一生跋涉,行万里路,且行且看,且行且诗,写下诗文约3000首,流传下来约1500首。这笔架山因有杜甫、杜甫家训“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而闻名于世,杜甫也因走出笔架山巅而辉煌。
为实现心中抱负,杜甫开始了他人生的壮游。唐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19岁的杜甫从洛阳出发,开始“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旅程。壮游是唐代青年士子流行的做法,他们在壮游中饱览祖国山河,结交气味相投的朋友,诗酒唱和,讨诗论文;拜谒名宦雅士,希望获得赏识,走上出仕当官的捷径。路途之上,在丛台,他结识苏源明,二人骑马射猎于齐景公曾畋猎过的青丘荒野大林;在淇水岸边,他认识了高适,游兖州、泰山,于泰山之畔写下千古绝唱《望岳》: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秋天,行走的杜甫弃官到陇右秦州(今甘肃天水),居住停留。他的陇右诗尤为突出,大部分篇章直接记写了秦州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民族等多方面的状况,如《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三:
州图领同谷,驿道出流沙。
降虏兼千账,居人有万家。
马骄朱汉落,胡舞白题斜。
年少临洮子,西来亦自夸。
再如《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六:
城上胡笳奏,山边汉节归。
防河赴沦海,奉诏发金微。
还有《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十:
云气接昆仑,涔涔塞雨繁。
羌童看渭水,使客向河源。
陇右地处边塞,秦州一带胡汉杂居,处于中原文明的边缘地带,唐王朝在文化上采取的兼容开放政策,使这里成了胡汉文化交流融汇的大舞台,独特的地理环境所造就的民族浑融和文化多元的环境与不时出现的边烽紧急情势,杜甫在诗中都有形象的描绘。居民之杂、物产之异、风俗之奇、地气之殊,一一可览;驿道关隘、烽燧军檄、使节边将、胡人胡物,历历在目。杜甫在寓居陇右期间,还用大量的诗篇描绘了独特的陇右自然风貌,记述了特定历史时代的人文景观,呈现出了显明的地域文化色彩。如写自然风光的《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七:
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
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
《雨晴》:
塞柳行疏翠,山梨结小红。
胡笳楼上发,一雁入高空。
再如写名胜古迹的《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十二:
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
老树空庭得,清渠一邑传。
秋花危石底,晚景卧钟边。
《山寺》:
野寺残僧少,山园细路高。
麝香眠石竹,鹦鹉啄金桃。
乱水通人过,悬崖置屋牢。
上方重阁晚,百里见秋毫。
又如写山川奇景的《铁堂峡》:
峡形藏堂隍,壁色立积铁。
径摩穹苍蟠,石与厚地裂。
修纤无垠竹,嵌空太始雪。
《石龛》:
天寒昏无日,山远道路迷。
驱车石龛下,仲冬见虹霓。
乾元二年十月,行走的杜甫离开秦州前往同谷(今甘肃成县),共写了两组共二十四首纪行诗,其中陇右一段有十六首:《发秦州》、《赤谷》、《铁堂峡》、《盐井》、《寒峡》、《法镜寺》、《青阳峡》、《龙门镇》、《石龛》、《积草岭》、《泥功山》、《凤凰台》、《发同谷县》、《木皮岭》、《白沙渡》、《水会渡》。这两组纪行诗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它的实录性。各组除第一首外,均以行程地名为题,突出了时空的连续性。所写的是只有在当地才能见到的山川、风土、人情,完全是实地、实景、实情的抒写,写出了山水的“个性”。所写峡谷、山岭、石台、古镇、崖寺、渡口,各具神态。它们无一不显示出各自特有的景致,独具的风貌,它们只属于陇右。
乾元二年十二月一日行走的杜甫由同谷南下巴陵。公元760年(乾元三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投奔好友,在众友人的帮助下盖起了草蘆,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在成都定居后,潜心创作,不料到了公元761年(上元二年)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诗人由自身遭遇联想到战乱以来的万方多难,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著名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春天,行走的杜甫在洛阳与李白相识,两人沿黄河漫游,饱览山川,切磋诗艺。两人在开封又巧遇诗人高适,三人同登开封古吹台,谈诗论文,关切时政。那时李白在古吹台上写下《梁园吟》,杜甫写下《遗怀》,高适写下《古大梁行》,成就一段佳话。
唐天宝六年(公元747年),杜甫又踏上了西去长安之路,他四处漂泊,沿着背离中原故土的方向愈走愈远。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冬,杜甫病死在湘江上一孤独的小舟中,时年59岁。后安葬在洛阳市东约23公里处杜楼村北、首阳山下。在首阳山下偃师市城关三中学校操场后方,一座呈八角形、四周砌满青砖的墓冢,便是杜甫的长眠之处。一生行万里路,踏遍青山野岭,阅尽世间沧桑之后,杜甫终于归于首阳山巅,托体首阳山下,与家人在另一个世界团聚了。墓前有碑刻,为清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所立,高约5米,有“唐工部拾遗少陵杜文贞公之墓”的字样。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杜甫杜工部历经大唐盛世,遭逢安史之乱,一生颠沛流离,悲情激烈,却因为毅力、苦难、悲悯和仁爱而成为伟大。他沉郁顿挫、铿锵凝重的诗歌,以其坚实而强大的思想体系,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塑提供了土壤;以震撼人心的壮丽史诗,将中华民族的精神播撒世界。一生行走的杜甫,背影如同风帆,张扬着以中原文化为核心的深沉而华美的诗章,本着初心,向着远方,一路前行一生眷恋中原故土,梦里故乡的深情都留在诗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