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仇海军的头像

仇海军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8/26
分享

西行散记之重庆篇

印象磁器口

一夜的颤抖颠簸,终于在晨曦中结束。离开长沙时的阵雨,延续到半夜。车窗上的雨丝,如同抽象画派的作品,在瞬间闪过的灯光中,忽明忽暗。七点后,车厢里开始喧闹起来。简单的洗漱,简单的早餐。

远近青山连绵不绝,山洞一个接着一个。有些山洞竟然历时十来分钟。这让我想起,当年都是铁道兵部队担任修建铁路的工作,而每处开凿山洞,都会有人牺牲。我们这些后来人,不能忘记那些曾经为修建铁路作出牺牲和奉献的老兵们。

列车基本正点到达重庆北站。预定的酒店位于解放碑新华路。登上了去解放碑的公交车。透过车窗,一路观景,重庆真是名符其实的山城,几乎找不到像样的平地。无论是地面道路还是高架桥,皆是起伏不已。重庆的高楼大厦非常多,而且多半都是依山傍水建造。轨交在高架或楼宇间穿越,不时传来低沉的声响。突然发现,重庆的轻轨车厢与上海的不同,车厢的下部似乎将轨道包裹住。

道路的坡度非常之大,让我感叹重庆的驾驶员那娴熟的上坡起步的驾技。几乎每辆车,在上下坡道时,都稳稳地停止或起步,没有溜坡的情况发生。这样的道路,对于自动挡的车辆来说,要占许多便宜,而那些手动挡的车辆,全凭高超的刹车与油门快速交替的技巧才能做到。

周五的上午,交通显得十分拥堵,这给驾驶员开车带来极大的难度。公交车行驶了一个多小时,才到达新华路。真是领教了山城的路况。这期间,不知上下了多少个坡,最后在一个上坡处下了车。

酒店位于长城大厦六楼,乘坐观光电梯时,恐高的我顿时有些眩晕。登记入住后,我们同样洗澡换衣,洗去长沙一天与火车一夜的汗味,换上清洁干净的衣服。时近中午,按照行程计划,应该去磁器口午餐。

磁器口,是闻名重庆的古镇。最早知道这名字,是在小说《红岩》中。在临行前的旅游攻略中,也已熟知。同时磁器口的名字,也经常出现在很多抗战时期或解放前夕有关重庆的电视剧中。我们从小什字站乘坐地铁一号线,历时一个小时, 到达磁器口站。

因为计划安排中,今天将前往歌乐山、白公馆、渣滓洞和红岩广场,而磁器口与这些地方恰好是一个方向,且磁器口又有古镇美食街,攻略上介绍的古镇三宝毛血旺、软烩千张和古镇鸡杂在呼唤着我们。

磁器口的地铁站内,用重庆方言及其注解艺术性地装饰着墙壁,让我们这些外地人看后捧腹大笑。特别是那句“方脑壳”,其注解是“脑筋不转弯”,于是自嘲也是属于“方脑壳”一类,还特地与“方脑壳”合影留念。丫头则找了个“千翻儿”与之拍照,此为“小孩儿调皮”之意。

出了地铁站,迎面便是一群摆摊的小贩,叫卖“锅巴洋芋”和臭豆腐之类。由于好奇于那名称,故而来到“锅巴洋芋”摊前。原来这小吃也是重庆的名吃,后来才知道到处都有。洋芋,实乃土豆,在油锅里烤至结壳,谓之“锅巴”。忍不住要了一份先尝为快,只见摊主拣了些熟透的土豆,三下五除二,用工具在锅里切成小块,撒上青红各色调料,装进一次性纸杯。

味道确实不错,香辣无比,口感特棒。我们争相品尝,看来这一路走来,都少不了与辣相伴了。没一会儿,美味告罄,丫头不舍地将纸杯扔进垃圾箱,那意思还想再来一份。可是,后面是不是还有其它美味小吃在等待着我们呢,也未可知,只好暂时告别“锅巴洋芋”,向着磁器口街口走去。果然,在近磁器口牌坊下,一个豆花担子,又把我们吸引住。看见那自磨的豆花,非常诱人,便买了一碗。淡黄色的豆花,加入调料,十分可口。尽管每个城市都有豆花,但这毕竟是重庆的豆花。

一个向下的坡度,使磁器口老街尽收眼底。街旁商家林立,店铺如云,店家打着各种招牌,推销着自己的品牌。酒家饭庄居多,其次便是特产美味,一时间我们竟不知选择哪家饭店就餐。由于攻略上说过“茂庄古镇鸡杂”最具代表性,所以我们一路寻找这一店铺,直至走到尽头,问遍路人,竟然也没找到这家“茂庄”。

一条狭窄的小巷,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巷内的生意,与所有古镇类似。我们注重的是重庆小吃,于是专拣“吃货”集中地段往里挤。看见那一串串用竹签子穿起来的小吃,既非麻辣烫,又非烧烤,于是选择了几串不同的东西,其中一串便是我们寻找的“软烩千张”。味道不错,但口味太重,咸得最后难以进口。只是麻辣味道很特别,吃起来很有重庆特色。

磁器口很多卖自制酸奶的小店,那种奶瓶里雪白的重庆老酸奶,看起来非常诱人。虽然酸奶到处都有,丫头却经不住“手工”二字的诱惑,觉得这样制作的酸奶一定很特别。酸奶装在酷似过去牛奶瓶的玻璃瓶里,插上吸管,便能吸出。尝了下,与普通的酸奶也没有什么不同,可能是在磁器口的氛围内,吃起来入乡随俗些。

既然找不着“茂庄”,那就随便找一家店铺吧。一家名叫“黑豆花”的饭店,食客不少,凭着经验,应该不错。于是在临窗处落座,打开菜单点菜。问了老板,为什么是“黑豆花”?答曰:店里凡豆花、豆腐、豆干、豆皮,都是黑豆制作的。既然尝过了软烩千张,那么就少不了点毛血旺和古镇鸡杂了,看看别人餐桌上的份量,除了这两样,再来一个蒜蓉空心菜即可。

等菜之时,突然担心那两道麻辣大餐一定吃不完,商量着是不是退掉毛血旺,但掌柜说菜已下锅,不好再退了,想想也是,多就多吧,好歹来了磁器口,把个“古镇三宝”尝漏一样,岂不遗憾。好在时间充裕,可以慢慢品尝享用。

一锅红色基调的鸡杂终于上桌,锅下点着火,锅内泡椒红通通圆溜溜,热气、辣气加香气,禁不住口水、汗水直流。开吃前,少不了要拍下来,日后还有个念想。这又是重口味哦,不但麻辣,而且忒咸,貌似这重庆人,都不怕肾脏负担过重。鸡杂混杂在麻辣汤汁里,应该说还算美味。那些看起来很可怕的泡椒,吃起来却咸甚于辣。

当一盆毛血旺端上来时,正在吃兴头上的我们,竟然忘记了拍照,要不是丫头想起,拿手机拍了下来,真可惜了这道磁器口的名菜啊。好在各地的毛血旺大同小异,都是那么红,都是一盆汤水里捞着猪血,底下作衬托的豆芽粉丝,要比血块多。我在很多地方都吃过这道菜,讲究的里面还会放些鳝丝、腊味,但这家的毛血旺里,除了衬底的菜外,只有一些午餐肉片片。

但毕竟,我们是在重庆磁器口古镇品尝“古镇三宝”,过了这村可没那店了。其实,菜肴的味道并非最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坐在磁器口吃磁器口的特色菜。大凡旅游者,都会注重“体验”二字,或许这才是古镇长久兴旺不衰的根本。


走进歌乐山

餐后与古镇作别,拦了辆出租车,前往计划中的渣滓洞。出租车司机不声不响,拉着我们七拐八弯,路程似乎不像原先地图上说的那么近。终于,出租车停进一个停车场。司机告诉我,这是歌乐山烈士陵园停车场,要去渣滓洞,就不远了。我们人生地不熟,只好下车再看。正在犹豫中,一个举着小旗的女导游,带着一队老年人,从边上走过。赶紧上前问路,方知,此处上去百米,便是我们也要去的白公馆。于是跟着那位导游,一起往山上走去。

歌乐山笼罩在阴云密布的雾气中,似乎常年不见阳光,树木上,石块上,长满着绿色的苔藓。树下的植被,杂草丛生,藤蔓肆虐,荒芜而自由生长着。石阶湿滑陡峭,行人举步维艰,虽然天气不佳,来此瞻仰的队伍却络绎不绝。

白公馆,原是四川军阀白驹的住宅,因好附庸风雅,硬沾上古代名人白居易的名号,自诩是其多少代孙。白居易原本号“香山居士”,这位军阀便将住宅起名为“香山别墅”。其实,我对于远在蜀地的“香山别墅”或者白公馆这一名称,并不陌生。我们这个年纪的人,都是读着《红岩》长大的一代。根据《红岩》改编的电影《烈火中永生》,以及歌剧《江姐》,深深植根于共和国同龄人的心田。所以,到重庆旅游,歌乐山、白公馆、渣滓洞、松林坡,这些革命志士和烈士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是必来之处。

原本幽雅恬静的白公馆,被当年的保密局当作了关押与迫害共产党人与爱国进步人士的黑狱。这幢被改建为监房加地牢后的两层小楼,保留着当年的原貌,每个房间都按照原来的编号命名。曾经关押在白公馆的共产党员黄显声、许晓轩等二十余人,最终都被特务在重庆解放前夕杀害。

出了白公馆,顺着石阶,往上行约五百米,是戴公祠。这是特务头子戴笠为蒋介石修建的别墅。戴笠飞机失事后,其部属为戴笠在这里设灵祭祀。著名爱国将领杨虎城夫妇,以及秘书、共产党员宋绮云一家三口,就是被特务诱骗至戴公祠杀害的。宋绮云在狱中长大的儿子小萝卜头,年仅八岁,也一同被国民党特务残忍地杀害了。共产党员罗世文、车耀先、刘志铭等,都在这里先后被杀害。松林坡,这个充满血腥而阴森的名字,是当年32名烈士被杀害处。站在松林坡大尸坑殉难者纪念碑前,心情十分沉重。这是一段黑暗的历史,也是中国黎明前的黑暗时刻。

由于渣滓洞距离白公馆较远,步行山路艰难,故而放弃了去渣滓洞的计划。这座关押着三百多革命者的渣滓洞集中营,是《红岩》里描写最多的场景,也是江竹筠烈士的关押地,最为感动人的“绣红旗”故事,就发生在渣滓洞。想到渣滓洞,电影里的小萝卜头形象,仿佛仍在眼前,耳畔也出现那带着稚气,喊着“江阿姨”的童声。

从歌乐山下来,沿着原路,前往红岩广场。路径烈士雕塑群和烈士诗文碑林,不禁肃然起敬。半个多世纪过去,他们的英魂依然在歌乐山长存,永远伴随着重庆这座红色的山城。重庆也因此成为红色旅游的胜地,每天都迎来无数全国各地前来瞻仰的人群。

红岩广场,即歌乐山烈士陵园所在地。邓小平亲笔书写的七个大字铿锵有力。通往烈士纪念雕塑的台阶上,国旗、党旗、军旗、团旗和少先队旗等五面旗帜鲜红耀眼,它们是革命先烈鲜血染红的旗帜。红岩广场一侧,是红岩魂陈列馆,陈列着与白公馆内陈列品一样的先烈遗物和珍贵文献。

时间已近下午五时,我们乘车来到南滨路。这是嘉陵江沿岸的一条滨江马路,一边是江水,一边是高楼。计划中,我们是从南滨路吃好晚饭,再乘坐过江索道,回到新华路。越江索道,不仅是交通,更多的是一种观光方式。我们沿江往索道站走去,边走边欣赏傍晚的嘉陵暮色。

由一艘五层客轮改建的水上餐厅,灯火辉煌,两部观光电梯,直达顶层。食客云集,汽车密布,生意火爆。岸边的露天咔吧,也将进入晚间高峰期。江面上雾气茫茫,对岸高楼林林总总、错落有致,一概锁在迷雾中。江水似乎不那么清澈,在雾气中更加显得混浊。

远处,红色的东水门大桥,非常显眼。索道站设在距大桥一公里左右、离南滨路地面有十几米高处的一个建筑里。夜色渐渐来临,楼宇间灯光闪烁,交相辉映。看见大桥面有过往行人,我们突然想到,从东水门大桥步行过江,岂不可以一览江天夜色。这倒是个奇特的想法,可眼下问题是,怎么才能上得去大桥?

问了几位路人,在含糊的回答中,朝着大致的方向寻去。直至疑无路时,遇见一对晚饭后散步的当地老夫妻。在他们的指点下,我们顺着一条捷径,攀登了好几道台阶,绕过一片小区,终于来到通往大桥的路面。

夜色,已然笼罩着江面,大桥的路灯越加炽亮,照得路面通明,桥面上很多行人,一边行走,一边欣赏着夜景。原先走过的南滨路,此刻也像一条珍珠项链,一直连接到几幢标志性大厦。朦胧中,悬挂的吊笼在过江索道上掠过江面,昏暗中隐约可见。远处的几座大桥,也渐次亮着灯光,横跨在江上。偶然,江中驶过一两艘观光游轮,使黑暗的江面顿时光亮许多,彩灯显得格外耀眼。

半小时后,我们到达江对面。从索道站的位置,可以判断出我们的酒店方位。于是,顺着马路往估计的方向走去,问了几位乘凉的老者,心中更加肯定没有走错路。果然,经过几道台阶,看见了新华路的路牌。再往前,便是小什字地铁站了。

又是一夜的美梦,在重庆度过。前一夜的卧铺,又爬了一天的山城台阶,带着一身疲惫和重庆印象,进入梦乡。至此,旅游行程已过半,一切都按计划进行得很顺利。第二天,时间非常充分,可以睡到自然醒,再继续我们的行程。


揽胜朝天门

原以为重庆的天气一直是多雾的阴天,没想到一觉醒来迎接我们的却是一个阳光相伴的多云天气。这给我们带来莫大的惊喜,蓝天白云总是让人心情飞扬,何况还是在山城重庆呢。于是赶紧洗漱用早餐,退房存行李。在傍晚离开重庆前,白天的大部分时间,要去朝天门和洪崖洞。

由于朝天门广场正在修缮施工,只能穿过类似小商品市场一般的巷子接近码头。顺着几十米高的台阶向下,终于看到了嘉陵江,以及江边停靠的浮桥码头。江对岸,一幢幢拔地而起的新楼群,改变着码头与城市的面貌,嘉陵江的水面上,因此多了些憧憧倒影。远山、近楼,以及各种错落的建筑,在江边顺势而立。无论岸边的景物如何变化,江水依旧翻着波涛,顺流而下。昨天傍晚走过的东水门大桥,横跨在右手边的江面上,桔红色的桥身在微弱的阳光下格外显眼。几艘待发的轮船,停泊在深水道边,几道浮桥码头横在江上,占据了大半个江面。运载黄沙和货物的船只,带着轰鸣声,缓缓驶过。

为了更加亲近江水,我们又向下走了一段台阶,上了浮桥。站在摇摇晃晃的浮桥上,明显感到了江水的流速。置身于嘉陵江上,让人有一种亲临其境、而非在书本上或电视剧里触摸重庆的感觉。可惜浮桥上有警示牌,游客不可进入,之后的管理人员也告诫其危险性,只好听从管理,悻悻地下了浮桥。

阳光渐渐地强烈起来,怕晒黑的女士们统统撑起了阳伞。江风起处,伞像风筝一样,使手感觉有种向上飘去的力量,这让人不禁想到,此处可放飞风筝。果然,一只三角形的风筝,在蓝天里奋力抖擞,扶摇直上。

沿着江边台阶下的水泥路,往被我们戏称为“陆家嘴”的朝天门码头尖嘴走去,一路上需要钻过或者迈过多根钢缆。这些缆绳,都是用来紧紧拉住江面上浮桥或船只的。随着江水的波动,缆绳也随之晃悠着。每次我们都小心翼翼地尽量不去触碰这些缆绳,生怕这些巨大而锈蚀的钢缆因挣断而造成事故。其实这都是杞人忧天,只要没有狂风巨浪,完全不必要担心。

偶然抬起头,向台阶顶端望去,但见一辆面包车,似乎悬挂在半空,作出惊险之态。虽然后来看到停车处有一平台,面包车只是停靠在平台边缘,但对于几十级台阶下的人看去,犹如摇摇欲坠。或许,这也是朝天门码头的一道风景,但对于陌生人来说,真是有点多余的担心呢。

直达洋人街的江上游船即将启航,高音喇叭声不断重复着登船通知。这让我突然有了一种想去洋人街看看的冲动。可是,算算时间,根本来不及,下午四点多开往成都的动车,不允许有更多的逗留。何况,早就听说洋人街如今也是徒有虚名了,只有游乐场,还是孩子们的冒险刺激的天堂。

站在朝天门的“尖嘴”上,可以一览整个码头的美景:游船华丽,大桥横生,楼宇伟岸,江天一色。忍不住拍下几张全景片,来个180度的全景扫描,记录下朝天门码头的美好印象。

突然,看见两位重庆特有的“棒棒军”,正在帮客人挑着沉重的行李,从高高的台阶下到码头上。虽然也曾经在别处看见过路边兜揽生意的棒棒军,却还是第一次看见工作中的棒棒军。这种久闻的原始职业,只有在山城重庆才会成为保留节目。


猎奇洪崖洞

朝天门广场的施工,使得我们不能穿越到另一边的江岸而前往洪崖洞,只好沿着原路返回,顺着台阶,爬升到那条拥挤的马路上。绕过几条街,翻过几面坡,终于到达通往洪崖洞的路。沿途看见一种树,枝头开着木棉般红色的花,不知道是什么树。昨天在歌乐山那边,也看到过这种树。看来,这是一种华东地区没有的树种。直到回家后,才查到这种树叫刺桐,是一种豆科落叶乔木,多见于南国。

顺着高架道下方的小路,可一边观赏着江景,一边走近洪崖洞。早就听说重庆有洪崖洞这么个去处,木质吊脚楼般的悬挂式建筑,依山傍水地建造在江岸边,富有特色,非常令人向往。及至近前方知,洪崖洞是集景观、民俗、文化、商业、娱乐于一体的大型休闲场所。这里不仅极具民俗特色,而且生意火爆,游客如云。恐怕来重庆的外地客人,都不会与洪崖洞错过。

洪崖洞商业街,位于整个建筑群的四层,这里有些类似上海的城隍庙,也像所有的古镇老街。挤在人群中,感受特色风味的氛围,品尝各式小吃特产,触摸各样旅游纪念品。曾经在阳朔老街夜市里看见并且品尝过的木锤酥,却在洪崖洞重逢,两位制作者,奋力挥动木槌,砸向木砧上的美食。丫头在一家手工糍粑门前,眼馋地看着一块块松软的手撕糍粑,我赶紧买了一份,顺便尝了一块,口感确实不错。我倒是钟情于各种豆豉,本欲买些回家做菜,无奈不想增加行李的分量,只好于不舍中放弃。

午餐,自然要在洪崖洞吃火锅了,来重庆,不吃一顿真正的重庆火锅,那不等于白来一趟吗?在重庆的最后一顿正餐,肯定要了却此愿。重庆火锅,是蜀中饮食文化的代表,就连洪崖洞街口那尊雕塑,都以吃火锅为素材。您看,这位雕塑中的胖大嫂,怀中抱有哺乳小儿,却与大儿共享火锅之乐。三人形象栩栩如生,不仅真实反映出重庆市井生活侧面,而且突出了火锅在重庆人生活中的重要位置。

穿过酷似水帘洞的岩洞,在面对江景的“怀旧老火锅店”前观景平台坐定,老板忙前忙后地招呼客人。要了鸳鸯锅底和荤素十几道菜后,店家送来几味调料,三听麻油,每听60克。呵呵,看来在重庆吃火锅,是要喝着麻油的。我们可不需要这么多麻油,三人共一听足矣。

这顿火锅应该是平生吃过的最好的火锅之一了,无论辣汤还是白汤,涮起来都十分美味可口。荤菜红吃,素菜白吃,最佳搭配。记得五年前来重庆时,那位于总尽地主之谊请吃的重庆“那地方火锅”,虽然也是重庆有名火锅店,而且菜肴更加丰盛,却碍于人多,老外又是主角,并未感到比这次的火锅好多少。当然,重庆火锅,麻辣味道自然不可缺少,故而大同小异吧。

为什么在上海等地吃火锅,就吃不出那种重庆味道呢?这应该不是心理感受的原因,肯定有它的道理,我觉得,最关键的不同,就在于花椒辣椒。重庆的花椒、辣椒,无论是产地,还是制作,都与华东地区的不同,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吧!果然,到了成都后,那藤椒的味道,更是无可比拟。此是后话。

逛足了洪崖洞的各个角落,再乘电梯下到二层,顺街来到洪崖洞正门。此处观看洪崖洞,另有一番风味,悬挂在绝壁上的楼群,更加险峻。忽然想起,方才吃火锅前穿越的那个岩洞,莫非就是真正的洪崖洞?读过壁上石刻《洪崖洞再造记》,方知这座号称“中华悬崖城”的洪崖洞来历。这处有着两百年历史的悬楼奇观,最初竟充满着桃花源般的野趣——

“……野人凿壁,捆竹成屋;帘卷日入,门开霞归;鸡犬相亲,邻里和睦;避世村落,红尘天街;逃俗人家,吊脚楼阁:诚雾都山城之奇观也。……”

离开洪崖洞,已是下午2时。为了节省时间,我们直接乘出租车回到酒店取行李,再乘地铁前往重庆北站。地铁2号线换乘3号线,沿途可以感受到轻轨在楼宇间的穿行,这是上海轻轨所不曾有的。又是两天一夜,重庆之行即将结束,这座古老山城给我们留下深刻而美妙的印象。直达成都东站的D5127次动车准点发车,两个多小时的路程,比起一夜卧铺,就像是乘公交车。但我们还是在车上玩起了“争上游”,藉此消磨去旅途的疲劳。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