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杨梅的头像

杨梅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7/24
分享

脱贫攻坚,由“心”开始

大巴山地势险峻,群山环绕,造成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交通瓶颈。以农业为主的大巴山早已无法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同日而语,贫困成了横在家乡人民面前的壕沟,困扰着乡亲们的生活,也成为山区经济发展的“拦路虎”。很快,以西部地区为重点的精准扶贫政策让家乡人民倍受鼓舞,信心大增,精准扶贫已不仅仅是简单输血,而是用“心”造血。

找准靶心,有的放矢

在大巴山的农村,家庭开支和生活收入主要来源于年轻人外出务工,大半时间只有老人留在家中干些轻便农活,邻居的张大爷便是留守老人之一,前几天路过他家门前,发现瓦房已被拆除,几个工人正在紧锣密鼓的忙着施工,我看着张大爷满脸的欢喜,便上前攀谈起来,他声音激昂的对我讲“都是政策好啊,住上宽敞明亮的砖房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感谢政府”,张大爷一直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说着说着眼睛已经湿润。通过仔细了解得知,张大爷家的瓦房居住差不多四十年了,前年一场大雨让年久未修的房屋变成了危房,得知消息后村委会积极组织检查,对房屋危险部位进行了测量统计,准备材料,在极短的时间为张大爷申请了两万元的房屋加固资金并帮助修整,与此同时村委会还组织了房屋隐患摸底排查并记录入册,每逢雨季都要走家串户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房屋进行检查确保居住安全。张大爷能新建住房也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本着为贫困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政策导向,村委会积极奔走,又为张大爷申请了危房改造专项扶贫资金,让张大爷不再为住房困扰。除了居住问题,年初村委会还申请了专项资金用来为群众修建饮水工程,自来水免费安装到户,山里的人们不再为吃水靠挑而苦恼。晶莹剔透的自来水省去了为担水掉下的汗水,家乡的面貌越来越美,人民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扶贫就要把好脉对症下药,给群众心窝窝里最急切最想要的帮助,找准靶心,有的放矢。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用青春抒写最美乡村故事,一腔热忱带动地方产业,在外闯荡十年的村民王致富毅然决定辞去外地工作回到大山,在最好的年华里带领家乡人民脱贫致富。他结合大巴山的气候特征,制定了在短期带领村民培育种植天麻,中长期全村联合着手准备开辟万亩核桃种植产业园,长远打造产业园的种植+采摘+周边景区观光体验于一体的旅游产业。他的想法与政府的扶持项目不谋而合,得到当地政府大力支持,他受到了极大鼓舞,更加坚定了初心。他贷款了专项资金,自己拿出十年打拼积攒下来的六十万元,全部投入到万亩核桃产业园建设。六年过去了,最初的不毛之地,今天已建成六千亩产业园。他积极鼓励村民回乡创业,免费指导创业知识,同时建立了合作社共同致富+带动扶贫户不掉队的发展模式,村民也因此获得了土地流转费,务工费,盈利分红,外出务工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除了自主创业外,产业园区也为村名提供了大量工作岗位,如今的村子焕然一新,村村通公路修到了每家每户,免费的自来水清澈甘甜,村民们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这得益于政府的支持,得益于王致富授人以渔的家乡情怀。为了做大家乡产业,他还争取到政府支持,着手打造家乡高山草甸旅游项目,如今,通往旅游区的道路设施已基本建成,届时以高山草甸为特色,以草甸中央龙池景点为重心,以万亩产业园为体验的旅游产业将在家乡诞生。魔术般的改变需要创造性的思维,大巴山的贫瘠却变成了创业者的天堂,留给人们太多的反思,只有因地制宜,改变观念,注入创新意识,才能带动群众走上致富道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扶贫先扶志,是的,每个人都要争做脱贫路上的先锋官,等、靠、要,只会养成我们的依赖心理、懒散作风,到最后只有贫困的卑微来作陪。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脱贫路上更应积极主动发挥吃苦耐劳精神,集思广益走出一条致富路,把要我脱贫变成我要脱贫当做一种信念,脱贫致富,由“心”开始。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