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中国革命的历史,有一群胜利了不能宣扬、失败了无法解释的神秘人物,他们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为了那永不变更的信仰,他们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祖国。回顾中华民族的昨天,也有一群人,他们朴实无华,他们默默无闻,但却展现了他们永不变更的最为坚定的信念。
一代迁墓人李志明
1935年红军南渡乌江,有一位红军不幸牺牲于乌江北岸的堰田岩。当地的村民就地把他掩埋,由于这位红军当时已经与部队失去联系,所以他牺牲后,部队和亲人都未能及时知晓,就这样,一位无名英雄的忠骨就埋葬在异乡的青山之下。
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一些外乡人来到后山落户,其中有一位操着河南口音,略懂医学常识的青年李志明也来到了这里。一直以来,他把牺牲的这位红军放在心上,每隔一段时间,他总要拿着一把镰刀去江边陪陪红军。听李志明的继子田兴隆回忆说:“继父每次去了江边回来,眼眶总是红红的,总爱自言自语地说:“当兵的苦啊,有的战士牺牲了,家人都不知道他在哪里……”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李志明就这样默默地守着这位红军,这一守,就是几十年。
1976年,乌江修建水库时筑坝蓄水,眼见这位红军的坟地就要被江水淹没。李志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家里是坐卧不安。
历史不会忘记功臣,当时的后山公社党委早已经考虑到位,准备将红军的遗骸迁葬到不被水淹的地方,听闻此信息,李志明在家里像个孩子似的,跳来跳去。当良辰吉日已到,他第一个跑到公社门口,等待领导的号令去迁移战士的忠骨。
号令发出后,李志明就随着后山公社的干部群众代表来到埋葬在乌江边的红军坟前,只见他悄悄地举起了右手,坚定而标准的行了一个军礼,眼神中有刚毅,但同时又透露出了淡淡的哀伤,他静静地看着这一个风雨41年的低矮坟墓,不经意间,眼眶里陡增了几分湿润。
很快,他回过凝重的神色,紧紧的拽起跟随他多年的镰刀,然后一刀一刀除去坟头上的杂草,一刀一刀砍去坟头上的荆棘,砍得那么有力,砍得那么果断,他把镰刀运用得出神入化,他把镰刀展示得铿锵有力。这把镰刀,代表的是什么,我想大家都会明白吧。
杂草除去,刨开坟墓,由于风吹雨刷,挖掘出来的遗骸早已破碎严重、很难找到一块相对完整的。看到此处,他不由得捏紧了拳头,用力的按住自己的胸口,很明显,他内心弥漫的是无数酸楚、溢满的是无数伤痛。情随心移,心随情转,他不禁浮现,英雄还这么年轻,牺牲前还未能与家人见上一面,家人也不知他身在何方?他的父母是否会牵肠挂肚?他的妻子是否会痛不欲生?他的子女是否这时正一遍又一遍在脑海中呈现关于父亲隐约的记忆。
李志明的内心,痛啊!心痛啊!但他深深地知道,作为革命者,在舍小家,顾大家的背后,都有一颗牺牲自己,顾全大局,不苟私利的心。
心,静了,心,定了。李志明把神智拉回眼前,接着用满是老茧的双手,小心翼翼地把那些零零碎碎的遗骸一块一块地收拾好,再按照人体结构仔细拼接,拼成了那个为党献身的模范,为国捐躯的典范,为民牺牲的楷模。
拾完英雄的遗骸,李志明做出了一个让家人和村民都无法理解的决定:让出自己的墓地。
在落脚后山这地方后,随着年岁的老去,李志明请了当地的风水先生为他挑选了去世后准备用的一块风水宝地,以安漂泊在他乡的躯体。而今他却把安葬之地让了出来,这让妻子十分的不理解,甚至还起了些争执的语言。但家人最终还是懂得了李志明的做法,同意了把墓地让给英雄落脚。
当天,后山公社负责人递给他捡骸骨的十元钱劳务费时,李志明却坚决不要。老农民哪有不缺钱的呢?,但是,他只是想让英雄有一个好的安息之处,这样才没有辜负红军对老百姓的真情实意啊,也许,李志明还有更多的情感和故事不为人知吧。
李志明,这样一个平凡的人却做着不平凡的事。今天的中国,能有国泰民安,真的离不开舍生忘死付出的先烈们,也离不开像李志明一样的普通人。“伟大来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在这个风云变幻的大时代,吾辈中华儿女自强不息,传承前人意志,于平凡中崛起,为国家、社会做作贡献”,同志们,在今天,我们又应该作些什么呢?。
二代修墓人田兴隆
带着遐思,我们回到1983年,耄耋之年的李志明老人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弥留之际,他做了最后的交代:“把守好红军墓就交给了儿子!把跟随他几十年的镰刀交给了儿子!”志明老人把一生的坚守托给了儿子田兴隆。
同志们,看似如此朴素的行动,却是一副沉甸甸的嘱托,更是中华民族最悠久传统美德之孝道。他把父亲的嘱托牢记在心上,把镰刀接过手上,坚守着父亲终身的信仰。
1991年,经党史部门反复调研论证,初步认定牺牲在乌江边并迁葬到张家垭口的红军就是钱壮飞,得知英雄有名,为安顿英灵,让英雄魂归大地,后山人民迅速组织集体捐资为钱壮飞烈士刻碑修墓。但是在那个时代,后山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还不高,大多数百姓家只能靠农耕自给自足,几乎没有多余存款。尽管如此,但后山人民群众却是有钱的捐钱,没钱的百姓就捐出家里的腊肉、鸡蛋等值钱的物品。
当时,一位普通而”不平凡”的小女孩姬曼,拿出多年积存的零花钱和压岁钱共5元钱捐款修墓,事迹非常感人。
这时的田兴隆,在父亲李志明当年的行动中已种下的感恩种子,践行着他的诺言。他主动站在队伍前列,四处奔波捐资,将百姓们捐出的物品去换为人民币,最终筹集到4000余元资金用于立碑修墓。
田兴隆用从父亲手里接过的镰刀,砍去杂木乱草,在自己家山地里寻找到适合修墓的石头,供石匠师傅们开采。由于条件有限,开石比较艰难,只能靠人工一锤一錾的进行。正值初春时节春雨绵绵,石头又长上青苔,给开石难度增加了数倍,石匠师傅们开石凿石,手磨得到处都是血泡。那时的田兴隆,放下家里的农活,积极主动参与到撬石、开石、抬石之中,就这样无数次来来回回走在长满荆棘和青苔的泥路上,经常是走三步滑两步。那段时间他手上长满了老茧,身上 落下了很多病根,但精神抖擞。同时,他妻子也每天按时为石匠师傅们准备饭菜,到吃饭时间就准时送去。在这艰苦的环境条件下,细锤细錾了四个多月后立碑修墓终于完成。
在将完成最后的工序时,田兴隆一直守在一旁,没有说话,但眼神坚定地看着墓碑,看似平静的内心,却五味杂陈,从他的眼神中看到了他父亲坚定的信仰,质朴的坚守。修墓完工,田兴隆走到墓地后的柏香树下,用自己的衣袖轻轻擦去墓碑上的灰尘,他满怀深情的眼神,透露出对红军烈士深深的敬仰与哀思。随着鞭炮声的响起,田兴隆看着墓上的字迹,心中终于放下了一块大石头,松了口气。从无名英雄到英雄有名,至此,人们记住了钱壮飞这位英雄。
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无论天晴还是下雨,总会不时地看到田兴隆,出现在钱壮飞烈士墓前打扫、清理一番。特别是清明节,他都会特意带着儿子田应华去扫墓,一待就是好一会儿。这份坚定、这份信仰是父亲交给他的,更是他对一位英勇革命先辈的敬仰,是孝道,更是家国情怀,直至后来田兴隆病倒在床,都没忘记再嘱咐儿子一定要把守墓的责任传承下去。
三代守墓人田应华
一座红军烈士墓,一家三代人一守就是几十载。作为第三代守墓人的田应华,如此年轻,本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却接下了爷爷和父亲手中的镰刀与守墓的重任。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他们一家三代人在平凡的岗位上,续写了不平凡的故事。都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深受爷爷和父亲的影响,第三代守墓人田应华说:“老一辈留下的愿望,希望后辈能继续照看烈士墓,爷爷传承的精神,父亲留给我,我必定也会代代相传。”
2004年,国家安全部出资修缮了钱壮飞烈士墓区、修建了钱壮飞烈士事迹陈列室。正值青春年华的田应华,他深思熟虑、秉承初心,毅然选择来到了钱壮飞的烈士陵园,正式地开始了他的守墓历程。他说:“骨子里传承的东西怎能轻易丢掉,我会一直为钱壮飞烈士守墓。”信念就像一颗种子,他会慢慢长大,直到长成参天大树。就这样,一个年轻小伙子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已经坚守了十几年,每逢特殊日子,田应华拿着传下来的镰刀,又到墓区开始清理工作,就这把镰刀,见证了真诚,更见证了历史。
在田应华六岁时,他跟随父亲一起到开石现场,看到父辈们忙碌的样子,他在一旁也没闲住,给父辈们端茶倒水,看着父亲额头上冒出豆大的汗珠,他似乎明白其中的道理。父亲一锤一錾开石的场景,他情不自禁的跟着父亲比划着,竟学得有模有样。他的父亲告诉他,他们现在是要给一位红军烈士修缮墓地,并给他讲了红军长征的故事。后来,墓地修缮完成,田兴隆就经常带儿子田应华来给钱壮飞扫墓。田应华学着父亲的样子,他走到墓旁,小手捧起一把泥土,让父亲抱起他把泥土放到墓体上再放下来,完成这一动作,他用稚嫩的小手握着柏香枝,给墓碑打扫灰尘和蜘蛛网。随后跪在在碑前,摆了一些花生、瓜子、柑子等祭品,并给烈士上香、烧纸、燃烛。看着冉冉青烟升起,父亲陷入了沉思。过了好一会儿,父亲略微颤抖的手紧紧拉住他的手说:“应华啊,解放前我们家吃不饱穿不暖,你爷爷去世得早,要不是这些英雄为我们打天下,就建立不起新中国,我们的生活哪有今天这样好啊!”说完,父亲坚毅的眼神深深感染着他。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家国情始终是中华民族激昂的主旋律,时代在发展,理想信念始终未变,如今“镰刀”、“铁锤”熠熠生辉,我们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扎根人民,奉献国家。我们更要立足于各自的工作岗位,传承红色根脉,以踏实的工作态度、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高度自觉,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