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是中国古典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先秦时期就已出现诸多关于“气”的言论,如孟子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知言养气”。但先秦时期儒家的“气”论主要还是从伦理道德上来谈论君子如何修身养性的问题,美学和文学理论的色彩相对较弱。明确地以气论文,始于曹丕。他在《典论·论文》中提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魏晋时期是中国文化史上“人的自觉”和“文的自觉”的时代。到曹丕这里,“气”已经演变成一个美学范畴,主要是指作品所展现出来的一种充盈流转的精神活力,一种特有的气韵风格。
新时代,我们如何合理吸收传统文艺批评中的优秀理论资源,进行当代转化?这值得每一个文艺评论工作者认真思考。要创造既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又具有时代性的文艺评论概念、范畴,进而构建中国特色文艺评论话语体系,必须重视包括中国古典文艺批评成果在内的基础理论的学习、积累和研究。新时代文艺评论如何突出问题导向,增加锐气、朝气,提升针对性和实效性?笔者想结合中国古典文艺批评中的“文气说”谈几点看法。
第一,扬锐气。锐气,顾名思义,锐利、有锋芒。我认为,首要的是培养发现问题的敏锐度。怎样才能发现问题?最关键的是深入火热生活,关注文艺现状。恰如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夏潮说的:“文艺评论应该密切关注当下,才能彰显其存在的意义。”比如在近年来涌现的现实题材创作热现象中,2020年围绕抗击疫情、脱贫攻坚等重大主题产生了众多文艺作品。可以预见,2021年必将涌现诸多关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文艺作品。文艺评论理应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并积极总结规律、发现问题,这样才能加强文艺评论的现实针对性和群众影响力,积极引导和推动艺术创作的繁荣发展。二要增强批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在文艺创作方面,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在面对各种不良文艺作品、现象、思潮时,文艺评论就要褒优贬劣、激浊扬清,要敢于“剜烂苹果”:对于“调侃崇高、扭曲经典、颠覆历史,丑化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的作品,对于“是非不分、善恶不辨、以丑为美,过度渲染社会阴暗面”的作品,对于“搜奇猎艳、一味媚俗、低级趣味”的作品,对于“胡编乱写、粗制滥造、牵强附会”的“文化‘垃圾’”,对于“追求奢华、过度包装、炫富摆阔,形式大于内容”的作品,对于“只写一己悲欢、杯水风波,脱离大众、脱离现实”的作品,可以而且应该积极发声,以正视听。要杜绝把文艺批评变成表扬、把作品研讨会变成推介会的现象,文艺评论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就将失去锐气,更丧失生命力。
第二,强朝气。文艺评论经过长久的发展,已经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固定的言说方式。强朝气,就必须要自我革新。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了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相应地,传统的文艺评论也受到了严峻挑战。面对整个文艺生态的改变,文艺评论不能圈地自萌,画地为牢,而必须勇敢“拆墙”“破圈”。一要有刀刃向内、与时俱进的勇气。在坚持学理性、专业性的同时,还必须拥有和时代共振的情怀和能力。要进行内容和形式相融合的深度创新,将各种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相结合,将理论和创意相结合,把创新精神贯穿文艺评论的全过程,增强文艺评论的原创能力。二要有海纳百川的大气。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充分讨论,提倡题材、形式、手段等的充分运用,推动观念、内容、风格、流派等的切磋交流互鉴。不党同伐异、搞主流非主流的二元对立。关注人民群众不断变化的审美需求。吸纳包容新文艺业态的批评成果、新文艺形式及其艺术探索。对于新文艺群体、新文艺组织中涌现的新生力量,加强联络和包容度,适当吸收新鲜血液,纳入文艺评论队伍,增加朝气活力。
第三,养清气。文艺评论作品本身也是一种艺术创作,可以也应当具备鲜明的风格、生动的气韵。要培养“清气”,一是打造良好的文艺评论生态,坚决杜绝红包评论。那些庸俗的吹捧、沾满铜臭气的文艺评论绝无“清气”可言。要坚守文艺评论的审美理想,保持文艺评论的独立价值,而不能沦为资本的附庸。二是评论家需加强自我修养,在道德品质、专业水准、言说方式等方面不断精进,革新文风。需要注意的是“清气”不仅仅是小清新,文风可汪洋恣肆,可清风拂面,可如大江东去,惊涛拍岸,也可和风细雨,绵里藏针。一味堆砌网络热词,不是“清气”而是媚俗之气。老学究式的说教、新闻报道式的评论,效果是极其有限的。只有那些文辞优美、清新可读、寓理于情、韵味深远的评论,才能吸引人、感染人,进而说服人、打动人,最终实现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目标。
文艺评论是伟大的事业,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气神。相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文艺评论界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会产生越来越多充满锐气、朝气与清气的文艺评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