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柏相的头像

柏相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209/01
分享

七重价值逻辑审视之美的自然交构

——冯积岐短篇小说《十八岁的哥哥》价值审视原点初探

  

细究某个文本的向度的时候,对其中所渗溢的价值逻辑的概括、判断与探究的缺失,会对文本本身包括作家本人,造成极大的误解或伤害。这也是许多文本或作家,在被埋没了好多年之后,又重新大放异彩的因素之一。

冯积岐刊发于《广西文学》2020年第4期头栏头条的短篇小说《十八岁的哥哥》,就渗溢着当下时代乡村生民的惯性意识,包括惯性潜意识里的——七重价值逻辑。

其一,是以冯虎子的爷爷和奶奶为代表的、以本位主义或自然主义为基元的价值逻辑。

作为当下空壳乡村主体伦理势力的核心代表,这种源于人性本色与本能护佑的本位主义或自然主义的价值逻辑,因为人生阅历的染镀与岁月时光的淘洗,自有其合理、良善与令人钦敬的一面,既是支撑当下乡村秩序大厦的梁柱,也是唤醒当下乡村日常伦理的木鱼;因为其知识视野的受限与社会坚硬的一面的伤害,也有其消极、落后与令人唏嘘的一面,既在阻碍着时代新伦理的及时跟进,也在抵消着社会新价值理念的因势抗衡。

面对生活突如其来的打击,面对时代日新月异的变化,他们既是中华传统优秀伦理的受惠者、传承者与支撑者,同时也表现出了对时代之新、规制之新与人心之新的极度的不适应。

其二,是以松陵村村主任冯有才为代表的、以维护基层社会稳定为基元的价值逻辑。

作为村主任,他比任何人都明白法律条文的严肃性、神圣性与不可侵犯性;作为冯虎子的堂叔,他也比任何人都明白,十八岁的虎子如果真的被政府机关以强奸罪执法,对他三伯一家意味着什么。

与其说他是社会治理体系与人生真实困境的调和者,还不如说他是这个时代最为现实的清醒者。他的终极目标,就是想在法律与情义的缝隙,利用自己公权与私权的双重身份,同时为公权力与困境中的生民点亮一盏人间的明灯。

左手是亲情,右手是律法,肩上还有松陵村的秩序与伦理。作为这部短篇着墨最少却形象最为清晰的主要在场者之一,他对虎子母亲的所作所为表现出最大诚意的理解,他能灵敏地嗅感到现代乡村诸种变化背后的深意。他只想以最少的代价,赢得三伯家的新生,赢得跟他们松陵村一样的所有偏僻乡村长足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其三,是以冯虎子和刘云云为代表的,以相知相爱、相互搀扶和欲图破冰重启为基元的价值逻辑。

这种价值逻辑,既是这部短篇诱发读者深刻思考我们这个世界的关键伦理的枢纽,也是这部短篇荡生其主旨的无限可能性的核心。

在冯积岐的这部短篇中,爱之善,在这部短篇中无限舒展;爱之毒性,也在这部短篇中无垠扩张。爱被本能或理想驱动,衍生无限魔力,爱也被现实或私欲扭曲,种满一地的荒唐。

家人族人的爱与陌生人的爱,生理的爱与精神的爱,乡村的爱与城市的爱,社会的爱与家庭的爱,理智的爱与冲动的爱,自私的爱与高尚的爱,现实的爱与理想的爱,深渊的爱与云端的爱,自然流淌的爱与法律规制的爱,少年的爱与成人的爱,过去的爱与现在的爱……在这部短篇中共同汇聚成了一曲多声部的时空交错与伦理缠绕的交响。

其四,是以医院的院长为代表的、以正义的良心或时代的自觉为基元的价值逻辑。

虎子“东窗事发”的表面根源,是因为院长的“告密”。当院长从科主任那儿得知刘云云仅仅十四岁就生了孩子之后,就似乎没有任何犹豫地出于职业本能或意识自觉向公安局报了案。

在院长看来,不管基于任何原因,十四岁的孩子生孩子,这本身就是案件。

当医院的护士出于同情给刘云云告知了虎子被抓的背后真相之后,也害怕刘云云记恨院长,不断地给刘云云解释院长“告密”是因为担心刘云云是被人欺负,是欲图为十四岁的刘云云赢得伸张正义的转机。

院长似乎是好心办了“坏事”,但这种阴差阳错、因善种恶,在文学化地表达了社会进步与生民觉醒的同时,也有力地揭示了社会的复杂与人生的吊诡。

其五,是以村主任冯有才的父亲为代表的、以因果报应为基元的价值逻辑。

虽然冯有才的父亲,也觉得虎子可怜,主张儿子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使虎子能挣脱法律惩处的厄运,但他明显对虎子爷爷以前做村支书时的一些过头做法感到憎恨。

他对虎子现在面对的这种生存困境,不能也无法正确归因。他不仅相信“作孽必定有恶果”,害怕因果报应,也用这种带有宗教神秘色彩的天律来训诫儿子冯有才。

这种价值逻辑,因为种种原因,不仅在偏僻的乡下,即便在时尚的城市,也有一定的市场。作为神秘文化的一部分,这种价值逻辑,不仅中国独有,其实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也普遍存在。

其六,是以给刘云云做笔录的女警察为代表的、肩负执法与普法双重责任的基层公安干警的价值逻辑。

无论是抓捕冯虎子、审讯冯虎子、调查刘云云,还是面对松陵村村主任冯有才的说明与申诉,那些基层干警都保持了最大程度的容忍和克制。

面对近乎文盲的冯虎子和刘云云,他们在调查案情事实真相的同时,还要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解法律法规,现场普法。

尤其是在给刘云云做调查笔录的时候,为了让激动万分满怀委屈的刘云云明白法律条文的含义,那位女公安的迫不得已的“生果摘吃论”甚是经典。

他们不是对虎子和云云的生存困境无动于衷。面对虎子和云云的愚昧、无知和荒唐,他们或漠然、或搪塞、或气愤、或震惊。在法律与生存困境之间,在他们那里,很难私留中间或真空地带。

其七,是以看守所关押的嫌疑犯为代表的、以纵情享乐和不劳而获为基元的价值逻辑。

和虎子同时关押的三个嫌疑犯,一个是流氓罪、一个是抢劫犯,一个是盗窃犯。得知虎子被关押的原因,他们非但没有同情,而竟然羡慕、嘲讽、奚落、得意。

这些四五十岁的犯了罪的成年人的价值逻辑,与这部短篇中其他类型的价值逻辑一起,构成了我们这个时代或我们这个世界局部地域共同的人文生态景观。

没有开阔的视野,就没有开阔的文本。这,既是某些作家的悲哀,也是某些时代被故意或有意蒙蔽的读者的悲哀。

冯积岐这部读之荡气回肠、思之无限广阔的短篇小说《十八岁的哥哥》,的确不仅是陕西短篇小说界近些年来的重要收获之一,也是中国短篇小说界在现实题材领域不可多得的精品佳作。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