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百花山》的头像

《百花山》

内刊会员

散文
202407/08
分享

古丁香(外一篇)

任成壮

戒台寺不仅有“天下第一戒坛”,而且还有“十大名松”,更有珍贵罕见的古丁香……

丁香是我国最珍贵的花木之一,丁香花又有百结、情客、龙梢子等别名,丁香花又因花蕊细长如钉,且清香浓郁而得“丁香”之名。戒台寺院内共有古丁香1130棵,其中树龄在200年以上的就有20余棵。如此古老的丁香,在故宫的御花园内也仅有两棵。北京植物园也种植着丁香,但是它的树龄、树貌、树高,甚至于它的粗细程度都逊于戒台寺的丁香。寺院内的丁香不仅古老、高大、粗壮、芳香,而且树形各异,品种数量繁多,北京地区实属罕见。

古丁香遍布戒台寺各处,一般树高可达5—6米,树冠直径为6—9米,遮荫面积30—50平方米,最粗的一棵生长在牡丹院内,树干经纬达70厘米;最古老的一棵长在千佛阁殿前北侧,其主干已近300年了,即是从旁边滋生出来的支干年龄也已超过200年。公园里的丁香以白色花为主,其间也有紫色的、粉色的花,丁香花绽放时不但有散开的花瓣,而且还有含苞待放的蓓蕾,随处可见。那一团团,一簇簇众多白色、紫色和粉色的丁香花瓣蓓蕾连成一片,形成了花的海洋,如烟似霞,当阵阵微风吹拂后,花枝摇曳,芳香四溢,空气中弥漫了浓郁的清香气息,真是沁人心脾,使人心旷神怡。

戒台寺的古丁香,据史料记载是清高宗弘历皇帝御赐所致。乾隆皇帝于1753年第一次来寺院巡游时,老方丈因事前得到消息,一大早就率众僧整齐地站在了寺院大门口两侧,等乾隆皇帝一到,老方丈首先用佛教礼仪双手合十“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不知皇帝驾到,老僧有失远迎”,“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免礼,免礼。”乾隆回道。随后,在老方丈的带领下乾隆一行人走进了北宫院休息,而乾隆与方丈又单独进了禅房室,片刻后乾隆向方丈提出“可否到院内去看看?”“遵旨”老方丈立即双手合十答道。一行人漫步在寺院的甬道间,乾隆皇帝不时地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老方丈虔诚礼貌地一一回答,同时还有意介绍些寺内的情况和困难。走着走着乾隆又问“如此人间仙境,为何满目只是苍松翠柏,而不见红花绿草呢?这样虽然景色也很美,是否白玉中缺少些微瑕,而色彩上又略显的有点单调吗?这岂不是有些乏味呀?”老方丈小心翼翼地回道:“阿弥陀佛,回皇上,此地乃佛门圣地,不敢胡乱种些凡俗花草,只有仙花瑶草才能配得上这一方净土,但是这仙花瑶草很难觅呀?”“这好办,来日朕命内侍从畅春园选些花木赐予宝刹,但不知何种花木适宜呢?”乾隆皇帝带有询问的口气说。老方丈略思后回道:“本寺,每年在佛诞日都要用名花浸水来沐浴佛祖,那就请万岁爷赏赐些芳香的花木吧。”乾隆侧身问身边的太监:“李公公你说,何种花木最香呢?”李太监回答说:“回禀皇帝,以卑臣所知所见,畅春园内花木最香的,香气也最重者唯有丁香花了。”“好,这事就由你来承办吧。”“遵旨!”于是,次年春天从畅春园内移植到戒台寺来了20棵丁香。

后来,畅春园作为圆明园的一部分,已于1860年被英法联军一把火给烧毁了,为此,戒台寺的古丁香也就成了畅春园丁香独有的后裔了。

奕䜣在戒台寺

恭亲王奕䜣(1832--1898年)是清道光皇帝旻宁第六子,民间称“六王爷”、咸丰皇帝奕詝的异母兄弟。他因朝廷内部的权势倾轧在戒台寺“养疾避难”了十年之久。期间,他曾出资整修了寺院牡丹院、五百罗汉堂、西峰寺;在光绪十七年撰写了《重修万寿戒坛碑记》,将碑文镌刻成碑,仍矗立在千佛阁前右侧;同时还增盖了若干间宾舍、书房,为寺院引进了牡丹、丁香、锦带等诸多珍稀名贵花卉。试想当年有恭亲王这样一位大人物长期居住在此,相当于寺院的一尊保护伞,当朝的官员、军警,甚至社会上的地痞流氓、无赖,均不敢前来滋扰;另一面他又恰似一位活财神,在无形之中就吸引来了若干王公大臣和众多善男信女的布施和捐资,从而带动了寺院的香火,增加了寺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回首往昔,他不仅对寺院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且在民间也留下了很多传说故事。

卧龙松是寺院“十大名松”之一,位于大雄宝殿后面台阶上方右侧,10米多长的主干蜿蜒横生,鳞片斑驳,宛如一条横卧的苍龙,懒洋洋地爬过石栏,舒适地卧在石栏上休息。据史料记载此松植于辽代,现已超过千岁,是寺僧用掐尖折枝的技法对树形进行修整,使主干盘曲横生,再经金、元、明、清等历代僧人的修剪培育,形成了今天奇特的造型。民国时期著名的旅行家田树藩曾有“千载古松号卧龙,居然雨露受尧封,历经多少沧桑感,治乱兴衰不动容”的赞曰诗句。奕䜣在寺院居住时最喜欢卧龙松,甚至还常以卧龙松自称。他时常身不由己的就信步到了松下,触景生情,越想越觉得自己好像“潜水龙被困沙滩”般,并暗下决心要像此松一样“静卧古寺,蓄势待飞。”

一天晚上六王爷又信步由缰地走到了树前,沉思了片刻就转身回到了北宫院的居住地。北宫院在千佛阁的北侧,是一座两进四合院,原是皇帝行宫院的一部分,专为与皇帝同来的大臣及随从准备的场所;而行宫院的另一部分则是南宫院,南宫院是专为皇帝所使用的行宫。因北宫院内广植着大片大片的牡丹,所以,俗称“牡丹院”。奕䜣进屋随手抄起了文案上的毛笔,迅即写下了“卧龙松”三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次日一早就命随从去请当地有名的王石匠,将它镌刻成碑立于卧龙松石栏外的主干下面。

时任方丈妙性老和尚见景思议,悄悄对自己的徒弟说:“他这辈子也发达不起来了。”“何以见得?”徒弟迟疑百思不得其解地问师父。老和尚抬起右手指向卧龙松及树干下的石碑:“你看,这像不像一把剑呀,正对着卧龙松的肚子,而他又常将自己比喻为此松,可现在龙肚子上插了一把剑,你想他怎么能够飞得起来呢?”徒弟看后恍然大悟。说来也巧,时间很快就到了光绪二十八(1898)年初春,老方丈看见卧龙松又被下面的石碑顶进了一道深深的沟豁时,就又轻声细语地对徒弟说:“你看斩龙剑即将要斩龙了,如此看来他的大限也即将到了。”果不然,当年的四月份就从皇宫里传来了恭亲王奕䜣病逝的消息。

在清光绪年间,某天方丈妙性老和尚派小沙弥到牡丹院去邀请恭亲王和福晋,“阿弥陀佛,师父拟请王爷和福晋明日辰时可否到寺内去一趟,师父有请?”小沙弥用诚恳的眼神询问着。“好,明日见。”“阿弥陀佛”小沙弥转身回去禀报了。六王爷回答倒是很爽快,但他心里还是反复揣度琢磨着,暗想不知老和尚又打什么鬼主意,是否又想叫我出钱出资哪?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但思来想去也没有捋出一个头绪来,便小声对福晋说:“明日去的时候你一定要少说话,别钻进了老和尚的圈套里。”“好,我知道了。”

次日王爷和福晋用完早餐后,一会儿就走进了方丈院。只见老和尚早已恭候在此了,“阿弥陀佛,屈尊王爷和福晋大驾光临,有失远迎,失礼失礼。”边说便双手合十地施礼。没等王爷回话就又接着说,“今天天气不错,我特意邀您们一同去戒坛看看好吗?”客随主便。随后,王爷在老和尚的引领下走进了戒坛院。一进院,崭新的庄严雄伟的戒坛大殿映入了眼帘,此时奕䜣心中想:“这回我可以放心了,应该不用钱了。”谁知,老和尚却绕过戒坛殿直奔两侧的配殿“五百罗汉堂”。三人进入罗汉堂里面,当福晋看到佛殿里破破烂烂,一尊尊的罗汉,好像刚从雨地里走出来一样,这些罗汉从脸上到身上一道泥,一道水的惨不忍睹,很是寒酸。刹时福晋不由得一阵心酸,眼泪几乎要留了出来,她早已把王爷“少说话”的嘱咐忘在了脑后,便追问:“这些罗汉像怎么都这个样子了?”“阿弥陀佛,殿堂因年久失修而漏雨,本寺又无钱修缮,这些罗汉也太惨了,今天它们见到了六王爷和福晋就如同见到了亲人,所以它们就热泪盈眶的哭了。”此时的六王爷也叹了一口气说:“要修这罗汉堂大概需要花多少银子呀?”“没数。”又问:“那得修几年呢?”又答:“一年、两年、三年、五年都没准儿。”“那我可就修不起了!”“今天罗汉激动地流了热泪,你要不给修好房子,那恐怕会怪罪你的。”六王爷沉思了一会儿又对方丈说:“你看,这么办吧好吗?我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容我再联系几家王公大臣们一同来做,我自己多出点儿钱,一定要把这罗汉堂给你修好行吗?”“阿弥陀佛,幸哉,幸哉!”就这样奕䜣又重新整修了五百罗汉堂。

话说道光年间,戒台寺的下院西峰寺的方丈是妙性老和尚的师弟,法名“新安”,因为新安脸上有麻子,人们就习惯称他为“麻新安”。当时的西峰寺已经破败,麻新安为了维护寺院的生计,想法子赚点钱,就让徒弟在马鞍山下苛罗陀村的樱桃沟开了一座小煤窑。煤窑开的时间久了,窑也越挖越深,使得戒台寺72眼水井都没了水,这样寺里几百名僧人的饮用水就成了问题,为此,老和尚就请六王爷帮忙把小煤窑给封了。于是,麻新安不甘心就这样断了财路,所以就托人请五王爷的女儿去找奕䜣说情,同时还送给了五王爷格格一份厚礼。格格以为奕䜣是自己的亲六叔,定会给自己面子的就答应了下来。谁知到了戒台寺刚向奕䜣一说此事就让奕䜣给训斥了一顿,“你是不是收了人家的礼,你缺多少脂粉钱可以向我要。收了人家的贿赂,叫老佛爷(指慈禧)知道了会治咱们罪的,我奉劝你以后少管这等闲事,快回去吧!”

虽然此事没有求成,但是这件事却叫老和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了。他琢磨“新安师弟为了重开小煤窑,以后还不定想出什么鬼主意来呢。为了保住戒台寺的水源,就得想一个长久之计。”他左思右想,就想到了“让恭亲王爷把墓地建在西峰寺”的主意,若西峰寺成为了恭亲王的福地也就没人再敢在马鞍山下开煤窑了。于是老和尚就找到六王爷说:“阿弥陀佛,本寺下院西峰寺是一绝佳的风水宝地,特别是那里有一棵千年白果树,若王爷将那里选为万年吉地,您想‘白’字下面加上一个‘王’字,是什么字,这就不言而喻了?后世子孙一定能够发达的。”一番话把六王爷说的频频点头。不久王爷就请风水先生到西峰寺去选墓穴了。为了稳妥起见,老和尚也费了不少心思,他提前私下买通了风水先生,并且在西峰寺内的一个地方埋下了一枚铜钱。当六王爷请风水先生在选墓穴时,风水先生就左七步右八步,还用罗盘指南针等工具,最后用削尖的木棍往地上一扎,这就叫“点穴”,这一扎不要紧,正好扎在钱眼里,先生迅即就连忙向六王爷道喜说:“这是可遇不可求的一块风水宝地呀!点穴能点在钱眼上,真是千载难逢的好兆头,今后六王爷的子嗣定会大吉大利。”一番话说的奕䜣特别高兴,当时就把西峰寺给买了下来,但是银子肯定没少出。

此后,奕䜣就开始动工营造墓地建设地宫了。他在地面上建了大殿,并将原来的茶棚室改建为祭殿和阳宅。后来慈禧太后见奕䜣在戒台寺一住就是10年,不问政事,每日只是吟诗读书,参禅悟道,修缮庙宇,养花种草,从而逐渐消除了对他的猜忌。时间到了光绪二十(1894)年日本侵略朝鲜时,朝中大臣不知所措,慈禧就想起了善于办理“洋务外交”的六王爷,一天一位信使急匆匆地来到西峰寺,对正在收拾花草的奕䜣说:“王爷吉祥,因兵事紧急,太后召王爷立即入宫觐见。”就这样慈禧又把奕䜣召回了朝中,共商对日策略事宜。

可惜,天不假年,奕䜣在光绪二十八(1898)年二月,旧病复发,直到闰三月病情加重,期间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先后三次到恭亲王府探望。奕䜣于当年四月病逝,享年67岁。之后朝廷决定,赐奕䜣谥号为“忠”字,并且“配享太庙,建立园寝,添设兵丁,四时祭祀,官为经理”。因朝廷为奕䜣选定了墓地,建在昌平区翠华山的麻峪,所以,他生前为自己选定的西峰寺墓地并未用上,后来此地就留给了其次子贝勒载滢。

虽然恭亲王奕䜣早已成为了历史人物,但寺院牡丹院、卧龙松、五百罗汉堂及西峰寺仍然存在,与他有关的传说、故事也依然经久不衰,口耳相传。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