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巴陋河的头像

巴陋河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3/31
分享

中国作家网散文参赛作品+村庄在时光里永恒

回忆可以穿越时光。

开启记忆的闸门,走进童年的街巷,风儿便把那些熟悉的声音吹来,北哨门、荷花池、老牛槽这些熟悉的地名,一声声如同村庄的乳名回响耳边。村人朴实,村庄古朴,地名透着疼爱,正如我的乳名任由呼唤,既使白发也能听出童年的亲切。

哨门,见过很多,这似乎是一个老村的标志。有的以阁为门,阁是文昌阁,上面供奉文曲星,下面门洞通行,美好的寓意,打开希望之门,便是功成名就的坦途。老家村子穷,没有圩子墙,也没有阁,怎么办?那就砌个哨门吧。各家各户的院墙连成片也就与外界分割开来,哨门用青石垒砌,圆拱形,木质大门。太平街是南北大街,也就有了北哨门、南哨门。母亲怀旧,爱讲老事,说,天黑把大门一关,整条街就不能进出了。关于哨门在我的脑海里只是这么个名称,没见过它的真容,时空里没有交集,不敢详细描述。为什么拆除它呢?夜不闭户的时代,留它何用?年轻人的脑海里已没有了这个概念。

街叫太平街,多好的名字!惟愿天下太平,国家太平、村庄太平。事实上这不仅是一个祈愿,而是真太平。老人说了:恁是不知道,那把火有多大。多大?这么说吧,整个村子由西向东,九街十八巷,火烧到太平街嘎然而止,奇不奇?太平不太平?整个村庄只有这一条街幸免于难,从那时起就叫太平街了。

这不得不提到大庙,太平街南首有一观音堂,村人称为大庙。大明正统年间建,六百年,村子的历史还要更早吧!最后一次重修,清咸丰元年至今也有一百六十余年。现庙宇只剩大殿,通体用大块青石砌成,房顶青黛小瓦,四角飞檐;前廊雕梁画栋,廊内墙壁石刻画鸟语花香,造型逼真。真佩服这个老石匠,画有油画、水墨画,石刻画见过吗?一锤一钎就是画笔,妙笔生花。一双粗糙的大手竟是如此的灵巧。走进大殿,惊叹!壁画精美绝伦,人物各异,栩栩如生。画师是谁?寻遍功德碑,石匠和画师都没有留下名姓,他们的画作却让一百六十年后的我感动、泪目。

老人历数大庙的前世,大殿后是僧房,大殿前曾有钟鼓楼,很大的铁钟,撞击声能传遍全村。钟鼓楼曾经高调晨钟暮鼓却销声匿迹了,大殿无语幸而保存至今,沉默是最大的幸运,踏实是立身之本。这要感谢先人,一个庙堂修的如此精美!破四旧不是不舍得破了它,是因为它太实用了,存粮防潮防虫,被作为生产队的粮仓幸而保存至今。太平街幸免于大火是不是得益于观音菩萨显灵呢?村人都是这样想的。

打开童年的日历,辘轳的嘎吱声仍在摇动。一树一庙一口井,老街残垣担水人。一幅安静祥和的画珍藏岁月深处。太平街一南一北有两口井,北井在北哨门外,南井在南哨门内,这样,既使哨门关了也不影响打水。井口的辘轳一圈圈绳索的印痕,勒进岁月的皮肤;井房支撑不住风雨的打磨,无奈地老去,留下一方灯龛孤独。旁边的老槐树诉说与老庙、水井朝夕相伴的日子,黑黑的树洞掏空了年轮,流露出沧桑,塞满了家家户户过往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

打水的场面留在了儿时的时光,人们用水桶排上号,相邻的俩人相互帮忙一快摇那沉重的辘轳,其他人在槐树下拉呱等待,这就是邻里亲情,担筲水也能搭把手。夏季炎热,井水清凉,上坡干活归来口渴难耐,看到有打水人,先搬过水桶喝个痛快。冰镇汽水和饮料,儿时没这名词,只有这甜甜的井水,日到中午,打上一担,每人喝上一瓢,很是解渴。伙伴家自制饮料,井水香醋糖精,清凉酸甜甚是可口。水井渐渐废弃,心疼,可这是社会的进步,挡不住,也不能挡。村人留恋,出豆腐仍用井水,说是出的豆腐格外好吃。真的吗?年轻人接过豆腐坊,自来水豆腐依然香甜。是真的不舍。水井老了,村人老了,辘轳老了,相对无言,默默守候时光。

“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荷花池,咋听,这诗句就会萦绕心头。儿时纳闷,池在何方?穿过南哨门,向西不远地势低洼,这里曾经有个荷花池。雨后,山水顺沟倾泻而下进入荷花池,流过韩家胡同汇入大湾直奔巴漏河。石头砌成的路面,流露出荷花池残留的痕迹,不知阅尽多少代村人的脚步,表情圆滑世故。只是可惜,我没见过荷花满池,白鹅浮游。老人又说,恁是不知道,那荷花多好看。听着老人的诉说,我能想象出昔日的景象,每到夏季定是荷花盛开,碧波荡漾,三三两两的鹅鸭在池水里游弋。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村庄处在南山下,打开南哨门,开门见山。南山蜿蜒起伏,大片的庄稼地连绵葱郁,打粮场紧挨村口,处在村南自然叫南场,夏秋两季这里是最繁忙的地方。人欢马叫,很有丰收喧闹的气氛。碌碡滚场是收割的前奏,生产队的社员套上驴,蒙上驴的眼睛,后面拉着个碌碡,一圈圈把场院压结实。几架驴拉套一起转圈很是壮观,这样的景致怕是很难看到了。秋收时间较长,天气也凉爽,晚上,天上星光闪烁,南场上,大人孩子都集聚在场里扒玉米,熙熙攘攘一派秋收景象。南场不仅打粮用,生产队里还安装了篮球板,男劳力也不知哪来的力气,推了半天手推车,休息时还打上一场篮球赛,现在想来真是佩服他们的体力。农闲时,南场变成了广场,夏季是村民乘凉的好地方,更是孩子们玩耍的好去处,男孩子在这里打尜、打球;女孩子跳房、踢毽子。最惬意的事情还是看电影,附近有一支部队,每年打靶时经常在南场放电影,很是过瘾。

没有一条河,村子就谈不上完美,河上没有一座桥,河便没有诗意。你看,画师画一个小村庄,定是有茅屋五六座,老树三两棵,小河村前过,牧童戏水游。河叫巴漏河,桥曰三星桥,河中无水,桥没倒影,丑陋到不忍直视,村人却又爱得欲罢不能。先说桥吧,何为三星?碑文有载:乃析福禄寿三星照临,故名之三星桥云。桥通体用大青石砌成,錾得方方正正。桥洞成拱形,三孔;地面大块青石铺就,平坦。桥洞北口依地势修了两级台阶,流水时三孔齐出,瀑布三尺却也壮观。“自辛巳六月起至壬午四月止,经十阅月而阙功告成”,壬午,公元一九四二年,八十度春秋,耄耋之年,不可谓不老。

夏季大桥最风光。村人多聚集,它尽可一展风姿。桥洞里顺河风大,是个乘凉的好去处,村人爱桥,在桥洞席地乘凉,是最亲近的方式。雨季,流水顺河而下,孩子桥下嬉戏,女人河边洗衣。夜晚幽静,蛙鸣如潮,桥上听夏,别有一番滋味。

再说河吧,桥和河是分不开的,它们已浑然天成。桥面的石栏杆宽厚,抚栏眺望很有意境,有入画之感。北望,不远有个地方形似簸箕。这个簸箕之大可能是世界之最,村人的比喻形象贴切,簸箕,天天不离手的农具。河随季节而动,夏季雨水丰沛期,河水会流上一段时间,由于河水的冲击,这个地方形成一个较大的落差出现瀑布,形状酷似一个巨大的簸箕。瀑布下有许多大石块,像是簸出来的砂砾;簸箕里有很多怪石,形状各异,有的平整圆滑似巨卵、有的嶙峋突兀如怪兽,成为河中一大景观。

人民公社时代,我家的自留地在大簸箕附近的岸边,故而经常在那里玩耍,累了就躺在巨石上看蓝天白云。秋天,到了地瓜收获的季节,村人喜欢在河沿里晒地瓜干,河底全是石头,晒出来的地瓜干干净洁白。我家的地瓜干就是在大簸箕里晾晒,这个地方晒瓜干并不是最好的位置,坑坑洼洼,在这里晒是因为距离自家的自留地近些。到了晚上,劳作了一天的人们聚集到大桥两侧的河沿里,借着皎白的月色晾晒地瓜干,大人擦地瓜,孩子们把地瓜干摆在石头上。没有月光的时候,点着煤油提灯,整条河闪烁着星星点点的灯光。想来很有意思,天上有银河,地下有巴漏河;银河上有鹊桥,巴漏河上有青石桥;天上人间,遥相呼应。

谁能吹响一块巨石?还别说,这不是吹牛,不,这真是吹牛。南眺,不远处水洼、暗洞遍布,每到夏季是青蛙的乐园,蛙声此起彼伏;也是儿时经常玩耍的地方,逮青蛙、戏水、捉迷藏。有一块巨石酷似老牛,上有很多小孔,老人们说,过去经常能听到老牛的叫声,有个孔用嘴吹也会发出“哞哞”声,老牛槽因此得名。和小伙伴们吹遍了所有的石孔也没能吹响,也从没听到这块石头发出牛叫声。我想,老人们不会打诳语,河底顺河风大,怪石发出声响是有可能的,声音的消失想必是由于环境的改变,石孔堵塞的缘故吧。

很怀念过去的时光,过去的人、过去的事、过去街巷中的残垣、河底里的蛙鸣、场院里的嬉戏。

村庄远去了,惟有记忆在时光里永恒。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