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慈连龙的头像

慈连龙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7/20
分享

莒国拾零

莒县,这片文化底蕴深厚的热土,在我的少年时代就耳熟能详。我酷爱文学,读过大量的文学理论文章,从而知道中国文学批评理论之父刘勰和《文心雕龙》;又因在“批林批孔”的年代,我曾作为儒法斗争史少年宣讲团成员而熟知春秋战国时期的莒国。

十几年前的2008年5月8日,我从北京来到莒县。次日一大早,我在莒文化艺术研究院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游览了马鬐山、屋楼崮和浮来山。

马鬐山的雄浑壮丽和众多古迹,令我惊叹不已。尤其是南宋抗金女英雄杨妙真的亲笔摩崖石刻:“嘉定九年四娘子此山下寨”11个大字,令我动容,心里一酸便眼睛潮湿了。这时候,我的脑际闪现出 “巾帼英雄”四字成语。有人做过考证,成语“巾帼英雄”始出清朝时期,而“巾帼”系古代妇女佩戴的头巾和发饰,后借指妇女。由此足见中国古代妇女飒爽英姿的靓丽形象,而“巾帼英雄”恰是后人对中国女性优秀代表的崇敬和矗立在心里的一块不倒的丰碑!

马鬐山的鹰愁涧、一线天、斩将台、红袄营遗址、杨光辅读书处等近20个景观,我用相机拍摄下来。接着,我们又驱车屋楼崮。

屋楼崮,顾名思义,巢楼之制的故乡。后来,我在莒文化艺术研究院查阅了《战国策·齐策》、《史记·封禅书》、《山海经》、《通志》和《绎史》等典籍。我惊诧至极!屋楼崮,竟是妇孺皆知的中国人智慧化身“有巢氏”之发祥地,而且被称为“四时主”或“日月之所出”,是测时纪历的源地。

屋楼山寺、藏经洞、醒狮吼日、一线天、瞻莒台、隐龙崖等奇妙景观,犹如一颗颗金石投在我的心潮之水,禁不住荡起了涟漪。这些鬼斧神工般的圣景,不正是我们祖先与天斗、与地斗的辉煌写照吗!

从屋楼崮下来的路上,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望着渐渐远去的屋楼崮,在心里默默地祷祝:屋楼啊,我的家!先人在上,后人们定会不负所望,共创天地人之和谐!

真是人转山也转,眨眼之间,我们便来到了中外闻名的浮来山。浮来山,因刘勰和《文心雕龙》而青史留名,因古银杏树而成历史见证。

由于时间已近傍晚,我们直奔由文化大师郭沫若亲笔手书的“文心亭”处。但见亭内有一块半卧的椭圆形巨石,巨石上锈刻着“象山树”三个篆字,遒劲而清晰,系刘勰手书。莒文化艺术研究院的工作人员介绍说:其意有两说:一说指寺内古银杏寿与山齐;另一说此三字名之一事:“象”,谓寺内众多造像,“山”即浮来山,“树”指银杏树,三者合起来,构成浮来山胜景。 如今,刘勰潜心校阅佛经的地方校经楼,历千年风雨,仍完好存之,楼内塑刘勰金像,四周陈列刘勰文稿和历代研究的卷帙,已成为颇具规模的刘勰研究资料中心。

我看天色不早便提议去看古银杏树。当我们到了银杏树下的时候,天空突然下起了小雨。于是,我们就背倚银杏树避雨。银杏树下,莒文化艺术研究院的工作人员给我讲了一些关于银杏树的传说。

银杏树高24.7米、径粗15.7米,荫蔽10多亩的古银杏,传为商代所植,树龄已届3700岁。据《左传》记载:鲁隐公八年,公与莒子曾在此树下会盟修好。正是由于鲁隐公与莒子在树下促膝长谈,才使鲁国与莒国结为秦晋之好,两国免于交战。

古树到底有多粗,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古时候有一书生到树下避雨,忽发奇想要测量一下树粗,没有尺子,他就张开手臂,搂了七下,忽然看见一年轻媳妇也在树凹处避雨。那时讲究“男女授受不亲”,没办法,他就又用手拃了八拃,出来后对人说:银杏树粗“七搂八拃一媳妇”。

鲁莒会盟、七搂八拃一媳。听完这些历史记载的故事和民间轶闻,我顿觉紧张起来。当年书生到银杏树下避雨偶遇一年轻媳妇,3700年后,我怎么也会在这儿避雨呢?莫不是古银杏树显灵吧?此时,微风、雨声吹打着古银杏树冠唰唰作响,我仿佛听见古银杏树在娓娓诉说着莒国的荣辱兴衰。

雨终于停了,天也暗了下来,我不禁打了一个冷噤,一下子从马鬐山、屋楼崮、浮来山的古道和传说回到了现实中来。在回县城的路上,莒文化艺术研究院的工作人员又兴致勃勃地向我介绍“勿忘在莒”的故事。又说,莒地文物精华体现了“六个一”:“一山一树一巢人、一书一字一条根”。山即浮来山,树为银杏树,巢在屋楼崮(此山为有巢氏居之);书是《文心雕龙》,字即莒地出土的汉字祖型陶尊文字,比甲骨文尚早1500年,是中国最早的文字,根就是享有世界之最的根雕艺术。

“一山一树一巢人、一书一字一条根”。我的心灵被强烈地震撼了!我的“巢”在莒县,我的“根”在莒县,莒县就是我的家!因为,这条根,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莒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勿忘在莒。我想,退休后旅游行程安排的第一站,一定是莒县。千年古县的文化底蕴,随着我年龄的增长,魅力依然。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