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巴陇锋的头像

巴陇锋

鲁迅文学院学员

散文
202105/17
分享

丹凤之美

文|巴陇锋

面丹江而枕凤山,丹凤城美如其名。

县域河谷遍布,绿山往复环绕,初夏走来满眼皆碧,花红欲燃,鸟鸣啁啾,令人恍然绿野仙踪,幸福感飙升。此为商鞅封地,历史悠久,商於古道绵延,高士名人辈出,确确乎具内外兼修气,仿若上帝遗落人间的仙丹彩凤,卧秦岭东段南麓,教你美不胜收而又莫可名状。

此地秦头楚尾,奇山佳水一路叫绝,更有武关锁钥、船帮码头、千亩茶山荷田令人流连忘返;由传教士传入的葡萄酒有百年酿造史,爽口醉人,让你顿悟什么是口腹之欲,酒庄欧巴罗风格的锗红玉白塔尖戳天而去,鲜亮、静穆、执着,调和着画风;包谷酒的暴烈,显示着秦人金刚怒目的一面,让人想起商君和秦人的雄才武略;生态牛肉,使舌尖上的美味拓展着游人味蕾的极限体验;棣花古镇,贾平凹的生地,是秦楚宋金文化的见证,白居易曾来过,古今文学家危乎高哉,让人从内心深处发问、思考、找寻和发现谜一样的丹凤。

仔细感受,我以为,丹凤之美,在普通人的坚韧守候、生存意志和生命智慧。

这里的山不高,一座座蘑菇般错落簇拥,不断冒着团团白雾,似绿茶壶煮开了水,让人放松放空、打开自我;可对本地人,美到极致的自然成了对立面。“九山半水半分田”,耕地奇缺何以家为,很难想象古人创业维艰的生活图景,但不食秦粟、不当汉官的商山四皓,肩挑背驮的秦岭挑夫、船帮纤夫,似乎在告诉我,丹凤人安贫晏然的风骨和韵致。即如现今,稀缺的土地还得盖房修路建学校等,人只能藏在山的褶皱里、住在宽不盈里的河谷半山,美则美矣,但正如鲁迅所说“一年到头请你看桃花”,终不是长法。要生存和发展,怎么办怎么干?

马炉村刘西有,六十年前用十二把镢头作了回答。他带领乡亲们把艰苦生境变成了充盈宝地,让全国掀起“农业学大寨赶马炉”热潮。他无儿无女,五十六年的短暂一生诠释了生命的要义。微雨中我们瞻仰马炉,展品励志、美景如画、水库荡波,诉说着丹凤人的昔日志气和今朝幸福。

如今的丹凤人,纷纷走出大山,来西安务工、做生意,去南京卖拉面,到温州搞捕捞,儿长女大、扎根四方。偏僻旮旯里的贫困户,更是迎福纳祥,全被安置搬迁到城镇生活。车过县城,看着人影舞动的丹江公园,我不禁感慨:秦岭最美是商洛,商洛最美在丹凤。(完)

写于2021年5月14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