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靳卫翔的头像

靳卫翔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6/17
分享

端午记忆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端午又称端阳,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殉国明志而演变成人民祭奠屈原以及缅怀华夏民族高洁情怀的节日。端午沿袭至今已千百年,各地因气候、饮食、地理信息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端午习俗和文化气脉。又到一年端午时,俯拾儿时那些关于端午的记忆,一段段时光掠影跃然眼前。

我从小在兵团单位职工大院长大,周围邻居皆是来自五湖四海支援新疆的建设者,每家每户过端午节的方式各不相同。爷爷奶奶是六十年代来疆的上海知青,虽来自南方但一家老小都不会包粽子。因家里人口众多,每到端午奶奶都要请邻居来家中帮忙,三四个江浙籍的老邻居同时包一整天粽子,才够一个端午节里奶奶为儿女、乡邻准备的数量。

在我儿时,奶奶家住在三间窑洞房子里,这种房子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特有的民居建筑,砖墙圆顶、冬暖夏凉,老屋外是土墙院落,木质院门开合间吱呀作响,院内种有三棵白杨树,夏日里凉风习习、白杨树枝叶掩映,树荫下就是奶奶和邻居们包粽子的最佳去处。帮忙的老邻居们分别来自南京、扬州、南通、嘉兴,树荫下、条盆前,大家有说有笑,各自操着浓重的家乡口音,将糯米、苇叶包裹成棱角分明的粽子,地域不同、手法不同、包出的成品也不同。南京邻居包的是常见的三角粽,双手回转将芦苇叶卷成一个底部严合的漏斗形状,用铅制的长柄汤勺将糯米、鲜肉、咸蛋黄或红枣、花生、葡萄干分别填入芦苇叶斗,顶上多出的苇叶盖在米上,沿着粽子已形成的棱角顺裹几圈、扎绑老粗棉线,甜咸口味的三角粽就大功告成;扬州、南通邻居包裹粽子的形状与南京手法大致相同,仅在绑扎时全程不用棉线,而用一根特质的粗约毛衣签、长约15厘米的梭针,把剩余芦苇叶尖穿入针孔,扭转几圈增加韧度拧成一股叶线,再将针线从粽身当中穿过,绑扎效果亦佳;出自嘉兴邻居之手的粽子个头较大,形状为斜四角形,需用两片粽叶搭在一起叠压,将粽叶卷成一个长簸箕形的锥斗状,这种粽子大多包入的是酱肉馅料,米肉填满后,将上部的粽叶折盖住馅料,一般原有的两片粽叶剩余部分不能完全盖住,需另添粽叶直到完全盖住糯米,随即用手将叶子的两侧捏下,粽叶尖端向单侧折叠,用带有颜色的细线将粽子捆绑多圈即可。

忙碌一天,奶奶为帮忙的老邻居们各自携带的搪瓷杯、敞口罐头瓶中添满茶水,夕阳斜照,老人们蒲扇摇晃出的光影或明或暗,伴着家常谈笑摇出一阵清凉。厨房里,灶台与炉膛之间柴火明旺,两口大铁锅分别煮着现包的粽子和答谢邻居的晚饭,香郁沸腾、炊烟直上。

此时,时光简静,恬淡随行,端午欢喜绵延,幸福也安然。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