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巧的是愚近日读书,偶得胡适先生的三味药方——一味“问题丹”,二味“兴趣散”,三味“信心汤”。如获至宝,遂取来与诸君分享。
所谓“问题丹”,是带在我们身边的一两个麻烦而有趣味的问题,这是我们入世的第一要紧的救命宝丹。胡适先生说:“问题是一切知识学问的来源,活的学问、活的知识,都是为了解答实际上的困难,或理论上的困难而得来的。”别以为只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自己琢磨出来的,问题本身也往往是自己琢磨出来的,我们不可想象牛顿的老师会给牛顿出题目曰:“一个苹果为什么会往地上掉而不往天上飞?”瓦特的老师会要求瓦特对着烧开的水壶愣神,思考、琢磨怪问题。问题是无所不在的,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老祖宗开天辟地时就带来了十万个为什么,而今又何止,只要敢想,敢问,我们会发现千万个为什么,亿万个为什么。足够我们找到那一两个麻烦的,有趣味的,带在身边,就不会心生懒惰,继续有那一两个知道上的长进了。
再看“兴趣散”,胡适先生为了证明它的疗效,给我们列举了哲学家弥尔、斯宾塞和政治家丘吉尔和艾森豪威尔的例子。通过讲述他们在自己职业领域以外,在业余兴趣爱好方面取得的成就,告诉我们发展自身职业以外兴趣爱好的重要性。像这一类的例子其实不胜枚举——我们都知道伟大领袖毛泽东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但同时他也是一位能挥毫泼墨的书法家和浪漫的诗人;达芬奇在建筑学、数学、雕刻、音乐、工程、解剖学、地质学等诸多领域上的造诣为他在绘画艺术方面曾辉不少,使其成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荷兰人列文·虎克是市政厅的一位看门人,他利用这不起眼的工作的闲暇时光捣鼓镜片,最后发明了显微镜,没有让自己的一生庸碌无为。
当下许多年轻、前卫的少男少女对港台明星偶像充满崇拜之情。在台湾娱乐圈有一位知名艺人,叫陈建州,但你们知道他在进入娱乐圈之前曾是一名职业篮球运动员吗?所以,朋友们,也许你的职业已然令你衣食无忧,但是还是服一些“兴趣散”,这种非职业的玩意儿,可以使你的生活更有意思,有时候,它可能比你的职业还重要。
最后一味药是“信心汤”,胡适先生说“你总得有一点信心,努力不会白费”。
努力不会白费,只要你有一点信心。亨利·福特先生没有受过大学教育,39岁时创立了福特汽车公司。23年后,福特汽车公司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汽车公司;莱特兄弟在北卡罗来纳州的基蒂·霍克海滩上,为人类的航空梦想点亮了第一座灯塔;在美国肯塔基州的一个饭店里,一位举止怪异的老人在推销自创的炸鸡制作方法,被人拒绝了1009次,但他没有气馁,凭着那一点信心,终于在74岁高龄取得成功,他就是肯德基的创始人哈兰德·山德士上校。
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多少的成功经验都是来源于那一点信心。
众所周知,胡适先生是我国近代文化史上的一位文化巨匠,是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的领军人物。如今他已经离开我们50多年了,这三味药方是他老人家逝世前两年(1960年)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至今仍不失其教育意义。
今天,多少人还会照方抓药,寻着些一两个值得研究的的问题,发展些非职业的兴趣。很多人总是抱怨现世社会的急功近利没有给自己思考、研究提供好的环境;发展业余兴趣的时间都被工作时间压榨了。这样的人,胡适先生曾经有过定论:“凡是要等到有了图书馆方才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凡是要等到有了实验室方才做研究的,有了实验室也不肯做研究。你有了决心要研究一个问题,自然会撙衣节食去买书,自然会想出法子来设置仪器。”那些要等到有人为你提供了思考问题,研究问题的环境才要去思考、研究的人,有了这样的环境也绝不会去思考、研究的。要等到有发展兴趣的时间再发展兴趣爱好的人,有了这个时间也只会把这个时间利用到酒宴上的觥筹交错和麻将桌上的光阴挥霍上去。由此那一点可怜的信心汤对于他们也只是对自己酒量的信心和麻将桌上翻本的信心罢了。
所以,胡适先生的这三味药方绝不是能够开化人的,它只是写在纸上的一点文字,它还需要我们用思想做药引,将这几味药材煎、熬、烹、煮,方才能提炼出有益于我们自身发展的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