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百花山》的头像

《百花山》

内刊会员

散文
202403/18
分享

哦,遥远的大西北(续)

曹桂林

拜谒敦煌莫高窟

敦也,大也;煌者,盛也。盛大而辉煌,便是敦煌。漠之广大也,于岩之上凿窟。名为莫高,即是莫高窟。

真的,祖国的大西北不仅地域辽阔,而且文化底蕴十分深厚,世界级文化遗产比比皆是。如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是世界宗教文化的典型代表,它坐落在甘肃河西走廊西端敦煌市东南,即鸣沙山东麓、宕泉河西岸的断崖上。是目前世界上现存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之地。它的历史可追溯到1600年前,即始建于十六国前秦时期,后经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兴建,最终形成了现在的规模。莫高窟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赵声良在一档电视节目中说,莫高窟有三大艺术:一是建筑。受印度影响,有印度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痕迹。二是雕塑艺术。主要是佛教,其雕像似乎是有感情的,有动感,甚至有呼吸,一千多年了还栩栩如生,身上的衣服,风一吹就能动起来似的。三是壁画。共有壁画四点五万平方米,描绘的音乐,舞蹈,是最有艺术价值的。有人比喻说,莫高窟就是中国的卢浮宫。其实,我国敦煌的莫高窟,比法国巴黎卢浮宫的历史还要早。

2021年7月30日上午,烈日当空,热浪扑鼻。我们带着虔诚朝拜的心来到敦煌莫高窟。从景区入口到莫高窟,坐大巴车得二十分钟,马路两侧是贫瘠的山丘、沙漠,放眼看不见一抹绿色,荒凉至极令人难以置信。心想,当年我们的先人们,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前赴后继,顽强不息,为保留和传承中华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做出的努力是可想而知的。

我们穿过莫高窟牌坊,沿着一条干涸的河床,透过一片长得七扭八歪且稀疏的白杨树、榆树,看到了一面被切开的黄土墙上的一排排洞穴,远远看去,似是蜂巢鸽舍,给我的感觉还是荒凉,当然也增加了一种神秘感。我们怀着极大的兴趣,跟着长长的队伍拐来拐去,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走近第一个洞窟……

这是莫高窟一座标志性的建筑:威严高耸的九层红色楼阁。它依山而建,气势磅礴,在石窟群中显得格外夺目,人们习惯称它“九层楼”。这是莫高窟的第一大佛,编号为96号,是世界上最大的室内盘腿而坐的泥胎弥勒佛造像。此窟初建于唐代(公元695年),也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武则天登基那年。据说,这尊弥勒佛是以武则天的面部表情为依据塑造的。坐像高35.5米,两膝间宽度12米。其神态安静,两耳垂肩,身上袈裟皱褶自然,两腿自然下垂,目光下视,给人以威严的感觉。弥勒佛右手抬起,意为好运连连;左手扶膝,意为一生平安。有关资料说,此洞窟的建成,是莫高窟历史上的伟大创举,也是唐代国家强盛、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的象征。所以有人猜测,这尊弥勒佛说不定还是武则天下令修建的呢。很有可能。

莫高窟是“佛”的世界。在莫高窟158号窟内的佛床上,有一尊莫高窟最大也是堪称最完美的释伽牟尼佛涅槃像。是卧佛。是中唐吐蕃统治敦煌期间建造的。卧佛身长15.6米,头部长约3米,头向南,脚向北,右胁而卧,面向东,围绕涅槃像的三壁上有菩萨、弟子和俗众,以及众多神和人的涅槃举哀图。导游介绍说,这是一尊释迦牟尼八十岁去世时的塑像。睡佛枕着右手,面朝外,微闭双眼,神态安静,似乎嘴角上还挂着微笑,表现了他涅槃时的情景。一千多年来,涅槃佛始终从容不迫,宁静坦然地面对无数朝圣者,难怪樊锦诗说,敦煌莫高窟158窟的涅槃佛达到了一种“美的极致”;“每当苦闷和烦恼时,我喜欢去第158窟看一看。”可见,当年塑造者的境界是何等的高何等的顿悟啊。

其实,来到莫高窟,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还是藏经洞。编号为17号。此窟是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敦煌莫高窟道士王圆箓偶然间发现的。窟内藏有刺绣、经书、文书、画像、法器多达五万余件。1907年,英国人斯坦因来到莫高窟,他几次以极低的价格,从王圆箓手中骗走13700件经卷和绘画;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以500两白银,骗购了6000余卷写本和200多幅纸卷画以及20余件木雕,几乎将窟内的所有精华文物洗劫一空;1914年,俄国人奥登堡来到敦煌,搜刮骗走近2000余卷写本和100余幅绢画,还有壁画和雕像。如今,藏经洞的绝大部分文物都散落在英国、法国、俄罗斯、美国、日本、印度、韩国、奥地利、丹麦、瑞典等世界各国,而我国仅存的文物也只有8000余件了。看了这些资料,十分感慨。一是愤慨。那些外国列强欺人太甚,一个个号称文明国家,却一次次肆无忌惮地掠夺他国财富,真是厚颜无耻;二是痛心。清政府愚昧无知,软弱无能,实在是令人汗颜。

有人说,来到莫高窟,如果不是这方面的专家学者,或者是对佛教感兴趣的人,也只是看看热闹罢了。说是走进莫高窟,不如说是挪进莫高窟,上边人挤人,下边脚挨脚,不仅有黄头发黑头发,还有白头发,用“水泄不通”来形容当时参观者拥挤的程度一点也不过分。再加上天气炎热,内容也是些佛呀神的,简直是枯燥无味极了。但我并不这么认为,我觉得在收获多多的同时,倒多了几分担心。莫高窟地处沙漠干旱的恶劣环境之中,它的生命力究竟能维持多久呢?一位工作人员说,为保护脆弱的莫高窟,景区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减少客流量和洞窟开放的数量,保持室内空气湿度二氧化碳含量长久稳定,每天限定进入景区三万人左右;比如建立护栏,严禁游客用手触摸壁画雕像;再比如严禁拍照,以减少光对壁画的照射。当然,敦煌研究院还采取多种新技术,如建立网上博物馆,通过3D图像让人们足不出户就可欣赏到当地和室内景象。难怪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肯定地说,未来如果敦煌地区自然环境不发生大的改变,莫高窟整体再保持1600年也没有任何问题。但愿如此。期盼有一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定会有永葆莫高窟青春的更好措施。

记得在一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有一个“反弹琵琶”的节目,据说是作者从莫高窟的壁画里得到启示而创作的。这次来到莫高窟,由于时间的问题,没能一饱眼福“反弹琵琶”“飞天”的真实面目。想来是一件憾事。不过,在莫高窟牌楼外的广场上、敦煌市中心以及敦煌机场的候机楼里,都能看到“反弹琵琶”“飞天”的雕塑,与此同时,也给了我下次再来莫高窟的充分理由……

山丹军马话春秋

的确,对于一个有着二十多年军旅生涯的我来说,一向对与“军”字有关的人或事或物都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到了甘肃才知道,在距离张掖一百多公里有一个叫山丹的地方,那里有一个军马场,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山丹军马场位于甘肃张掖市东北部,是祁连山北侧的一片辽阔广袤的大草原,它地跨甘肃、青海两省,总面积329万余亩,其中草原面积达184万余亩,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军马场,也曾是亚洲最大、世界第二军马场,在苏联顿河军马场解体之后,成为世界第一军马场。

出租车安静地行驶着,偶尔有车辆驶过,一路享受着安静与广阔,心情舒畅而又惬意。司机告诉我们,这是一条直通山丹军马场的柏油马路,黑黝黝的,重修时间不长。虽不宽,但干净漂亮。前不久,国家领导人刚视察过山丹军马场。说起山丹军马场,就不得不说霍去病这个人。稍微懂得点历史的人都知道,霍去病是西汉时期的战神,他从小勤奋好学,精通骑马、射箭、击刺等各种武艺。公元前121年,被汉武帝封为骠骑将军的霍去病率领骑兵大败匈奴,之后就在此筑城、屯兵、养马,从而改变了汉朝与匈奴长久以来的对峙状态,保障了西汉北方一带的长治久安。有人说,没有霍去病,就没有河西走廊,就没有丝绸之路,就没有山丹军马场。还有人戏称,霍去病是山丹军马场第一任“场长”。如今两千多年过去了,他的名字依然如雷贯耳,但也总会引发人们许多好奇……

据有关资料介绍,霍去病的名字是汉武帝刘彻起的。一次汉武帝感冒,身体非常虚弱,一直在寝宫昏睡不起。当卫少儿抱着不满周岁的儿子进宫去探望妹妹(刘彻夫人)子夫时,宫内异常安静,人们说话走路都细声细气,蹑手蹑脚,生怕惊动了皇帝。当卫少儿走到皇帝和子夫的寝室时,孩子突然大哭起来,卫少儿吓得差点昏了过去。此时躺在床上的汉武帝,突然听到震耳惊魂的孩子哭声,竟把他吓出一身冷汗,但他顿觉身体轻松舒服起来,结果病好了。汉武帝龙颜大悦,给孩子赐名“去病”。

带着这个美丽的传说,我们慕名来到山丹军马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军马场大门两侧高高的大门样的柱子,左边写“丝绸之路绿宝石”,右边写“天下第一军马场”字样,前面各矗立一尊武士雕像,武士两腿跨在马背,手持长戟,十分威武。我猜想,这位武士一定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霍去病吧!

山丹军马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草丰茂,森林茂密,夏季绿草如茵,冬季遍地金黄,是马匹繁衍、生长的理想之地。自古以来就是历代皇家的军马场,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的一部分,而这条古老的商道也将马匹的贸易与军事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它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还是一座历史见证者和文化传承者。据有关资料记载,这里在三千多年前就开始养马了。自西汉霍去病当了“场长”之后,就以当地的马种为基础,又引进各种西域良马,杂交培育出了山丹马,之后就成了历代皇家军马的繁殖基地,历经多次王朝更替,包括元、明、清等朝代,甚至民国时期。山丹军马场自1949年9月建场以来,一直归属军队管理,1991年9月才整体移交中国工商总公司管理。山丹军马体型均匀,粗壮结实,雄健彪悍,耐粗饲,速度快,是驮、乘的良骥。

既然山丹军马是如此良骥,骑山丹军马就成了一个必须体验的项目之一了。这也是女儿来此游览的目的。如今的山丹马,虽然早已不需要战场上那些嘶鸣,却依然保留着当年的彪悍雄姿,尤其是它的持久力和适应性依然没有改变,非常适合长途跋涉。另外,随着现代化时代的到来,骑兵、军马不可避免地淡出战争舞台,这些军马失去了战争环境的熏陶,似乎少了些野性,多了些温柔。其实也不尽然,据说,在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有不少山丹军马还向前线运送军用物资了呢。但不管怎么说,由于自己身体的原因,遗憾不能像过去的武士那样策马扬鞭,驰骋一次广阔无垠的大草原,只能望洋兴叹了。

既然如此,也只得乘坐景区的旅游车观光了。沿途,景点之间都由一条条蜿蜒曲折的柏油马路连接,栈道、蓝天、白云、小木屋,满目绿草中,吹来习习凉风,伴随着一群群或慢或快的马队,眼前呈现出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夏日的焉支山,千峰叠翠,溪流潺潺,奇花异草,遍布山间,有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篇为证:虽居焉支山,不道朔雪寒,妇女马上笑,颜如颊玉盘,翻飞射鸟兽,花月醉雕鞍。我想,要不是李白亲自云游于此,是写不出那样贴近生活的诗章呢,但又一想,古时的大西北,如此遥远而又荒凉,在交通十分不便的情况下,到达此地是何等的艰难。查了资料才知,李白的祖籍就在甘肃秦安县,即甘肃天水一带。也难怪。如果这样往下推测,李白当年云游此地说不定还骑过山丹军马呢。

如今的山丹军马场,不仅成了著名的旅游胜地,还是理想的塞上影视基地呢。几十年前的老电影《牧马人》就是在这里拍摄的,之后就更多了……

西北之人之印象

踏上甘肃、青海幅员辽阔的土地,虽然时间很短,但在欣赏美丽的天空、草原、冰川、沙漠、高原、戈壁滩等自然景观和众多文物古迹的同时,也了解了大西北人的性格和品质。有人说,大西北人说话直来直去,有啥说啥。我也有同感。他们诚实、直率而又可靠,不玩心眼,不绕弯子。凭我之前的想象,他们应当是直率的、甚至是粗犷的。其实不然。这是因为几千年来,他们受地域文化的熏陶,那里有青藏高原,有沙漠,有黄河,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等,充分印证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论断。在这里把几个与西北人交流的小故事奉献给读者,以证明我的判断力……

乘坐出租车。外出旅游,乘坐出租车是常有的事。这次旅游,无论是在甘肃,还是在青海,发现乘坐出租车几个特点:一是出租车多,特别是旅游景点更甚。排队乘车,不抢不挤,且服务态度好;二是女司机多,大约占五分之二,且驾驶技术熟练;三是价格便宜,不问远近,招手即停,车费精确到小数点。有五点七元的,十二点三元的不等。让我惊奇不小。而有的城市出租车,距离太近不拉,坐的人多不拉,带的东西多不拉,带轮椅的残疾人不拉等等,更有甚者,一听是外地口音,就有被歧视的意思,或者故意绕弯子,多收钱,让人心里实在是不舒服……

那日中午,我们在兰州中山桥游览结束,外孙女说累了,她提出坐出租车回去。从旅游点到宾馆,大约两华里的路程,如步行也就十分二十分钟。正犹豫着,一辆出租车过来了,一招手,出租车停了下来。是个女司机,她用普通话说您好!请问到哪里?我说了宾馆的名字。之后车启动了,女司机专心开车,一路无语。到了宾馆门口,女司机说,六元五角。我惊愕,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怎么还有零头?我又重复一句,多少?女司机又说了一遍:六元五角。

后查了资料才知,北京出租车的起步价13元,上海14元,而兰州、西宁等地只有8元……

购买旅游纪念品。经常外出旅游的人,一般都会有这样的习惯:购买具有当地特色的纪念品。或自留,或送给朋友。这是人之常情,也是女儿一贯做法。买什么好呢?那是在通往青海湖的路上,一个类似于是批发市场的地方。停车查看,比来看去,女儿看中一个藏式转经筒挂件。挂件小巧玲珑,表面镀银,色彩鲜艳,送朋友是个稀罕物件,也拿得出手,价格又合适。女儿问那个高原红脸色的藏族姑娘,多少钱一个?她说,二十元。那姑娘一口流利的汉语,口气也很干脆。我插嘴问,十五元行吗?藏族姑娘说,行!当时我想,就这么痛快?难道我把价格说到人家的“圈”里了?虽这么想,但也认了。于是我们就挑挑拣拣,很快选好了我们满意的挂件,女儿数数,一共十八个。女儿拿出三个挂在货架上,然后对藏族姑娘说,你数一下。藏族姑娘反问,多少个?女儿说,十五个。藏族姑娘只说了句“好的”就完成了交易,根本没有再数一遍转经筒数量的意思。后来在一次朋友聚会时说起此事,我说,如果当时把十八个转经筒挂件说成是十五个,那位藏族姑肯定还会说句“好的”。这就是西北人的性格。

从赶乘飞机说起。我们下榻的酒店离西宁机场较远。那天早晨五点钟,我们匆匆收拾完行李,到一楼服务台交房间钥匙并结账。此时,出租车已经在酒店大厅外等候我们了。按照正常程序,顾客退房结账时,前台人员会通知责任区服务员清点房间里的物品,看是否有物品丢失或损坏的情况。我怕耽搁乘机时间,便向前台服务员说了我的担心,意思是尽快办理退房手续。前台是个三十多岁的小伙子:寸头,圆脸,白衬衣,扎领带,一张白净的脸上总挂着微笑。他起身问,几点的飞机?我说了飞机起飞的时间。他回头看下身后的表说,抓紧时间吧。他看我有些疑惑不解的样子,就解释说,房间不用清点了,抓紧时间赶飞机吧。我瞪大眼睛,有些不大相信,心想如果房间物品有问题,你走了,人家找谁说呢?正想时,小伙子几步走出柜台,接过我手里的行李箱就往外走,我连声说了几声谢谢。

总之,与大西北人交流或打交道是轻松的愉快的。如果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诚实。

我喜欢。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