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北方飘雪的头像

北方飘雪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5/29
分享

凤栖山记

  那年立秋以后,蓉城气温不降反升,酷热难挨,秋老虎持续发威。身在市区的人们,估计但凡能离得开的都想走出去躲几天,到凉快之地避避暑。

我们也不例外,在此之前大表哥早就给我说好,要带我们出外小住透透气,他的几个朋友已经先期到达,在外住了一些日子。无法再忍受发烧的天气如此任性肆虐,一行人逃一般的离开市区,直奔凤栖山而去。

所去之凤栖山,位于崇州市天子山以西,距离成都约八十公里,山下便是有名的街子古镇。

背对着青城后山,面对着连绵不绝的山峦屏障,凤栖山犹如一只浑身呈翠绿色羽毛的美凤凰,静静地卧在山中栖息。凤栖山在历史上属青城山一百〇八景之一,其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齐备,自古就有“藏龙栖凤”之称。

凤栖山在街子古镇后方,它们共同组成一个大景区。到凤栖山游玩,主要景点就是凤栖山森林公园,山中的皇家寺院佛教圣地光严禅寺,再就是山下的千年古镇街子场,这三个景观浑然天成,互相依存,各有各妙。风栖山林深树茂,自然风光秀美;古寺院声名远播,历史悠久厚重;街子场风情万种,独具水乡特色。

当现身山中之时,放眼望去,整个山体苍翠欲滴,云雾缭绕,仙气飘飘,大片的竹林和绿树成荫,温度要比城里低许多,光看着就觉得解暑。空气清新,呼吸舒畅,仿佛置身于纯天然的大氧吧。混合着大自然各种好闻的气息,在空中随风飘荡,钻入鼻腔。青草、绿树、河沟、泥土、野花等,构成一幅自然和谐的美景。各种小动物在出没,蜜蜂、蝴蝶、蜻蜓、夏蝉、小鸟、肥鸭,都一一出现在视野里,让我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回归自然,心生欢喜,返璞归真,心旷神怡。

我们一落坐在安静的农家院子里,只一会儿功夫,就感觉身上有股凉气暗袭,像进入一个天然自动调节的空调世界,幽幽地送来阵阵凉爽,很快吸干身上的汗水,顿觉神清气爽,浑身变得爽利。

接下来一连几日,我们悠然自得其乐,逍遥自在。白天坐在院子里喝茶、聊天、打麻将,到饭点吃现做的农家新鲜菜蔬;晚上枕着清风安然入眠,山村的夜晚寂静无声毫无杂音,睡眠质量也得到提升。时常出大门在附近山道上散步,在河溪水沟边盯着水流看浪花,在林荫路上观赏花草树木,在农田一角辨认蔬菜观察动物。在山水之间游荡,感受野外自然之趣,真的有些乐不思蜀,把蜀都的繁华拋弃脑后,一度不想回城。

曾顺着人行步道木栅栏在山间游走,一步一景,目光所至,皆为美好。偶尔迂回曲径通幽,满目绿意繁花似锦,山里路旁五颜六色的花儿,娇艳欲滴,沁人心肺,展现出天然的健康之美。虽然叫不出它们的名字,或许那些野花并不介意别人叫自己什么,在无人打扰的角落顽强的生长,自顾自灿烂开放。野花天生具有不屈不挠的精神,不择地势、不求呵护、自由生长,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中自求生存,绽放风彩。不知名的野花有属于它们的美好时光,“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静静地独自美丽。

不禁为这些美好的生命感动,有些触景生情,谁说美丽一定需要有人来鉴赏?孤芳自赏也是一种来自骨子里的自信和笃定,只要是绽放的生命谁都了不起,不一定都要有人来认定。只要在该开花的季节没有辜负自己,没有辜负时光,没有辜负生命,就已然足矣。想起那首《野百合也有春天》中唱到“别忘了寂寞的山谷的角落里,野百合也有春天。”是的,野花也有其独特之美,就像是平凡的人或者事物,都有自己的价值和独特之处,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自有各自的人生价值。只需静静地发力生长,静待花开,绽放出生命的精彩。

游走在青山绿道间,兴致勃勃,意气风发,不觉疲惫,注意力都被青山绿水吸引,忘形于山水之间,乐趣盎然。“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徜徉于山水之间可以修养身心,哪怕自己任何一种境界都未达到也无妨。人生本就是一场长久的修行,不急于一时,需要不慌不忙,不急不躁,心平气和,鼎力前行。

在这样容易忘我的环境里,那些烦恼忧愁消极之类的情绪,都被自动过滤掉,眼前的美好让人忘却一切,陶醉其中,展现出最好的精神状态,心灵仿佛也得到滋润和净化。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里既然叫做风栖山,山也不算很高,自然是有风则灵。

凤栖山原名叫做凤岐山,山中石的形状像个凤头,那石头颜色为深褐色,又恰好有绿树翠竹覆盖在上头,顶端凸出的尖石部分就像尖利的凤嘴,植被茂盛恰如展开的翡翠色凤屏。形象逼真,美妙无比,翩翩欲飞,充满想象力。

凤栖山林深茂密,处处奇峰异石,满是原始野趣。景区面积并不算小,但景点分离不太集中,海拔为1100米,是川西平原上最高的山峰之一。景点有屈子行吟、御书岩、天子井、卓别林岩等,山半腰上还有向家大院遗址。那山对面的山峰险峻挺拔,可眺望几十里,名号子山,也称号子峪。

隔天早上,我们轻装前进,沿途而上,攀爬在风栖山中。一路走来,欣赏满山青翠景致,体验爬山徒步快感,去探寻传说中的神秘皇家古寺,历史悠久的佛家光严禅院。曲径通幽,阴阴凉凉,沿路有大片青翠的竹子,遮挡着暴热的阳光,给游人带来无私的荫凉。一路走去,沿途风景优美,只缘人在此山中,林深不知身在何处,不知不觉中就来到山上。

远远看见密林深处的光严禅院,气势不俗,被一片古树覆盖。四周全是参天大树,古松柏、古杉树、古楠树、古银杏等珍稀树木,棵棵粗壮,遮天蔽日。这里是距离成都最近的成片原始大森林,有千亩之多。古老的大树历尽千年沧桑,饱受风吹日晒雷击雨打,如今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让人由衷起敬。树冠庞大如盖,枝繁叶茂,像个稳重深沉的过来人,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孤独寂寞的度过千年之久,历经无情岁月洗礼,无声的诉说着古老的旧事。

禅院大门口一左一右蹲守着两个石狮子,一座红色的门楼上铺着层层金黄色的瓦片,金顶檐角高翘,具有皇家气派。在我的印象里,普通寺院通常采用青砖汉瓦,这里可一点都不普通。此乃皇家寺院,使用的是红墙黄瓦,系皇家象征,自然与众不同。寺门的“光严禅院”四字为清康熙皇帝亲手书写,御赐的匾额。正门口上方,雕刻有两条金龙盘踞着门槛正中位置,中间有一金珠,乃二龙戏珠造型。

光严禅院历史悠久,早在晋代就建有常乐庵,在当时已经算是规模最大的一座。到了隋文帝时期,更名为“常乐寺”,赐予寺院一块匾额:“光大严明”。后来寺庙被毁,一名叫善思的和尚筹资重建。大宋年间,或许是因为古寺被一大片翠绿包围,便取了一蛮有情调的名字“翠围寺”,合乎实际情况,但缺少些禅意了。最终还是恢复使用“常乐寺”这个老名字,一直用到明朝永乐年间。为避讳永乐皇帝的“乐”字,蜀王朱椿奏请敕赐寺名“光严禅院”,从此“光严禅院”沿用至今。

不管怎么改,老百姓一直按习惯称呼古寺。依山而建的古寺分为上古寺和下古寺,上古寺在文革时被毁,下古寺成为主景点,我们进入的光严禅院,墙上同时写着“下古寺”。由于禅院环境清雅,堪比绿色城郭“青城天下幽”,故而又有“小青城”之美誉。

踏进寺门,随着香烟袅袅飘散,顿觉一片神秘之感,人变得有些恍惚,仿佛从门外的现代社会一脚踏进古代的世界。这里是皇家寺院,不同于别的普通寺庙,无形中似乎多了一份敬畏之心。

拾级而上,从视觉的某一个角度看上去,两边建筑规划有序,排列整齐。屋檐角高挑,青瓦覆盖,显得庄重肃穆,威严厚重,让人不由得肃然起敬。

古寺名声赫赫,自明代起早就声名远播,连缅甸、印度的喇嘛都知道此寺,不辞辛苦远道而来进行膜拜。皇家寺院的由来,皆因明太祖朱元璋最敬重的叔父,以及朱元璋的孙子建文帝,都在此寺出家避过难。

明代朝廷赠送给古寺的《洪武南藏》系中华佛门重典,多年以后,寺里还有于右任先生写得草书“藏经楼”,目前保存完好。初刻南藏、贝叶梵文、御赐极品,这三件宝物都是镇寺之宝,古寺因这些珍宝而被称为“西川第一天”。

目前寺庙香火依旧还旺,炉鼎里香烟缭绕,虽然自己不是佛教信徒,但过山拜庙,心存善念,也有几分虔诚之心。感叹古寺不易,几经劫难,历尽沧桑;和尚不易,甘于寂寞,清贫度日;百姓不易,虔诚膜拜,图个吉利。在这世上似乎谁都不容易,即便是曾经身为皇帝的叔父和亲孙子,贵为皇室成员之最亲的人又如何?不也一样躲在这深山老林中出家避祸,只为度日保命?历史的纷纷扰扰早已烟消云散,一切过往都消失在无尽的岁月里,无处可寻,了无痕迹。古树是曾经的见证者之一,古寺默默承受着一切,它们默默无语,互相陪伴。

在寺院里游走,有些地方满目疮痍,斑驳陆离,颇有些陈旧感,显示出无情岁月留下的沧桑痕迹。世间沧桑,千变万化,轮回往复,岁岁年年。日复一日里,只有禅院的暮鼓晨钟传出若有若无、隐隐约约的闷响,在这幽僻的凤栖山中,已经整整回荡了漫长的一千四百多年。

游人不多,有些地方似乎有些阴森之感,让脱离开人群的我有些许胆怯,便草草走马观花了一番,没再细看。后来找了一个地处,大部分时间靠在栏杆上休憩,环视四周,凝望着寺院的古建筑物发呆。

无论走到哪里,我都喜欢发呆,在这种特殊的场所,人更容易静下心来。在千年古寺面前,不仅我很渺小,人都微不足道。人生不过百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一瞬,看看这寺院的历史,想想短暂的人生,忽然就特别理解陈子昂起来,他为何会哭得稀里哗啦,“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一股悲怆感涌上心头,感同身受。只想静静,不要说话,嘘,别打扰了这千年古寺的清静,默默地感受就好。石化在那里的我,就像是参禅入定了一般,与古寺融为一体……

上山探寻了一趟,花了两个小时,徒步了两万步,小腿肚子有些发涨。好在平时自己有运动健身的锻炼习惯,多休息一下就会没事。一番游走,就像是经历了一趟净化之旅,清新的空气净化了肺腑,寺院的钟声震撼了心灵,不虚此行,累也值得。

在山上期间,大表哥的两位朋友,还带着我们一道去街子古镇闲逛,他们开了两辆车,直奔山下不远的街子场。

街子古镇位于崇州市西北方向,东北毗邻都江堰,北临青城后山,西北毗邻九龙沟。岷江支流味江流经街子镇口,在这里形成一泓碧潭即龙潭。在街子上场铁索桥下的味江河中,江心立有一块巨石上刻有“龙潭卧波”四字。清朝张刘文写下《味江龙潭》诗:

虹垂天半吸奔湍,百尺人凭铁槛看。

报得骊龙飞去也,沉潭碧锁云水寒。

我站在粗铁索制成的御龙桥上,不得不佩服诗人咏叹神奇大自然的功力。远望周边风景,两岸绿树成荫,眼前豁然开朗,河道开阔,视线无挡,桥下的景致一览无余。千年过去,龙潭碧绿色的河水有些沧桑静默,河中景致,绿水黄石,以黄绿两色为主基调。幽幽味江,静静流淌,依然可寻遗址的影子,靠着铁索桥,怀古追思。

古镇的地下水非常丰富,街上的石板路两侧沟里及屋院后面,常年清水不断,故有“川西水乡”之名。这里也被称作“青城后花园”,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获得过“2010年四川最美古镇”“四川十大最具价值旅游村落”等称号。

街子场早已不是五代时的“横渠镇”,它走过了风雨千载,只把悠久的历史,描绘在味江河畔。从五代后蜀设永康县,到南宋时把永康县并入崇庆州,更名“四界镇”,再到元末明初受兵阀骚扰,百业逐渐萧条,曾经热闹的古镇,最后只剩下位于味江边的河街子一条街。繁华落尽,让人倍感凄凉,不禁唏嘘不已。后来由于周边山民赶集,进行必要的贸易活动,政府把河街子一条街改成贸易市场,命名为街子场,后被人称为街子镇。

街子古镇现存古街以江城街为中心,共有六条街。街道两旁房屋以清代中、晚期建筑为主,尚存有明代水井,镇域面积41平方公里。街上的古建筑群朴素小巧,具有西南小镇的独特风貌。古镇因水兴商,据说还是茶马古道中的一站,历来是汉族和藏族进行交流的通道,“诸番尽食永康茶”的记载就反映了曾经的辉煌。

街子古镇是川西农耕文化的一个缩影,双河遗址将这里的文明史推至到距今约4000年前,各种文物古迹多达二十余处,旅游资源极其丰富。这里文韵满满,南宋诗人陆游,曾被贬官至此。他经常逛街,并在此地留下了许多诗作,当地人还专门为他修了一个陆游诗歌园,园中刻有他的《咏梅》诗:“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表达了他对美景的热爱和对孤独的自我感受。

值得一提的是晚唐诗人唐求,他是蜀州(崇州)人,曾任青城县令,后隐居于味江山,也就是街子场。唐求有个很奇怪的习惯,就是每写就一篇诗文时,都要搓成一团,投入到敞口葫芦中,因此得名“一瓢诗人”。如今江岸边矗立着“唐诗人唐求故里”石碑,据说是清道光年间立起的。江边还有唐求雕像,手执诗瓢,仙气飘飘。其实,他的诗作大部分已失传,但他的创作精神及作品影响力至今还在流传,成为当地百姓的骄傲。

  王一在《兴游街子镇》中提到的:“字库塔崔巍”,就在街子场东,是一座清朝文化传统的遗迹字库塔,外形看起来像塔,但不是一般的塔楼,是用来收存和焚烧字纸的专用设施,字库塔为川西地区仅存的精美字库。古人有“惜字得福”的文化信仰,字库塔寄托了古镇人们崇文的精神追求。

街子场,一座充满浓厚文化气息的千年古镇,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值得一游再游。

事实上,我和朋友们之前多次来过街子古镇闲游,并不陌生,但每次来都只是走马观花,纯粹为了休闲,从未曾深究过,对于一些历史文化知识也不太清楚。成都人比较偏爱这里,久不久的就会来古镇休闲放松。

早晨的街子古镇,也从睡梦中醒来,欣欣然张开了怀抱,欢迎早来的游客,暂时没有往日的人来人往,熙攘拥挤,非常安宁。

进入写有“街子古镇”牌坊的入口,有个银杏广场,得名来自于五棵珍贵的银杏树。四棵银杏树一字排开,高20多米,高大挺拔,枝叶茂盛,蔚为壮观。广场东南角古牌坊入口处的那一棵格外优美,婆婆娑娑。这些古老的银杏树龄都已有一千多年,据说这些树就是街子本地人“一瓢诗人”唐求亲手所种。

然,斯人已去空悠悠,唯留古树孤零零。如果银杏有记忆,会不会记起培育它们扎根于此的主人?如果银杏有感情,会不会怀念浇水呵护它们的主人?不管古树如何,总有人会记得、会怀念。千年过去,街子古镇的人们,依然怀念着栽树的主人,替古树纪念着他,为他塑像留念。犹如主人还在,古树也在,他们之间已经站成永恒,彼此相望,互相陪伴,一眼千年,也许还会有下一个一千年……

街子古镇的主街江城街全长668米,所谓江城街就是依江成城之意,与横渠、河街子之名一样,依水而建,临水而居。街上的房屋均以清代中晚期建筑风格为主,具有川西民居特色,青瓦平房,串木结构,雕窗楼阁,飞檐翘角。前面为店,后面是院,简洁明快,朴素无华,街道悠长,小巷幽深。低瓦檐,老木屋,窄门板,门前沟,无不映出旧时的模样,古老的影子,透着古风古韵。

街两边都是各种铺子,古玩店铺,铁匠铺子,茶叶铺子等。小吃更是琳琅满目,花样繁多,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垂涎欲滴。彭州军屯锅盔,酥脆咸香;名小吃叶儿粑,软糯咸香;伤心凉粉,麻辣酸爽;特色麻饼,香甜可口。销售牛肉干、水果、杂货等,种类繁多。

咋一看街子古镇,会有似曾相识之感,跟我以前去过的江南古镇并无大区别,大同小异,水乡特色,悠悠风情。这里以水系发达著称,数条清澈的小河交织,犹如一幅曼妙淡雅的水墨画。漫步在青石板上,穿插于小巷子间,人仿佛也迈过了时空,回到了古老的年代。在这里静心感受曾经的繁华与热闹,也感受曾经的沧桑与静谧。

光滑透亮的青石板路,不知被多少人踩过,被雨水冲刷过,才打磨成今天这般圆润光泽。踏在上面感觉都不一样,仿佛也走入旧时光里,与那些曾经走过的旧人们相遇,在同一个空间甚至同一个位置上,重合着足迹。在这里行走,与走在现代化的城市街头绝不一样,心境和感受不同。相由心生,心由境生。

空气中散发着好闻的各种气味,看到有家压榨新鲜水果汁的店铺,顿觉口渴的我选了石榴。很快,一杯粉红色的石榴现榨果汁就压好了,里面什么添加剂也没有,纯天然的果味,酸酸甜甜好喝过瘾。果味沁润着我的舌尖、味蕾,就像我对古镇的印象和感受。清新又恬淡,不浓妆淡抹,自然而然,流露本真。

游人大都从容自若,表情淡然,气定神闲,悠闲自在,享受着晨曦中古镇街道的宁静与古朴。街上门前石砌的小水沟里,潺潺流水,清澈见底,哗哗啦啦,叮叮咚咚,穿过街子场的大街小巷,连同慢时光,一同缓缓流走。

凤栖山、光严禅院、街子古镇,由一位叫做“岁月”的绘画大师绘制,将这三处景点融绘在一起的巨幅古画绝版作品,幽美古朴典雅,堪称大手笔。随着画卷被徐徐铺开,绚丽多彩的画面展现出来,不断冲击和震撼着后代人的眼睛和心灵。巨幅的天然之作已足足惊艳了一千多年,仍将继续美下去,直到天荒地老。

离开凤栖山时,我已与它预约下次再见。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