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百花山》的头像

《百花山》

内刊会员

报告文学
202309/11
分享

那些刻骨铭心的日子——我与家乡村民的抗洪救灾经历

李德禄

2023年7月30日至8月1日,一场旷日持久的大雨、特大暴雨,汇集了山涧沟壑之水,扑天盖地的倾泄而出。波涛汹涌的洪水冲垮了村庄,冲倒了树木,淹没了庄稼,夷平了土地,门头沟区域内的受灾人口,惊人地高达77%。地处斋堂镇的火村亦未幸免,同样遭受到这场百年不遇特大水灾的无情肆虐。在抗洪救灾的过程中,恰好我在村里居住,身感心受地与乡亲一起经历了那些刻骨铭心的日子……

漫长的惊悚之夜

“大疫之后必有大灾”,这是老辈人经验总结的生活谚语。入春以来,村子里就一直干旱少雨,不少地堰中甚至出现“踏土成尘,龟裂成块”的状况。到7月下旬,天气却一反常态,雨水三天两头地光顾,这些并非知时节的好雨,不请自来而又无可推却,然而,大雨依然滂沱。雨下的多了,久了,悄然无声,寸寸入地,与地下水接连一体,大地处于饱和状态,若这漫天大雨再没完没了地下个不停,就极有聚水成河,泛滥成灾的可能。

我忧心忡忡地立于窗前,搜寻着儿时的记忆,1960年的那场水灾,就是在连日的阴雨中酿成的。那年我刚十岁出头,在一次趟河时险些丢了性命,那种令人恐怖的场景,至今想起仍心有余悸。

自7月29日午时起,村里的电突然停了,白日尚可凑合,夜晚只能依赖蜡烛和手电筒。然而,家中存有蜡烛的人家寥寥无几,需要充电而又无电可充的手电筒,也只能在短时间里作临时之用,寂寞的夜晚只能黑灯瞎火地熬度时光。更让人无奈的是,村里的通讯网络也没有信号,亲朋好友的电话无法打进村里,村中受灾的消息也丝毫送不出去,整个村子形同水中弧舟,与外界彻底失去了联系。

31日晚半晌,村委会发出通知:今夜将有大雨或特大暴雨,要求村民们以居住点为中心,就近自发组合,选择较高的位置,进行临时防护。同时要求人们务必高度警惕,千万不可麻痹大意。我和五六家邻居聚在一起商定:若大暴雨真的来了,千万不要惦记家里的盆盆罐罐,迅速到胡同口的一家二层小楼上躲避,如果相互间来不及通知,便以敲铁盆,敲水桶为号。吃过晚饭,雨仍在淅淅沥沥。因无事可做,我早早的就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迷迷瞪瞪的似睡非睡。突然,胡同口传来急促的吆喝声:“大雨来啦!大雨来啦!快上楼啦!”我一咕噜爬起来,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床头柜上的闹钟,指针刚刚划过了十点。我爱人打开手电筒挂在脖子上,背起早已备好衣物的旅行包,拎起装好食品、瓶水的手提袋就往外走,我迅速地关好屋门也跟着出了屋。

刚到院子里,瓢泼般的大雨立刻劈头盖脸地砸下来,地上溅起连串的水泡。我们跨出院门,立马趟入没膝的水流中,在浑浊的污水里蹒跚而行。我与爱人相互搀扶着,一步一步地挪动着,短短二十几米长的胡同,竟然变得那么遥远。突然,我踩翻了一块砖头,一个踉跄险些摔倒,脚踝处被划开一条长长的血口。我手扶街墙,刚要抬腿,一只鞋子被冲掉了,随着水流向前漂动。我急忙迈了两大步,一把将鞋子捞在手里,浑身水淋淋地走到约定的地点。

小楼的主人叫李国红,在村里办起了农家乐,为了扩大餐饮面积,以接待更多的游客,在屋顶上搭建起简易的二层,四周安装了宽大的玻璃窗。此时,二层小楼上已有了十五六个人,正中间的桌上点着一支蜡烛,影影绰绰地映照着熟悉与生疏的脸。人们围坐在几张圆桌旁边,主人热情地递茶倒水,拿出点心水果招待大伙。大家闲聊着雨情的话题,话里话外充斥着担心和焦虑。无忧无虑的孩童们不知害怕,反倒觉得这么多人一下子凑在一起,甚是热闹有趣,仍旧无忌地嬉闹、嬉笑着。

我在犄角旮旯里换下湿透的外衣,穿过昏暗的通道,在玻璃窗前打量着附近的山形地势。村子的中心,原先是一片宽阔的河滩,现今铺成一条两米多深的泄洪渠,与村里的柏油马路连接为一体,由此将村子分割成东西两个自然村,人们习惯地叫做东村和西村。我们这片的住户位于公路西侧,也就是所谓的西村,大都是2000年之后新建的住宅。李国红家位于胡同口的第一家,面对着一片空旷的宅基地,由于未建房屋,所以四周用砖块垒起两米多高的临时圈墙。院子左侧是通向主街的胡同出口,右侧是我们房前的另一排住户,他们的街旁垒起半人多高的矮墙,墙右侧是村里人连片的自留地。

天阴黑,夜深沉,雨下的紧凑而密集。天空像被人捅破了一个无边无际的大窟窿,大雨倾盆而下,形成连片的雨帘,劈里啪啦地砸着玻璃窗,也砸在人们的心上。胡同里,街道上,齐腰深的水流翻腾着污浊的浪花。望着漫上我家院门台阶的大水,心里连呼好险,若再晚些,恐怕连家门口都出不来了。

令人生厌的大雨依然不停的下着,天地间白茫茫一片。远处时不时地闪动着手电筒的光束,偶尔传来隐隐约约的吆喝声,那是村干部在周边巡查。近处也有了手电筒光束的闪动,那是位置低洼的人,在向地势较高的地方转移,还有些是来不及跑出院子的人,在蹬梯子、攀墙头,颤颤巍巍地爬到房顶上躲避水患。我们所在小楼的正前面,是一个宽阔的停车场,平时村里村外的大小车辆都停放在那里。今晚,来不及转移的几十辆轿车,无奈地趴在车场里,遭受着大雨的蹂躏摧残。几辆线路连电的车子,不停地亮着灯闪,发出吱吱呜呜的哀嚎。

今晚的夜显得格外的闷,也格外的地长。小孩子们似乎不知疲倦,仍在不停的嬉闹。女人们有的仰靠着椅背打瞌睡,有的有一搭无一搭地聊扯着家常。男人们有的闷头吸烟,有的在窗前转来转去,有的站在窗前呆呆地凝望。小搂上悬挂着的电子钟,滴滴答答地发出有节奏的声响,我抬头看了一眼,正好十二点,心里泛起一股莫名的烦躁。大家在小楼上憋了这么久,才过去了两个小时,真是漫漫长夜无尽头,茫茫大雨何时休,这离天亮还早着呢!

“发大水啦!”不知谁喊了一嗓子,大家呼啦啦站起来,围挤在玻璃窗前观看。只见高山沟谷里的水凶猛地冲下来,发出惊心动魄的咆哮。自留地的矮墙被冲开一道缺口,大水灌平了两米多深的壕沟,淹没了低洼的地堰,肆无忌惮地扑向胡同和街道。我们站在小楼上,眼睁睁地看着嘶叫着的水流,汹涌地漫过院门口的三层台阶,争先恐后地挤进我们脚下的庭院中,渐而溢流到各个屋子里。水,就在脚下旋流;雨,依然如注倾泻。大家心情沉重而无奈地坐下来,谁也没有聊天的心情,都在担心暴雨若再不停地肆虐,院子里的水浸泡过久,小楼恐有坍塌的危险,那时,我们将无路可逃。此时,小孩子们也像懂事儿似的停止了嬉闹,大家都心照不宣地沉默着,沉默着。

雨越下越大,越下越急,街水汪洋恣肆,浊浪滔滔,湍急的水流在胡同里打着转转儿,猛烈地撞击着两侧的街墙。突然,哗啦一声爆响,小楼正面两米多高的院墙轰然倒塌,砖头齐刷刷地倒卧在地上。水道豁然拓宽,街水不再受阻,汹涌地越墙而过,呼啸着涌向停车场,扑向柏油路。顿时,街道的水流分散了,墙上的水线急速下降,涌进院子里的水骤然而停。随着胡同里水流的减弱,我们提吊着的心也放下来了,这二层小楼保住了,我们的危险也暂时解除了,真乃不幸中之大幸也!倘若这暴雨再下上一小时,不,再下上半个多小时,真不知我们这二十来口人还能否存活?

天终于亮了,黑沉沉的天空变成了灰白色,远山近峰罩在流动的云雾之中,似毫看不到踪影。尽管天上仍然下着细细的雨丝,村里人几乎全都跑出来,趟着一尺多深的街水,来到被冲垮的河道旁边。只见村路上桥塌路陷,乱石遍布,茫茫四野,汪洋一片。东西村的人们被漫无边际的洪水隔离开,只能无语地隔河相望,难过地看着一片狼藉的故土家园,脸上流淌着不知是泪水还是雨水。

河道边,直径一尺多宽的山柳树、白桦树、松柏树,还有知名不知名的灌木杂树,被山水从十余里的高山上冲下来,滚磨得老皮剥落,裸露着白花花的树身,静静地在河边躺着。停车场里,很多车被山洪冲得毫无踪影,剩余的十几辆轿车凄惨地趴卧着,有的被挤在障碍物的夹缝里;有的被山石杂木砸得坑坑洼洼,秃秃瘪瘪,令人惨不忍睹;有的车内灌满了淤泥污水,车门子都打不开,就连几吨重的大型工程车,也无奈地趴卧在水泊中。轿车周围挤满了人,车主人围着自家的车子转来转去,不断地摇头苦笑。据后来统计,全村几十处院落被泥水浸泡,数百亩良田被大水冲淹成乱石沙滩,二十多辆轿车被冲得不知去向,三十多辆全然报废。

雨初霁,天放晴,大约十点钟,阳光挤出云雾,天空豁然晴朗,太阳带来了光明,带来了温暖,带着人们走出阴霾,惊心动魄的一夜终于过去了。这惊悚而漫长的一夜,只是全村数百口人历险的冰山一角,更是全区人民遭受灾难的微小缩影。

世间自有真情在

大暴雨停了,度灾的日子却刚刚开始,人们面临着更加严酷的考验。肆无忌惮的山洪冲断了村中的道路,河道里全是波涛滚滚的污泥浊水,大街小巷堆满了一米多深的淤泥,村里人的院与院,户与户之往来都全然中断,连村委会办公的院落,也被冲淹得淤泥满地。村里的车子开不出去,外面的车子开不进来,交通整个瘫痪。村里供水的管道被冲坏了,各家各户全都断了用水,一时间人们做饭、饮水、洗漱甚至上厕所全成了难题。更为严重的是,突如其来的水灾,使毫无准备的人们面临着各种前所未有的困难,粮食菜蔬的缺乏,液化气的断供,村里断电断水,手机无信号,时间一长,生活必定难以为继。

暴雨和水灾不仅使村子与外界失去联系,也把住在村里建筑队的七名外地民工困在村子里。正常施工时,他们的饮食由队里负责供应,一切毫无准备的他们,生活比村里人更加困难。村里的人们没把他们当外人,让他们到没被冲垮的自留地摘瓜菜,有的邻居还送去了大米和面粉,尽管数量有限,可那是救急的雪中之炭,是村里人的关爱情谊,因为,各家各户都是紧紧巴巴的不充裕。

七名外地工非常感动,他们暗自商定:车子开不了,但人可以徒步行走,道路冲断了,可以走崎岖山路,困难挡不住他们救灾的决心。为了把村里与外界失联的真实情况报告给上级,让村民们尽快得到援助,他们翻山越岭,涉水趟河,徒步近二十个小时到达了门城镇,及时地向区政府有关单位汇报了情况。后来有人问他们为啥这样做,他们说:“住在火村,就是火村人,村里遭了灾,我们就应该尽一份责任!”

面对灾情,我房前屋后的几家邻居聚集在一堆儿,商量往后的生计。有人忧心忡忡地说:“这水闹得咱们丁点没准备,进不来出不去的困在村子里可怎么办?”有的说:“暴雨水灾咱们都挺过来了,不就是眼前这点困难吗?大伙儿抱着团儿一起熬呗!”我说:“大家都知道,2008年汶川发生的特大地震,2016年北京出现的特大暴雨,哪一次不是在我们党和国家的大力救援中,人民才胜利度过难关的?放心,国家不会忘了咱们,上级领导更不会不管我们,只要大家齐心合力的坚持,互帮互助,定能度过这暂时的困难!”

大家七嘴八舌,各抒己见,最后决定我们五六家搭伙做饭,这样就可以节省留存不足的粮食、菜蔬。为了节省各家所剩不多的液化气,大家提议用柴禾起灶,把剩余的液化气留在最关键的时刻使用。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大家积极向上的精神,在困难面前不服输的劲头,让我打心眼儿里感到热乎乎的。这些人相互之间非亲非故,寻常时非常来常往,是这场大雨把大伙拧成了一股绳,是这场水灾让大家亲密的胜似一家人。

由于村中连日停电,大家担心存放的肉食坏烂,轮流把电冰箱里存放的各种肉食取出来烹调。俗话说:“好饭不怕晚,唯恐天天餐”,连续两天,上顿下顿全是肉食,尽管各家炖炒烹炸各显手艺,还是油腻的难以下咽。几个小孩子不断地叨咕:“换换口味吧,实在是吃不动了!” 其实,大人们何尝不是如此,只是不说而已。猛然间,我呵呵地笑了:“咳,瞧这几天乱哄哄的,咋把这茬儿给忘了呢?黄瓜、豆角、莴笋,我种的地里有哇!”

大雨把他们几家的自留地全淹没了,地里的庄稼菜蔬荡然无存,而我那块地堰地势较高,种的庄稼几乎没受到损害。说起来,那块地还真对得起我,暴雨之前,收了五百多斤土豆,种的几畦黄瓜、豆角、莴笋、韭菜也都丰硕茁壮,收了一茬又一茬。这些新鲜的蔬菜,自己吃不了多少,除了腌些咸菜之外,大部分都分送给了亲朋好友,这下不但派上用场了,而且足够这几家人吃的了,这也算是我为大伙儿能做的一点贡献了。

我约了两个街坊走到菜地里,摘了满满的两大筐黄瓜、豆角,拔了一袋子窝笋,割了一大捆韭菜,又从家里装了一袋子土豆,一并放到国红家的院子里,炒菜时掺上些许的肉块,也算是花样翻新了。大家把鲜嫩的黄瓜、窝笋拌凉菜,炒鲜菜,蒸包子,包饺子,把老些的黄瓜熬炖菜,做烩菜,用豆角土豆蒸咸饭,大家吃的津津有味,喜欢热闹的小孩们高兴的像过年似的。

遭灾的前两天,各家各户都不同程度地存了一些饮用水,为来日方长,人们舍不得用,几个男人每天轮流到附近的山沟里灌山泉水,作为饮食之用。污泥下沉,河水渐渐清亮了,大家就到河里提水,过滤晾晒过后,不但可以饮用,还可以擦身、冼衣或冲厕。我们几家人集体出动,把被山水冲积到河边的杂木、树枝捡拾起来,码成一堆儿一堆儿的柴垛,在院外墙角处用砖块搭起临时柴灶,开始了几乎烧柴做饭的日子。

暴雨过后的天气显得更加炎热,几家的姑娘、媳妇在院外忙着洗菜做饭,个个都晒的满脸通红。一个年轻的女人坐在灶前烧火,她是我家前一排的街坊,由于是从外地嫁过来的,平时并不熟悉,更是少有来往,相互见了面也就是客气的打个招呼而已。或许是她压根儿就没干过这种烧火做饭的活儿,费了老鼻子劲儿才把火点着。她可能是担心水泡过的树枝太湿而火力不旺,因此不断地往灶膛里添加柴禾,而且填塞的柴枝毫无交插,全都直顺平放地码成层,结果火却一次次熄灭。我看太难为她了,便走到她跟前说:“你这样烧火不行,是费力不讨好!”

“是这些树枝太湿了吗?”

“火大不怕梢子湿,我来试试!”我把灶膛里的柴禾全部掏出来,又将里边成堆的柴灰搜罗干净,把扒拉出来的火炭放进去,在上面交插地架起几根木柴,然后点燃一张报纸放到柴下,轻轻地煽动几下,火苗呼呼地蹿腾起来,劈里啪啦地像唱歌似的。

年轻的女人笑了:“老爷子,你是咋摆弄的,有什么绝窍吗?”

“绝窍谈不上,道理倒有一个。”我笑了笑说:“你头遭儿生火吧?其实没那么难,简单说就是人要实,火要虚。做人呀得实实在在,不然别人就信不过你,自然也就没了人气。可这烧火却恰好相反,必须要虚,你看这灶膛里,柴禾塞的满满当当的,既不通风又不透气,它怎么着的起来呢?”年轻女人通红的脸上像又抹上了一层胭脂,不好意思地说:“您歇会儿,我再试试!”她在灶前坐下来摆弄着,柴禾交插斜放,灶火再也没熄灭过。她笑吟吟地说:“您可懂得真多呀!”

“不是我懂得多,是我经历过,只有经历了,才知道生活的深刻!”三年自然灾害那会儿,我跟着父亲去大山里开荒,秋天收获了许多土豆和南瓜豆角,在粮食匮乏“瓜菜代”的日子里,这些“收获”显得格外弥足珍贵。父亲用石块垒好柴灶,把火烧得通红。他去山溪里舀水去了,让我守着火堆。我生怕火灭了,一个劲儿地往灶膛里添柴,结果适得其反,旺盛的灶火竟然熄灭了。父亲没有埋怨,更没有嗔怪,说人生总要经历第一次,于是给我讲了‘人要实火要虚’的道理,此后我才逐渐明白,人生会有许多历练和磨难,不会苦一辈子,却总要苦上一阵子!”

“所以,您总说这困难是暂时的!”我点点头,她开心地笑了,笑得一脸灿烂。

做好了饭,大伙儿互相谦让地围桌而坐。我见灶膛里余火正旺,便埋进几个土豆,不一会儿便香气飘飞。我用木棍拨弄着火堆,取出烧熟了的土豆,在石头上蹭出焦黄,用手一掰,白花花的肉粉冒着诱人的热气。大伙儿就着咸菜疙瘩,大口大口地吞吃起来,连连呼甜喊香。几个小孩高兴地说:“这比那些‘披萨’、‘麦当劳’、‘肯得基’好吃多了!”吃完饭,女人们忙活着收拾桌椅碗筷,我们几个男人坐在旁边吸烟聊天,在度灾的日子里,大伙儿每天都这样乐乐呵呵的,似乎又回到了五八年吃“大食堂”的生活场景。但是,这绝不是社会生活的倒退,而是人生境界的别样升华,是在人生阅历中平添了一笔精彩的记忆。

那个年轻的女人走到我面前说:“老爷子,咱们村里不少人,也都三户五家的搭伙吃饭,他们不是跟咱们学的吧?”我轻轻地摆摆手:“搭伙吃饭是让水灾给逼出来的,可不是咱们几家的专利,咱们能想到的,别人也一定会想的到,大家省吃俭用的,不就是为了多坚持些日子吗?”

“是呀,村里有几户遭的灾比咱们可厉害多了,给他们送些米面瓜菜吧?”

“应该的,应该的,我打心眼儿里赞成!”

“那还愣着啥?倒是麻溜的去呀!”几个男人扯着嗓门喊起来。

年轻的女人斜瞥了他们一眼,拍着两个口袋说:“土豆、黄瓜、大豆角,早就备齐了,还用得着你们多嘴多舌?”另一家的媳妇说:“就是嘛,净是瞎马伸腿,乱出蹄(题),早干吗去啦?瞧,我们还准备了一口袋大米和一口袋面粉呢,咱们一人少吃两口,就把他们的省出来了不是?”说完,两个女人扛着口袋笑呵呵地走远了。我心里再次感慨,真是患难见真情,全村一家亲呀!

这场大水,使村里不少人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损失。李有江家和一墙之隔的邻居家,住在村路旁边,由于地势较矮,屋院里灌进了两米多深的淤泥,家中的衣物用具也全被淹埋了。有家难回的他们,只好住进弟弟李有光家,如此三家人并成一家过,十几口人挤住在一个院子里,节省地吃着李有光一家的粮菜,可他家又有多少余存呢?四天过去了,李有光把存放着的陈年玉米取出来晾晒,以备粮菜告罄后,用盐水煮玉米豆吃。街坊四邻听说后,慷慨地送来粮菜衣物,李有江落泪了。

李秀成家是火村受灾最重的一户,他经营着约六亩良田,地堰旁边盖着他家的房屋,地里种植着连片的果树、庄稼和各种菜蔬,此时正是收获之际,一场无情的洪水将这片世外桃源夷为平地,多年用汗水浇灌成的辛勤结晶,瞬间变成一片布满乱石的荒滩。他曾多年担任村里的干部,卸任后仍担任着“双龙峡”景区的董事长,负责监管旅游景区的经营工作。暴雨肆虐时,他本已回到门城镇,远离了险情,可身为共产党员的他却心系旅游点,回到村里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坍塌的房前屋后,寻找景区的承包合同以及相关文件,以便灾后尽快恢复经营。有人问他:“你的家都冲没了,还顾得上旅游点的事?”

李秀成说:“没有大家哪儿来的小家呀?景点是全村大家伙儿的,是村里的经济支撑点,大家的日子过好了,这场水灾还愁抗不了吗?”

8月3日傍晚,天色阴暗,我们接到通知,说今夜将有大雨再次来袭,村委会事先划片定点,由村委们分别安排村民避险。有的人认为大暴雨已经过去了,不可能再有更大的雨了,便不想再劳心费神地来回折腾。有些上了年纪的人,更是待在家里死活不愿离开,他们说:“我这把老骨头活到现在知足了,你们走吧,我不想成为别人的累赘!”

村里有个叫梁仕刚的人,他为别人看守一处院落,下暴雨那天晚上,他接到了撤离通知,他感到受人之托,须忠人之事,不想轻易离开院子。刚下雨时,他觉得院子宽阔,房基牢固高耸,水道畅通,根本存不住水,因此只身守在院中未出,甚至连院门都关闭的严严实实。

可是,他压根儿也没想到这场大雨如此暴虐,更没料到这场水灾的百年不遇,当院子里灌满了齐腰深的污水,院门想打却打不开了,再想出院已经不可能了。他只好穿着雨衣蹬梯攀墙,趴在房顶上遭受了大半夜暴雨的无情蹂躏。他说:“我就是因为麻痹大意才遭了罪,大伙儿千万别像我似的不当回事,更不能拿着自个儿生命当儿戏。”在他和村干部以及家人的反复劝说下,这些人才依依不舍地走出家门。

我们的指定地点是在村边的杨勇家,这里地势较高,院子里建有钢梁结构的二层小楼。村委会刚刚在这里安了一台发电机,这里成为全村唯一一处有电的地方。人们陆陆续续走进宽敞明亮的院子里,有序地为早已缺电的手机、手电筒充电。我和几家街坊早早来到这里,二层楼上大约有五六十口人,才两三天未见面的人们,就像分别了多年,热诚地聊着各自的生活。我刚刚坐下,忽然听见有人高声喊叫:“来几个小伙子,跟我走!”十几个年轻人呼啦啦下了楼。我一看是我的街坊晓军,他是村委会的委员,负责这一片人员的安置。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也跟着下了楼打听。晓军说:“有两个行动不便的老人,本来安排了专人负责,可现在还没露面,我得去看看,一个人都不能落下!”

“大伙儿搭把手呀!”我和晓军正说着,院门口抬进来一副简易担架,上面躺着一个长年卧床不起的老汉。后面有人推着一个轮椅,上面坐着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婆婆。晓军和十几个年轻人立刻跑过去,七手八脚地把两个老人抬到二层楼上,分别安置在室内的床上。看到两个老人安详地躺着,我眼睛湿润了,“一个人都不能落下!”这简短的一句话,体现出满满的亲情,让我看到了年轻干部的责任,看到了山村发展的希望。

天上还真的掉了几滴雨点,但很快就没了动静。时至子夜,天气依然闷热,人们坐久了,便仨仨俩俩地下楼遛达。忽然有人说天上出星星了,我仰望夜空,还真有几颗星星闪烁着亮光,过了一会儿,朦胧的月亮从云雾里钻出来,人们欢呼起来:“今天没事了,可以睡个安稳觉啦!”村委会的委员晓军很觉得过意不去,频频向大伙表示歉意,说:“对不起了,又让大伙儿白跑了一趟!”我对晓军说:“村委会的安排是正确的,‘宁可十防九空’,也绝不让一个人受到伤害!”

人们帮着抬走两个老人,然后各自回到家中。的确,这已不是第一次组织避险了,尽管今儿个又有惊无险地折腾了大半宿,人们却毫无报怨,打心眼儿里感谢村委会的关心和精细安排。他们说:“宁可再折腾几次,也不愿看到有人遭难!”全村群众积极组织起来,照顾年老体弱的病人,街坊邻里互帮互助,齐心协力展开自救,全村男女老少无一伤亡。

8月4日,上级为灾区每个村子配备了一部卫星电话,村委会即刻发出通知,凡是能回市区和门城镇的人,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应尽快安排撤离。村里人排队打电话,终于和亲戚朋友联系上了,他们含着热泪与家人进行简短的通话。第二天,近百辆越野车先后开进村口,使村里70余户200多人顺利返城。我乘着女儿的越野车,从本区的小龙门绕至河北的涿鹿、怀来,再经南口回到门城镇,虽然绕了些路程,却平安无险。

回到家里,紧绷的弦儿立马松弛下来,连日的疲惫也似乎成了昨天的回忆,终于可以踏踏实实地休息了。几天过去了让我放心不下的是,我们一起度灾的街坊不知现在怎么样了,试着打了几次电话,终于听到了他们的声音。我们双方都格外激动,声音颤巍巍地互道思念之情。他们轮着个儿地讲述村里的现状,告知说村里进了部队,正在疏通河道,清理淤泥;村里也在抢修道路,车子很快就能开进村里了;还说村里已经通了电,救援单位每天为各户发放黄瓜、面包、香肠和矿泉水,让我们务必放心!

神奇的中国速度

世间有真情,大灾有大爱,这次突如其来的特大暴雨,把我们党和政府人民至上的原则体现的淋漓尽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抗洪救灾的动员令,全市各单位积极组织人员物资,筹集饮用水、食品和药品,四面八方赶赴灾区,戮力同心,共克时艰。部队出动了,武警出动了,各种救援队、医疗救护队、消防队、以及志愿者出动了;交通、通讯、电力、筑路等机构全都出动了,他们争先恐后地奔赴灾区,以神奇的中国速度进行修建和救援,从中央到地方,一场大规模抗洪救灾的战斗全面打响,一场重建家园的巨大工程全面展开,中国神州大地上奏响了人定胜天的凯歌。

9月2号,我再次回到火村,尽管我的人已离开村子二十多天了,可我的心却始终留在村子里,这并非虚话,毕竟与乡亲们共同经历过那些刻骨铭心的日子,共同度过了那些艰难而快乐的过往。那闲聊中的欢声笑语,那度灾中的互帮互助,抚慰着上百颗受感动的心,那一碗碗滚烫的热水,一声声抚慰的问候,一句句温馨的祝福,全都体现着人世间的浓浓真情,那点点滴滴,那一颦一笑,都深深镌刻在我的心中,恐怕今生今世也难以抹掉。此次重回故里,我的心情就像阴黑的天空,突然放射出太阳的光芒,一切都显得那么亮亮堂堂。我心情激动,盼望着与久别的邻里重逢,心早就飞进了村子里。

越野车驶出门城镇,我就像进入了神话世界。沿途的河道里,杂乱不堪的死寂荡然无存,鲜艳的红旗展示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大小挖掘机、推土机、铲车,在堆满沙石的荒滩中起高垫低,推岗平壕,口哨声、吆喝声、轰鸣的马达声,汇织成一曲曲战天斗地的交响乐。一辆辆拉运沙石渣土的大型运输车,有序地往来穿梭。公路两侧,人们紧张地清理着乱石杂木,一切都那么井然有序。人们曾经预想过,若能恢复这场特大水灾造成的损毁,最少需要两三年时间,仅仅一条被洪水冲垮的109国道,没有一年半载的工夫是断然修复不好的。

但是,人们的假设被毋庸置疑的事实打破了,在不足一个月的时间里,蜿蜒盘桓的几十公里山路,梦幻般的全部整修平坦,重新铺上了柏油,竟然全线贯通了。不要说这是在一片废墟上几经清理后的重建,即便是在毫无障碍的平地阔野中,完成如此巨人的工程亦非易事。然而,这并非神话,是无可争辩的事实。凡是经历过水灾,见识过桥断路塌的惨状,见识过河道里凸凹不平的乱石堆,见识过泥沙满布之荒滩的人,都会惊叹中国神奇的修复能力,惊叹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

进入火村,一条简易的临时路,平坦而宽阔,公路两侧的乱石、淤泥、杂木、乱草得以逐段清理。为快速解决村民饮用水问题,村里昼夜不停打出了新井,村民们正在紧张地铺设管道,验测水质,预计一周时间,家家户户即可重新用上自来水。进入村子,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干部忙着察巡各户灾情,拍摄照片、登记造册,根据受灾的不同程度,为村民申报国家发放的生活补助费、受损补贴费,以及房屋重建费。党的体贴关怀,抚慰着千万颗受感动的心,村民们深有感触地说:“国家,是老百姓的坚强后盾,我们一定要克服各种困难,在抗灾救灾中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如今,路修好了,供电有了保障,通讯网络畅通了,饮水即将解决,人们的生产生活趋于正常,村民们正在打造更新更美的家园。

一个小小山村的力量,折射出一个国家的强盛;一场抗洪救灾的行动,映衬出党和政府亲民政策的巨大能量。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在风调雨顺时或许是分不出强大,看不出人性来的,但是,一旦发生灾难性突变,定能彰显出一个国家民族大义的厚重,彰显出党和国家人民至上的亲情。中国,一个人口比欧洲加北美还要众多的国家,在持续三年之久的新冠疫情中,带领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克服种种困难,坚韧不拔地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在此次突发的特大暴雨和洪灾面前,又全心全意地带领群众,战胜了百年不遇的自然灾害。

世界上遭受灾害的不止是中国,不少国家亦不同程度地发生了火灾、风灾、水灾,不同的是,在无情的灾害面前对人民关爱的态度,不仅成为区分社会制度优劣的分水岭,更成为检验人情人性的试金石!事实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使人民生活无比优越,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才能战胜种种困难,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人间奇迹!

2023年8月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