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百花山》的头像

《百花山》

内刊会员

散文
202303/13
分享

中国作家网驻站内刊征文参赛作品《碑刻解读一座城》

碑刻解读一座城(参赛)

吕秀玉

这是一座古老而美丽的山间之城,山环水绕,风姿绰约,一如她的名字——沿河城,莫名会让人生出无限的遐想。从见到她的那一刻起,我就被深深地吸引,每次端详那斑驳厚重的老城墙,似乎都望见一位满脸皱纹的沧桑老人,无声地向世人诉说着什么,而那空洞的城门酷似老人张开的大嘴。

她在说些什么呢?

无情岁月的冲刷洗礼,加上人为和战乱的破坏,老城的伤口上长满了岁月的蒿草,而那些比老城更古老的喇叭花依旧子孙繁茂,年年摇曳生姿,为她不凡的过往平添诗情画意。虽经两次大的修复,仍难还当年威武雄壮之气势。

无疑,这是一座古代军事遗迹,与战争有关,与政权社稷、黎民安危有关。我猜度她一定有不同寻常的过往,一定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更有许多后人无法解读的谜团。只是,这一切都被历史的烟尘所遮盖,老城的土著除了知道自己的祖上是“‘吃粮拿饷’的官差”外,对城堡的昨天知之甚少。

所幸的是,一块与这座城有直接关联且最具话语权的石碑,居然奇迹般完好无损地保存到现在,这就是《沿河口修城记》碑。毫无疑问,这是解读沿河城最好的证据,只是碑石上那些文字虽清晰可辨但晦涩难懂,许多文字如天书。这碑文到底说了些什么?几百年来村人无人知晓。

这碑原立于城东敬奉孔夫子的圣人庙,当地又称文庙的院中,庙前有“文武官员人等至此下马”的下马碑,这是京西山区上百个村庄中唯一的“孔庙”。在一座古代军事城堡中居然建有供奉孔子的文庙,不得不算是一大奇观,这不仅体现了当时尚武之人的崇文思想,也体现出古人修心养德文武兼修的精神追求。而当年的守城官员选择把此碑立于文庙,无疑是经过了慎重的考虑,而对此碑的重视和对文化的敬重也略见一斑。

初见《沿河口修城记》碑时它已经历过一次浩劫,不仅与碑座分离且已离开文庙,静静地仰卧在一公里外的沿河城乡政府大院一隅。荒唐愚昧的年代,沿河城所有的庙宇被毁,圣人庙也不例外,那里被夷为平地并很快建起了民房。所幸石碑被有识之士运到这里保存,使她免遭损毁的厄运。假设没人保护恐怕也会和拆掉东门(沿河城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上世纪50年代东门被毁,现修复。)的那些城砖、条石一样,难逃砌墙垒院的下场。这碑周围还散落着一些字迹模糊的残碑断刻,可见也是有心人所为。在这些碑石中,唯有《沿河口修城记》碑最大,保存也最完整。或许,保护者冥冥之中有一个执念,这是祖先留下的宝贝,是沿河城的根脉,必须加以保护,终会有一天她会“说话”,并告诉人们:沿河城因何而来,“我们”到底从哪儿来。

在京西山区,石头随处可见,除了建屋修院、垒堰造田外毫无用途和价值,但如果哪块幸运的石头被工匠选中打磨雕琢成各类石器,或制成碑石镌刻上文字,便被赋予了新的永恒生命。碑刻尤其如此,它记录承载的历史文化、传达透露的年代信息,为后人留下的真实珍贵的文史资料,有无可替代的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年代越久远其文物价值越高。如此脱胎换骨的石头,也从最初的一文不值瞬间变得身价百倍,甚而成为无价之宝。

《沿河口修城记》碑正是具备了这样的功效和价值。初见这碑顿时让人眼前一亮,在深山区如此大的石碑十分罕见,感觉年代和文化的厚重感扑面而来。高2.17米、宽0.88米的汉白玉碑石端庄大气,细观图文雕刻,精细考究匠心独具。石碑额首呈方圆形,阳刻云纹优美饱满,环绕着中下方“沿河口修城记”六个篆字。额首下方的碑身四周雕刻着精美的浪花纹饰,中间碑文为阴刻,字迹镌刻清晰隽秀,错落有致,整块石碑浑然天成气宇轩昂,如同一件年代久远、颇具文化品位的精美工艺品。

无疑,这是关于沿河城历史最权威的注解,我好奇她到底记录了什么?她想说明什么或想留给后人怎样的信息?还有一个困惑,石碑为何不是《沿河城修城记》而称《沿河口修城记》?

为了探寻其中的奥秘,几十年来我无数次走近她,也曾抄录下碑文,试图翻译破解她。我深信几百年前的古人为一座城树碑立传,肯定有他的初衷和目的,也一定有他想要表达的思想,但每次都是以失败而告终,加上古代碑文没有标点,致使很多地方无法断句,严重制约对文意的理解判断,也许一字之差就会完全改变文意,甚或引人误入歧途。其次是许多难以辨认的天书般的繁体字、通假字、异体字,在现代汉语字典里根本查找不到,这无疑增加了文言文转译现代文的难度。

虽然碑文无法破解,但对家乡文化的热爱让我从没放弃过对沿河城历史的探究。几十年间,通过各种渠道,我阅读了能找到的关于这座城的所有资料,其中大部分是热衷痴迷家乡文化的本土人士师菖蒲老师、赵永高老师的研究著作。另外,上世纪九十年代有一部稳坐年度图书榜首的书很火,就是当年明月写的《明朝那些事》,全书一套7本,我读了两遍,就是因为沿河城是明代所建,我想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经济、社会、政治等状况。作为时代的产物、重要的国防工程、军事要塞,沿河城的建造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政治形势必然会有一定的联系。为此,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万历初年,也就是沿河城建城前后的那段历史,果然收获不小。

随着信息量的增加,当初沿河城那朦胧神秘的面纱逐渐被揭开,真实的面目在我面前越来越清晰,随着了解的深入,我也曾撰写过一些与她有关的文章,如《边关古堡——沿河城》《金戈铁马石头城》《沿河城的来历》《沿河城的戏台与戏班》等在报刊杂志发表,但那块碑始终是个谜,虽无数次走近它,但每次都带着疑惑和遗憾离开。

真的想知道,她到底说了些什么!

转机的出现毫无征兆,一天我在网上浏览,无意中突然发现了《沿河口修城记》的碑文!定睛细看网上的碑文,不仅晦涩难辨的繁体字、通假字、异体字全都转换成了现代汉字(不转换恐怕电脑也打不出来),还在原文上标注了标点符号!这一发现对我来说非同小可。不仅如此,更让人惊喜的是,后面居然还附有翻译过来的白话文!真应了那句:“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急不可耐地阅读完碑文,那些繁体字变成现代汉字后有的其义自现,加上那些标点符号发挥作用,对碑文的大致意思有了初步的了解。紧接着我又迫不及待地阅读了译文,几十年的迷雾终于拨云见日,从心里敬佩感激这位网络高人。

中学时对古文翻译情有独钟,感觉一句话或一个意思可以有无数种表述方式,在变化转换中提炼一种准确的最佳方案,这个过程有其乐无穷的魅力。于是,我不自觉地对照原文反复推敲译文,逐字逐句仔细对照,上下联通揣摩作者的意图,这一对比,发现网络译文有些地方翻译的不是很准确,有的地方掺杂了译者的主观臆断,甚至个别地方还有误译,总之感觉还有完善的空间。

本着对历史文化的尊重,我找来工具书,重拾几十年前的古文翻译功底,拿出对感兴趣的事一定要探究到底、直到自己满意为止的执拗,花了近1个月的时间,逐字查字典,在网络译本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整理:首先纠正个别错字,比如所有网络版本中的“黄池将鼓时时而有”,其实应为“黄池桴鼓时时而有”,“桴”是小筏子的意思,意指“浑河的泥塘水池中常有乘着小筏子的盗匪出没。”一字之差,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再就是将翻译不准确或有出入的部分,特别是误译的部分大胆予以纠正,再经过反复多次修改润色,直到自己认为满意。至此,这块立于公元1591年、距今430年的碑刻终于完美破解。

《沿河口修城记》确实承载了太多的信息,“国家以宣云为门户、以蓟为屏,而沿河口当两镇之交,东望都邑、西走塞上而通大漠,浑河荡荡襟带其左,盖腹心要害处也。”首先阐明沿河口的战略地位,在“腹心要害处”修城的必要性。以国家的名义开篇,可谓气势不凡。其次是建造年代,“今皇帝六年……”明确指出沿河城建于明代中后期的万历六年,也就是公元1578年。

纵观明朝历史,中后期“南倭北虏”猖獗,已成朝廷大患,社会动荡不安,1550年兵临城下的“庚戌之变”更是险些动摇了大明的根基,成为血的教训,王朝风雨飘摇,迫使朝廷不得不加强国防建设,居安思危防患未然。到万历朝虽国防相对平稳,但边关烽火一直没有停息,因而战备防御一直不敢松懈。

但从碑文内容分析,沿河城的建造不是战时的应急设施,而是和平年代有识之士为加强战备防御能力而为。1578年,保定巡抚,紫荆、倒马等关口提督,朝廷官员张卤,按惯例巡查紫荆关辖区沿河口防务时,发现此地军事防御设施欠缺,在此前官员奏请并已得到万历皇帝奏准的情况下,借巡防之机下令守土官员即刻修城。

文中不仅详细介绍了修城的原因、经过、作用,最重要的是阐明修建沿河城的意义:“此其为国家计久远,岂惟一城!”这是为国家的长远利益考虑,岂止是一座城!把这一工程与国家安全联系起来,可谓意义重大而深远。

为了进一步说明修建沿河城的必要性,文章还引经据典,用导致北宋亡国的“靖康之耻”这一史实,凛冽指出:“虏閧于西陲而言者始扼腕谈御虏事,练甲缮塞,凛凛不暇给。”意思是说,等到胡虏闹哄哄地侵犯到西陲边境,才开始痛心疾首、顿足扼腕地商议如何防御胡虏,再操练兵马、修筑边塞,严肃地说,实在没那个空暇了。表明国家要长治久安,国防建设一刻不能松懈,强化论据,阐述修建沿河城的必要性。也为“设险守国要惟在任人哉!”这一经典论断做了最好的铺垫。

至于为何称《沿河口修城记》,经翻阅史料,明长城的主导思想是“择山筑险,控扼通道”,也就是选择敌人惯于行走的峡谷通道、险要山口修筑防御设施,然后以“某某口”命名,守口将士常年驻扎边关,家眷随军,年深日久形成村落,这些村落大部分是军户,人口也多为守口将士的后裔,所以至今京西许多山村特别是边关要隘沿河城,以“口”冠名的村庄居多。沿河城元代成村,原名“三岔村”,因扼三道山口水口,地理位置特殊,明初就设重兵把守,本名沿河口,建城后始称沿河城。所以石碑沿用当时军事色彩的名字,称《沿河口修城记》而不是《沿河城修城记》也就不足为奇顺理成章了。

碑文中“设险守国要惟在任人哉!”是整篇文章的中心要义,也是古往今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文章有理有据,既有修城前后社会状况的对比,又有借古论今的教训警示,融政治高度、现实意义、封建士大夫的忠君爱国思想、忧国忧民居安思危的平民情怀于一体,洋洋洒洒纵横上下,文采飞扬,可谓是一篇能与《岳阳楼记》相媲美的锦绣文章。

碑文破解后,我不禁对碑文的作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是谁有如此殊荣,让文章与名字刻于碑石,立于天地之间,千年不朽,万古留芳?文末落款:“山西提刑按察司副使北海冯子履撰并书”。冯子履,何许人也?为何非要“驿传”他来写?难道京畿之地天子脚下就无人能担当此任?

再次借助神奇的互联网,毫不费力找到了明代的冯子履:山东临朐人,明朝官员,进士。“子屡弱冠能文,提笔千言立成”,自祖父起至其子,祖孙四代出了9位进士。冯氏家族在中国文学史上属于“现象”级的文学世家。原来是当朝冠盖京华的一代文豪为沿河城留下的墨宝!

岁月无痕,世事沧桑,穿越四百多年的风烟,时光的脚步来到了公元2019年,欣逢盛世,国泰民安,昔日戒备森严的国防要塞早已是花红柳绿一派安乐祥和景象。新民居新街巷,百姓怡然自得,山间古堡恰似世外桃源。这年8月,古老的永胜门前迎来历史性一幕,历经劫难的《沿河口修城记》,碑身与碑座在分离半个多世纪后,再度聚首并昂首矗立永胜门前,作为珍贵的历史文物,她将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沿河城,一道得到永久性保护。蓝天白云下,城堡与碑石相得益彰,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

这是沿河城古老文明的见证,是这座城无声的解说词,天南地北的观光客流连碑前,探寻她的历史渊源,感受她的军事文化,对她的前世今生充满好奇。

山间古堡增添一道亮丽风景。

新一代古城人不仅是在妥善保护家乡的历史文化遗存,更是在传承保护家乡的根与魂,让子孙后代更好地了解家乡文化,继承祖先保家卫国传统,激发他们建设家乡的热情。上对得起祖先,下对得起子孙后代,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实属功德善举。

相信千百年后,碑石与老城依然会像今天这样屹立在蓝天白云下,祖先遗留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绚丽瑰宝,需要一代代炎黄子孙的传承保护、发扬光大,而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定会光耀子孙,福泽万代!

为便于读者详细了解《沿河口修城记》,现将碑文与译文附录如下:

沿河口修城记

国家以宣云为门户、以蓟为屏,而沿河口当两镇之交,东望都邑、西走塞上而通大漠,浑河荡荡襟带其左,盖腹心要害处也。

今皇帝六年,御史中丞张公来抚畿南,按行兹土,则询其将吏曰:是固宜有城?今邑路郊保皆城而兹阙如也?对曰:先抚臣请于朝矣而未竟也。公曰:夫业已得请,奈何玩岁视隂而稽,成命守土之谓何?

则命吏具畚锸积儲偫期,期而不具罪之;命将校督吏卒分工而作期,期而不就罪之。将校及吏士奉约束惟谨,凡数月告成事。

上闻而嘉之,晋公副都御使留填抚如故,赐将吏各有差。余惟设险守国戒于易,而宋儒以为重门击拆,为待衰世之意小康之事耳,天豈惟小康?即天子有道守在四夷,亦豈能遽忌备哉!然则戍乕牢去,下阳春秋无识矣。

先是虏阑入塞,民闻警溃散去,保匿山谷间,士之属櫜鞬出,捕虏者志死绥,而猶以内顾分其锐,病在无城。且地当万山中,潢池桴鼓时时而有,百姓未能贴席卧也,不能备盗何论备虏?假令之役以坚城当其冲,虏即深入,则狼顾而恐議其后,此其厉害较然矣。

今士民赖主上神武,大虏内附,无赤羽之警,藉公筹策以其间为此城也。平居不復忧盗,即一旦有缓急,急入收保,凭坚城而守,据河上流为天堑,而壮士挽强赴敌,人人自坚无二心。西扼虏、东护三辅诸郡国,燕台易水之间可高枕而无忧虏。

此其为国家计久远,岂惟一城。天下无事边臣不復修备,即修备亦不復见功颂者,虏閧于西陲而言者始扼腕谈御虏事,练甲缮塞,凛凛不暇给。余从直指周视关城,未有如沿河口之壮者也。夫惟远计顾尽之臣,见未形而备不然。语曰:众心成城,价人维藩,是城也,实干辇轂称藩籬。惟公之经略以及于此也,故知设险守国要惟在任人哉。

公名卤别号浒东,河南仪封人,余则公礼闱中所取士云。

万历十九年辛卯夏四月吉日

赐进士第中宪大夫奉敕总理紫荆等关、保定等府地方兵备兼理马政,驿传山西提刑按察司副使北海冯子履撰并书。

译文:

国家以宣化、大同为门户,以蓟(古地名,在今北京城西南)为屏障,而沿河口正处于两镇交汇处,东与京城遥遥相望,西经塞上可直通蒙古大漠,浩荡的浑河如一条襟带流淌在左边,实在是一处关乎国家安危的心腹要害之地呀。

如今是皇帝(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御史中丞张公(名卤)巡视监察京西南防务,按照惯例来到了沿河口,就征询当地守官:这里是不是应该有一座城堡?如今京城到郊外的路上全都修了城堡而这里空缺?当地守官回答:先前的巡抚大人已经向朝庭奏请了,还没有得到批复呢。张公说:我已经得到了朝廷的奏准,怎奈一直不得空暇而拖延,现在就下令守土官员修城如何?

于是命令守土将校官,加紧准备修筑城堡所需的簸箕铁锹等工具,大量储备施工所需的建材等待开工,如到规定的期限准备不好一律治罪;同时命令将校官监督手下官吏,按照分工不同制定出工期,如到规定的期限完不成任务治罪。将校官及手下各级官吏、士兵杂役都十分谨慎地照章行事,总共用了几个月就大功告成了。

皇上听说后大加赞赏,晋升张公为副都御使,还像以前那样继续留下任职镇守,其他官吏也各有奖赏不等。我认为,设置险要的防御体系,据险守土保家卫国,防备敌人入侵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而北宋的文人也认为要重视国门,如若国门被破,等待的只能是国家衰亡的命运,就像北宋晚期的“靖康之耻”那样。而上天岂能让“靖康之耻”发生!即便是当今天子治国有道边防稳固,周边的民族不敢贸然进犯,又怎么能立即戒除战备呢?不然的话就如同被防守的猛虎冲出了牢笼下山为害,百姓的日子可就春秋不辨暗无天日了。

先前是北方的胡虏擅自闯入不该进入的边塞,百姓听到警报后四处逃散,为保命躲藏到山谷里,此时将士的职责本该是刀出鞘、箭上弦,捕杀胡虏的人誓死也要保卫一方安宁,可是因为还要顾及自身的安危而分散消减了战斗力,弊病就在于没有城堡。况且这里地处万重高山之中,浑河的泥塘水池时常有乘着小筏子的盗匪出没,百姓无法躺在自家的炕席上安睡,连盗贼都防御不了还谈什么防御强大的胡虏?假设交战时有这样一座坚固的城堡抵挡,即便胡虏打到眼前,他们也会瞻前顾后有所顾忌,这其中的利害关系也就不言而喻了。

当今军民仰仗皇上英明神武,大股胡虏归顺不敢入关,再也没有强盗来袭的紧急警报了,加上张公筹谋策划在此建了这座城堡,平时居住不用再担忧盗匪出没,即便有紧急情况发生,赶紧进城关闭城门,凭借坚固的城堡实施防御,依靠浑河上流这条天堑,将士们顽强杀敌,人人都知道城堡坚固,不必因顾虑自身安危而分心。西可控扼胡虏,东可护佑京都附近的三个郡国,燕台易水之间从此可以高枕无忧,再不用担心胡虏侵犯了。

这是为国家的长远利益谋划,岂止是简单的一座城。天下太平安定,守边将士不再频繁地修筑边塞,即便是修筑边塞也再不见为他歌功颂德的人,等到胡虏闹哄哄地侵犯到西陲边境,才开始痛心疾首、顿足扼腕地商议如何防御胡虏,再操练兵马、修筑边塞,严肃地说,实在没那个空暇了。我与随从直奔关城巡视了一圈,还没有见过像沿河口这么壮观的。

张公是为国家深谋远虑、竭尽心力的大臣,见这里没有像样的防御设施,建造一座城堡用于战备,防患于未然。常言说: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连送信的人都来维护国防,这就如同坚固的城池;实实在在地干事,车轱辘也能成为坚不可摧的藩篱。也只有张公的雄才谋略才能做到如此,所以说,建设国防,守土保国最重要的是任人唯贤,知人善任啊!

张公名卤,别号浒东,河南仪封人,是经科考会试选拔出的官员。

万历十九年(1591年)辛卯夏四月吉日

赐进士第中宪大夫奉敕紫荆等关保定等府地方兵备兼理马政,驿传山西提刑按察司副使北海冯子履撰并书。

选自《百花山》2022年第一期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