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百花山》的头像

《百花山》

内刊会员

散文
202005/25
分享

月寺庙,我童年的摇篮

申秀琴

踏着山谷间青石铺成的小路,一点儿、一点儿,一个坑儿、一个坑儿,我在上面蹦来蹦去,好玩极了。这路上的石头经过多年的风霜雨雪,行走摩擦,许多已经变得溜光圆滑,上面还保留下了长年的驴骡驼马行走的痕迹——蹄印清晰可见的蹄窝坑儿,这些蹄坑儿刚好容得下我的一只小脚丫。山路沿山势蜿蜒而上,坡度也越来越大,我的身体就使劲向前倾斜,脸颊都快要贴着路面了,我每天上学都要走这条崎岖绵长的山路。我心里有点埋怨起来,上个学真是辛苦累人。但是,一听到耳边从蓊郁的树丛中传出来的小鸟欢快而清脆的唧唧声,看着两旁茂密的绿树和散发着幽香的各种美丽野花,我一下子便又开心起来,继续甩着小胳膊哼着小调向前走。

我的小学校终于到了,眼前出现了背靠青山脚的一座寺院。古老斑驳的庙宇敞开着大门,一条用石板铺成的小径从寺中穿过,一直延伸到很远的山中。这是一座很大的寺院,高高的围墙直插天空,小径的右边是一片紫色的小野花铺成的草地,满眼都是那亮嫩的紫色,像是扑面而来的晚霞。顺着小径往里走,绕过一颗苍劲高大的皂角树,便有一节一节的台阶通到上院。寺院内遍布古松古柏,挺拔苍翠,浓荫蔽日,浓郁的松树香气飘得满院都是。我好奇地数着:一棵、两棵、三棵……一共有九棵。我在课余时间总爱绕着这些古树转圈圈儿,我生平还没有见过这么粗的树呐!那时,小小的我总爱在树下仰起头,让阳光从树枝的空隙间照射到我的眼里,金灿灿的是那么耀眼好看。小院的东房是一座大殿,足有四间房那样大,殿内的山墙壁和梁柁上,彩绘、文字依稀可见,透出这里的古老。寺院的北角还有几间简陋的平房,与大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除了正院之外,寺庙还有一个后院,大部分是园子,种着一些应时的蔬菜和庄稼。

这座庙宇坐落于永定河畔的王村南面,马鞍山麓,戒台寺山脚下的幽谷中。它依山而建,充分利用了山谷中这块难得的空地,想是有它的好处。我也不知道寺庙是什么年代修建的,就知道它真的很古老。

这里就是我们的学校,我们的老师把大殿作为我们的教室,总共就一个三部制的班级,最高到三年级。每天清晨,都会从大殿的教室里传来朗朗的读书声,稚嫩的声音在整个幽静的寺院中荡漾。中午,我们把一只只小手拉起来,围着大松树转,一边转一边唱:“生产队里养了一群小鸭子,我天天早晨赶着它们到池塘里,小鸭子对着我嘎嘎地叫,再见了,小鸭子我要上学了……”那歌声飘出很远,在山间回荡。要是赶上丁香花开时,我们几个小淘气,会利用课间休息时,跑到丁香树下把小鼻子凑到花蕊前闻一闻,深深地吸一口气,那丁香花的香味儿会瞬间通畅全身,别提多舒服了。等到放学,趁着老师不注意时撅两枝丁香花揣在兜里,把香气留住带回家。如果遇到下雨天,我们就趴在教室的窗台上,用心静听雨滴打在房檐上,顺着瓦片留下来的声音,那雨帘给我们的童年带来无限的假想,我们会想起了美猴王孙悟空从水帘洞的瀑布穿过的情景。雨后,那些小动物们更加活跃起来,胆大一点儿的小松鼠,顺着寺院院墙,捧着刚熟透的杏儿,摇摇大尾巴像是在向我们示威。我们几个小伙伴会一起跑过去围追堵截,不料这个小家伙竟从别的墙洞里溜走了。于是,我们与它们就成了捉迷藏的好朋友。我们经常拿一些核桃放在墙洞口,看它们大模大样地走出来,捧起来惬意地吃着,不时还用那狡猾的眼睛看我们一眼,生怕我们和它们抢似的,那样子可爱极了。

听大人们讲,这座院落原来是一座尼姑庵,庵里住着几个尼姑,她们每天念经打坐,劳动度日。我想这里一定曾经发生过许许多多的故事。许许多多的人曾在这里生活过、盛开过、美丽过,但最后都随着时间的荏苒而凋谢了,他(她)们消失得一点痕迹都没有。后来,这里成了王村举行节日祭祀活动的地方。每到此时,全村男女老少都来了,熙熙攘攘、好不热闹。新中国成立以后这里就闲置了,后来村里的小学校就安在了这里。我在那里读了三年书,现在已经破败荒芜了。

每次回娘家的时候,我会经常抽出些时间到那里走一走。只为去梳理一下自己纷乱的心境,回忆一下遥远的童年记忆深处那些美好的时光,也体会一下岁月历史的印痕和古老沧桑的巨变。

啊!月寺庙,我童年的摇篮。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