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毅萍的头像

王毅萍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3/07
分享

白山黑水寻古寺

(一)故乡的原风景

白马山,在芜湖的边缘。凡城市与乡村的交界之处,四野原本该是葱葱茏茏,但这里,因为前些年那段特殊的历史境遇,看不到大片大片的绿色。抬眼处,天空灰蒙蒙的,方正单调的房子灰蒙蒙的,远处的残峰还是灰蒙蒙的。汽车从市区出发,沿着国道驰骋,如果坐在车里的你,把目光投向右侧,你会惊喜地看到,远处有一座古意的宝塔,依稀能看见寺院的墙壁,线条简约,像幅写意画。惊喜,是我的感受,仿佛,遗落在岁月深处的绿色,已然有了回归的坐标。天下名山寺占尽,有了塔,有了寺,逝去的风景还会回来的。谁不知道,白马洞天,是芜湖古八景呢?

我用拼音输入法打城市这两个字的时候,出来的是尘世,这也是恰当的。在白马山这里回望城市,喧嚣,繁华,炫目,而白马山在这声浪之中,也不可能独享宁静。何况,这是一匹受了伤的白马,鬃毛脱落,瘦骨嶙峋,但风骨还在。

白山黑水,用在这块土地上,原本是最贴近不过的词汇,白马山,黑沙湖,但如今那文字后面的意象却如水中花镜中月一般不可及。好在,可以洗尽浮尘的黑沙湖还在。

我们去寻访黑水的时候,是初春,远离了道路两旁的灰色基调,黑沙湖畔的寒水、枯树,都在渐暖的节气里,悄悄攒着劲,萌生着春天的物信。远处,有金黄色的油菜花星星点点开了。

那个年代,黑沙湖是天赐的水上要道。可是,现在我们伫立在湖畔,看空旷的水面波光粼粼,四周一片寂静,无法想象当年舟楫繁盛的时候,这里会是怎样的景致,岁月声影都随风而去了,而今的黑沙湖是寂寞的,但正是这种寂寞,让湖泊保留了几分难能可贵的原生态。

而白马山则没有这么幸运了,城郊的这片土地,因了矿山的采伐,炉窑的兴炼,就像太上老君打翻的炼丹炉,到处都有挖过灼过的痕迹,风物地貌犹如倾倒的棋盘,黑白棋子全都错了位,原本应该青茂的群山,却凹成了一个个深坑,有的还汪着一潭积水,而原本深邃清澈的湖泊,却泛起了浮沫渣滓。

人类,在生存的法则下,在利益的驱动下,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一次次的爆破,一次次的挖掘,石壁断裂,田畦荒芜,这块土地,为城市高楼的鳞次栉比,付出了最惨痛的代价。我们,在都市里生活的每一个人,都是这些被迫奉献土地的受益者。

这是一个世纪难题,不唯白马山。电视片《天地玄黄》,没有一句解说词,但那些寓意深刻的画面,那些触动心灵的音乐,是那么惊心动魄地向我们展示,人类是以怎样勃勃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一步步成了地球的主人。城市里的楼群越来越高,车辆如蚁,人群如蜂,人们再也看不到树林、瀑布、草原。没有了大自然作背景,流动着的时光,逐渐失去了诗意与灵性。这些,与白马山的变迁是多么的相似。

好在,在与大自然的较量中,人类已经发现了这一失衡,如一辆失控的马车被勒住了缰绳,那碾压芳草的车轮戛然而止了。

 

(二)玉骢驰去尽无踪

这里地名的颜色意象,浓冽厚重的像是一幅油画。白马山、黑沙湖,还有火龙岗,这三种颜色在时光隧道上的涂抹,足以让人想象脸谱生动、水袖纷飞的戏曲舞台。

多年前,这里的色彩的层次还要更丰富,让我们看看画家萧尺木笔下的《白马山》吧,虬松、桃花、瑶草、烟霞、丹灶、紫燕、白鹤……我信手打下这些字的时候,脑海里浮现的是童话故事里五彩斑斓、光耀夺目的仙境。这些自然灵动的奇景是什么时候开始存在?又是什么时候消失的呢?还有,在这些名胜之中的三圣古寺,在历史的演变中,又是什么样的情形呢?

在诗歌典籍中重温,在口口相传中寻觅,直至今天,我们还能听到许多美丽的传奇故事。

传说,古代的仙人乘白马来到此处,“停驻于此而化成山”,白马化山,自然天马行空,雄伟山景可想而知。再读古人的诗词,白山黑水的旖旎,就更加触手可及。写白马山最著名的,莫过于为芜湖山水选秀的欧阳玄。他是欧阳修的后人,在芜湖做县尹时间不长,只有三年,但人们却用数不尽的三年来传诵他的功绩,至今芜湖尚有欧阳湖,只是,知道这个湖是为了纪念欧阳玄的人已经不多了。

《白马山》

欧阳玄

仙人邂逅此相逢,路人烟霞第几重。

紫燕飞来如有约,玉骢驰去尽无踪。

岩前雨雾生芝草,涧底冰霜老翠松。

几度攀萝寻胜迹,短筇扶我上虬龙。

诵读欧阳玄的诗,在其中细细触摸寻找,那时节,这里还是绿草茂密雨雾迷离,仙人洞、紫燕洞都还在,只是白马已经飞驰而去。这样的景致直至明代诗人笔下,依然如此,似乎,这里是溶洞丛生的地带。故而,雨水多,燕子多。

如前所说,天下名山寺占尽,这样的清幽绝佳之地,若有古寺隐映其中,则更见玄妙。三圣古寺的来历,就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是北宋年间,有三位得道高僧途径此地,行至白马山时突遇暴雨,三人在一棵白果树下躲雨时,突然响起一声炸雷,将白果树拦腰劈倒,而三位高僧却安然无恙,抬眼处,见西方有佛光闪现,因而三位高僧将白马山视为灵山,在此结庐修行。日后,“三圣寺”之名广为传播,金銮殿里的宋徽宗闻说后,欣然提笔赐书“三圣古寺”。到了明初,三圣寺又被赐额为“护明寺”。在古诗中,白马山护明寺被描绘成“名岳标形胜,危峰远郁纡。”

名岳、危峰,让这些传奇故事有了演绎的场景。护明寺倾废后,在寺东又有一座娘娘殿,相传为祭祀宋端宗未婚妻施氏女殉节而建。这短短的一行文字后面,会有怎样一场悲欢离合的故事呢?还有殿中曾有的那棵千年白果树,1949年夏被大风吹折。这棵高高的白果树,原本挺立在山头,与繁昌县铜山寺白果树遥遥相望,是一对姐妹树,这棵树,曾被人们当成芜湖的标志,因为游子归来,在很远的地方,第一眼能看到的,就是白马山的白果树,而看到白果树就意味着到家了。中国人原本不擅情感的外露,但这千年古树,每一片树叶,每一根枝条,都是芜湖人未曾说出口的、浓得化不开的乡情。

白马驰去,仙山难寻,传说与史实编织的历史藤蔓,虚实相间,延续至今,这些是历史的标记,也是人文的图腾,记录和雕刻的是人类与自然共存生息的印记。

 

(三)紫燕飞来应有时

从历史的时空中慢慢走出来,我们去寻觅三圣古寺。仰望矗立的高塔,仿佛可以看见日升月落,时光就在塔尖流逝。

当年的古寺陷落厂房民居之中,周围的建筑和中国多数老厂区一样,简单,毫无韵致。当我们在一片白日光下走进寺院的时候,云层遮蔽过来,亮白急速的现代节奏顿时慢了下来。树阴之下,仿佛千年前飘过的云彩还在。静修之所,就会给人这样的感觉。

这里是白马山东端的尖山,我们曾在公路眺望过的高塔,就在三圣古寺内,这座“世界和平千年弥陀塔”,建于2007年。我想,当遗存随岁月风化的时候,我们今天的兴建,或许就是未来的古迹。

寺中的光阴是静默的,喧嚣都在远处。当你来到这里的时候,就是匆匆人生行旅的一次驻足。筑寺、建塔、供养、诵经,这些有别于日常的生活节奏,会让人们对生命、对生活有更多的思考。抬头看看蓝天白云,低首听听梵音袅绕,淡然,淡定,淡化,淡出,这些字眼会让你心胸更广阔一些,行走红尘,便可以出世的态度做入世的事情。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古人在名山建寺的初心,或许能给现代人一些启迪,这,也是我们在内心呼唤紫燕归来的缘由吧?

如果,时光之手可以拂去灰蒙蒙的记忆,那些被灰尘而遮蔽的绿水、那些因挖掘而残缺的青山,能再次呈现出现在我们眼前吗?

站在三圣寺“世界和平千年弥陀塔”上远眺,远处,依然还有绿意葱茏的山峰,道路如练环绕而过。塔顶,有风在吹,这断裂的风貌,是时代的赠与,不讳言历史,寄希望于将来,望远处的黑沙湖,我仿佛看到,明镜般的碧波中,有一种隐约的希望在升腾——紫燕翻飞,绿回大地。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