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志华的头像

李志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1/07
分享

淮水汤汤,一抔息壤寄乡思

文/李志华

“千万里,千万里,我一定要回到我的家。我的家啊,永生永世不能忘记”刘欢那扎心的歌声,总听得我泪水涟涟。转眼间,我已在异乡漂泊了十几年,无痕的岁月带走了我的青春,苍老了我的容颜,却带不去我日甚一日对故乡的眷恋——

息县,息壤,不息之壤,一块丰饶而又瑰丽的宝地。传说大禹治水时,从天帝那里取来可以生长的“息壤”,才堵住了涛天洪水。息县,息州,息国,一个“息”字,镌刻了三千年的激荡,历经迭代,不易其名,堪称中国“郡县制”的活化石,被誉为“中华第一县”。

淮水汤汤,不舍昼夜 ,浸润着这片土地,滋养着这片土地;厚重的息壤,蓬勃繁茂,生生不息,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申息儿女。古息地,中原与荆楚的交汇之处,成就了其独特的“豫风楚韵”文化。“桃花夫人”——息妫那凄楚动人的故事,一直在这片丰腴的土地上口口相传。

“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二岸;要米有米,要面有面”息县确实是块好地方。一条淮河把息县一劈二半,南岸多丘陵,北岸多平原。淮河是中国南北自然地理的天然分界线 ,息壤非常适合水稻小麦等作物的生长。“江南的北国,北国的江南”就是息县真实的写照。境内河塘堰湖众多,沟沟叉叉,纵横交错,一条条小河宛如母亲们一根根的脐带,时时刻刻为我们输送着新鲜的血液。一头连着淮河,一头系着村庄,剪不断理还乱 ,让我愁肠百结,醉倒在乡野里,沉迷在乡思里。

春天,汩汩的春水,波光潋滟,油油的、滑滑的。岸柳青青,草长莺飞。远处拔节的麦苗一望无际,葱葱茏茏,绿的晃你的眼睛,齐刷刷,犹如盛装的军人,等待农人去检阅;近处的油菜,芳香四溢,美得让人窒息。金灿的菜花上,嘤嘤的小蜜蜂正在忙着酿造甜蜜。三夏时节,“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就是我儿时乡亲们繁忙的景象。

秋天,稻子成熟了。连片的稻田恰似遍地铺就的金毯,微风轻拂,波澜壮阔,灿烂辉煌。零星的红薯、花生、大豆点缀其中,无异于锦上添花。梨、枣、葡萄、无花果于风中散发着幽幽的醇香,牧归的老者甩着清脆的鞭子,慢悠悠地驱赶着羊群……好一幅《田园牧归图》!冬天来临,息国的雪,相当的秀气。息壤身披一件洁白的薄纱便能安然入眠,为来年积聚能量,蓄势待发。新雪初霁,游一游含烟吐翠的濮公山,逛一逛郁郁苍苍的森林公园,将别有一番情趣;如果再去品一品息州的美食,你的行程一定很惬意!

大丈夫志在四方。上世纪八十年代,第一批“出息人”怀揣着梦想,带着仅有的盘缠与干粮,匆忙上路。他们不管前面是刀山火海,还是万丈深渊,义无反顾,一往直前。他们秉承老一辈“一根扁担下武汉”的吃苦精神,勇闯天涯,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壮歌。

我记得本土诗人何永俊于早年发表过一篇散文诗《不要了小屋》,诗中写到“我 ,不要了小屋 ,不要这墙 ,这房顶。有了它们 ,便没有了遥远的地平线 ,四面游袭的爽风 ,海一样的天空,雪一样的云片 ,便没有了春夏秋冬、柳暗花明 ……我要冲破这人造的茧壳 ,像没有羁绊的风筝 ,跃入坦荡旷达的大自然 ,飞过崎岖的小路 ,笔直的田塍 ,为拥有无际的天空自由飞升。”这篇美文正如诗人所说:“ 在当时转折时代,一个迷惘困顿日久的息县青年走出过去,走出小我、小道、小德,欲融入世界成为自由大写真人的心歌。当然也是我膏沃与苦难兼备的古息国,第一代出息人冲跃瀚海的第一声鸣镝。”

是啊,息州儿女多壮志,敢叫息壤换新天。而今,又有一批批意气风发的莘莘学子,一群群朝气蓬勃的青年……汇入“出息人”的大军。他们或求学,或打工,或求职,或创业……带着亲人的嘱托,带着家乡的期盼,带着息壤的淳厚与质朴,翻江达海,游走四方。他们驻足于中华大地的角角落落,散发着息县人特有的光芒,为祖国增砖添瓦,为家乡输送源源不断的知识、技能和财富。

如今,“出息人”里不乏硕士、博士、老板、官员、记者、编辑、导演、教授、诗人、作家、艺术家……然而,至今身在故土的兄弟姐妹及父辈们,他们还在那片绿色的原野上日出而出,日落而息,辛勤耕作,把一滴滴汗水凝结成一粒粒饱满的粮食,供给我们一日三餐。勤劳善良的乡亲们啊,你们是真正的太阳之子,是最忠于大地的艺术家!世上本未“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今日“出息人”的这点“出息”,无不是深厚的息壤所给予的。情系乡梓,回报家乡,是每位“出息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昨日草枯今日青,羁人又动望乡情”息县,我魂牵梦绕的家园;息县,我永恒的安魂之所;息壤上缭绕的炊烟,是我永远的乡愁。淮水汤汤,一抔息壤寄乡思。无论身在何处,携带一抔息壤,当乡思成灾的时候,掏出它,嗅一嗅,总能慰藉一颗漂泊的心灵 !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