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阿哲鲁仇直的头像

阿哲鲁仇直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6/16
分享

小韭菜坪

每年农历的七月到九月,是韭菜坪山上的韭菜花盛开的时节。韭菜坪的韭菜叶肥根壮,紫红色的花朵很是漂亮,这种韭菜花可不是随处可见的哦,更不是那些被人们栽在盆里或种在小园子里当蔬菜的普通韭菜,它是当今世界最最稀有的多星野生韭菜花群落,它生长在贵州屋脊——赫章韭菜坪!

常常会听到人们谈论韭菜坪,说韭菜坪的山怎么怎么高,韭菜坪的花如何如何漂亮,于是,每到韭菜花开的时节,我就想去走走看看,去那里收获满山花儿开的喜悦,去那里领略一览众山小的豪情。

2011年的一天,那是个晴朗的中午,我突然间心血来潮想起了去韭菜坪,我把心事和媳妇说了,于是媳妇约了几个闺蜜,我们便从可乐出发。从可乐到县城六十公里,不过因为路不好走,到县城的时候差不多已是下午三点。其实我们这一帮人都对韭菜坪不熟,只知道韭菜坪在珠市彝族乡境内。

说实话,挑缀起人们去韭菜坪我是有私心的。不久前,县住建局的主任告诉我,说局里准备调我到风景管理办公室工作,所以,我想先去实地亲身体验一回,看看要不要真的调过去。风景管理办公室设在县住建局,就是现在的“阿西里西风景管理处”的前身。可惜当时自己对这个新单位的认识不够,以至于错失了难得的调动机会,迄今后悔,这里姑且不谈。

到珠市乡的大坪子,便看见公路的左边建有一道牌坊门,哦,已经进入韭菜坪风景管理区范围了,心里不免有些高兴,那满山遍野的韭菜花就快出现了吧?我们边前行边问路,终于在下午四点过的时候到了韭菜坪北坡的山脚下。=

把车停放在山脚下,远处的草坡上有一群绵羊在悠闲地啃着青草,不时有几只发出“咩咩”的叫声。牧羊人是个六十来岁的彝家男子,只见他披着羊毛毡静静地坐在那里,嘴里叼着旱烟斗,黑红的脸满是悠然自得。我紧走几步到他面前,恭身递了一支烟过去,牧羊人接过烟操着不算熟练的汉语笑呵呵的说:“你们要上小韭菜坪克(去)啊,应该早点来的嘛,之哈(现在)有点晚了!”

“小韭菜坪?!”听了他的话我有些诧异。接着他告诉我说这里是小韭菜坪,是贵州最高的地方。

“现在上去还能够看到韭菜花吧?”我小心地问。

“看韭菜花?”他皱了一下眉头笑了笑,说看韭菜花要去兴发乡,那边的韭菜花才是漫山遍野的,珠市这边的这个“韭菜坪”是有韭菜生长但不是很多。他说小韭菜坪彝语叫“博社野”, 是高高的山梁的意思……通过他的叙说,我了解到了小韭菜坪山上面有韭菜,有石林,有小滑竹,还有很多名贵的中药材。

原来这韭菜坪还分“大韭菜坪”和“小韭菜坪”啊!我在心底深深承认了自己的孤陋寡闻。说实话,我是真的有些失望,不过我还是想爬上山顶,去好好端详一回这贵州最高峰的真身实景。

这时公路尽头的山丫口飘过来一缕缕雾烟。烟雾越来越浓,车里的人们一个个跳了下来,催促我快拿主意。稍作准备,我们便沿着蜿蜒的小路缓缓上山,那时候上山的路还没有修好,更不消说有缆车什么的。我们一路前行一路目所能及地观赏着,其实眼前除了烟雾缭绕外,就是一些若隐若现的杂草和野竹,偶尔还见到一些红豆衫和高山榕以及刺叶梭,啧啧,这些可都是珍惜植物种类哦!越往上走雾越浓,能见度也越低,这时别说看景物,就是隔着两三米都辨不清谁是谁。其实听了山下那位彝族牧羊人的介绍后,我知道在小韭菜坪这边是见不着那大片大片的韭菜花了,不过这“贵州最高峰”的名头也挺叫人向往的。

爬到半山腰的时候,雾幕渐渐明亮起来,紧走几步眼前便豁然开朗、一片空明,已经开始偏西的太阳正柔柔地照着。回头往山下看,只见一片白茫茫的雾在眼前荡漾,似一汪看不到边的白色之海,哪里还看得到山下的一丝一毫!

我是第一个从雾里钻出来的,说也奇怪,浓浓的雾像一锅煮沸的水,到这里却不再铺漫上来,仿佛被什么拦在了那里似的。发现这一奇观后,趁着她们还没有上来,我便孩子似的来回进出了好几次。

已经听到她们的脚步声,我知道他们就近在咫尺,却一丁点儿也看不见。随着浓雾旋动,她们像被魔术师变戏法似的,一个个突然间从浓雾里钻将出来!天空蓝蓝的,太阳暖暖地照着,看着我笑呵呵地站在那里,她们有些诧异,我便把刚发现的这一奇观告诉了她们,气喘吁吁的她们马上雀跃起来,并争先恐后地在那里玩起了跳雾门。看着她们跳出跳进的欢愉劲,我掏出烟来,索性坐下来看着她们嬉耍。你别看这些女人们,平日里一个个矜矜持持的,一融入到大自然的怀抱就真情显露开来,我不由得从心底里叹服,叹服这大自然的神奇魔力来。

没有了雾的山上好清朗,正如山下的那个牧羊的彝人所说,山上的小野竹好茂密、青葱,那些不知名的药材一片连着一片,一股股清香扑鼻而来,登时浸透四肢百骸。走在其间,脚轻步盈,倏然间仿佛自己已是得道仙家,让人喜不自禁。山路逶迤,且赏且行,偶尔间也有看一些药材残枝败叶,被人取走了根茎后随意丢弃在那里,心里难免有些难受。

越往上走景致更诱人,让人不免有“五步一美景、十步一重天”之感叹。相机在我的手里不停地发出“嚓嚓”的声音,就光是那些石头,有的像书箱、有的像书本、有的像门、有的像马、有的像剑、有的像马鞍、有的像辔头……我在想,难道这就是传说中赶山填海的神人支嘎阿鲁留下的物什?且不说这些千姿百态的景致了,就专门听到这帮女人发出的一声接一声的惊叫,便足以让人心神荡漾、受用非常!

置身如此美景,我不由得想起了一个远古的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神人支嘎阿鲁受天君策举祖派遣赶山填海,他挥着赶龙鞭,拄着测地杖,挂着刀弓剑,骑着白龙马;他赶了一山又一山,他填了一海又一海;龙王的海被填了一个又一个,龙王又气又急又无可奈何。龙王有位美丽聪明的三公主,她看着父亲整天唉声叹气的模样后就心生一计,特意在支嘎阿鲁赶山必经之地开了家客栈,当支嘎阿鲁赶山路过这里时天恰好黑了,于是支嘎阿鲁便住进了三公主开的客栈。

半夜时分支嘎阿鲁睡的正酣,三公主便用一支假的赶龙鞭偷偷换掉了支嘎阿鲁的真龙鞭。待第二天一早,支嘎阿鲁和往常一样又甩开了鞭子,可是,山们再也没有一个肯挪动半分。失去了神鞭的支嘎阿鲁暴跳如雷,挥舞测地神杖围着大小韭菜坪群山转了三转,狂抽猛打了三遍,大韭菜坪被戳打的疼痛难当,于是继续往北方移动,后来暴怒中的支嘎阿鲁不小心把神杖弄折了,从此小韭菜坪和大韭菜坪就一南一北地停留了下来。现在白果镇独山村的犀牛塘,以及水塘乡永康村瀑布湾的瀑布等,就是那时候支嘎阿鲁狂抽乱戳后留下来的。

半个小时后,我们来到了小韭菜坪山顶。这里海拔为2900.6米,是贵州的最高点,尽管太阳当空身上却有些寒意,成片成片的岩风杨在微风中沙沙作响。小韭菜坪山梁呈西北东南走向,南坡缓长北坡徒短,山顶上除了岩风杨外还有很多不知名的植物在开着黄花、白花、亦或是结着果实,特别是那片距山顶不足百米的西南角山洼里的石林,更是叫女人们又窜上跳下开来,仿佛一群刚刚长发及腰情窦初开的少女,而那一处处的风光景地,便是她们爱恋已久的梦中情人。

这片石林面积不大,石林里的石头或似独坐的男人,或似思春的女子,特别是那尊挺拔在绿莹莹的草地上的石头,像极了一帆正在碧波间破浪前行的船帆,怪不得有人要在上面刻下“一帆风顺”四个大字。尽管这里的石林别有洞天,但不及一路行来看到的那些或马、或门、或书本等景致奇异,更不及山那边有千亩之广的洛布石林博大、精奇,不过从石林所在的海拔高度来说,我想这里的石林才应该是天下最高的石林!

静静地站在韭菜坪之巅,极目四眺,众山皆在脚下,天下唯我独尊!

你看那万倾白雾在山峦间荡漾,像一片银色的海洋摇动着船帆点点……不由得让人把双手缓缓举过头顶,闭上眼,然后用心触摸蓝天,心里渐渐空明起来。

南面那边半坡以下是兄弟县的地界,曾几何时,兄弟县那边悄悄地在小韭菜坪山顶立了一块水泥碑,以示地界权属,后来经过权威佐证碑被拆除。而今,那些拆除后的碎碑残石还静静地洒落在那里,给静穆的小韭菜坪平添了几分诡异和难以言说的伤痛。

傍晚时分的小韭菜坪一片葱茏,天空依旧那么蓝,蓝得似水洗过一般。西边的天际渐渐泛起了一抹橘红,而众山间的白雾依旧如水荡漾,荡漾如水。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