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卫山
主体在湖南省郴州市桂东县西北部的八面山,处于南岭纬向构造带的相对隆起带和新华厦构造系相对隆起带的复合部位,有“八面山,离天三尺三”之称的主峰2042米。行走在由于气候原因裸露的山体呈现线状、片状侵蚀和相当厚的风化壳的八面山上,见整个山系谷深坡陡、重峦叠嶂、沟壑纵横,那雾还很重,都把八面山锁住了,那浓重的雾在经过眉毛时就成了大滴大滴的水珠。
沿八面山山路攀登着,穿过一片阔叶林,一枝枝映山红伸展在我们的头顶,可谓是白雾茫茫中枝枝红,我们禁不住伸手去撩拨这美丽的映山红。可亲亲昵的动作,却使得花瓣纷纷坠落枝头,那见瓣尖上的水珠先于花瓣着地,似乎向我们溅起一片“零落成泥碾作尘”的哀怨。 正走着呢见一杆很富态的映山红在白雾濛濛立着很是美丽:这杆远远高过人头的映山红,不但花成堆状、色如紫烟,而且花瓣和花蕊均放射有力,人们伸手抚摸它时得到的感觉是既有强度又有弹性,难怪这么多人与它亲热,竟然无一瓣花、一枚蕊掉下来。大家舍不得闲置这杆映山红的热情,争先恐后与它合影。
再往上走了一程,雾不知不觉的薄了,气温却高了,这时路边的映山红也悄然多了起来。不单是数量多,颜色至少也多出了红色、粉色和白色好几个品种,这边片片娇那边连天艳,都娇艳到了八面山的天际。悄然之间,我们终于从缠绕了近两个小时的雾中突围出来,愈往上走,天愈显得清晰、高远,甚至,我们已经看到了天的本色。可在八面山这个天然大舞台雾这第一主角刚退场,映山红作为第二主角就当仁不让的站居了主场,雾才下场、那映山红们与我们争速度似的,已从山下席卷而上,我们就陷入了映山红们的包围,幸福地掉在脂粉堆中。
那漫山遍野的映山红,有的含苞欲放,似乎在唱“你不来,我不开”。有的独具匠心,开成了“伤痕美术”似油画家何多苓的《带阁楼的房子》。有的一手擎天,怕天塌下来,欲与八面山势比高。有的则势倾朝野,唯恐人不知,无论是在阵容和势头上,还是在浓度和颜色上,一律宣告:唯我独尊。还有那美不胜收的颜色:红的,红丝待选;紫的,紫髯如戟;白的,白水鉴心;粉的,粉妆玉砌。走着走着又掉进了十里雾中,这就是漫山遍野的映山红与大雾交织的八面山。
八面山的雾啊,虽说是花上一万个字也说不清楚;但可以用一个字来说个大概,这个字就是:静。无论是山下、山上、山窝中的雾,漫山遍野都是“静”的出奇的雾,这白茫茫成一片它的雾是“动”的,但却不被人们发现。在这个夏的季节,大家看见过多座大山的雾,那是山下的稀雾、山顶的浓雾,而且,都是有速度的海拔2061米的齐云山的雾,眨眼就来、稍纵即逝,它的速度只允许人把相机举起来就在把键按下去时,进入镜框的完全是面目全非的世界。齐云山的雾速象火箭;海拔1918米的武功山的雾,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如果你要拍照,只要善于抓住机遇,目的是完全可以达到的。武功山的雾速象动车;海拔2120米的罗霄山脉主峰南风面的雾,若即若离、亦步亦趋,有点緾人。而在八面山的雾速象老爷车,如果在雾中发现了一处好景,又想将自己与好景融为一体的话,别急,待雾慢慢的走了再摆波势,否则,腿要站酸、笑要挂僵,这就是八面山的雾决不与众山的雾雷同的她方。
还有啊八面山下的雾浓得象绸子,在阔叶林和针叶林相间的区域,也都是这样的雾,这样的雾啊太熟悉、太平凡了。但当走出乔木丛、进入以映山红为主的灌木丛区域时,我们一行人不约而同地汇成一片惊呼!在这浓雾之中右侧一条长约十公里的山窝躺着一支洁白无暇雾做的“雪糕”,这支“雪糕”的最尽头与抛在我们身后的大山、雾海、云天相连。是的,这支“雪糕”仍然是雾,只是它怪得令人难以置信。首先是这支雾“雪糕”洁白得出奇,它的洁白,无法形容,一句话,比雪更白。能想象到的白的东西,比如一级棉花、医用药棉都不能与它匹敌!刚刚被我们甩在身后的阔叶林和针叶林区域的雾,现在回头还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与“雪糕”相比,它的“白”明显的含着很大的“黄”的成份。同山、同雾,却不同颜色。
其次是这支雾“雪糕”规矩得出奇。“雪糕”躺的山窝如一只巨大的“模槽”,“雪糕”显得小了些,还留有很大的空间。“雪糕”躺了多少深度并不重要,但左右两侧的“模槽”侧面,至少还有500米露给了蓝天!这是“雪糕”平面距我们立脚的山脊线的高度。这么大的空间为什么不利用?却让这两片山面“一丝不染”?还有,我们的脚下和身后,雾还在只不过是薄了、远了,它们为什么就不下到“模槽”里去?“模槽”里的“雪糕”又为什么不上来与山脊上的雾为“伍”?这里难道也有“井水不犯河水”的规矩?更奇怪的是,我们这条山脊线的左侧,同样是一只巨大的“模槽”,此刻却根本没有雾的影子,让人一眼能望到底。我们身后的雾也好、右侧“模槽”里的“雪糕”也好,为什么它们就不能到左侧的“模槽”去走一走、住一住?这路程可是一点也不远噢,直线距离也就是1000米。
穿过浓雾走在灌木丛与草地相接的地带,这里除了草和千年灌木就是石头了。这里的石头也是极尽奇形怪状,除了块状形的,天下所有的形状,这里都已经具备,比如:石山、石树、石柱、石扇、石笋、石蛙,甚至还有一截可容人穿越的“石筒”!尽管品种多得无以计数,但它们的皮肤却是一样的:纹路交错、棱角分明。这主要得益于地质运动后的“线状、片状侵蚀”和“风化壳”。
这国里的石山也怪着呢:那就是既然是奇形怪状的石头,那那么多的“石山”顶上却都叠放着二层、三层、四层、五层甚至十多层的石头呢?这些小到1公斤以下、大至以吨为单位的石头“堆状物”是怎么形成的?“石山”在2米上下、叠放石头在10公斤左右的可能是人为的,而有许许多多高度在3米以上、没有梯类工具根本不可能上人的“石山”顶上,依然可见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同类石料堆放物,这是天然的吗?还有在这海拔超过了1500米的裸露山脊线两侧有山风,而且山风还很大,这些“堆状物”而成的石山又是怎样在这很大的山风中“稳坐江山”、保持平衡不倒的呢?更为奇特的是这样的“山”顶上还斜长着几棵树,这些树都依傍着“堆状物”,横长的树身跨度超不过2米,但看树的年轮都在百年以上。
走着走着进入了八面山的高山草地,目之所能及都是草。可在攀高了500多米以后转入一个山坳时,出现了一大片石头建筑遗址,遗址可能是当年山下躲避战乱的村民或占山为王的土匪所留下的,面积在5、600平方米左右,石墙、石院、石门框、石碑一应俱全。石墙都在1米以下,院坪由石头铺成,“房间”的大小和布局十分清楚,那石碑上布满了似是模糊不清的名字,有些石扇石门框是完整的,这些整块的石门框有就地取材的“土著”石,也有外地挪来的“他山之石”,这里石门框的石质、石样有些与八面山的石质、石一样,有的却不一样,是丹霞质地的,还有的是花岗岩质地的,不管怎样这石门框的宽度却都与石墙的厚度一样、高度与正常门相同。这些材料是哪儿来的?这么笨重又是通过什么工具运输到这里来的?令人费解!
终于登上了八面山的山顶,八面山的山顶就如同一顶绿色的蒙古包,我们爬上“蒙古包”顶刚想站立起来,却感觉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风特别的大、特别的冷!勉强站稳后大家胡乱拍了几张照片就急急忙忙的向山顶的另一面奔去。“蒙古包”山顶的另一面下面大约100米处,是一个狭长的山窝,山这面的山窝,风允许人躺雾;山那面的山窝,风却不允许躺人!于是有人提议在此支帐蓬体验一下在这里雾中躺人露营的感觉!于是大家纷纷投入到了支帐蓬的工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