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百花山》的头像

《百花山》

内刊会员

报告文学
202004/11
分享

把困难踏在脚下,把大爱担上肩头

把困难踏在脚下 把大爱担上肩头

——记门头沟区医院副院长何春来

张 孚

飒爽英姿的共产党员何春来,今年49岁。1994年,她毕业于徐州医学院,分配到京煤集团总医院任心血管科医生。由于责任心强,业务精湛,处理问题果断干练,不久就提升为急诊科主任,在这个职务上她一干就是14年。

急诊科的日子,从来就没有悠闲,永远沉浸在紧张和忙碌之中。连续14年啊,上班就等于冲锋,她已经习惯为了抢救生命而没有休止的争分夺秒。多次被京煤集团和本单位评为先进生产工作者、奥运立功竞赛先进个人、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

2003年,北京抗击非典的战役刚一打响,身为党员的何春来,第一个报名去了发热门诊。不久被临危任命为发热门诊的党支部书记。她把5岁的儿子托付给姑姑,带领全科人员日夜战斗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由于何春来同志在大灾面前临危不惧,舍己救人,勇担重任,2003年被评为首都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先进个人,并荣获了一枚金光闪闪的奖章。

鼠年之初,新冠病毒袭鄂,势如洪水。在防控疫情的阻击战中,党中央发出了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号召。此时,已经是区医院业务副院长的何春来,毅然挑起了医疗救治组组长的重担。很多人都不知道,防治疫情的工作部署,区医院早已经开始。事情是这样的:2019年12月底,武汉市卫健委发了一个关于当前武汉市肺炎疫情的通告。有着抗击非典经历的何春来,对这个通告相当敏感,她嗅到了事情的严重性,立刻向院长做了汇报,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门头沟区医院马上做出了紧急工作部署,紧跟着建立了预诊、分诊制度、有关肺炎上报制度,同时,建立了120、发热门诊、急诊科的应急预警机制。要求医务人员出诊做好防护,戴口罩、手套,加强手卫生。在第一时间,杜绝了院内医务人员的感染,为阻击我区新冠病毒的发展,提前筑起一道坚实的堤坝。

很多事情,嘴上说容易,真正硬砍实凿地去干,就得下真功夫。何况要阻击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何春来不是一般的小女子,在大灾面前,从来就是义无反顾的勇士。面对严重的疫情,她觉得上刺刀冲锋的时刻到了!在她看来,这是一场人与病毒的生死搏斗,一切工作都要跟疫情抢速度。于是区医院领导层经过讨论协商,成立了医疗救治组、专家组、物资保障组、院内感染防控组。内科楼要在72小时改造成隔离病房,并立刻要组建一支进入隔离病房的不怕吃苦,敢打硬仗的队伍。同时要建立相关的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接诊流程、查房流程、还要做好岗前培训……什么叫刻不容缓?什么叫马不停蹄?何春来他们开始了昼夜奋战。

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是春节,春节中最重要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项目是年夜饭。可是,在万家团圆的时刻,何春来与区医院的各位领导,谁都没回家。他们在干什么呢?会议室明亮的灯光暴露了秘密。他们在热烈讨论,研究专家组排班的问题、细化职责的问题、救治方案的问题……有人抬腕看了看表,已经过了凌晨两点,会还没散,看来领导们又要打通宵了。

何春来告诉记者,说她有时也会哭泣,一个人偷偷地落泪。肩负着门头沟30万人的守护责任,压力太大了。但全家人都支持她。她说,非典时那个5岁的儿子,现在已经是医学院的大学生,此刻他一边在家度假,一边帮社区搞防疫。他对母亲说:“您在医院一线,我在社区一线,咱们母子联防联控。”丈夫是京煤集团总医院的干部,她对妻子说,你肩上的担子重,但可以放心地往前冲。放心吧,家务活我都包了!

何春来很欣慰,因为在防疫的工作中,全国一盘棋,她家也是一盘棋。她说,她此刻信心倍增,因为有习主席亲自挂帅指挥。这是一场人民战争,党中央一声令下,新中国每一个共产党员都举起了冲锋的战旗。她坚信武汉必胜!湖北必胜!中国必胜!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