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上稼轩的头像

海上稼轩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11/06
分享

赵州老家

“老家”这个词是客居他乡的旅人心中的归宿。

父亲14岁离开家乡,随晋察冀联合中学在冀中平原上辗转学习,解放后进入北京(学校后更名为北京第一〇一中学)。抗美援朝时,参加人民空军赴朝参战。从此远离老家冀中平原。

小时候,父亲就对我说,我们的老家在赵县。要看老家的样子,就去看电影《地道战》。那个年代,电影本来就少,一部电影往往会看上几遍甚至几十遍。因为《地道战》有老家的影像,所以格外受到我的青睐。部队里只要一放《地道战》,我就会早早吃好晚饭,带上小板凳到操场上坐在最靠近银幕的地方。片子转到其他部队去放映,我也会跟踪追击,尾随而去。后来,我才知道,影片中鬼子进村经过的那座桥,就是闻名于世的赵州桥。

赵州老家是我的根,记录老根上长出枝叶的文字是家谱。自从开始研究人名以后,我就想在自家老家谱的基础上续编新谱。于是,我一直想亲赴老家去寻根问祖。

终于,我找了一个机会,独自去了趟老家。堂妹雪玲开车到石家庄接我,然后直接送我去老家。一路上,他一面介绍着各家之间的关系和家庭成员,一面顺便介绍沿途的风景和典故。

经过一片农田时,雪玲说,这里叫各子村,地里有很多大土包。传说古代有个女的为一个男的(不知道是父亲还是丈夫)出殡。有人跟她说,烧完纸直接回家,不能回头,不然就找不到墓了。那女的走着走着忍不住回过头,转瞬之间,方才空旷的土地上竟然冒出来72个大土丘,那女的搞不清楚究竟哪一座才是她亲人的墓。

后来,我到网上查了一下,赵县境内确实有一个被称为“各子汉墓群”的古墓群。墓群以各子村北为中心,分布在西北至东南长约8公里、宽约5公里的区域内,包括各子村、宋城村、大马村等村庄。墓群封土高大,墓室多为多室砖墓,墓主人都是汉代人。传说,这是宋子侯及其家族墓。宋子侯是东汉诗人,生平事迹及生卒年份皆不详,存世作品仅《董娇饶》诗一首。1956年,文物普查时查明,各子汉墓群共有古墓43座,河北省人民政府将其列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问,这些土包里面还有文物吗?雪玲说,都被盗得差不多了,小时候还可以在土包附近找到小瓦罐之类的老东西,估计也是盗墓贼丢下的。

听到“盗墓”一词,我的脑海中出现了盗洞的画面,随即又转化为地道,于是我问,现在还能看到地道吗?

雪玲说,地道没啥好看的,而且大部分地道在当年的唐山大地震时被震坏了。再说,真正的地道战发源地在冉庄。

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敌人的扫荡,民兵和老百姓起先在自己家里挖了蛤蟆蹲(也就是单口隐蔽洞)躲避。但是这种洞由于只有一个进出口,一旦被敌人发现就会“全军覆没”。为了可以有效地躲避敌人的搜索,民兵把单口隐蔽洞改造成能进能出的双口隐蔽地道,但仍不能有效地进行战斗,多数地道又遭到破坏。1942年夏季反“扫荡”开始后,冀中区委和冀中军区号召冀中人民普遍开展挖地道的活动,地道的构造不断改进和完善,初步形成户户相通、村村相连,既能隐蔽、转移,又便于依托作战的地道网络,成为长期坚持冀中平原抗日斗争的坚强地下堡垒。

现在,冉庄保留了当年的很多地道,并建有地道战遗址供人参观。冉庄是电影《地道战》的外景地,片中多次出现的那口大钟依然悬挂在村口的老槐树上。

后来查了资料,冀中地区的地道战是由时任晋察冀军区第十军分区任政治委员的旷伏兆发明的,他在各家各户都有的“蛤蟆蹲”的基础上,先是把各个蛤蟆蹲连接起来,后来就发展成连片成网的地道。

不管地道战是谁发明的,还是在哪里发明的,对我来说都是一样的。地道战,就是老家所在的冀中平原上的抗日军民创造出来的一种因地制宜的有效战法。

我心里惦着宗谱,就问,咱家的家谱在哪里?雪玲说,不知道,要不让我爸给你讲讲吧。

雪玲的爸爸是我的叔叔,是在老家的族人中辈分最高的长辈。

叔叔说,小时候在宗祠见过家谱。抗战的时候,宗祠被毁,家谱从此就不知去向了。但是,家里的基本情况,老人还是跟我说过一些的。

叔叔听老人说,我们的祖先明朝从洪洞迁来。

洪洞县在我国姓氏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一首“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的民谣流传至今。明朝自洪武年开始,在前后五十多年的时间里,从山西洪洞移出了近百万人口。其中姓韩的至少也有成百上千,他们不一定都是一个家族的。

如果找不到老家谱,我重修家谱的计划只能束之高阁了。

雪玲见我有些扫兴,就说,在我哥家见过一本家谱,不知道是不是你要找的。

我兴冲冲地去了堂兄家,寒暄了几句,堂兄拿出了家谱。我拿来一看,原来是一本坟茔图,这应该是家谱中“祖庙祠堂”一节中的内容。前面几页都是几代先人坟茔的位置图,后面一页又简短的文字介绍。

因为年代久远,很多字都被虫蛀了。原文的大意是说,我们的祖先是洪洞韩氏第八代,洪武年从洪洞迁来。我们这支的始祖玉镐公和其弟一起来到这里,以后就分为两支了。

有了这样的信息,我们家世系考证就比较容易了。

洪洞韩氏源自相州韩氏,相州韩氏源自南阳韩氏,南阳韩氏源自颖川韩氏,颖川韩氏为韩姓的受氏始祖武子万的嫡传血脉,韩武子系周武王幼子唐叔虞的后裔,周武王系轩辕黄帝的后代。

中华各姓氏的源头多数都源自黄帝或炎帝,因此我们都说自己是炎黄子孙。

韩姓,按照传统的姓氏起源说,源出六支:黄帝少子昌意的儿子名流,其后代以韩为姓;韩氏出自姬姓,为唐叔虞之后裔,三家分晋时韩虔的后裔以国为氏;曲沃桓权之子万辅佐武公杀晋哀侯,立不朽之功,被封于韩原,其后人以封邑为姓氏;西周灭掉韩国,其国人以韩为姓;秦兼并六国后,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子民以韩为姓;少数民族在同汉民族的融合过程中改为韩姓。细究起来,六个源头其实就是三个:出自黄帝的姬姓;少数民族在接受汉文化过程中的自愿改为韩姓;域外的韩姓。汉族的韩姓归根到底都是黄帝的后代。

按照传统的说法,韩姓的始祖是韩万,其支流播迁遍布全国。从韩万到西汉韩王信一支,流传有序。西汉时期,颍川、南阳是韩姓的郡望之地。从东汉到隋统一全国,历经400年的割据分裂混战,韩姓部分居民从南阳北迁至昌黎,又形成了昌黎韩姓望族。到宋代,韩氏部分族人迁到相州,又形成了相州韩姓望族,且留有完整的世系。

相州十四世中有一支为了避乱,举家迁往山西洪洞,在洪洞传七世。

明初乱平社会发展的需要,部分韩氏居民又从洪洞迁往华北各地。据史料记载,明朝的大移民从洪武三年开始,进行了差不多50年。赵州大马韩氏系出明朝洪洞韩氏之后,从洪洞直接迁徙而来,原家谱有此记载。抗日战争前,赵州韩氏常组织族人去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

我们这支韩姓出了不少名人豪杰,最著名的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黄帝(前2717~前2599年)。轩辕黄帝是华夏始祖之一,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他播百谷草木,始制衣冠,建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并创造了文字,被奉为人文初祖。

唐叔虞,周武王幼子,是周代晋国的始祖,周成王的弟弟。他韩姓的血缘祖先。武王死后,成王年幼,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摄政。周公灭唐(今山西翼城西部)后,把唐封给了叔虞。叔虞按照“启以夏正、疆以戎索”的既定国策,使唐国民众逐步过上了安定的生活。唐国附近原有的许多戎狄部落,也都先后归附了叔虞。其子燮继位后改国号为晋。

韩安国(? ~前127),字长孺,梁县成安人。他与本族韩姓同属颖川韩氏韩颓当之后代。

韩滉(723~787),字太冲。唐代中期的政治家和画家,历经玄宗至德宗四代,从地方官到藩镇、宰相。本支韩姓南阳十二世祖韩符是其曾祖父。他的传世作品尤以《五牛图》著名。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他与本支韩姓同为颖川六世韩骞的后代。

韩琦(1008~1075),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人。北宋政治家、名将。本支韩姓的嫡祖相州九世。最大的功劳就是“相三朝,立二帝”

韩世忠(1089~1151),字良臣,绥德人,南宋名将。韩愈十三世孙,韩愈与本支韩姓同为颖川六世韩骞的后代。

宋嘉树(1864~1918),字耀如,海南文昌人。其海南韩氏始祖韩显卿为本支韩姓的嫡祖相州九世韩琦之六世孙。宋嘉树是著名的“宋氏三姐妹”——霭龄、庆龄、美龄和宋氏三杰——子文、子良、子安的父亲。

现在,赵州韩氏近三代中已有一半以上的人移居全国各地,甚至还有不少人定居海外,大家都有寻根问祖、交流感情的需要。所以我打算在家谱最后一章增加族人通讯录的内容。

雪玲说,老家这几家人的通讯录由她来搜集整理。说着,拿出一个小本本,里面都是电话号码。我说,作为通讯录,最好还要有家庭地址。雪玲说,这个容易,我到时候给你补上。随后,雪玲拿出一个梨,说,先吃个梨吧。那梨不但个大,而且光滑亮泽,让人舍不得张嘴去吃。雪玲见我迟迟不动,就说,梨留着就是吃的。说着,拿过梨就把皮削了。梨子的滋味依然是那么甜,而且还有甘蔗般的甘醇。雪玲说,雪梨经放,可以放几个月。雪玲还说,我们还有一种梨叫鸭梨,不如雪梨甜,而且还有梨的酸甜,但是肉质是所有梨中最细嫩的。

小时候,我只记得雪花梨特别甜,有一股冰糖的味道。爸爸回老家,一定是要带一些雪花梨回来的。赵州雪梨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南北朝时期就是贡品。最早生长在河北省部分山区,后经赵县果农引植到平原地区。经过数代人的精心栽培,成为优质高产水果。1996年,赵县被国家命名为“中国雪花梨之乡”’。1999年,赵州雪花梨荣获了“99昆明世博会”银奖并被“99中国国际农业博览名牌认定会”认定为“国际名牌产品”,使赵州雪梨享誉海内外。可惜我来的不是时候,已经过了下梨的季节,梨树的也子都落,树干光秃秃的,怎么样也想象不出这样的树可以结出甜蜜的大梨。

晚上,我一个人睡在北屋,那是我太祖母和祖母生前居住的屋子。屋里供着观音,平时并不住人。窗前有一个枣树,是父亲小时候栽下的。当年父亲到邻居枣树上摘枣,从树上摔下来,被太祖母狠狠训了一通。他就自己种了一棵枣树,以后不用到别人家的枣树上摘枣了。第二年父亲就离开家乡,那时枣树还很小。现在的枣树已经枝繁叶茂,每年可以结几十斤枣。

前人做了一点点善事,都可以为后人带来不尽的福荫。

老家有一座石桥,名叫赵州桥,它为人民带来的便利持续了一千多年。

第二天我要赶回北京,想抽空去看看赵州桥。雪玲说,这太容易了。

早上,吃过早饭,我们便驱车直奔赵州。临走时,婶婶拿了一大堆老家的特产,雪梨、大枣、小米。我说,这么多,我带不走。婶婶说,这些都是你爸喜欢的。随后又对雪玲说,到石家庄以后,把东西寄到上海去。

我们赶到赵州桥时,雪玲的丈夫已经等在了那里。

赵州桥坐落在河北省赵县洨河上,建于隋代大业年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和建造,距今已有约1400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是我一直纳闷,赵州桥这样一座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石拱桥,为什么不是世界文化遗产呢?

赵州桥经历了10次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自建成至今共修缮过9次。

在展览馆里,除了可以看到关于安济桥介绍,更可以看到从桥上拆下来的材料,从隋朝一直到明朝。换句话说,每次修缮石桥时,都会换掉桥上原来的材料。现在的桥上估计已经没有隋朝留下的材料了。也许就是这个原因,外国专家并不认为这是一座原汁原味的古桥。

赵州桥有很多传说,估计每次修缮,人们都会把这些传说附会到桥身上。现在,我们可以在桥上看到张果老倒骑毛驴在桥上走留下的驴蹄子印;柴王爷推车过桥轧下的车道沟印和膝盖跪下的膝盖印;鲁班为救自己用绵羊做的石桥跃身跳入河中,用手力顶石桥的手掌印。

我们在桥边上拍了几张照片,就匆匆赶往赵县的另一处名胜——柏林寺。

柏林寺是禅宗著名寺庙。始建于汉献帝建安年间,距今将近两千年。古称观音院,南宋为永安院,金代名柏林禅院,自元代起称为柏林禅寺。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座古刹虽几经兴衰,却仍然香火绵延,高僧辈出。玄奘法师在西行印度取经之前,曾来此从道深法师研习《成实论》。

我知道“柏林寺”这个名字是因为这里有一位大名鼎鼎的赵州禅师。

赵州禅师,法号从谂,得法于南泉普愿禅师,为禅宗六祖慧能大师之后的第四代传人。晚唐时,80高龄的从谂禅师行脚至赵州古城,受信众敦请驻锡观音院,弘法传禅达40年,形成影响深远的“赵州门风”。

我与赵州和尚神交时间并不算长。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狗子佛性”的公案,深为赵州的智慧和善辩折服。佛祖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于是有人就问赵州和尚,狗子有佛性吗?问话者想,如果赵州回答“没有”,那就明显违背佛祖的话;如果狗子也有佛性,那么佛性又是什么呢?这样一个两难的问题,无论赵州怎么回答,都会与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认识发生冲突。赵州第一次回答,有。追问,既有佛性,为什么却撞入这个皮袋?答曰,因为他明知故犯。又有人问赵州同样的问题。赵州却答,无。追问,上至诸佛,下至蝼蚁,皆有佛性,狗子为什么没有佛性?答曰,因为他有业识在。

我当时只认为,这是赵州在狡辩。后来习禅才知道,禅意很难用语言来进行解释,所谓“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就是禅宗的基本思想方式。

我们赶到柏林寺时,正好遇到寺庙整顿,不对外开放。我围着寺庙转了一圈,看着庭院中的柏树,回味赵州古佛的“庭前柏树子”的训斥。我似乎看到从谂坐在柏树下,对两位专程赶来请教如何是禅的僧人说“吃茶去!”两位僧人,一位自称以前来过此地,一位则没有。完全不同的情况,却给出了同样的地回答,体现了赵州对悟道的“悟”的追求。悟道成佛完全不须故意做作。不同的人吃同样的茶,可以吃出不同味道;不同的人经历同样的事情,也可以得出不同的经验。

同样是“老家”这个词,在每个人心中的含义也未必都一样。有人衣锦还乡,有人叶落归根;有人把回老家寻根当成梦想,有人把回乡探亲当成负担。

然而,赵州老家在我心中始终是一种眷念,一种情思,一种依赖,这是任何其他地方所取代不了的。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