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阿甑的头像

阿甑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8/02
分享

阿福馄饨店

我刚到青岛时,因为是南方人,在饮食上还有些不习惯。不喜欢吃面食,自己又懒得烧。所以只好整天往小饭馆、快餐店里跑。

在青岛开发区,这种小饭馆、快餐店也很多。可是不晓得为什么,吃了好一段日子,我还是不习惯。倒不是说,这里的东西不好吃,或者没味道。按道理说,鲁味菜在中国的饮食谱里,也算是一味榜上有名的传统菜。

不同的是,这里不管烧什么菜,都烧得粘粘糊糊的、荤的素的、鸡鸭鱼肉、青菜萝卜,甚至就连一碗鸡蛋汤、豆腐汤也不放过,端上来稠的简直就像一碗羹!后来才晓得,菜里放的是淀粉。本地人就喜好这一口,否则清水寡汤的,吃起来没劲!加上北方地区风沙大,比较干燥寒冷,蔬菜品种本来就少,不是白萝卜红萝卜,就是大捆葱大把蒜。甚至,就连青菜萝卜,也和南方的不一样,北方的显得个大粗糙,南方的显得水灵苗条。

后来我又找了几家东北餐馆、快餐店,也差不多,不是大碗猪肉粉条煮白菜,就是大盘小鸡饨蘑菇。粘倒是不粘糊了一点,但还是粘。问老板为什么?老板说,入乡随俗,没法子,否则就没人来吃了。

所以,虽说人在青岛,天天有海风吹,处处有大海看,时间长了,胃却有点受不了,一到吃饭功夫就犯嘀咕。

那几天,也许是出差比较多了点,或许比较忙,上了火,什么东西都不想吃,没胃口。就想,下了班,沿街溜达,走到哪里算哪里,看看有什么好吃的,就吃一点,不管正餐还是零食,没有就不吃了。

走到香江路一个小居民区,看见路旁有一间小门面,上边写有“阿褔馄饨”几个招牌字。门面也比较简陋。我往里瞅了一眼,好像只有两个小半间,十来个平方,前半间是收银台加厨房,后半间是就餐厅,四、五张小桌子,二、三个大妈大嫂级服务员,够简单得了。不过佈置的倒还干净,吃的人好像也比较多。我就走了进去。

老板是个女的,问:“你好!吃点啥?”

我先研究了一下挂在墙上的水牌。菜谱也很简单,只有几样馄饨和一种烧饼,烧饼还是外面烧饼摊上做好送来的。属于那种点心铺之类的小吃店,我想。

女老板瞧我看得那么仔细,还是耐心地笑吟吟地问:“先生,你想吃点啥?”

也许觉得我吃个馄饨,也这么讲究吧?我倒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就问:“你们的馄饨是自家包的吗?

“是啊,是自家包的。”

“那好,就来个小碗的三鲜虾仁馄饨,一个甜烧饼!”

不想,女老板竟开玩笑的说“啊,三鲜吓人馄饨,甜烧饼?”

我晓得本地人又要笑我说的普通话了,就笑着说:“怎么是吓人馄饨,是虾仁馄饨!怎么,你们以为你们说的山普话,比我说的浙普话标准好懂啊?”

“那是那是!”女老板马上吩咐下锅,调皮的喊道:“一碗小碗三鲜吓人馄饨,一个甜烧饼!”

我不禁笑起来。

这才仔细地看了看面前的女老板。三十岁上下,人也长得比较干净清秀苗条,不像本地女的长得那么高大粗壮,皮肤黝黑。人看上去也像个有知识的人,不想还会说两句笑话。

其实不是我对馄饨有什么研究,主要是我曾去过当地好几家馄饨店,说是馄饨馄饨,其实都是大个的速冻馄饨,又粗又硬味又淡,吃得我都怕了。

等馄饨上来,我仔细地品尝了一下阿福店的馄饨,嘿,觉得味道还真不错,真的是货真价实自家包的馄饨。咬上去,口感滑嫩,皮薄馅大,里面的虾仁,晶莹剔透,没一丁点儿腥味。我再往上面加了点辣椒粉、醋,味道就更鲜美了,还真有点我们南方馄饨的风味!

一连几天晚上,我都去阿福店里吃馄饨,慢慢的就有点熟了。可女老板还是一见了我,就笑着说,吃吓人馄饨的来了:“一碗小碗三鲜吓人馄饨,一个甜烧饼!”我也就乐呵呵的笑之任之。

本来这号事情,对我们这种长年漂泊在外的人来说,天南地北的,碰到的人、事多了,见怪不怪,无所谓。过几天,或换一个地方也就忘了。

不过,阿福馄饨店之所以会留在我的脑海里,久久不能挥之而去的,是因为另外一件有趣的事。

我刚认识阿福馄饨店的时候,它还只是一个不到十来个平方的小门面,四、五张小桌子,二、三个大妈大嫂级的服务员。租的房子是用住宅楼下面的车库改造的,也就是我们南方人平时所说的那种架空层,层高往往不到二米,特显低矮。可是,不到二个月功夫,阿福馄饨店就又在紫金山支路中心位置,开了一间新的门面。虽说也是个单间,但有二层,是个正规的街面店铺,大概有五六十个平方吧。楼上是个加工作坊;楼下是营业餐厅,佈置的很别致,无论是小餐桌、小餐椅、墙上的小装饰物,款式、色彩都显得很有特色,很有个性,像是在充分显示女老板不经意的丰彩。

刚开始时,新店还是女老板自己站柜台,也只有几个新添的服务员。我问女老板,为什么会搬过来,原先那里不是很好吗?女老板无奈地笑着说:“他们说那里店面不符合开店要求啦,只得在这里再开一家店面,不过老店我还开在那里。”

我晓得她说的是工商所,他们对开店的经营场所是有规定要求的。不过这对一个只卖一碗简简单单馄饨的小小馄饨店来说,得确是一项不小的开支,额外的负担。因为,我同时也晓得紫金山路这一带人流量不多,房价即不便宜,远不及她原来开的老店。那里四周全是大商场,光商场员工来的就不少,更不用说人来人往的客流量了,只要经营得方,加上廉价的房租,还是有得赚的。但现在要摊上这里新开店面的开销,就很难说了。她们能吃得消吗?

当然啦,我这纯粹也是杞人忧天,我们又不认识,说实话,至今她也不晓得我是何方神圣,我也不晓得她姓甚名谁?只多也就是出于一个人在异乡无意间曾吃到过自己满意的馄饨而培感心慰过客的一点小小的心意而已。

时间一长我也就把它忘了。

从第一次去阿福馄饨店算起,大约也就是过了半年功夫吧,那天不晓得是我吃多了那粘粘糊糊的快餐,想换换口味;还是又留恋起曾让我齿颊留香的小小馄饨?鬼使神差地又走进了紫金山路新开的那家阿福馄饨店。

不想里边座无虚席,坐满了客人。看样子有的还是一家数口,或三朋四友的,占着一张张桌子。店里也添了十来个服务员,清一色十七、八岁的小后生,戴着小红帽,系着小红兜,高高地端着盘子迎来送往。站柜台的也不是女老板自己了,而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后生。女老板只是站在旁边指点指点而已,人也好像富态了许多。水牌上的菜谱也多了起来,不但有馄饨,还多了各种烧烤、甜品、卤蛋什么的……不用说,女老板开的阿福馄饨店,生意经营的肯定好的不得了!来的也好像都是回头客,客人们不但在店里吃,走时还拎着一袋一袋生馄饨回家烧着吃。

后来,我还去过她的老店,发现那里也有很大的改变。原来的半间店面也被打通了,面积扩大了一倍都多,新添了十几张桌子,五、六个服务员,当然也都是十七、八岁的小后生。她老公,一个标准的山东汉子,开着一辆小面包,急着往两个店递送一屉一屉刚包好的生馄饨和刚出炉的甜食面点,满脸春风的,忙得不也乐乎。

真看不出一个小小的普通的最也普通不过的馄饨店,一个平常的最也平常不过女老板,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使自己的生意却有这么大的起色,不简单啊!虽然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可那也得经营有方啊。

憾慨之余,不禁让人浮想翩翩,看时下神州大地,天南海北的,又有多少人浪迹天涯,打工的、做生意的、开店的、办公司的、男的女的、老的小的、有文凭没文凭的,携家带口,背井离乡,风风雨雨、坎坎坷坷、跌宕沉浮、惨淡经营,又有多少人是成功的?又有多少人能衣锦还乡?

其实,说穿了,人,一生,说简单也简单,假如你没有远大的抱负、没有鸿鹄的目标、没有伟大的理想、没有狂幻的野心,那么实实在在的坐下来,在你的身边从零开始,从小事做起,也不失为一条谋生之路,说不定从那一天起,也就是你的成功之日!

当然啰,到时候,你可别忘了有机会也到海边阿福馄饨店尝尝鲜,吃吃小碗的“三鲜吓人馄饨”喔,哈哈!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