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胜
去年七月的一天,忽然接到仁怀老家岩坪邻居电话,说有一个工程队要租住我家老房子。
老房子自父母去世后,就一直闲置。老房子虽无坍圮毁坏,但久无人住,难免荒芜。有人租住,才有烟火气,才热闹,我求之不得。但也疑惑,怎么会有工程队进驻老家?邻居告诉我,是距离我家不到一百米且弃用很久的水塘将重建。
我知道,那口长约500米、宽约100米的椭圆形水塘已经弃用很久。它曾经干涸过,塘底长出青草,成了村庄牛马啃食的小草原,也成了我们儿时追逐嬉闹的天堂;它曾经灌满过水,倒映着天光,水波粼粼,吸引着四面八方爱凫水的人们到水塘里戏水避暑,吸引着爱钓鱼的人们来到塘边垂钓,欢声笑语,热闹非凡;它曾经水位下降至不到一米深,有人承包了养鱼,由于经营不善放弃,任由塘水逐渐干去,最终不足半尺深。
一天黄昏,人们蜂拥而至,有人拿着网兜,有人拿着竹编的撮箕、竹篓和背篼。有的挽起裤管,有的只穿裤衩,跳进水塘,在水中跟鱼儿们展开追逐。不一会儿,水塘里便充满了鱼儿跃出水面的扑打声、人们捉到鱼儿的欢呼声。捉到的鱼,小的有七八两,大的有二十几斤……
水塘的第一要务,是供岩坪三百多亩稻田的灌溉。可水塘底是烂泥,渗水快,再加上水塘必须要在春夏涨水时,才能从三四里外的一处水源引水蓄满。即使水塘蓄满水,遇到稻田需水灌溉,也供不应求。如遇大旱之年,水塘抗旱作用便微乎其微。蓄水时费时费力,蓄满了又作用甚微。因此,人们渐渐遗忘了水塘,只有上年纪的人常望着水塘叹息。
我从外出工作,二十多年来,每次回家,看到水塘都可怜巴巴地蓄着一汪浅水,被人“收养”着养鱼。
水塘的修建源于老家岩坪的地理位置。岩坪,顾名思义,即岩壁上的土坪,一条高约二十米、长约两公里的岩壁耸立,岩壁上的坪有人家三十多户和土地三百多亩。岩坪上只有大小水井两口,根本无法满足三百多亩田土灌溉。三十多户人家一百多口人,只能看天吃饭。
新中国成立不久,岩坪百姓当上了土地主人,就急于在这三百多亩土地上种出粮食。领导们发现岩坪土地苦于无水浇灌而年年收成微薄,就要在岩坪地势高的地方挖出一个蓄水水塘,就选中了如今水塘所在的地势。大集体年代,领导们一声号召,就得到了村人们的积极响应,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劲儿往一处使。大家喊着口号,肩挑背扛,很快就挖出这个深达两米多的水塘。水塘挖成后,人们用石灰浆、烂泥和谷草搅拌来涂抹塘墙。男人们用耕牛犁翻塘底的土,把土用犁耙耙碎,再将细土和着水反复犁耙成能盛住水的烂泥,最后往里注水。
设计者在水塘出水口修了便于放水的阀门,阀门前的涵洞将水引向主渠。主渠就引着水塘里的水,流淌到几十户人家的稻田。有了水塘,岩坪稻田就不用再看老天爷脸色,几乎年年都有好收成。
可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煤矿在岩坪地底下开采,导致岩坪的岩壁开始垮塌。随着岩壁垮塌和岩土层下陷,岩坪的土层也开始有了裂缝,这就使水塘里的水渗漏严重。往往还没等到稻田需要灌溉的时候,水塘的水就漏光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政府又协同距离水塘边不远的水泥厂,对水塘裂缝用水泥筑墙加固,使水塘又恢复了生机。
但好景不长,到了九十年代,随着岩坪青壮年到沿海一带打工,岩坪田土就没人种。水塘的灌溉又不起作用,渐渐成了给别人承包养鱼的水塘。
近十几年,随着茅台集团对本地小红樱糯高粱的需求越来越大,高粱收购价格也越来越高。岩坪青壮年们纷纷从外省打工地返回岩坪,开始在岩坪土地上种植小红樱糯高粱。如不遇干旱,一亩地种植高粱能收入两千多元,一户人家一年种植高粱可收入两三万元,占了家里大半年收入。
若遇到干旱年,就会颗粒无收。记得2018年夏天,连续干旱使得已抽穗的几百亩高粱变成焦黄的枯草。在靠天收成的高粱干旱枯死之后,人们就无比怀念起岩坪水塘,如果水塘能像以前那样蓄满水该多好,不就抗了干旱吗?
我从维修水塘工程队那里得知,水塘由政府协同茅台集团出资修建。将水塘四壁由钢筋水泥加厚浇筑,塘底也用钢筋水泥加固,既防了水的渗漏,又防了塘底开裂下陷。新建水塘完工后,深达四米多,三百六十多平方米,可容三万多立方米水。
新建水塘安装了进水管,不是像以前那样逢涨水才能引水灌溉,而是将水管直接安装到水源处。这样,就能保证源头活水一年四季都在不断流进水塘。出水口也由涵洞改成了水管,出水管安装到三百多亩土地的每一块土中,每一块土中的水管上都安装了自动喷洒龙头。这样,等到高粱秧苗需要浇灌的时候,只要打开阀门,这些喷洒龙头就会将水塘中的水喷洒在高粱地里。一举改变了以前靠天种高粱的局面,能保证岩坪三百多亩土地高粱的丰收。
工程队除了修建水塘,还在距离水塘十几米的原水泥厂废弃场坝上,搭建了一个十几米高的钢棚,钢棚里安装了高粱烘干机,能解决村民们收了高粱后的晾晒问题。
八个月过去了,水塘修建已近尾声。岩坪人们只要有空闲,就会聚在钢棚里谈天说地。或是聚拢在水塘边观望水塘施工建筑,喜悦写在每个人脸上。人们仿佛看到水塘蓄满清澈的水,水里是游鱼穿梭的影子。水塘岸边杨柳依依,游人如织,或在戏水,或在垂钓,或在散步……
前几天,村支书给我打电话,说使用高粱烘干机要安装变压器,须占用我老房子院子边的地,希望我能支持。我毫不犹豫满口应承。并给支书说,修建水塘的工程队不租住我老房子了,我要把老房子装修好,以后要回岩坪居住。约几个老友,煮几条水塘里的鱼,在水塘边下几盘象棋,去岩坪高粱地走走逛逛,共享水塘带给岩坪的丰盈和荣光。
注:本文发表于2022年7月17日《遵义日报.大娄山》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