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淑琴
一条沟谷,从西部的峰口出发,穿过唐风宋雨,越过元雪明霜,从朦胧到清晰,由狭隘至开阔。沟两边住着人家,家家门前头都是沟,一座古老的过街楼跨于沟之上,名曰圈门。这是门头沟的源头,也是门头沟区医院(前身为京西煤矿工人医院)的诞生之地。
1951年8月1日,京西九龙山下,永定河畔,新中国暖阳初照的晨曦中,京西煤矿工人医院,在门头沟圈门北涧沟52号的平房里隆重开业。煤矿工人的翻身解放,京西矿务局领导的提议,北京市彭真市长的批准与关怀,100万斤小米的投资,当年建成开业,第一位病人的接诊和入住,犹如一个盛大的仪式,在京西门头沟的历史上,从此揭开了一个地区医疗中心的不朽篇章。
虽然只有内外科和20张简陋的混用病床,但这所医院的属性与光荣,希望与梦想,都写在那些头顶矿灯、满脸黝黑、只露白牙齿的工人骄傲自豪的脸上,写在那些永定河边世代相守的农民骄傲自豪的脸上。
跟随时代的脚步,一步一个坚实的脚印,踩出时代的印记和一代又一代奉献者步履的铿锵。
1954年7月,医院更名为“京西矿区医院”;
1956年10月,门头沟城镇地区的千年古村——大峪村南的菜田里,长出一座红砖青瓦砌筑的崭新院落,矿区医院的新址,以3118平方米的建筑,14个科室,68名身穿白大褂的医护人员的突出阵容,成为当时门头沟人民健康生活的崭新内容;
1958年8月,随门头沟地区名称的改变,京西矿区医院从此更名为门头沟区医院。
1979年10月1日,在一个春天的故事里,门头沟区医院迁至河滩桥东街1号新址。这里,是北京的母亲河——永定河冲出百里山川,拓出锦川秀土的开端,也是门头沟区的医疗中心——门头沟区医院在改革开放的洪流中,拓出历史性发展前景的开始。
在这片底蕴深厚的土地上,沐浴着改革开放新时代的春风,门头沟区医院经历了改革开放三十年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和飞跃发展的阶段。从旧有的管理模式中解放出来,以“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不断增强地区医疗事业的生机与活力,使医院成为集医疗、护理、预防、保健、临床教学、继续医学教育等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
最近的十年是创新引领发展、与凤凰(后为华润)医疗深化战略合作,整合区域内其他医疗资源,联合成立门头沟区医院集团,开启集团化发展,于新时代再次起飞的十年。医院成为人才济济,综合技术能力和水平极大提高,医疗项目更加专业和精细,与多家集团和医院强强联手,不断取得各方面新成果的医疗机构。编制床位达到602张,一级诊疗科目20个,二级诊疗科目118个,医疗医技科室39个,员工人数达970人,年服务门急诊患者达到74.1万人,出院量13535人,住院手术量达到2574人,患者满意度逐年稳步提升。
特别是在2020年抗击新冠疫情的重大考验中,医院党政领导班子带领广大员工,发扬“京西SARS时刻”抗击非典的优良传统,仅用68小时,就清空了内科大楼,将原有6个病区的243张病床,升级改造成为符合“三区两通道”标准的4个隔离病区和100张床位,并通过专家验收,作为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又组织精兵强将,经过九天九夜的科学诊治,成功将医院第一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治愈出院,向社会、向人民,向历史、向地区,交了一份优秀的答卷。
如今的门头沟区医院,以前所未有的规模,以美丽典雅的姿容,屹立在京西门城的大地上;以更高的科技含量,更高品质的医疗服务,更“润心”的人文精神,更加赢得老区人民的信任和信赖。
回顾70年奋斗历程,门头沟区医院是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不断发展壮大提升的70年;是一代又一代可歌可泣的门医人,为了老区人民的健康和医疗事业的发展,接力奉献的70年。
70年的每一天,从北涧沟西山艳丽的彩霞,到大峪村南绚烂的霓虹,城子桥东那座高耸的医院楼,和广场迎风招展的三面旗帜,每天迎候永定河边旭日东升的情景是如此的生动。回望70年的每一天,都承担着老区医疗事业蓬勃发展、人民健康幸福指数提升的神圣使命;一个70年的传奇,一部京西的神话,穿过岁月的轨道,深深铭记着所有的感动;时间的阶梯没有虚空,70年的每一时每一刻,都在创造者的丰碑上,写下真实的尊严与神圣。把70年的挂号单、处方或诊断证明,连接成长长的跑道,那该是环绕国界的超级马拉松,蓬勃着老区古老又年轻的生命。
历史不仅是发展,也是记述。否则,岁月就将变成边走边丢的无字天书。为了留下门头沟区医院70年真实生动的历史,为了记述医院70年发展前进的轨迹,为了讲好区医院70年生动鲜活的故事,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门头沟区医院邀门头沟区作家协会承担门头沟区医院70年报告文学的采写工作。在医院的密切配合下,区作协十几位骨干作家根据双方拟定的采写大纲,通过深入采访和查阅历史档案资料,引入门头沟区历史大背景,紧密结合区医院的实际,抓住医院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重点脉络,突出各个阶段的主要特点,竭尽全力地挖掘70年丰富的内容,真实、准确、生动地恰切记述,并且力求高度和深度,有现场感和细节及感染力。克服了时间跨度大等许多困难,通过多种渠道深入,努力把一些年代、数字和事件整合还原,交付于应有的时代。
门头沟区医院70年报告文学集,除了序言和后记,主要内容分为五个部分。
通过阅读这部报告文学,我们从各个阶段的生动记述和对典型人物的深情抒写,仿佛回到了历史现场,所有内容都是那么的真实真切和生动。
从门头沟的源头起步,向着1455平方公里的山峦与沟壑进发,向着1368.03平方公里的永定河流域扩展。风雪中,有门医人的身影;星光下,有门医人的脚印;瓦斯毒气充斥的煤窑巷道里,有门医人反复冲刺救人的英勇;矿山的火海中,有门医人战地手术施救的豪情;漆黑的山路上,有门医人给山村乡亲送医送药,不怕山高路远的坚毅;千年古寺旁侧简陋的病床上,有门医人高超的医术与仁心的融和,而创造出救死扶伤经典的例证。从2003年的抗击“非典”,到2020年与新冠病毒进行殊死的抗争;从重大战役的较量,到每一天的坚守,门医人为地区人民的生命健康充当着忠诚卫士,直到今天,以更多的方式,用更现代化的手段,护佑着地区人民。
有人说,当下的门头沟人,有一半是在门头沟区医院出生的,的确。多么自豪啊!门医人,是你们温暖的双手,接来了那么多的生命,并且,甘做守护神。
以这样的精神品质和超拔尘俗的精神世界为支撑,成长壮大起来的门头沟区医院,每时每刻,都和这里的山水融和在一起,都和这里的人民融和在一起。一代又一代的仁心医者,与时代同步,与山河共舞,与人民同行。
历史不会忘记。山河不会忘记。
历史作证。山河作证。
2021年6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