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巴陇锋的头像

巴陇锋

鲁迅文学院学员

散文
202209/03
分享

永不褪色的陇东红歌

儿时爱唱革命歌曲,跟着大人吆喝“高楼万丈平地起”,伴着打夯的劳动号子有板有眼地吼“解放区呀么嗬嗨,大生产呀么嗬嗨”,在领袖去世时天塌下来般地呜咽“一绣毛主席,人民的好福气,你一心爱我们,我们拥护你!”旋律和曲调大体不差,但只能唱很少几句,其它就只有哼了,一边哼一边很自得,以为自己学会了全国人民都爱的歌曲。上学后,终于全部学会了这些歌,却因为属于红歌的氛围已过去而渐渐撂生。长大后才明白,真诗在民间,这其中最著名的那三首歌,竟都是从我家乡陇东民歌里产生的。

在火热的革命战争年代,在那需要歌唱、需要歌曲而出了好歌曲、纵情欢唱的激情年代,每首歌的被发掘改造、改编传唱的过程,本身就是一出出悠远美丽的革命故事。

我出生的庆阳,俗称陇东。雄浑的陇东高原,又名渭北陇东旱原,是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她安居于甘肃省最东、陕甘宁三省交汇处,地处泾河与洛河中下游、六盘山以东、黄河以西、甘泉华池环县以南、关中灌区之北,大小约莫六万多平方千米。高原地貌极不规整,天然形成丘陵沟壑、高塬沟壑、土石山地三大类,其中高塬沟壑区夹持在马岭以南、泾河以北的黄土高原上,海拔一千多米,俗称黄土大塬。这里,多数塬面平坦如砥,其中董志塬九百多平方千米,为我国面积最大、较完整的黄土塬地。陇东乃华夏农耕文明发祥地,20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7000多年前早期农耕活动即出现,中国“第一块旧石器”便出土于此。尤为一提的是,4000多年前商周之际,正尊的庆阳人周老王鞠陶、周部落的杰出首领公刘及其后继,曾在庆阳及周边发展和积蓄力量数百年,为后辈开创中国史上最长、长达791年的礼乐文明时代——周王朝奠定基础。

周祖隆兴的活动轨迹,在我国第一本诗歌总集《诗经》有较清楚记载。《诗经·大雅》里的五首古诗——《生民》《公刘》《緜》《皇矣》《大明》,勾画出周祖发祥、创业、建国、兴盛的完整历史,堪称仅见的汉民族史诗。其中,《生民》记叙周始祖后稷神奇的出生,描述他在农业种植方面的特殊才能,带有神话和传说色彩。后稷名弃,由于发明了农业,被帝尧举为农师,遂因功封于邰(陕西武功西南)。《公刘》里的公刘为后稷三世孙(弃生不窋,不窋生鞠陶,鞠陶生公刘),诗中描写了周人由邰迁豳(分北豳和南豳,北豳即庆阳市一带,南豳为咸阳市旬邑、彬州市和长武一带,实为一体),以及到豳后,周人在公刘率领下开垦荒地、造屋建房的情形。诗中对公刘的勤劳、智慧刻画突出,他是深受人民爱戴的群众领袖和民族英雄,已完全脱去神话色彩。事实上,公刘的爷爷不窋失去农官后即带领公刘父亲鞠陶来到了豳,鞠陶是正尊的第一代豳地的周人领袖,这不难理解,绝大多数父子甚至爷孙都有共同生活的时光。《绵》叙述公刘的十世孙——古公亶父从豳迁徙到岐山直到文王受命为止的历史。而古公亶父就是周文王爷爷。周人先祖从定居豳地的第一代鞠陶到离开豳地的最后一代古公亶父,中间曾传十几代王,跨时四百多年。他们以农立国,在豳地积蓄国力,逐渐有了逐鹿中原的想法。《皇矣》先写西周有天命(史官手法),古公亶父(太王)立足并经营岐山、打退昆夷,再写太伯、王季继承并推进基业,重点描述文王伐密、灭崇的事迹和武功。《大明》从文王出生写到武王伐纣,为周民族的辉煌开国史。这样,从今天甘肃庆阳之南陕西咸阳北部发展起来的农业小国,经过四次大的迁徙,终于问鼎中原、一统天下。

我查资料时发现,从史书到今天的读者,一直争论不休,在纠结豳的区域问题,各执一端而不相让,大概有两派:一说豳为陕西咸阳市彬州旬邑长武,一说甘肃庆阳市。先不论自古关陇一体,历史上很长时间上述区域实为一个行政区,单从周先王四百多年十几代王的发展来讲,他也不可能只活动在彬州旬邑长武那么小的地域,或者只局限于庆城宁县等荒寒一隅。因为,以先周意气风发的姿态,任何一个王的儿子都不止一个,不可能全部呆在王城苟且偷日,必然要另辟封地,开疆拓土的。如果周人的格局那么小,那他们就不配入局天下,中国的历史也该改写了。事实上,周先民从陕西武功主动来到咸阳庆阳,就是为了躲避天下纷乱,韬光养晦、壮大自己。

发明农业的部族最懂生产,懂得水是农业命脉,他们始终逐水草而居。黄河是中华民族摇篮,源于甘肃的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源于宁夏六盘山、流经陕甘宁的泾河是渭河最大支流,而源于宁夏、主要流经庆阳的马莲河是泾河最大支流。我常想,当年周祖不窋失之桑榆得之东隅,率领族人一路寻找沃土,逆着黄河、渭河,再沿泾河、马莲河迁徙,最终来到庆阳,才歇了脚。再远,就是荒蛮之地,还要受犬戎侵扰。周祖发现这里水草丰茂,适合农耕,又相对安稳,便定居下来,休养生息。

如同祖先来豳一样,离豳去岐山,也是为避战端。据传,戎狄不断侵占周领地,古公亶父为避免祸及百姓,答应只带家人离开豳。可是,当他离开后,庆阳人纷纷跟着他迁徙,从陇东走向西府。周边国家听说周王如此贤德,也纷纷来投。周渐渐壮大,由宝鸡走向西安,定都沣镐,开启统一征程。

上述文字锚定:陇东历史文化悠久,是周祖兴起的地方,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墨子·公孟》说:“颂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而作为歌唱艺术的《诗经·大雅》《诗经·豳风》无疑是陇东民歌旺盛生命力的历史源头,也让我们感受到陇东人意气风发、富于创造、直抒胸臆的精神气质。这成为陇东红歌诞生的必要条件。

陇东民歌能应时而兴,除了上述历史渊源而外,还与20世纪上半叶革命烈火的淬炼息息相关。庆阳是甘肃唯一的革命老区,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山多、沟深、林密、民苦的陇东以“闹红”而著称。1930年代,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南梁的革命活动,成就了“硕果仅存”的西北红军,为中央红军落脚陕北、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奠定了基础。陇东也因此成为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在整个延安十三年革命时期,陇东以民歌、粮食、兵源著称,《咱们领袖毛泽东》《绣金匾》《军民大生产》几乎与陇东粮仓、陇东战士齐名。

陇东红色歌曲中,最激动人心的莫过于《咱们领袖毛泽东》。高亢、热烈、真挚、浓郁、晓畅的词曲配以激情演唱,将翻身农民对人民领袖的热爱表露得一览无余,感染力异常强烈。令人称奇的是,如此伟大的歌曲,其词曲作者和首唱尽皆一人之功,而且是土生土长、目不识丁的周祖后人——庆阳农民孙万福。也许,我们应该这么理解,上苍将孙万福降到人间,就是为了将4000年前周人的风雅气韵注入中国革命的大江大河,就是为完成这首歌,以推动中国革命滚滚向前的。

孙万福,1883年生于环县曲子镇刘旗村贫苦农家。他虽是文盲,但人灵口巧记性好,能对人对事随口即兴歌唱;在村上很活跃,常办社火、演“春官”、当总管,在家乡很有名。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人,在当年文化未普及的庆阳地面,并不少见,几乎每个村都有这样的“能人”和“铁嘴”。甚至像他那样拥护党、热爱毛主席、投身革命的农民也很多,所缺的,是像孙万福那样更杰出的才干和更特殊的人生遇合。

历史的际遇出现在1936年6月。当时,中国工农红军西征解放了曲子,翻身农民孙万福分到了田地和牲口,生产热情空前高,内心的感激无以言表,便情不自禁地用自己的“拿手好戏”开口歌颂毛主席。由于积极向上,他被村民推选为“优抚”代耕队队长和小学名誉校长,更加努力生产、支前、关心教育,其感人事迹不久就上了《解放日报》。1942年“大生产”运动中,他发挥模范作用,连续两年超交公粮700余斤;还不忘自己的专长,用自编的《二流子要转变》教育二流子学好。可见,孙万福是当时拥军、劳动、学习、思想模范,是一个天降大任后瞬间就能完成的人物。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历史性的一刻马上到来。

1943年11月,60岁的老汉孙万福被选为劳动英雄,出席了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大会。会上,他介绍的农作方法以《孙万福讲农作法》为题,发表在《解放日报》。12月9日,毛主席在杨家岭西北局办公厅,接见了劳模们。孙万福激动地抱住主席的肩膀说:“大翻身哪!有了吃有了穿,账也还了,地也赎了,牛羊也有了,这都是您给的。没有您,我们这些穷汉子爬在地上一辈子也站不起来。”他越说越动情,艺术天才随物赋形,不由自主唱道:

高楼万丈平地起,盘龙卧虎高山顶,

边区的太阳红又红,咱们的领袖毛泽东。

天上三光日月星,地上五谷万物生,

来了咱们的毛主席,挖断了穷根翻了身……

一口气唱完,大伙儿都惊叹万分。同为诗人的毛主席,得知眼前这位农民诗人是文盲后,对他的天才和气质也大为惊叹!后来,这首歌经贺敬之之手,被谱为《咱们的领袖毛泽东》,唱红边区和全国,唱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

《绣金匾》也是根据庆阳民歌而来,可以说,它由传统的民歌到找到首唱者、再到不胫而走,直到几十年后的二度走红,本身就是一部歌曲版的中国革命史。

该歌的词作者和首唱,是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今商洛市商州区)逃荒逃到当时甘肃新正县马栏区三乡的年轻木匠汪庭有。汪庭有1916年出生于当时山多地少、穷苦无着的商南,两岁开始逃荒,直到20岁来到庆阳落户定居在杨家店子后才安定下来。这个爱好民歌的青年到了新天地,陕甘宁边区的革命气象、周祖文明的熏陶、庆阳传统民歌的感染、安定生活的舒心,如几股清泉在他年轻敏感的胸中激荡,感激和喜悦让他止不住地要像鸟一样歌唱。无独有偶,缪斯之神再次选择了个目不识丁的农民。他只能哼唱,他选择的形式和曲调是具有陇东乡土气息的《绣荷包》,歌词要靠交给学生而记录保留,一直编唱到十段的《绣荷包》。接地气的内容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得歌曲很快唱遍马栏川。

艾青听到这首歌后,建议改为《十绣金匾》,并在《解放日报》推荐。这首歌很快红遍整个边区,并增加了歌颂朱总司令的内容。抗战胜利后,为适应革命形势,改“十绣”为“三绣”。1976年随着三位开国领袖的接连去世,歌曲增加了歌颂周总理的内容,并经郭兰英演唱,流传和影响更其广大。

与上面两首文盲农民创作不同,《军民大生产》是河北定州市人、作曲家张寒晖根据庆阳华池县民歌《推炒面》改编而来。

1943年初春,陇东乍暖还寒。一年之计在于春,为反对国民党顽固派对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封锁,响应毛主席“自己动手 保障供应”的方针,八路军385旅在陇东花池县大凤川开荒种地,陇东军民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军民春耕大生产和文化卫生建设热潮。机不可失,陕甘宁边区文协秘书长、音乐家张寒晖随同文协主席、著名诗人柯仲平一行,风尘仆仆由关中下沉到庆阳采风,来到当时生产、文化和卫生的模范村——华池县城壕乡城壕村,深入生活,帮助工作。在这个依山傍水的山村,人们吃的面粉要用石磨粉碎推出,或牲口拉或用人力,推磨时间一般要持续好几个小时;若是农忙时节牲畜白天役使,只能晚上推磨,或者用人掀磨。为派遣漫长的推磨单调时光,人们会哼唱推炒面歌:

鸡叫头餐呀么呼儿嗨,

鸡叫二餐呀么呼儿嗨,

月亮起来推炒面……

这许是周祖时代就有的口歌,甚至,或许是更早的原始先民时代的劳动号子,是鲁迅先生所说的“吭育吭育派”,几千年来一直以口耳相传的形式在陇东传唱。这次,被外地文人,尤其是有意而来的采风人士、音乐家张寒晖先生的敏锐耳朵听到,便立即产生质变。是的,当张寒晖听到磨窑里传出姑娘们随意哼唱的调调时,他很兴奋,如同当年听闻北方女人哭丧后创作著名歌曲《松花江上》一样。这里,偶然性和必然性立即产生了耦合。他深受感染,觉得这源自地母、源于周祖腹地的优美、质朴、奔放曲调,正是他求之不得的天籁之音,于是很快将其改编为《边区十唱》。

这首歌,迅速在军民大生产的热潮中飞出大凤川,飞向广阔的天地,唱遍解放区、战场和全国。1964年大型音乐史诗《东方红》中,采用了这首歌曲,更名为《军民大生产》。

综上,陇东民歌本于历史、源自生活、发为内心,是勤劳勇敢、热爱自由的陇东人民的智慧结晶。其中,那些脍炙人口的篇章,顺应革命形势,被改造、转化、改编为革命歌曲,产生了巨大的激励教育作用,成为唱红全国、世界知名的红色歌曲,有着恒久的艺术生命力。

我想,喷薄如春、源自肌理的陇东红歌,其生命力定将生生不息、恒久不变,永不褪色。时代在巨变,即便有朝一日红歌成为另一个《诗经·大雅》《诗经·豳风》,成为历史活化石,那也有见证历史的宝贵作用。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