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百花山》的头像

《百花山》

内刊会员

散文
202401/01
分享

哦,遥远的大西北

曹桂林

祖国的大西北,遥远而又神秘。疫情期间,冒天下之大不韪,“打卡”于此,便有了以下感慨。

中国式快餐--兰州牛肉拉面

我们旅游的第一站是甘肃省会兰州。

到了兰州,不吃兰州牛肉拉面,就等于白来兰州一趟。想想,这话说得有一定道理。以前在我居住的小区南侧,有一家很小的兰州牛肉拉面馆。三年疫情,餐饮业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创,很多小餐馆被迫关闭,而我居住的小区南侧那个牛肉面馆却顽强地活了下来,让人不得不刮目相看。但我从来没有光顾过那家面馆,原因是我不吃肉,当然也包括牛肉了。我对带肉字的食物不感兴趣,特别是肉的味道不仅闻不惯,甚至还有些厌烦。一次一个朋友好奇地问我,你什么肉都不吃?我说是的。他又问,难道你是回民?我说不是,但比回民还回民呢。朋友不解地瞪大了眼睛。关于这个问题,我曾非常认真地问过我的母亲,她笑着说,是你从小吃肉吃撑了,噎着了。究竟是什么原因,是母亲说不清还是不想说,我就不知道了。往往,一个人从小养成的生活习惯,即使长大了也难以改变。特别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吃肉是人们的一个奢望。一旦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不但粮食接不上,就是萝卜白菜还不够吃呢,吃肉想都别想。这种习惯,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一种自然。就像我不吃肉,也就习以为常了。

在去兰州的飞机上,我们一家子又说起兰州拉面。外孙女笑眯眯地说,到了兰州一定天天吃牛肉拉面。她说完扭过头看看我。我装作没听见,继续看大片。她悄悄摘下我的老花镜说,姥爷也得吃!行,我胡乱答应道。她怕我说话不算数,又伸出小拇指与我拉钩。因为她知道我不吃肉,而她,离了肉一天都不行。于是我承诺说,一定吃。我想也是,尝尝又何妨呢。到了兰州,在外孙女的坚持下,第一顿饭就是吃兰州牛肉拉面,我壮着胆子尝了尝,又尝了尝,这一尝不要紧,我竟然爱上了兰州牛肉拉面。于是,在我的脑海立即浮现出了毛泽东那句话著名的话,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亲口尝一尝。同时产生一个疑问:兰州牛肉拉面究竟好吃在什么地方呢……

在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上,有一种有代表性的食物,不仅在中国的大江南北遍地开花,更是随着“丝绸之路”走向了世界,它就是兰州牛肉拉面。也可以这么说,兰州牛肉拉面,完全可以与肯德基、麦当劳并驾齐驱,说是世界性的快餐一点也不过分。兰州牛肉拉面的特点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即:一清是汤清、二白是萝卜白、三红是辣子油红、四绿是香菜绿、五黄是面条黄。一句话,概括了牛肉拉面的全部内容和特点,行内人没有一个不知道这句话的。兰州人民甚至是全国人民都爱吃这碗兰州拉面,因为它不仅仅是一种快捷的热食物,而是顺应了中国人的胃,也是一碗碗的勤劳和朴实,顺应了中国人的心。同时,也是改革开放引领勤劳的中国人,以全新的观念与光阴赛跑,认准了“时间就是金钱”的道理,从而加快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节奏,至此,这种好吃不贵且快捷方便的快餐与人们的生活紧紧连在了一起,并得到了全面快速推广。在第二次吃牛肉拉面时,留心看到了这样一个就餐过程:你可以告诉师傅你的口味,爱吃辣的就多放辣子,爱吃蒜苗的可以多放蒜苗,爱吃香菜的可以多放香菜,饭量大的还可以直接告诉师傅多加些面条,师傅说这叫加量不加价,同时还可以多加醋等,以调自己的口味。这种人性化的经营方式,令很多人流连忘返,吃了还想吃,因为吃者觉得满足、惬意,而恰恰这一点就足够了,所以说,一个没有回头客的饭馆是很难达到经久不衰程度的。

到了兰州才知道,兰州牛肉拉面早已被中国烹饪协会评为中式三大快餐之一,得到“中华第一面”的美誉。相传兰州牛肉拉面源于唐代。据有关资料记载,兰州牛肉拉面始于清朝嘉庆年间,甘肃东乡族马六七从河南学得此手艺回到兰州,后经多次改进,统一了标准,从选料、和面、醒面,还有溜条和拉面,都巧妙地运用成分的物理性能,即面筋蛋白质的延伸性和弹性。这是一种经过一千四百多年的千锤百炼而成熟的面食,受到人们的喜爱就成了一种必然。

据我了解,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城市,甚至一般的县城或者乡镇都有兰州牛肉拉面馆。就说兰州吧,目前兰州市就有一千五百家左右,最好的面馆一天竟然能卖出六千碗牛肉拉面,这是个多大的一个数字啊。但不管在哪儿,要吃上正宗的兰州牛肉拉面,还得去兰州。它不仅有荤有素,还有汤面、拌面,一应俱全。的确,兰州的牛肉拉面不仅美味可口,而且经济实惠。一般情况下根据用料的不同,有八元一碗的,也有十二元、十五元一碗的,量也大,一碗足够一个人吃饱的。

晚上回到酒店,刚躺下,一股牛肉拉面味儿扑面而来。低下头闻闻,被子上似乎也有牛肉拉面味儿,拿起电话,想叫服务员把被子换了。又一想,不妥,闻闻自己身上,牛肉拉面味儿更浓,只好作罢。再一想,自己是素食主义者,对肉味儿敏感再正常不过,真正适应或者爱上兰州牛肉拉面还得有个过程……

中山桥与黄河之水

无疑,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了兰州,除了必须吃兰州牛肉拉面之外,就是游中山桥看黄河了。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流,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发源于青藏高原,蜿蜒曲折,百折不挠,自西向东流经九个省区,最后流入渤海……

中山桥,是一座横跨黄河之上的铁桥。它位于兰州城北的白塔山下,全长234米,宽7.5米,是兰州市标志性建筑之一,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作为黄河上修建最早和唯一保存至今的近现代钢架桥梁,中山桥集使用、历史和文物价值于一身,体现了中国近代史上洋务运动时期的建筑艺术与风格。据有关资料介绍,中山桥是1907年由德国人承建,是五千多公里的黄河上第一座真正意义的桥梁,号称天下黄河第一桥。当时可称得上工程浩大,光白银就花费三十余万两。中山桥旧称镇远桥,后称兰州黄河铁桥,1942年,为纪念孙中山改名为中山铁桥。桥身南侧桥头处,有金色的“中山桥”三个大字。北侧,在一块流水样花纹巨石上,刻有“中山铁桥百年纪念碑”字样。西侧,有一座巨大的石龟,石龟石碑之上刻有“黄河第一桥”字样。如今,历经百余年风雨侵蚀和洪水冲击的中山桥,在经过多次加固之后结束了通车的历史,变成了永久性步行桥,但它依然横跨在黄河之上,似乎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巨变。但我觉得,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中山桥并不壮观,也不华丽,但它不仅具有纪念意义,还有历史意义。面对桥下滚滚流淌的黄河之水,虽然没有大诗人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之势,但它令人心潮澎拜,浮想联翩……翻开中国的建桥史,特别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在蜿蜒五千多公里的黄河之上建有三座大桥:即兰州中山桥、泺口黄河大桥和郑州公路桥,它们都是由外国人施工建造的,而解放以后,据不完全统计,中国人在黄河之上建造的黄河大桥近二百座,仅兰州境内就有十余座,真可谓一座座大桥横跨黄河之上,天堑变通途了……

在世界很多国家,别说是一座桥梁,就是一座老房子,也十分珍惜。当然,得具有一定的保存价值。比如澳大利亚,该国规定:一座建筑物超过了一百年,国家就会把它当作文物来保护。记得2013年赴澳大利亚学习时,在游览一个巨大的超市时发现,里边有一个非常普通的老房子被包罩在其中,人们戏称它是建筑中的建筑。我觉得好奇,便问导游。导游说,这是一座被保护的古建筑。可见,澳大利亚的历史是多么的短暂,但同时说明他们对历史的保护意识是多么的强烈。而在我国,随便一个建筑就有几百年上千年甚至几千年的历史,比如,具有1400历史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再比如具有800多年历史的卢沟桥,是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其造型美观、桥身坚固,具有极高的桥梁工程技术水平。这样说来,我国的历史不仅悠久,而且各种名胜古迹比比皆是,还具有十分辉煌灿烂的文化。2018年正式开通运营的港珠澳大桥,它全长55公里,是直接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间建造的桥梁,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它代表了中国桥梁的先进水平,是中国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更是中国作为桥梁大国走向世界桥梁强国的里程碑之作,令人自豪和骄傲!从我国桥梁的建设和发展看,完全可以把中山桥当作爱国主义的活教材,激发中国人的爱国热情,并充分认识落后就要挨打,民穷就被别人看不起的道理。

中山桥下就是奔腾不息的黄河了。看到了黄河,就想起著名歌唱家王宏伟那首气势磅礡的《西部放歌》:哗啦啦的黄河水日夜向东流,黄土地的女儿跟着那太阳走……说实话,几十年走南闯北,几乎走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坐飞机从空中俯瞰过黄河,坐火车从桥上穿越过黄河,多少次与黄河擦肩而过,但近距离与黄河接触还是第一次,而使我感到非常惊讶的是黄河的水,它不仅“黄”,还“稠”,用黄泥浆形容黄河水一点也不过分。可是用手一试,凉飕飕的,没有一点“粘稠”的感觉。查得资料才知,兰州是唯一一座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且地理位置在黄河的上游,尽管河水流经兰州已经呈现黄色,但并没有形成“地上悬河”的程度。古籍曰,黄河斗水,泥居其七。黄河泥沙大部分来源于黄土高原,一遇暴雨,黄土高原上的大量泥沙通过千沟万壑汇入黄河,致使黄河之水变为黄色也就不足为奇了。

来到黄河岸边,没有看见“黄河在咆哮”的场面,以及它的粗犷和无拘无束,更没有看见黄河壶口瀑布那样的景象,倒是体会到了黄河的几分温柔和善良,就像在黄河南岸那座《黄河母亲》雕像一样,它的胸怀是那么宽广,那么令人留恋。多少年来,黄河母亲都是无私地养育着千百万儿女健康成长,真正体现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真的,在我看来,黄河与兰州已经融为一体,是永远不可分割的了。

游览黄河,一般有三种体验方式。坐羊皮筏子,是兰州民间保留下来的一种古老的摆渡工具。筏子有大有小,一般由十几个充气的羊皮袋组成,可乘坐五六个游客。尽管老板说得天花乱坠,承诺百分之二百安全,但我还是排除了乘坐羊皮筏子的冒险行动。坐游艇观景的话,一般选择晚上较好。至此,坐快艇游览黄河就成了我们的最佳选择。外孙女还不到十岁,可她寻求刺激的欲望却十分强烈:她选择了坐快艇,她说主要是想体验一种激情与速度。我们穿上救生衣,在导游的搀扶下,小心翼翼上了快艇。快艇很小,但速度却很快,跑起来一蹿一蹿的,像个奔跑的袋鼠。尽管我们都穿着救生衣,安全是有一定保证的,但也很难排除飘在水上的那种恐惧感,因为我们都是旱鸭子,特别是一旦加速或拐弯,我们就随着快艇晃过来晃过去,我们紧紧抓住快艇的边沿不敢松手……不过十多分钟的时间,快艇就从中山桥下绕了回来。快艇慢慢靠岸了,一颗悬着的心慢慢落了下来……

瓜州小记

那天下午,从张掖坐高铁一路西行,直奔目的地:敦煌。凝视窗外,眼前不时闪过一座座连绵不断平缓的群山,一路上,几乎看不见树木、河流、农田,除了那些不紧不慢转动的风力发电设备外,就是一片又一片洁白的云了,它们或漂浮在山顶,或缠绕在山的腰际;一群群珍珠般的牛羊,有的边走边嬉戏,有的在津津有味地低头吃草。我想,如果不是隔着车窗,完全可以随手抓来几片云,或者逮住几只牛羊。心中不仅感叹:好景致!

往前行时间不长,就是空旷凄凉的戈壁滩了。由于长年累月日晒、雨淋和大风的侵蚀,这里就变成了漫无边际的戈壁沙滩了。此时,唐代大诗人王维《使至塞上》诗句就蹦了出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是当年王维奉命奔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它描绘了茫茫大漠中一缕孤烟的景象,在赞美和敬畏塞外风光的同时,也表达了王维当时的情感和心境。但是,由于几天马不停蹄旅行,我身心多有疲惫,坐在舒适的高铁上,不知不觉打起了瞌睡。朦胧中,突然听到一句:“瓜州!”外孙女突然推推梦中的我说。“瓜粥?”我愣怔一下醒了。外孙女最喜欢喝用老倭瓜熬的粥。“是西瓜的瓜!”外孙女指着窗外高铁站牌纠正说。这次外出旅游之前没有进行攻略,且对大西北缺乏一些基本知识的了解,比如沿线旅游城市的历史沿革以及景点介绍等等。立刻,我在手机上进行了搜寻……

瓜州,因出产蜜瓜而得名。相传西汉时张骞受命出使西域,行至西域,忽染重病,便多方寻药,总不见好。一日,偶寻一郎中,那位郎中把脉后说,此病系心火所致,吃瓜便可治愈。按照郎中说法,张骞吃瓜后很快痊愈。张骞完成使命后回到长安,想起吃瓜救命一事,十分感慨,于是他亲自将此地起名瓜州。

瓜州位于河西走廊的西端,是一座不同凡响的小城,隶属于甘肃省酒泉市,其历史可追溯到两千多年的唐代,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自古以来就是东进西出的交通枢纽。虽其县域不大,人口也不过十余万人,可县域有不可移动的文物就达四五百处,如瓜州榆林窟,号称莫高窟姐妹窟,都极具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再如锁阳城遗址,是全世界保留最完善的唐代军事古城,还有瓜州桥湾城、破城子遗址、左公柳、六工城遗址等等,都是极具历史和艺术价值的古迹。有人说,一个小小的瓜州,可玩的地方绝不输于敦煌。只可惜,由于时间紧迫,没能大饱瓜州之眼福,实在是一件憾事。

鸣沙山与月牙泉

鸣沙山和月牙泉在敦煌市西南。

到了景区才知道,鸣沙山、月牙泉竟然距离敦煌市只有五六公里,简直是不可思议,尽管敦煌市如此之小,但也是一座城市啊,而距离沙漠如此之近,不能不说是个奇迹。那么它是如何形成的呢?多少年来,沙漠竟然没有把月牙泉吞噬掉,她依然灿烂,她依然义无反顾地坚守在那片神奇的土地上……

有人说,在一片浩瀚的大漠之中,有一处绝美的风景,那就是诗一般的鸣沙山和月牙泉。北宋时期,鸣沙山就被人们称为神沙山,是中国四大鸣沙山之一。自古以来它以“山泉共处,沙水共生”的奇妙景观闻名于世界,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的确如此,那天刚进入景区,立刻被眼前的景色所震撼:一片广袤浩瀚的沙漠,远处高耸的鸣沙山,西北侧是一泓清澈如镜的月牙泉。正在感叹中,忽听阵阵“轰轰隆隆”的声音由远而近,原来是一架滑翔机从头顶飞过。滑翔机飞得极低,像是擦着沙漠的顶端,从西向东或从东向西来回一趟一趟飞过,那是游客乘坐的滑翔机。沙漠北侧游客如织,其热闹的程度比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也差不到哪儿……叮铃叮铃,眼前一队队载着游客的骆驼,围绕着鸣沙山向东走去。此时,女儿和外孙女说要体验一下骑骆驼的感觉,我说好吧,鸣沙山下见。

往西南望去,鸣沙山近在咫尺,由木条和绳子捆绑的简易梯子,依着山势斜挂在鸣沙山上。一排排男女老少,沿着木梯子一步步向上缓慢爬行。我们还上去吧?我征求老伴的意见。鸣沙山高一百五十米左右,爬上去得三四十分钟的样子。老伴说,既然来了,一定得上去,总得看看月牙泉吧。也是,我想。我们立刻租了爬山专用高腰鞋子,和那些天南地北的游客,一步一步沿着东侧的那条木梯向上攀爬。在沙漠上行走,难,在沙漠上向上行走难上加难。累了停一停,喘喘气,喝口水,再爬。沙子很光很滑,一不小心直往下滑溜,经过半个小时的艰难爬行,终于到了第一座山顶:一片片开阔且连绵不断的沙漠高低不平,一直延伸到很远的地方,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金光……我喘着气问一个穿制服的小伙子,离月牙泉还有多远?小伙子原来是景区的服务人员,他先是愣了一下,接着十分客气地向山下偏西的地方指了指说,那就是月牙泉!我惊愕地“啊”了一声,回头望去,远远看见形如月牙似的一汪清水,荡漾在鸣沙山的环抱之中,我们以为月牙泉在鸣沙山的南边呢。从鸣沙山上对月牙泉进行拍照,除了能拍到它的全貌外,还能拍到一幅绝妙的景致:月牙泉就像斜躺着的一尊大佛的一只眼睛,还是单眼皮呢。

出发前,就听说鸣沙山有很多奇特之处:一是沙子的颜色。它分别由红、黄、绿、黑和白五种颜色组成,就像张掖的七彩丹霞一样漂亮好看,抢眼,是游客收藏的纪念品之一。其次是沙子的足迹。白天,无论游客在鸣沙山上如何“折腾”,留下的足迹第二天就会完全消失,像是重新换了一个崭新的自己。难怪有人形容鸣沙山,像一个勤劳而又美丽的女人,总会把头一天孩子们玩得乱七八糟的院子或屋子,收拾得井井有条,“纹脉”清晰……更使人们不可思议的是,一个“鸣”字,说出了鸣沙山的神秘之处:每当游客从山顶向下滑溜时,就会听到一种奇妙的声音——沙响。这种沙响不仅声音悠长,而且还有如梦如幻的美景,引得无数游客前来一探究竟。究其原因,大概有三种解释。一是沙粒碰撞发出的声音。由于鸣沙山处于沙漠地区,植被稀疏,不同方向的风几乎都可以吹到这里。在长期的风力摩擦下,其沙粒大小均匀,而且产生空洞,形成独特的结构,当人们滑沙时,有空洞的沙子相互摩擦,就会产生声响;二是静电发声。当沙子在人力或风力的推动下向下流泻时,含有石英晶体的沙粒就会相互摩擦,从而产生静电。静电放电时就会发出声响。三是共鸣发出的声音。在有缝隙的沙子移动时,相当于为鸣沙提供了无数的“音箱”,一旦这个震动的频率与“音箱”正好共鸣,沙山就会发出声音。于是,就形成了这种独特的沙鸣现象。

下山时,我们也按照这种方法滑了沙,只可惜,由于滑沙的方法、人数以及持续的时间太短等原因,我们没有听到那种美妙无比的声音,只是听到了身体与沙子之间摩擦的“沙沙”声,留下些许遗憾是自然得了。

下得山来,女儿她们正好也结束了骑骆驼的体验。立即向月牙泉进发……

月牙泉,自古以来就被称为沙漠奇迹,是一处中国北方著名的自然景观之一。有人说它与鸣沙山是一对双胞胎姊妹,相互依存,不可分割;也有人说它像一个沉睡的女人,美丽而又迷人。千百年来,它不因干旱而枯竭,也不因流沙而淹没。它形如一弯新月,又像天的镜子,还像一把漂亮的镰刀,美得不能再美了,难怪两千多年前的汉朝月牙泉就是有名的旅游景点了。查得资料才知,月牙泉南北长近100米,东西宽约25米,水最深处约5米,因弯曲如新月而得名,泉水甘甜,清澈如镜,宛如沙漠海中一颗晶莹耀眼的翡翠,镶嵌在沙山群峰之中,有“沙漠第一泉”之称。

但使感到迷惑不解的是,在如此干燥的沙漠之地,竟然有一处永不干涸的沙漠之泉,从古到今,无论周围的风沙如何“猖獗”,都没有将其淹没,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简直是不可思议。据有关资料考证,月牙泉始建于汉代,在近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一直没有发生干涸的现象,究其原因,说法不一,但总的说就是,主要源于月牙泉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以及它周边环境的特殊性。具体一点说就是,沙漠里的敦煌有一条生命之河叫党河,它是月牙泉外围地区唯一的地表水系,而它独特的地质结构也起到了很大作用,即月牙泉本身低洼的地形,能够有效地聚集各处的水源,像个聚水盆似的。再加上月牙泉三面环山,一面开口的半封闭形洼地,使其保持源源不断的地下水就很自然了……

记得有一位作家,在参观了月牙泉之后感言:好端端的一个月牙泉,怎么在旁边还建了亭子房子什么的。意思是说,这些亭子房子破坏了月牙泉的完整性。月牙泉南侧的确有一处建筑群,名叫鸣月阁,是一座四层仿唐木塔,外观为八角形的建筑。据说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所建。也是,如果那个地方只有月牙泉,独居在沙漠之中,那就是另一番景致了……不过也许,说不定什么时候,月牙泉就会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不妨朋友们抽时间到月牙泉看一看,尽管当地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对它进行保护,去延长它的存留时间,但自然规律往往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青海湖畔

从青海的省会西宁出发,大约行驶一百多公里就到了青海湖。远远望去,湖水的尽头和天际线连着,蓝蓝的天,蓝蓝的水,天水一色,让人不清楚哪是湖水哪是蓝天了,只有天上悠闲的朵朵白云告诉你,它的下边就是湖水了。当我们距离湖边还很远时,就看见高出地面许多的水,似乎随时会向你涌来,心里不免产生一种担心,想问问司机师傅,如果湖水突然来了,我们会不会躲闪不及?还没开口,司机似乎看出了我们的担心,他安慰我们说,看见前边水了吧,那就是青海湖,不过放心,这种情况根本不可能出现。

青海湖,藏语叫措温布,意思是青蓝色的海。青海湖四面被高大的山包围着,北面是大通山,东面是日月山,南面是青海南山,西面是橡皮山。它东西长106公里,南北最宽63公里,最大深度为32.8米,平均水深21米,总储量达742亿立方米,是中国内陆最大的咸水湖,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青海湖周围被崇山峻岭环绕,其以广阔辽远和壮丽的自然景观而闻名。

按照原来的计划,是要游览青海湖几个景点的,可导游说,青海湖太大,就是走马观花一天也看不完。一条顺着青海湖的公路两旁,人来车往,熙熙攘攘,比农村的集市还热闹。马路东侧五六百米的样子,就是青海湖的边沿了,中间全是油菜花和薰衣草。一片一片的油菜花,不像是为收获油菜籽而种,倒像是为远道而来的游客准备的。那开着淡紫花的薰衣草,甚是引人注目,它不但具有观赏价值、药用价值,还能净化空气,熏走蚊蝇。特别是它的象征意义――代表着爱情、浪漫。心里正想时,背后被人轻轻拍了一下:借光!回头一看,是一位摄影师,他正准备给一对情侣拍婚纱照呢。往南不远处,还有一对情侣也在拍照。沿着公路一溜摆开,是一个个小商小贩,有卖旅游纪念品的,有卖当地土特产的,还有租用牦牛照相的。但是,如果你想近距离观赏油菜花和薰衣草,或者到湖边玩玩,对不起,得收费。收费就收费吧,几千里地来一趟不容易……

我们刚走到有油菜花的地方,一个藏族小男孩就跑了过来。男孩个子不高,很瘦,大约十来岁的样子,典型的“高原红”脸堂,说得一口流利的汉语。藏族男孩对我说,抱小羊吗?回头一看,藏族男孩手里牵着一只黑白相间的小羊羔。小羊羔仰起头,朝我们“咩咩”地叫了两声,似乎是在欢迎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可爱极了。小羊羔又小又嫩,估计刚出生不久。问了才知道,这只小羊羔出生才一个月,他们说,小羊长大就不好玩了,意思是就不可爱了。我摸摸小羊羔的头,算是对它的回应。我问外孙女,抱吗?她点点头。我问藏族男孩多少钱?他伸出一个手指头,羞答答地说,一个人一小时十元。于是,藏族男孩就把手里的绳子交给了外孙女。外孙女高兴极了,她一向喜欢小动物,当然对小羊羔也是爱不释手了。只见她一会儿抱着小羊羔,用手轻轻翻来覆去抚摸小羊羔的头,嘴里不时念叨着“乖”;一会儿牵着小羊羔,在油菜花地里走来走去……外孙女和小羊羔玩累了,老伴掏出十元钱给藏族男孩。他摆摆手说,二十元。我说,不是一小时十元吗?再说还不到一小时呢。他说,两个人抱了。我说,没有。他又说,抱了。想想,也是。在外孙女和小羊羔玩耍的过程中,那只小羊羔想必是饿了,突然挣脱绳子跑到路边吃草去了,是女儿把它抱回来的。看着藏族男孩一副很委屈的样子,我的心一下子软了。就说,好吧。二十元就二十元。一听这话,藏族男孩露出一口白牙笑了。临走时,我问藏族小男孩一句,上学了吗?小男孩说,上了!几年级?四年级!那副表情,不仅很丰富,还很自豪。

在返回的路上司机师傅说,国家对藏民们真是太好了,藏民政策不仅宽泛,还有好多地方汉民们是比不上的。他们有羊群、牛群、有土地,还可以自由做买卖,可以吃旅游饭,而且不上税等,这里的藏民都富得流油,家家盖的小楼一个比一个漂亮。司机师傅的言外之意,除了有几分嫉妒,更多的是羡慕。

还有,在青海湖畔,你可以看到藏族、土族、回族等多个民族的人,体会不同民族的风情,特别是那些磕着长头的藏民,和西藏拉萨大昭寺或者八角街那些磕长头的藏民一样虔诚。据说,在藏民的信仰中,一生要磕十万个长头,才算功德圆满。有人说,有信仰的人是幸福的,无论贫贱,内心都可以充满阳光。这就是他们的信仰,祈福是为他们自己,也为家人。

再往里走,就是油菜花和薰衣草的世界了。它们竞相争艳,在深蓝的天空下,繁花金黄一片,镶嵌在湛蓝的青海湖湖面上,流光溢彩,无边无际,美不胜收……

到了湖边就是另一番体验了。夏日的阳光,撒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闪烁着点点光芒。蓝天之下,一群群自由飞翔的海鸥,上下翻飞着,打闹着,似乎用嘴就能衔来一片云彩似的,向游客显示着它们的本事。风吹过来,清澈的湖面泛起层层波浪,湖水轻轻拍打着湖岸,发出丝丝轻微的哗啦声。张开双臂,面向湖面,站在天水之间,心情异常舒展、惬意。

蹲下身来,用手摸摸湖水,不仅清澈透明,还凉滋滋的,令人心旷神怡。沿着湖边往南走走,一只牦牛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以为是一只牦牛的标本,或人工制造的模型呢,便不自觉地用手去摸,不料那头牦牛的头摆动了一下,着实吓我一跳,原来是一只活牦牛,是当地藏民用来为游客照相的,但必须收费,一次十元钱,随便照,而且不讲价钱。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