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百花山》的头像

《百花山》

内刊会员

散文
202403/18
分享

话说潭柘寺行宫院

任成壮

古代的“皇宫”现在称为“故宫”,曾是皇帝居住、办公的地方。如北京故宫就曾是明、清两朝的皇宫,它又叫“紫禁城”。但皇帝居住、办公并不止一处。在清朝初年,古刹潭柘寺就有完整的一处专属院落作为皇帝来寺时的“行宫”。何为“行宫”呢?《辞海》解释:“除古代京城皇宫以外,专供帝王出行时暂居住或办公的房室”。这些房室有的在官署衙门里,有的在寺院中,有的就设在私人宅邸……换句话说,皇帝在什么地方暂住或办公,什么地方就是“行宫”。顾名思义“行宫”就是移动的“皇宫”。为此,寺院把曾用做行宫的这处院落,就称为行宫院了。

潭柘寺是北京地区历史最为悠久的寺院之一,它始建于西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寺院自辽金开始就被历代朝廷所尊崇,主持也多为皇帝所钦命,譬如有金章宗、元妙严、明永乐、清康熙等多位皇帝都亲临寺院进香礼佛。特别在清朝时寺院倍受朝廷的青睐,不仅在“香火”方面达到了顶峰,而且在权势上也很牛掰。正是由于康熙等皇帝们的独宠钟爱,才使得寺院享有“皇家寺院”的盛名和威望,所以,就造成了每位新任京都首县宛平县的知县,第一件事就要到寺院来“拜寺”,否则知县的工作就不好干了。据当地老者说,在光绪年间,曾有一位宛平县新任知县由于当天没来得及“拜寺”,等次日再来时,老方丈连面都没露,只派了一个执事僧出门应付了一下而已。可想而知,对官府尚且如此,那在民间就更无需多言了,所以,后来潭柘寺在民间就有了“惹不起”的外号。

因为清朝康熙皇帝常来,有时还常住,所以,为了接待皇帝来寺时的方便,寺院就在方丈院南侧专门修整了一处院落,名曰“行宫院”。行宫院分东、西两进院落,总面积约1000平方米。西院内有两棵千年雌银杏树,古朴林秀,每到秋季白果盈盈。银杏树旁原还有一株百年黄玉兰,是玉兰中的珍品。行宫院北房名曰“青山居”,曾是供皇帝休息居住的行宫,出青山居向右转至西侧有一小门,可直通向北方的方丈院,很方便皇帝与方丈交流切磋,品茶论道。青山居东侧有5间配房,名曰御茶房,是专门为皇帝烧水、沏茶和制作小食品的地方。

行宫院南房原名“白板阁”,后由康熙皇帝钦赐为“延清阁”,是皇帝登高赏景、接访大臣、办公及用膳的地方。延清阁分为上下两层,每层各五间,下五间倚地势而建,坐北朝南,其顶部与行宫院地面的顶部持平,上五间做南朝北,地基向后有错位,三分之二建在下五间的房顶上,其余部分建在实地上。若你站在竹林院门前从南向北看是一座两层的楼阁,楼阁左侧有一耳房,右侧有直通行宫院的便门。当你站在行宫院青山居台阶处从北向南看却是五间平房。据说乾隆建清漪园(颐和园)时就派工匠巡游天下各处美景和奇特建筑,其中,有一位工匠就巡游到潭柘寺后,向朝廷禀报说京西潭柘寺“行宫院”里的延清阁形式独特,风格典雅,即节约空间,又布局合理,咱们是否再去实地察看察看,从中可参照或仿造一下它的建筑形式,并吸取一些灵感来建三山五园不好吗?后来,这位工匠的建议得到了皇帝的认可。为此,颐和园里就多了一处与潭柘寺“延清阁”一模一样的建筑---“瞩新楼”。如此这样,不但皇帝、大臣们“方便”了,而且还方便了游客,使得人们不出潭柘寺就可欣赏到颐和园的风光。

行宫院的东院中有房屋10余间,其中,有妃嫔宫、侍女室、侍从室、御书房、御膳房等。清康熙皇帝曾多次居住在此。康熙三十五(公元1696)年,因行宫院在大雄宝殿东侧只有几米之隔,每日里的晨钟暮鼓声、诵经声,声声入耳,十分喧嚣,再加上香火的旺盛,烟气缭绕很不利于皇帝的休养生息和身心健康,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噪音很大,空气污染严重等,所以,寺院根据皇帝的旨意就将“行宫院”重新安排转移到了另一座院落。原行宫院中的青山居按照大清律法“皇帝居住过的地方别人无权使用,只能改作佛殿,否则就是大逆不道”的条款,就改成了“财神殿”。对此我十分好奇地问时任方丈常道法师:“为什么当时不改成其余佛殿呢?财神不是道教的范畴吗?”其实,法师早已看出了我的疑惑,他“阿弥陀佛”后,便胸有成竹地对我说:“你若站在寺院的角度来考虑,皇帝是不是寺院最大的施主,他在僧人们心目中早已是活财神了。”他稍停顿了片刻,看了看我,又娓娓道来其它原由:“同时供奉财神也符合大多数信众的心里欲望,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他的反问使我一时木讷,心生暗想“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呀!”片刻后我随即双手合十地向法师回敬道:“原来如此,这里作为财神殿正是名副其实,恰如其分!”

后来,寺院用康熙皇帝拨付的一万两库银和龙须竹等赏赐,在方丈院东侧院落的基础上,又重新改建了一处“行宫院”。此院内北房三间,用作帝后宫,东侧耳房两间是侍侯皇后贴身宫女的住所,南侧种植着皇帝御赐的两池名贵的“玉镶金”和“金镶玉”翠竹。东房三间作为御书房,是皇帝在寺留住期间读书和办公的地方,御书房门额上原挂有乾隆皇帝亲手书写“猗玕清净”的匾额和“石山水流动皆静,云间山出幻且宁”的对联。还有配房七间,北侧三间是嫔妃宫,南侧四间是侍卫房(现均已拆除)。

在清朝乾隆年间又在此院新建了一座著名的流杯亭。此亭建在原“无逸殿”的遗址上,正好在院落的中间,原名叫“猗玕(yigan)亭”,猗是神话中祖巫水神共工的宠物,它足智多谋,其形像狗似蛇,生活于水中,在这里是指美玉石上的水槽,好似一只盛大的猗的样子,玕是珠子般的美玉。流杯亭为方形四角攒尖顶的木结构建筑,上覆绿色琉璃瓦,亭内用汉白玉石铺地,石面上有一条连续弯曲盘旋的石槽,整体构成了一幅双面兽头图案,即从南向北看像龙头面,而从北向南看却又像虎头面。此表象恰符合皇帝与大臣的君臣关系,换句话说就是“皇帝坐北朝南看着大臣个个好像虎臣虎将,而大臣们坐在其余方向,如众星捧月围着皇帝看则是真龙天子。”水槽中的水是从亭外东侧汉白玉雕的龙头口中流出后沿石槽从东侧入亭,几经旋转之后再从西侧流出。乾隆皇帝曾多次在此暂住,期间,经常与王公大臣们围坐在亭边,将一只带有双耳的竹制酒杯盛上酒,放在流水的入口处,让酒杯随水自然漂流,如果酒杯在谁的面前倾倒或者停住就要罚酒或赋诗。

因为,流杯亭这种独特的建筑在当时是皇家所独有的,任何人都不准私自建造,即便是在皇家寺院的潭柘寺也只能建在皇帝的行宫院中。所以,在北京众多的寺庙中,潭柘寺独享此荣,从而可见其潭柘寺的地位之高。但是,若根据“观往而知来,鉴古而知今”的说法,个人认为皇帝将“无逸殿”改建成“流杯亭”无意中就预示着清朝要逐渐走向衰败和没落了。因为,“无逸”一词出自周公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散文收录在了古典《尚书》中,该文主要讲述了周公多次告戒成王,不能贪图安逸,应当以殷商为鉴,学习周文王勤政的品质。所以,寺院原建“无逸殿”的本意是“警示信众严守戒律,禁止奢侈荒淫,不图安乐享受,知稼穑之艰辛”的思想。我转念一想,就现实而言,虽然“流杯亭”与“无逸殿”的本意相左,但流杯亭为景区的繁荣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依然成为了寺院人气最旺的聚集地之一。

行宫院除院内的宫室外,在山门前甬道两侧还各有附属配房五间,三明两暗,硬山式,红墙灰瓦,明间前面出廊。这原来是皇帝进香礼佛,避暑小住期间,随行的文武官员在此止步办公、处理公务和待皇帝召见时的居所,现寺院仍称为“东朝房”和“西朝房”。

时间到了清光绪年间,恭亲王奕䜣在潭戒两寺避难期间,为了讨好慈禧,拍太后的马屁,就亲自出资,并故意将毗卢阁房脊后侧的“龙凤呈祥”图案颠倒,还特意把“行宫院”中的“万岁宫”与“帝后宫”调换前后位置。即将原“万岁宫”在前改为“娘娘殿”(专供天仙圣母碧霞元君),并将原“帝后宫”在后变成了“乾隆宝座”的格局,这样就自然地形成了“阴在前,阳在后”有违常理的现象,但此现象也是潭柘寺所独有的。

乾隆是一位酷爱游山玩水的皇帝,曾多次莅临本寺,现行宫院内的“乾隆宝座”殿上还放着一木雕宝座。宝座上坐着乾隆皇帝和站立在他面前及左右的侍从、太监等众人的蜡像,此画面非常珍贵,是乾隆皇帝第六次亲临寺院时的情景。除此之外,乾隆在此暂住时还发现了一处观赏行宫院风景的最佳位置。即从院内御书房前的廊下抬眼望去,红柱绿顶的流杯亭、黄竿绿叶的龙须竹(金镶玉和玉镶金竹是寺院起的名字,学名叫龙须竹),苍翠遒劲的双凤舞塔松和碧雪洁白的金刚延寿塔都依次排列在了一条直线上,但又层层升高,互不遮挡,自然形成了“一目四景”,真是美不胜收。

行宫院虽然规模较小,但是,各宫室之间既是有机的整体又是相对独立的个体,在不大的空间里造就了众多而又各异的建筑形式,处处显示了小中见大的造园手法。院内不仅大树参天,竹影婆娑,苍凉廓落,古朴清幽,而且还具有造景自然,构思巧妙、湖石奇绝、明媚秀丽的特点。总之,行宫院的玲珑精致,恰到好处地做到了“虽由人作,宛如天开”的境界。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