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百花山》的头像

《百花山》

内刊会员

报告文学
202004/15
分享

卫生监督员的请战书

张 萌

春节前夕,一道停休令伴随着新冠病毒让我这个入职第一年的职场小白第一时间退了回家的票,与同事们开始同新冠肺炎的赛跑,公共场所、医疗卫生机构到处有卫生监督员们的身影。每天报表、小结、收发文……让我这个新人手忙脚乱,早八点半一直忙到晚十点,回到宿舍直接上床卧倒。

2月8日晚上6点多钟,难得下班早,回到宿舍赶紧跟妈妈视频,忽然“监督所大家庭”的微群里所长发出一条信息,顾不上回答妈妈“吃饭了吗?吃的啥?”一连串的问号,忙点开看:因逢春运大潮,人员流动频繁,这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巨大困难。各区疾控中心的专业流调队伍已经不足以应对超大人群的流调工作。因此下发了《北京市卫健委<关于建立流行病学调查人员后备队伍并开展培训的通知>》,要求各区迅速组建流行病学调查人员后备队伍,随时准备上岗。

我今天上午还听办公室的王大哥讲非典时他们去流调的故事,什么叫流调?我赶紧百度一下:流行病学调查,是调查人员针对疑似患者和与确诊患者有亲密接触的人员进行体温检测、身体状况、出行轨迹等情况进行了解调查记录。一般情况下是由疾控中心的专业人员来调查的,也叫流调员。直面疑似患者、直面病毒、直面有可能被传染的风险……再看群里好生热闹,监督员们积极响应号召,纷纷在群里争先恐后的报名。第一个报名的是陈资姐“我是学公共卫生的我报名!”随之郎柏忠、史德新、刘承锋、李枚也纷纷报名。就这短短的不到二十分钟时间里,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着对文件的理解,李明珠问到“只有公卫专业吗?”虽然只有短短的7个字,但是真的不难看出她想报名的意愿。如果不想报名,谁会再一次确认着报名的专业限制呢?想必郎柏忠一定是仔细研读了通知吧,因为他说,“咱们所满足条件的就我和陈资两个人吧。”或许别人不明白郎哥的用意,在我看来这是对所有人负责的态度。我也是事后才知道,流调对于专业性要求严格的原因是这项工作容不得有半点差错。这看似争吵的背后,是对高标准、严要求的把控,是对其他战友的关心关爱,是将危险留给自己的无畏。这就是日常生活中不被大家所熟知、默默付出、勇于奉献的我们卫生监督员!还在讨论着报名条件的时候,刘承锋和李枚相继报名,我是在李枚之后报名的,那时的我想的就是“我要请战,我要请战”,我知道自己专业不符合,所以在群里说道“我虽是法学专业,但我可以学。”李志娟所长时刻关注着群里的报名变化,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说将报名时间延迟到19:30,想想6点半左右的时间大家应该是刚到家,围绕着锅台准备晚饭吧。能及时回复消息的人,还是少数。七点左右,贾立娟、王建红也申请报名。到截止时间了,于海朋副所长在群里感谢大家的报名,并公布出根据报名情况单位确定的流调后备队的人员名单。原来,徐丽看到报信情况后,私信了李所。报名人员中有曾参加过非典流调的王建红,亦有年逾五十的老同事李枚,还有虽非公共卫生专业但也踊跃报名的同事刘承锋、贾立娟。看到名单中没有我,我嘟着嘴,失落写满了脸庞,我私信李所进行第二次申请。因为,我知道我们所没有达到报名人员数量要求,同时,看到那么多老同志上战场,我这个年轻人有什么理由退缩呢?17年前,是你们保护了我们,现在该是我们90后守护你们的时刻了。可惜,确实因为专业原因,我没有被批准。李所说做好工作也是防疫,是啊,每一个岗位都要有人坚守,做好本职工作就是为防疫工作尽职啊。

6:13到7:30,这短短不到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有9名工作人员报名参加流调,6人被确定为流调后备人员。或许在外界看来,报名的只有9人,确定的也才只有6人,人数着实太少了。但是如果你知道,这已是我们监督所在职公务人员数的1/3。确定的这6名流调后备人员是我们监督所仅有的符合所有条件的人选时,你还会觉得人数着实太少了吗?或许对于我们来说,成为流调人员是走上一线战场最直接的方式。申请成为流调人员的报名,就是我们的请战书!

头顶着国徽,身穿蓝色制服的我们,没有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的本领;没有警察一身擒拿犯人的本领;但卫生监督员在祖国在人民需要我们的时候,没有一个人后缩,只有默默地向前,只有心甘情愿的付出,只有不辱使命的担当。我们义无反顾,用勇气、用担当、用责任竖起卫生监督员这面旗帜。尽管我们不被很多人所知晓,我们没有被大家所关注,但这完全不会影响我们的付出,我们就是这样默默付出、守得住寂寞的一群人。

刚入职半年的我,从老监督员身上看到担当、无私、奉献,在这样的大家庭里,我想我能更好接过他们的接力棒,用行动践行着卫生监督员的使命与担当——守卫百姓健康安全!

疫情不结束,我们不休息,这是我们所有监督员的心声。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