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徐志鸣的头像

徐志鸣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11/14
分享

丝瓜络

食堂附近的院子里,墙角边的树枝上几根丝瓜络在冬日的阳光下晃悠着。围墙上,一根丝瓜藤上开着几朵黄花,一只硕大的熊蜂肆无忌惮地采着花蜜。细细看去,墨绿的藤条上竟然长着两三根小丝瓜,翠绿翠绿的,分不清这个季节究竟是初冬还是初夏。

我喜欢郊游和徒步。一个夏日的周末和朋友相约驱车去信丰金盆山看看,听说那里风景不错。车子进入金盆山地界,窗外的一块菜地深深地吸引着我。停车驻足,细看那木架下尺把长的丝瓜顿时喜上眉梢。朋友见了那粗壮的丝瓜,连忙掏出手机将它们拍了下来,一边还不住地赞叹:“这丝瓜长得真不赖!”

我平时喜欢吃丝瓜。炒丝瓜、丝瓜肉汤、丝瓜炒鸡蛋、丝瓜焖鱼等等都是我爱吃的菜。年少时,在老家吃得最多的莫过于丝瓜汤了。村前的菜园子里篱笆上每年夏季都爬满了开着黄花的丝瓜蔓儿,蜜蜂从这朵花上飞到那朵花间;眨眼间,那小东西又飞到李树上,飞到桃树上,忙个不停地采集树枝上丝瓜的花粉。也许是其时农家肥充足的缘故,丝瓜结的特别多,那高高挂在树梢上的丝瓜眼睁睁地看着成了丝瓜络。其实成了丝瓜络也不要紧,起码留下了种子,丝瓜络还能用来洗碗筷呢。

忽然,同行的朋友将手机递过来,我细细一看这家伙竟然抓拍了一张蜜蜂采蜜的照片。那一刻,我的心似乎飞回了远方的故乡。

“你们在看什么?”一位头戴草帽的农人不知什么时候出现在菜园的那一头。

“您的丝瓜种得不错!”

菜农听罢憨憨地笑了。他告诉我们今年种了半亩地,眼下有点旱,多亏镇上的干部帮他接上了电,自己买了一部潜水泵解决了浇水的问题。瓜架刚刚搭好的时候,镇里的干部还帮他联系好了销售的渠道,眼下摘了瓜直接往超市送去即可。言谈中,当他得知我俩是外地人时,顺手摘了两个丝瓜递给我,叫我们回去尝个鲜。朋友一听脸上笑开了花,我赶紧掏出手机想扫码付钱,只见那农人一边摆手,一边说着太阳毒着呢,赶紧赶路吧。

“我想要您的丝瓜络!”

那瓜农闻声止步,转身向前走了几步,他盯着我打量了数秒说道:“你不是种地的,要丝瓜络作甚?”

我从车上取下证件递给他,然后说明意图,他听了向我竖起拇指,接着从瓜架下挑了一根留作种子的老丝瓜递给我。

我想扫码付钱,却又一次被他拒绝了。

路上,我轻轻抚摸着那刚刚采摘的丝瓜,不住地感慨着:这菜农真朴实,如同眼前这丝瓜一般的可爱。

我是参加自学考试完成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考试地点在信丰的嘉定。有一年暑假,我们去参加结业考试,在一家叫油山客栈的旅店落脚。路上耽误了车程,进店时间过了饭点,客房也满了。老板娘热情地接待我们,招呼我们等候片刻,然后安排人去联系她老乡的旅店,看是否有空房可住。我想人困马乏的,只好作罢。老板娘一边给我们上茶,一边吩咐家人生火煮饭。几杯热茶下肚,大伙开始聊起明后几天考试的事。忽然,一股清香的味儿渗透了我的鼻间,恍惚间才觉得自己已经饿了。片刻,只见老板娘用盘子端来一大碗汤,叫我们先垫垫肚子,饭马上就好。我轻轻地用勺子盛了半碗汤水,细细品味异乡丝瓜的味道,兴许是饿了的缘故,我竟一股脑喝了半碗汤。有人建议来一瓶酒,老板娘笑着说道:“酒有,信丰的南山老酒行不?可惜下酒的菜不多了。”

“行!”一提到酒,我们顿时觉得旅途的疲劳消失了一大半。

几杯小酒下肚,同行的人各自述说这些日子里工作之余都看了备考的书籍,对考试有几成把握,之后还有哪些科目需要备考。闲聊之际,老板娘陆续上菜:青椒炒蛋、凉拌西红柿、猪油渣炒香干、空心菜,如此而已,老板娘歉意地说道菜已经上完了,希望明天过来能给我们换几个荤菜,但是我们还是感觉已经不错了。我们边吃边聊,当我谈起身边有的同事因为手头工作忙,孩子需要有人管教,有了放弃了自考的想法时,一旁闲着的老板娘接过话茬:“这可使不得!坚持就是胜利。”她指着盘中的丝瓜说道:你们看这丝瓜做菜只能解一时之馋,而那老了丝瓜就不同了,丝瓜络可以入药,还可以洗碗筷,丝瓜籽来年可以育出百十来株丝瓜秧……话未落音,在场的人们都开心地笑了起来。饭后休息片刻,她吩咐打探消息的家人将我们送到她老乡的旅馆。那一夜,我怀着感激的心连做了好几个梦,梦见明天的菜里有满满的一盆丝瓜焖鱼头。

考试结束之后,我们买了下午三四点钟回龙城的车票。趁着这个空隙,大伙相约去信丰城逛一逛。有人看上了街头的麻辣烫随便找个凳子就开吃起来,有人见了当地的土产便试着讨价还价,我那时肠胃不太好不敢碰辣椒,也不敢乱吃东西,所以在他们附近随意走走。忽然眼前一亮,只见一个老太太在向过路的人兜售她的丝瓜络。我上前一看,那小腰箩里尽是丝瓜络,有一些还压得扁平扁平的,并且剥去了外皮,连丝瓜籽也抖落了。我想这老太大约是闲着无事可干,将丝瓜络压平方便人家擦洗锅碗灶台罢了。老人见我似乎有意买些丝瓜络,便大大咧咧地给我介绍,说她家的丝瓜品种好,藤上三两个节上便可以结出一个丝瓜,大的有二三斤呢。我听罢连连摆手,弯下腰拿起一个扁平的丝瓜络问道:“这个丝瓜络为什么要压成这个样子?”

老人打量了一下我的脚,说:“你穿四十几码的鞋?”

“四十二。”我有些疑惑不解了。

“这是用来做鞋垫的。”

哎呀,我的娘啊!看来我有些愚钝了。

早年间,父亲时常叨叨:东北三样宝,人参貂皮靰鞡草。母亲说咱家穷,冬天靴子里放一把揉过的稻草可以保暖。有一回假期我帮父亲去放牛,临走时母亲特地给我准备好雨具,从柴草堆里给我拿出一小把稻草揉好塞进靴子里,她说穿着这鞋在大冬天里就不冷了。用丝瓜络做鞋垫,我还是第一回听说呢,那东西不硌脚吗?我向来体寒,腊月里经常穿双袜。倘若皮鞋里放个丝瓜垫子,也许这个冬天我这双脚就不会长冻疮了。这样想着,我开始有了要买一双回去试试的想法。老人看出我有意要买,便招呼我坐下比试比试。她说这丝瓜垫子对汗脚和体寒的人非常适合,既透气又舒服,很多有钱人都很喜欢它。

“那就买两双吧,价钱便宜一点。”

老人看看腰箩里还有一双丝瓜垫子,笑着说:“你是外地人吧?送你一双。”

我付了钱,正准备走。老人连忙招呼我坐下,她拿起一把剪刀照着我的鞋样唰唰地剪下去,不一会儿三双丝瓜鞋垫剪好了。我比了比大小正合适,便塞进包里谢过走了。

在回来的路上,同行的人听说我买了几双丝瓜垫子,差点把汽车笑翻了。多年以后,我的脚再也没有长过冻疮,这是真的。

从金盆山回来,我将晾干的丝瓜籽送给了留守老家的嫂子,嘱咐她在菜园的篱笆脚下多种一些。嫂子说那么多的丝瓜籽,不如育成秧苗分给乡亲们种,届时你回来了想吃丝瓜了摘几个尝尝鲜,我说行。其实我不但喜欢吃新鲜的丝瓜,而且还惦记着那晃悠晃悠的丝瓜络。

初冬时节,南方的丝瓜络早已在枝头和墙头上晃悠着。而有的蔓藤上却还开花结果,想想它们那可爱的样子,我突然觉得自己嘴馋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