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性格叫朴素,像料峭春寒中迎风招展的苦菜花,默默无闻,扎根山野。如不细细品味,你很难嗅到她所散发的阵阵幽香;有一种精神叫坚守,像冰雪初融时一枝独放的迎春花,不求名利,只吐芬芳。如不静静端详,你将会忽视她曾追求的悄悄绽放。在胶东半岛的千里铁道线上,他们没有正式编制,却甘心义务奉献,他们是守护铁路安全的卫士,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铁路护路员。
伐树记
金秋十月,天高云淡。缕缕清风梳理着薄薄的云层,把人的心情也抚慰得舒缓而悠然。沿国道G204线由北向南,汽车在胶东大地上欢快地奔驰。透过宽大而浓密的树荫,朝阳将光辉斜斜地泼洒在宽阔的柏油路面上。路基两侧高大的白杨如同一个个身材魁梧的卫士,巍然屹立在公路两旁——这里真不愧是全国道路示范段。
汽车驶进福山区境内,国道G204线与蓝烟铁路比肩而行。在蓝烟线K155附近,只见道路西侧的白杨树如同执行潜伏任务的士兵,突然间销声匿迹,无影无踪。路边,只剩下一盘盘合抱粗细的树桩,清晰的年轮如同饱经沧桑的皱纹,满脸写满委屈,正向川流不息的车和人娓娓诉说着一段往事。
同行的老宋是军人出身,从蓬莱部队转业后,来到烟台市委政法委,一直从事铁路护路联防工作。看到窗外的景象,他打开了话匣子。
原来,G204国道两侧起初并没有树木,上世纪末,烟台人民响应“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号召,在公路两侧种植树木,建成绿色长廊,将G204国道建成了享誉大江南北的公路品牌。这些树木,不仅是公路防风挡尘的天然屏障,也是蓝烟铁路线上广大旅客眼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2010年8月26日,全长183公里的蓝烟铁路电气化改造结束,高大的树木对铁路两侧的铁道供电线路构成严重威胁。一旦树木倾倒或者树枝侵入铁路供电线3米限界内,将可能导致跳闸、停电,直接影响铁路运输健全畅通。随着树木渐渐长大,高耸挺立的白杨树也日益成为影响铁路安全的一个隐患。
2019年初,福山区护路办在联合排查时也发现了这个问题:辖区G204国道路边很多高大杨树枝繁叶茂,距离铁路防护栅栏很近,有的甚至已经侵入栅栏内,对蓝烟铁路行车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必须尽快砍伐清理。发现隐患后,福山区护路办第一时间上报政法委说明情况。
几乎同时,铁路部门转来了《铁路沿线外部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统计表》,上面详细列举着如下数据:
“蓝烟线K163+992-K164+112下行侧有杨树10棵,树高13米;K172+500-K173+200下行侧有树木50棵,老百姓种植;K163+150-K163+750上行侧有树木45棵;K164+100- K164+650上行侧有树木150棵,存在恶劣天气倾倒供电设备上的风险……”
杨树究竟怎么办?到底是留还是砍?
这道难题摆在烟台市委市政府一班人面前。一种观点是:十年树木,咱们花钱费力搞绿化,树长这么大不容易!砍了实在太可惜。另一种声音是:树木高大好是好,影响安全不得了。只要威胁铁路运输安全的,说啥也得砍!
豪爽耿直的老宋不愧当过副连长,为了说服大家,他没少磨牙,时不时把桌子拍得咣咣响。争来争去,结果是:一切服从大局!只要影响铁路安全的,砍!当初植树有功劳,今天砍树更是做贡献。还整天唱呢——“党叫干啥就干啥!”
结果,还是老宋的主张占据了上风。渐渐的,大家不再争执磨蹭了。福山区委政法委分管领导与公路管理部门协调沟通,并发函至公路局,公路局按要求办理了砍伐手续,并组织人员对影响铁路安全的树木进行清理。
从8月26日开始,“哼哧哼哧”连续9天,共清理蓝烟线下行沿线约400棵高大树木,消除了安全隐患,保障了铁路运行安全畅通。
谈起这些往事,老宋在充满自豪的同时,仿佛也有点儿失落。坐在车上,只见他将脸转向窗外,看着一根根接触网立柱飞往身后,久久地、久久地没有回头。
老宋叫宋文字,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时,我曾怀疑“文字”应该是“文学”,闹了个小尴尬。说起这段往事,朴实的老宋“哈哈哈哈”开怀大笑, 露出满口白牙,哪像五十八岁的“大”人呵。
暗查失算记
五龙河静静地穿越莱阳市区,邻近丹崖路公路桥、蓝烟线铁路桥和青烟威荣城际铁路高铁桥三座大桥横跨河上,形成一道“三桥跨河”的独特风景。
这是一个交通要塞,东南处不远,耸立着一座高塔——文笔峰塔。附近因土石皆呈赭红色,故称作“丹崖”,俗称“红土崖”。民国版《莱阳县志》“名胜篇”描述:“丹崖去县东南八里,土作赤色,高可十寻,《初志》称小赤壁者是也。”清代诗人赵蜚声写道:“丹崖碧塔逐仙地,松观竹庵回鹤天。千树梨花千树雪,一溪杨柳一溪烟。”
被称为“小赤壁”的红土崖,在自古兵家必争之地的莱阳,阅尽世事沧桑和社会变迁。据《莱阳历史文化溯源》一书记载,2004年,“丹崖春雪”入选烟台“八大自然景观”。
我们此行并非为这美景而来。目的地在西北不远处,那里还有另外一道风景——铁路沿线绿荫丛中,掩映着一座黄墙二层小楼——莱阳2号护路房。
早听说这里是蓝烟线上的标准护路房,这次,我们不打招呼奔她而来,一方面怕打扰了当地同志们正常的工作生活节奏,另一点,无非是想摸点儿真实的“情况”。
悄悄地走进院落,一位全副“武装”的中年汉子立刻敏感地“迎”了出来,身着铁路巡护制服、防护马甲,干净利索,一看就是个仔细人。他叫郭光,出生于1968年的他和铁路有着不小的缘分呢——生日就是“2月7日”。
面对我们的突然造访,憨厚的老郭有点出乎意料,他局促不安地摸出手机,低声反复询问着要不要“跟组织上汇报?不用?组织上要求……”。当我们示意他不必太在意时,老郭红了脸,有点不好意思地笑起来。
值班室西墙上,视频监控屏幕显示时间已到17时,老郭是刚刚巡查回来,杯子里新倒的白开水还烫手呢,《交班簿》上记录的交接班情况有板有眼……同行的老时冲我使一个眼色,走吧。我们的暗查“失算”了。
夜幕降临,汽车在国道上行驶。渐渐远去的莱阳城华灯初上,偶而驶过的大货车远光灯一亮,路边果园里幽幽地泛出一丛丛红光,那是红透的苹果在眨眼。我想起老郭红朴朴的脸庞,同样的可亲可爱。
开车的青岛护路办小隋老家就是莱阳,我们开着玩笑:老郭真是实在人,他刚洗好的莱阳梨,那么一大个,少说得斤半,也没让让俺!……
老书记
莱阳2号护路房一楼是值班室,在西北角的办公桌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厚厚一大摞书本,是《中国共产党简史》《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等理论书籍。打开笔记本,密密麻麻的,是让人佩服的正楷钢笔字。
一打听才知道,书本的主人叫孙明学,曾干过莱阳市委政法委副书记。退居二线后,老孙不图名不要钱,放着清福不享,非要来干义务志愿护路员,这究竟是为啥?
第二天,见到老孙时,他正开着汽车从沿线巡护归来。说起护路经历,他连连感叹。
头几年,护路员这活儿因为苦、补贴低、要求还高,几乎没人愿意干。2012年初,莱阳市的护路联防工作理顺到政法委管,时任政法委副书记的老孙深感责任重大,为了抓好护路联防,可没少动了脑筋。除了学习制度、制定办法之外,他积极探索山东护路“以种养护”的路子,带领护路员开荒、种菜、植果树……人勤地不懒,如今,护路房边的菜园子里,三季有花,四时见绿。赶上好时节,青菜滴翠,瓜果飘香,鸡鸣鹅欢……
“逢年过节给大伙儿分一分,很知足!”
“现在组织上又给大家配发了标志服、警示灯,特别是又配发了护路电瓶车!伙计们十里八乡亲的巡路护路搞宣传,还真有点自豪呢!”老孙满意地笑道。
当他为啥退休还要来护路时,老孙吸了一口烟,说道:“干久了,有感情,离不开了!反正我也没啥事,过来还能帮帮忙!”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打个工一天300、200也不好找!老书记啥都不要干护路,给大伙儿做榜样!”“哪里哪里!”莱阳市护路办主任张雷话还未说完,就被老孙打断了。
“呜”地一声,窗外,青烟威荣铁路线上,一列高铁疾驰而过。看着眼前的老孙、郭林和张雷,莱阳护路的接力棒在他们手中有序传承,我似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孙书记退而不休、不图名利,为的是以身作则、线路巡守后继有人,为的是发挥余热、莱阳护路薪火相传!
还礼记
早听说莱西湍湾护路房有个隋克常。
今年5月14日,《中国应急管理报》报道:4月12日,山东省护路办研究决定:对认真履行职责,防止行车事故的护路志愿者隋克常通报表扬,并奖励人民币3000元。3月31日7时30分,青岛市护路办即墨区湍湾护路房隋克常巡线至蓝烟线K12+800处,发现正在行驶的57363次货运列车运行方向左侧下端一车辆脱落物与轨面、路肩摩擦,产生异响及火花,立即报蓝村铁路派出所,派出所迅速通知姜家坡火车站拦停列车,有效保护铁路设施设备安全,避免了一起铁路运输行车事故发生……
4月20日,山东省护路办主任吕顺昌一行曾专程赶到莱西,为隋克常同志颁奖。
提起这段往事,隋克常笑得有点羞涩,连说:“没啥没啥,喜欢干就多用心!”
眼前的老隋笑红了脸,从里到外,通透的朴实,怎么也无法把他与在蓝村开皮具厂的老板联想在一起。4 年前,当听到能做义务护路员时,49岁的隋克常做出了人生一次重大抉择,他放下经营多年的生意,来做义务护路志愿者。
“从K5到K14,共9公里多铁路线路,上下行近20公里。每周四火车开行比较多……火车开来时,我一定是停步注视,像接发列车……”听他一口专业化的巡路情况介绍,我品读出他平时的付出与用心。
西墙上一面大红的锦旗吸引了我的目光,只见上面八个行楷大字“品德高尚,乐于助人”,湍湾西北村村民王明洪的真诚致谢讲述了另外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去年年前一天,正在巡线的老隋突然听到路边草丛中有人连声喊“救命”。走近一看,只见一位近过古稀的老大娘倒在坡下,一辆自行车压在身上,她因摔断腿骨而动弹不得。老隋没有多想,立即上前施救……得知老人住处后,他立即打电话联系邻岗湍湾村的护路员于忠佑,通知老人家属……老人得救了!一家人感激不尽,搬着啤酒、牛奶等礼品,到护路房来答谢。因实在推辞不下,后来,老隋又买上礼物去看望老人……
“护路就是护平安,救人助人是本分!哪能收礼?!不还礼可不行!”满口的即墨方言让人倍感亲切。说话时,老隋不仅满面红光,连脖子也红了一圈。
墙上,是火红的锦旗。窗外,是夕阳辉映的晚霞。
握别这些忠诚厚道的胶东大汉,倾听一个个美丽动人的故事,回味那些朴实无华的话语,品读胶东大地满眼的美丽秋色,我思绪万千,久久不能平息。这些默默无闻的护路志愿者,不争春光,不图浮华,不可或缺!他们,好像路边那高大的白杨,恰似那边坡石隙间的山菊,正如那连绵起伏不绝的群山!不,他们就是铁道卫士,执着坚守、满腔赤诚,用点点滴滴的光彩,绘就人生的底色,守卫着胶东半岛铁路大动脉的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