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缝纫机
benwen现在年轻人结婚的三大件是“房子、车子和存款”,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的年轻人结婚的三大件则是“三转一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就我家来说,这其中只有自行车是父亲家购置的,其余几件东西无一不是母亲家添置的。现在,当年购买的自行车、手表和收音机都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或静静地躺在角落里,或被当作破烂卖掉,只有缝纫机还依然在发挥余热,继续为家人付出。
这架缝纫机是一台产自上海的蝴蝶牌脚踏式机械缝纫机,它全身以黄色和黑色为主色调——金黄色的面板下面放置着黑色的机头,打开面板,把机头立起来,远远望去就像一艘舰船上的舰岛,又像是金黄色的麦地里高高的瞭望哨。据母亲讲,这架缝纫机是外公托人给买的。在那个物质极其匮乏的年代里,哪怕想买一台缝纫机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购买它不仅需要现金,还需要供应票,二者缺一不可。外公家看到父母家里需要一台缝纫机,就自己省吃俭用,节衣缩食,托人找关系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它买到手。母亲每每说到这里,泪水都在眼眶里打转。
缝纫机自从买到家里,它就没有歇息过。衣服那个地方破了,母亲不论多晚都会在昏暗的灯光下挑灯夜战,不缝补好绝不会休息。我们此时早已伴着吱吱的机鸣声酣然入睡,往往我们一觉醒来,母亲还没有休息。买来的新裤子,如果裤脚比较长,母亲都会先丈量一下裤脚的长度1,然后使用缝纫机进行剪裁。我们摸着裤脚密密麻麻的针脚,穿着合体的衣裤,心里别提多美了。这不由得使我想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虽然不用“意恐迟迟归”,母亲的心意却全都缝进了这一针一线里。经过几十年时光的侵蚀,这台缝纫机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光泽,变得老态龙钟,面目全非。即便如此,母亲依然会像对待老朋友一样爱护它、珍惜它,经常给它上上机油,擦拭表面,是它时刻保持清洁干净的样子。
如今虽然市面上的各种款式的缝纫机层出不穷,琳琅满目,每次我提出要给母亲换台新机器时,都被母亲婉言谢绝了。是的,几十年了,这台缝纫机早已不仅仅是一台普通的机器了,它上面刻满了时光,写满了沧桑,充满了家庭的欢乐与温馨。
啊,缝纫机,愿你宝刀不老,青春常在,永远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