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百花山》的头像

《百花山》

内刊会员

散文
202403/18
分享

古村明珠爨底下

张栓柱

遍及祖国大江南北的古村落,有的枕水而居,清幽恬淡,有的隐居山川,安逸寂静。位于门头沟斋堂镇西北的爨底下村,属于后者,青山环抱,泉水绕村。

爨底下距离门城地区70多公里,驱车沿109国道行至斋堂镇,可见醒目的“爨底下”指示牌。20多年前第一次去爨底下时,斋柏路还是砂石土路,如今已被宽展硬化路取代,还通了公交。步入村口,迎面矗立的一方硕大碑石上,镌刻着一个“爨”字。初到那里的游客,如果不提前做点儿功课,真不知道这个字怎么念。时下有些人将“爨底下”叫作“川底下”,其实“爨”和“川”不只读音、表意不同,与当初村名选用“爨”字也有本质区别。

史料记载,明代时来自山西的韩姓三个兄弟从军来到此地守关,而关隘位置属天津关口辖区,称为“爨里安口”。就是说,爨里安口为驻军把守的交通要道。之后,为方便生活韩氏兄弟在当地建起住房,逐渐形成村落。当时村民出于什么考虑给村子取名“爨底下”的?“爨”字作何解释呢?不得不说祖先创造的文字,字字有根有源有讲究。“爨”字在《说文》《康熙字典》中的释义,均集中在“灶”上,民谚的诠释更为精彩:“兴”字头,“林”字腰,“大”字下面架“火”烧。三句话十几个字,便将一个“爨”解释的又生动又形象。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村子的初建人是韩姓兄弟,村里韩姓人居多。所以给村子取名子自然韩家人莫属。故而,他们将村子所在位置,及“爨”字既含有“灶”的暖意,又与姓氏之“韩”和季候之“寒”相对应等因素融合在一起,为村子定下这个名字。换句话说,“爨”既象征村落可避“寒”得“暖”,又体现家族聚居兴旺。

爨底下建于明,兴于清。登临村南最高端笔架山俯视,成型的村落依山而建,面南背北,群山环抱,错落有致。整个村落形似元宝,凸显“紫气如盖、四时弥留”之势。借用民间的话讲,它负阴抱阳,藏风聚气。有风水民谣曰:“东山之巅三尊神,福、禄、寿星照山村。背靠龙头面对案,笔峰高照出官人。”

爨底下的点睛之笔,远不止形似元宝形制,而是“爨底下人”将看似与世隔绝,以“耕读持家”为主的小山村,打造成了一个融农业生产、古道驿站,浸润着清代特色的建筑格局及其装饰村落。这也是留给后人的一笔历史文化财富。

说到爨底下的建筑格局和装饰,许多人会想起安徽、浙江、山西等地的青砖黛瓦、石桥竹影、马头墙那些古村落古民居。而在爨底下村,它的独有魅力,除了原汁原味的清代四合院、三合院外,风格古朴的砖雕木雕图案纹饰,其它地方古村落并不多见。

爨底下依山而建的70多套民居院落,建筑材料主要是青砖、灰瓦、山石,环村道路山石铺砌,处处可见岁月年轮。即便是横亘在村子中央的那条紫石青石铺砌的街道,也寓意神奇,走在上面如“脚踏青云,紫气东来”。无论游客走进哪家民居小院,眼前的木雕门窗、砖雕戗檐、石雕门墩、影壁楹联,院落内外的石碾小磨、辘轳水井、爬犁车轮、谷子玉米,都如一幅幅水墨山乡图画,描述着大山深处爨底下人的朴实生产生活,难以消失的乡思乡韵。

仔细端详那些民居戗檐砖、门楼佛龛和门前墙腿石、门墩石,栩栩如生、工艺精细的荷花、牡丹、莲蓬、石榴、喜鹊登梅、苍松翠柏等图案,精雕细琢的福到眼前、迎祥、鸿喜、勤俭持家久、读书富万年等文字,加之一些院落形如葫芦,状似元宝,何止凸显了那时农家人的火热生活,还有无限的憧憬、期盼和追求。

分布在门头沟的许多古村落,历史上或多或少都留下过商贾、香客和兵家的身影足迹,爨底下也不例外。据文史专家考证,爨底下所在的斋堂川,明清时是途径关外河北省怀涞县、内蒙古的一条古商道,清康乾年间,爨底下已成为商贾落脚、货物集散必经之地,京西地区产出的煤炭运往关外怀涞等地,河北和内蒙的毛皮骡马驮队去往京城都从此地经过,外地商人常在那里换取京城运来的日用百货商品。据说,那时爨底下村民纷纷办起买卖商铺、骡马店,其中多数是以韩家为典型,所以韩家的生意比较多,较别人家要兴盛。如今坐落在村子最高处,就是人们说的“龙头”之上的“瑞庆堂”,便是当年被村里人称为“财主院”的韩氏住宅。

历史上的每个古村落,无一不记录着一方地域经济、民生、民俗演变发展进程,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色历史文化。如今的爨底下村,除了保留着较为完整的看得见摸得到的古民居建筑,史料文献和影像中可见可寻的“古道西风瘦马”景象,还有很难用文字、书画复原的寒来暑往的骡马商队、灯火阑珊的商铺驿站。欣慰的是,这个隐居深山的百年明珠古村,以及赋予该村聚居兴旺、和合美满寓意的那个“爨”字,均被写入我国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卷册,使其得到永久性传承。其特有的淳朴幽静、生态绿色、宜居宜游原生态环境,成为我国古村落亮丽名片上的最美底色。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