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鄂西的群山之间,坐落着名为野三关的古镇,它的名字如同一首古老的歌谣,回荡在时间的长河中。这个带着边疆粗犷气息的名字,也蕴含着一个温婉的别称——“劝农亭”。这里是宋朝名相寇准劝农耕作、传唱《劝农歌》的地方,后人为纪念他而建亭立碑。
徜徉在野三关,仿佛穿越时空,每一步都踏着历史的回响。老街、老巷、老民居,每一砖一瓦都记录着岁月的痕迹,承载着野三关人的乡愁。农亭街,这条因寇准而得名的古街,曾是千年前商贸繁华之地,如今经过复古改造,为现代人留住了一份乡愁。
街上,木质结构的房屋沿街而立,保持着传统风格。街道不宽,却让人感受到古镇的温馨与宁静。在这里,时间似乎慢了下来,让人有机会细细品味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野三关位于鄂西屋脊——绿葱坡山脉南麓,是北纬三十度线上从江汉平原进入中西部的第一个海拔至高点,被誉为“离东部最近的西部,离西部最近的东部”。也就是说,野三关是中国东西部的分界地标。它东距宜昌、西至恩施均仅百公里,是两地间的中点,也是过境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318国道、沪渝高速公路、宜万铁路三大陆路通道的东大门。
在野三关,不仅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还可以体验土家族的风情。土家族的西兰卡普、火塘陈设、传统服饰、独特风俗,都是这里独有的文化特色。每年的土家族节日,如三月三、六月六等,都会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参与,体验土家族的传统文化,如跳花鼓、舞龙灯、唱山歌等,让人沉浸在浓郁的民族风情中。
野三关的自然风光同样迷人。春天,满山的野花竞相开放;夏天,绿树成荫,溪流潺潺;秋天,层林尽染,果实累累;冬天,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四季变换,各有千秋,让人流连忘返。
在野三关,还有一段施宜古道,这条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古道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承载了无数行人的足迹。如今,虽然不再是主要的交通要道,但仍然有人穿行其间,感受历史的沉淀和自然的魅力。
野三关一直是武陵山区繁华的商业古镇。如今的野三关“千年老街”——农亭街沿施宜古道东起大水井,向南延伸长约1500米,街道宽6米,中有一岔街连接着银大路遗迹“十八步”,街道旁房屋多属两层木质结构的私人楼房。老街在清乾隆年间已是巴东的“十八集市”之一,直至60年代末,仍是野三关的商业中心地带。
《巴东县志》记载,清末,野三关设有猪行、粮行各一所,商号数十家,并由宜昌、宜都、松滋、沙市等地商人来此出售土布,贩运猪羊,收购桐油、土漆、药材、兽皮等山货特产。民国年间,黄陂人阙氏在此开设商号“德盛生”,后改名为“胡福记”,经营布匹、绸缎,收购山货。野三关外来经商药材、杂货、饮食客栈的有120余家,加上原有商号商业体量共计达180家。
直至1960年1月,全程71公里的绿(葱坡)清(太坪)公路通车,新修的泥结碎石路从野三关老街西侧街道背后平行而过。新修路面宽阔,人们沿路为市,一天天逐渐繁华起来,而老街却日渐清冷。
野三关历史久远。老街向南5公里的岩湾洞,1968年4月中科院袁保印等5名科研人员在此考察,从出土的“龙骨”中发现一颗“南方”古猿第一臼齿化石和20余种伴生动物化石。《中国土家语地名考订》书中记载,“水”土家语称“车”,“车沟”由水沟得名。“十二岭”土家语称“舍岭”,“舍”为“猴”,“十二岭”因山岭有猴出没得名。
清雍正十三年后,改土归流力度空前,汉化程度也随之加剧。野三关,既是土家文化的外延地,也是最早承接汉文化的滩头。“车沟”一词中,车为土家语,沟为汉语,土汉融合并存的例子不胜枚举。现今残存的一些墓碑和古迹建筑,从那些翘檐头、圆角门桥上,不难发现荆楚下江文化已以巧妙的方式楔入土著生活。
老街靠商贾延续,老镇也因经商闻名。改革开放初期,野三关镇上出现了两个最早的个体小饭馆,一个是千年老街南门的“喝二两”,另一个是镇北的“姊妹饭店”,1993年的《人民日报》以《野三关镇经商妹》为题进行了特别报道。30多年过去,这两个名字现已成为镇上两处地段名称。1992年,野三关被录入《中国著名乡镇》丛书。
2016年重阳节,投资千万元改造复建的土家文化休闲商业街区——野三关千年老街,在“复古”雏形中开街迎客,“整旧如旧”的千年老街上,市井商铺、居民院落、四合天井向游客们再现了昔日繁华。行走在青石板上,恍惚间,梦回千年。
野三关盛产白酒,妇孺皆知的包谷烧在湖北及其周边省份闻名遐迩。三峡酒业有限公司始创于1962年,其“三峡牌”系列白酒以深山纯天然矿泉水和富含硒元素的玉米、小麦、高粱为主要原料,采用传统工艺结合现代技术精酿而成,具有窖香浓郁、甜绵爽口、余味悠长、饮后不头疼、不口渴等特点,在全国白酒行业中独树一帜。
野三关,一个蕴含着厚重历史与文化的名字,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一个充满民族风情的古镇,一个自然谐美的天堂。在这里,谁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安宁和诗意,也可以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丰盈。野三关,不仅是一个地名,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文化的体现,一种历史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