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北方飘雪的头像

北方飘雪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5/13
分享

天府广场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

               ——唐•李白

天府广场,位于天府之国成都市中心,地标性建筑,是成都的象征。

漫步在天府广场,如同置身于一幅动态的画卷中。广场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独特韵味,建筑造型奇幻秀美,似有古老神秘之风,让人叹为观止,一见倾心。

曾经来过不知多少次,特别是有段时间频繁往来于广场旁边的省图书馆,借书还书。每次路过广场,都忍不住顺便欣赏一下,心中总有一种惊艳和震撼之感。那一次,我停住了匆忙的脚步,久久地站在广场上发起了呆,任思绪漫延纷飞。抚今追昔,探寻历史痕迹,追溯前尘往事,生发怀古情思。在跌宕起伏的岁月长河里,在荣盛衰败的历史进程中,最初的一切都从这里徐徐开启,像是打开历史画卷,一幕一幕呈现眼前。就让时光倒流,回到遥远的过去……

早在战国时期,蜀国开明王九世迁都至成都,在广袤的成都平原上建起了“北少城”,少城这个名称,至今还在市内延续使用。其大体位置,就在今天的天府广场以北的武担山附近。武担山又称五担山,它并非一座真山,而只是一个大土堆。因古蜀国君王思念他那死去的爱妃,便派了五个大力士,从她的故乡武都担土至成都,为其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墓地以作纪念。据悉,这里同时也是汉昭烈皇帝刘备的登基之地。

纵观历史进程,跟自然规律一样,物竞天择,弱肉强食,强盛弱衰。秦国崛起胜出后,古蜀国被秦灭掉,而后在邻蜀王城以南、以西的方向,秦仿照咸阳城的城建构造,分筑了“大城”和“少城”。待到隋时,隋文帝之子杨秀,又在“秦大城”的西侧,原“少城”基础上建起了隋城。隋被唐灭掉以后,四川节度使高骈又以“秦大城”为中心,向外扩展了一整圈,新城叫做“唐罗城”,原内城“秦大城”又被改建为“子城”。其后朝代更替,社会纷乱,风云变幻,一时书写不尽。

历史来到明朝,因朱元璋偏爱其子蜀王朱椿,对他的王府建造非常重视。1382年,朱元璋亲自下诏修建蜀王府,叮嘱成都官员以后蜀旧城为外垣,在其中筑王城,并命国子监助教陈南宾为蜀府长吏监工督办。工程历经九年之久,1390年新蜀王府建成,就在今天的天府广场北端。

王府庞大,北起东西御河,南至红照壁,东到东华门,西达西华门。宫殿雄伟壮观,富丽堂皇,宫宇比排,从皇城往外,一次排列着三道城垣,即宫墙、萧墙、大城城墙,均按传统构造而建。王府周长二千五百多米,面积达三十八公顷之多,建筑风格可与北京紫禁城相媲美,因而被称为“小故宫”。其实蜀王府的历史甚至比北京的故宫还要长,故宫于明永乐年间才开始营建。王府面积之大,占到整个成都当时的五分之一。不管是蜀王府的建筑规模之大,还是精美程度之高,在明代所有的藩王府中都首屈一指。其建筑格局和规模,其实已经远远超出了作为藩王王府应该遵循的建制要求。故而,虽是王府,却被老百姓称之为“皇城”。

1390年,朱椿到成都正式就位入住蜀王府,开启了蜀王家族坐镇四川长达二百六十七年的历史,并延续了十世十三王。明末清初,张献忠攻占成都后,蜀王宗室及家人数万都被他杀死,甚至累及凡姓朱者。皇城后来又被张献忠撤离时放火焚烧,据说火势连月不绝,宫殿的木构建筑全被烧毁,而“宫墙甚坚”,没被毁坏。曾经花费巨大财力物力建造的华丽蜀王府,终于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过眼烟云,但在成都的城市历史上却印下了深深的烙印。那些曾经耳熟能详的名字,红照壁、东城根街、顺城街、东西御河沿街、东华门街、西华门街等,作为城市的街道地名,依旧出现在后来的成都地图上,并延续使用至今。顺着这些城市肌理,可以完全想像的到当时蜀王府的构造范围多么广大。

公元1655年,当时的清政府将“蜀王府”旧址改为“贡院”,主体建筑沿南北中轴线都建在王府旧址上。贡院即为四川省考举人的场所,能同时容纳上万人进考,是“巴蜀文胆之所在”。到了民国时期,当时的军政府、学校等某些机构使用过贡院,因而建筑群基本被保留下来,未曾损毁,但老百姓仍按照以前的老习惯称之为“皇城”。岁月沧桑,历经风雨,直到封建王朝时代和旧社会全被终结,新中国成立,成都解放。一九五三年,成都市政府将皇城坝改建成人民南路广场。六八年,明“蜀王府”仅存的坚固城墙也被拆除,规划了一条南北走向的新中轴线,并全力建造了后来的四川省展览馆,立起毛主席全身站立塑像。

人民南路广场又分别于1997年和1998年两次进行升级改造,面积拓展到九公顷,并更名为天府广场,这便是广场最初地。由著名美籍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把广场设计成具有东方传统思想的太极云图。建成后的天府广场,成为省市内的政治文化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2011年再经改造,天府广场的外形呈圆形,天圆地方,广场被建设的越来越美。2018年,天府广场的建筑设计造型荣获“最美成都”十大人气地标奖。

现在的广场周围,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林立,而广场就像是在城市钢筋水泥森林中的一片不染尘世的净土,与世无争,静静地独自美丽。周遭人来人往,车来车往,川流不息,天府广场保持着古朴典雅的独特形象,在闹市中给世人美好的享受,是休闲放松的好去处。

放眼望去,广场上有两条金龙,盘旋在天柱上,龙头相对,双龙戏珠。两条金龙中间,是巨大的圆形太阳神鸟造型,金碧辉煌,美轮美奂,在阳光下金光闪闪,光彩耀眼。偌大的天府广场分为东西两部分,中间就是古蜀国吉祥物太阳神鸟造型,设计灵感自然源于金沙遗址挖掘出土的太阳神,其用意在于讴歌赞美人类的生生不息,追求光明。

东广场为下沉式广场,地上地下,一样热闹,地上是步行广场,地下是购物商场、停车场、地铁站、变电站等。西广场则是音乐喷泉,建有寓意新时代腾飞的鱼眼龙腾喷泉,仿九寨沟、黄龙景区的黄龙云形水瀑,还有写有《成都颂》《天府广场记》的大型乌木雕刻立碑。环绕在天府广场四周有十二根文化图腾柱,十二个文化主题雕塑群,文化内涵深刻。广场总基调绿色为主兼搭金色,体现了古蜀文化文明以及良好的生态环境。

广场正北方,多年以来,一直矗立着三十米高的毛主席挥手巨幅雕像,背对着四川科技馆。毛主席的站立塑像与众不同,当初建造时颇费了不少周折,仅参与设计的雕塑家就达数十人。塑像先经过泥胎和石膏定型,后选用整块汉白玉雕刻,是全国唯一的一座毛主席汉白玉塑像。

为找石材,当时在渡口发现的“比房子还大的孤石”,经过四川省地质队检验确认,就是一块完整的巨石汉白玉。而且中间没有任何缝隙,品质极佳,形体庞大,仅采下的最大毛坯就重达五十六吨。经过雕塑家们匠心独运,精雕细琢,精心制作,于1969年建成。

毛主席塑像至今已经在广场上矗立了半个世纪之久,历经岁月洗礼,见证了成都这座古城的发展进程,城市所发生的翻天覆地巨变。从一个当年不到二百万人口的古都,逐渐变成今天人口高达二千一百多万的超大城市。

随着经济发展时代进步,天府广场变得越来越繁华热闹,周边拔地而起各种商业建筑和高楼大厦,汇聚国际品牌,成为时尚购物中心。环广场周边,除了有市政府机关驻地的办公楼,还陆续建有四川省美术馆、四川省图书馆、成都市博物馆、四川大剧院、皇城清真寺等,广场成了最富文化底蕴、朝气蓬勃的新时代地标。近些年,在广场周边的市中心区域,还复原了隋唐时期的摩诃池,建造了东华门遗址公园,使天府广场成为集文化中心、城市遗址、中央公园和产业高地等具综合功能的城市中心。

天府广场已历经二千三百多年的时间,历史积淀了属于成都的城市记忆,见证了这座古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简到繁、从古到今、从旧到新的巨大发展变化,辉煌的历史文化让成都人感到无比自豪。

作为最具标志性的广场,这里是市民休闲放松之地,历来是欢度国庆、最有节日氛围的公共场所。平日里夜景就很唯美,喷泉翻滚,灯光闪烁,流光溢彩不夜天。每当到了重要的节假日,广场上更是张灯结彩,上演璀璨灯光秀。场地上布满大大小小鲜花绿地,打扮一新,被装饰的更加漂亮,洋溢着节日的欢乐气氛。人群密集,来来往往,早早的天还不太亮,大家就会来看升国旗仪式,人头攒动,热情洋溢,和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群众看升国旗一般的盛况。在成都,天府广场在老百姓心中的重要性,就类似天安门广场在北京市的地位,中国西部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当天府广场莫属。

站在广场上,我环顾四周,古老与现代和谐并存,恍惚之间,好像在过去和现代之间来回穿越,频道切换。历史的声音仿佛就在耳边回响,给来到这里的每个人,无声诉说着天府广场的前世今生。广场的变迁史,彰显的是这座古都的悠久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弃旧迎新,又在新时代里光芒四射,熠熠生辉。

我对天府广场毫不陌生,脑子里最初的广场印记,要退回到遥远的八十年代初期。

那时我刚从北方来到成都,上小学四年级。学校是位于市中心上东大街的盐市口小学,距离广场并不算远,也就隔着一条不太长的东御街。但当时我们居住的地方,离学校还是有一大段距离,我需要每天自己步行。从家里出来,跨过人民西路就是人民南路广场,再顺着东御街直走到路口右拐,很快就能到达东大街口的学校。

当时我们还住在一栋外墙是红砖的老式楼房,已记不清具体地址,只隐约记得院子大门口的街牌上,似乎有“皇城”两个字,其他的字忘了。那时刚来成都,对市区一点都不熟,加之没住多久就搬了家。记得出院门往右走有一条街道,好些摊贩就在路边卖菜,前面左侧还有个洋教堂。

直到在成都生活多年以后,再回想起来,我能判断的出,那是羊市街市委机关宿舍一片区域,即现在的天府广场西北侧西华门街,不远就是天主教成都教区主教府所在地,紧挨着房地产交易中心。从小时候到现在,已过去四十年,教堂依然还存在,后来我曾经路过那里很多次。

教堂颇有些年头,是1897年由法国籍骆书雅主教修建,历时七年才完工,占地近三十亩,建筑面积八千五百多平方米,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建筑风格跟欧洲的天主教堂一样,雄伟壮观又秀丽,还结合了成都本地的建筑特点,可谓中西合璧,土洋结合,系“拜占庭”式建筑群,保存最完好的教堂,历史文化价值很高。

那时候天府广场还不叫现在这个名称,而是叫做人民南路广场,我每天上学的必经之路。犹记得马路上的行道树还是法国梧桐,树干很粗,树枝呈优美的弯曲状。树龄颇有些年头,落叶缤纷,铺在地上厚厚的一层,具有浪漫唯美的意境。我很喜欢那些法国梧桐树,总能让我想起自己远在北方的家,院子里也有爸妈栽下的四棵高大的梧桐树,笔直伟岸,跟这里的树有点不同。虽然都是梧桐树,但又有区别,这里的法国梧桐树分枝是弯弯曲曲,作为行道树栽在街道上,婆婆娑娑,婀娜多姿。我家的中国本土梧桐树,则是树干挺直,树冠茂盛,玉树临风,犹如伟丈夫。

不过这些充满浪漫色彩的法国梧桐,多年以后因城建需要全部都被铲除,再也看不见它们。后来的我还会常常怀念起秋天时的美好画面,落在地上的一层枯叶,如同一幅静默冷秋的油画,自然唯美……

作为一个刚从广阔农村来到大城市的小女孩,初来乍到啥都不懂,一时无法适应。在城市里让我最害怕的事情就是过马路,从前在农村里没见过这么多的人和车,熙熙攘攘,络绎不绝。每一次过马路,我都尽量跟着大人们一起过,有时候等不来人,不得不硬着头皮一个人过斑马线时,小心翼翼,提心吊胆,高度紧张。宽阔的马路上车来车往,不像如今这么规范化,只有一个交警,站在马路中间的白色孤岛上,转来转去指挥着,似乎有些顾不过来,过马路便成了我每天上学放学最头疼的为难事。

幸好这种小折磨的日子不算长,后来我们搬到离学校很近的盐市口,再也不需要过马路。距离近到在家都能听到学校操场上的声音,在阳台上能看见同学们的身影。当时那段过马路的经历,也算是小小的锻炼了一下自己。

广场北端的展览馆,也就是毛主席像背面,我曾经跟着亲戚在里面参观过画展。看过什么画都已忘记,只记得展览馆高大坚固,馆内空间宽大,层高很高。地面上铺着的大理石好滑,让我都想玩滑冰那般的打出溜。多年以后,展览馆被改为四川省科技馆,展览馆的旧名字,怕是只能留在为数不多的老成都人记忆里。

广场附近的东御街上,有老成都人都熟悉的人民商场,曾经是成都知名的大型商场,小时候我经常去打酱油的地方。那时常常提着空瓶子,去商场里面打散装酱油。售货员拿着一个器具,从装酱油的大瓮里,舀出来装满我的瓶子,不像现在,都是直接买包装好的瓶装或者袋装酱油。

还有广场南侧马路对面,人民南路的路口处,有个新华书店,也是我小时候跟着大人们常去的地方。六一节时,他们带我来买书看书,给我买过成套的连环画,格林童话等好多书,印象深刻。

时过境迁,物是人非,这一切的记忆,都印在脑海里。

在天府广场上,还发生过一件对我来说的重大事件,那就是我有幸参加过一次解放军大阅兵仪式。

那是1982年的夏天,成都军区(现改为西部战区)在此举行活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五十五周年阅兵式,也是成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阅兵地点就在人民东路至人民西路,即现在的广场前的主干道,阅兵检阅台就搭建在展览馆前面。

作为广场附近的盐市口小学,我们一群学生被安排单独坐在一个方阵,从靠近马路的第一排往后坐,只隔着马路,距离检阅台不远。随着主持庆典的会议人员宣布庆祝大会开始,军区和省市领导人分别讲话,各界代表都坐在阅兵检阅台上。

后来开始检阅,我不认识、也不记得都是谁,总之就是军区领导,站立在敞篷小车上,检阅排列方队。跟后来在电视上看见过的那些阅兵仪式差不多,只听到领导向被检阅方队发出:“同志们好”或“同志们辛苦了”的声音。授阅的部队战士用洪亮的嗓音回答:“首长好”或“为人民服务”的问答声音,声如雷动,响彻云霄,在人民南路广场的上空久久回荡。

只可惜当时天公不作美下起了雨,授阅的将士们衣服都被打湿,但他们仍然以斗志昂扬的气势,饱满的精神面貌站立在雨中,保持着整齐划一的队形,让我们这些观众看了无不叫好,深受感染,不时拍手鼓掌。那些军区首长,从上场到退场好像都沒有打过雨伞,也没穿雨衣。从讲话到检阅那么多的方队,都是冒雨检阅完毕,和授阅部队的干部战士一样,衣帽也被雨水浸湿,直到中午检阅完才离开检阅台。

那个年代科技还很落后,没有电视台进行现场转播,只能通过有线广播来传播庆典会场的实况。当时领导们讲话和阅兵发出的声音,乐曲声,口令声等各种各样的声音,就在成都市内大街小巷传播。广大市民们只能听广播,看不到阅兵现场,但依然万人空巷,都在静静地认真倾听。

说起来,我比他们大多数人幸运,就坐在检阅台对面的广场马路边,确切地说应该是人民东路那一侧。广场的位置,本就是人民西路与人民东路一线和人民南路相连的中心点。威武之师就从我们面前,雄赳赳,气昂昂,昂头挺胸走过。能如此近距离的感受到现场的热烈气氛,不胜荣光。

回想起当年的盛况,如今的我依然心情激动。可那时候毕竟还小,具体情况也不是太了解,记忆有些模糊不清。为了追寻过去的影像,我还专门在网上寻找,希望弄清楚具体情况,虽然过去了四十年,还真有这方面资料。

在网上,我看到了一些旧图片和老影像。其中有个录像,就在马路上整齐的队伍旁边,有一堆人特别显眼,是一群坐着的矮小的孩子们,他们都穿着塑料雨衣,却在雨中喜笑颜开,兴高采烈。我仔细看了又看,努力想从中分辨出曾经熟悉的脸孔,那些被雨衣包裹着的孩子们,只露出一张笑盈盈的小脸。我无法找到自己,或者是熟悉的同学们,人太多画面也不够清晰。镜头主要集中在走过检阅台的将士们身上,他们英姿飒爽,踏着坚实的脚步走过检阅台。录像时间很短,有些镜头一闪而过,所以我也无法看清楚都是谁。

尽管如此,仍然让我感到亢奋、惊喜和自豪,为有幸参加过的光荣盛典,亲眼目睹过的大阅兵仪式。那些精神抖擞的人民子弟兵,在广场上威武的形象,让人难忘。机会难得,相信在现场的其他人和我一样,一辈子都不会忘。

时光冉冉,岁月如歌,那些尘封的往事记忆,都还在脑海里存留,回想起来真好,致敬那激情燃烧的岁月,质朴纯真的年代。天府广场上,曾经留下过我一生亲切而自豪的回忆。

多年以后,人民南路广场依然留给我很多美好的感受,青春的记忆。广场经过改造后,一度变成一个休闲公园,大家都爱在这里闲逛。

那是九十年代初期,我从北方重返蓉城,好友女同学专门陪我在广场闲逛,我们一起在这里拍过照片。那时候的我烫着卷发,穿着红色羽绒服,蓝色紧身牛仔裤,具有那个时代的时髦特征。广场南边还有成都那时有名的百货大楼,逛大楼是那时最热衷的事情,当时和后来我们都在里面买过很多流行商品,大小件都有。

不仅是我,我妈妈也分别于九十年代初和2008年,来过成都两次,她两次都在这里留下过影像。特别是后来那一次,我陪着她逛,母女俩在广场上一坐许久,看喷泉翻涌,感受天府之国的迷人魅力。

还有我姐姐、外甥女、大姨家的表姐们,我都陪着她们在这里留下过足迹,合照也一直保存着。带她们来这里打卡照相,是因为在我们心目中,天府广场包括毛主席塑像,就是成都的象征和代表,来成都一定要在此留念。不仅是我们,那些年,很多人都是这样,具有普遍性。

过于久远,差点把广场东侧的那个大钟楼给忽略掉,许多老成都人也都对它非常熟悉。我们在盐市口居住时,离广场不远,记得我在家里,每天都能听见大钟整点播报的声音,久而久之已经听习惯。后来大钟也被拆除,再也听不见报时的声音,也看不见它了,曾经熟悉的一切,随着钟声消失,袅袅飘散于旧时光里。

岁月无情,所有那些消失了的事物,再也寻不见,都只能在记忆里去回想和回味。不过也不会太遗憾,消失了的是为了让这世界变得更美好,它们会换一种新形式再度出现。历史滚滚车轮,推动时代进步,辞旧迎新,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广场几经变迁,发生着巨变,随着一次次的升级改造,环境变得更加漂亮。后来地底下还修建起了四通八达的地铁,人们能从各个区域到达市中心的天府广场,出行方式多样化,交通便利化,更方便更快捷,造福市民。

广场地面上的那个太极云图造型,想来就好似成都人爱吃的火锅,像是鸳鸯火锅的造型,热情腾腾。像极了当下热火朝天的生活,代表了成都人热辣辣的性格,如火焰一般的热情,如火锅一般的包容。蓉城人民敞开怀抱,欢迎各地的游客们来天府之国旅游,来天府广场打卡,了解这里古老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慢生活节奏的休闲文化。置身于充满人间烟火气的美食之都,都会让你不由自主的爱上这座古城,这里本就是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地方。

尽管汶川地震以后,广场上的原市政府办公机关后来迁到了南门,天府广场看起来似乎有些没落,但毕竟始终都是传统意义上的市中心,老成都人心中认可的核心区域,依然吸引着不少人来这里参观游览。

在成都人的心目中,天府广场是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精神中心,保留着无数蓉城人的深刻记忆,刻骨铭心。广场有厚重的过往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是魅力成都的一张城市名片。新时代下,天府广场一如既往展现它的独特魅力,将会续写新的历史传奇。

坐在广场上,我思绪万千,久久不能平静。曾几何时,在同一片历史的天空下,起起伏伏的过往旧事,喧喧嚣嚣的前尘旧梦,都在这里上演过。俱往矣,且看今朝,天府之国,再放异彩。

晚风中,华灯初上,夜色撩人。灯光璀璨的天府广场,如梦如幻,如诗如画,在夜幕下显得那么迷人。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