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北方飘雪的头像

北方飘雪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7/26
分享

天府之源

“九天开出一成都,千流万脉源望丛。”

在蜀地流传的这句民谚,道出天府之国源远流长的历史,皆与成都郫都区望丛祠里合祭的古蜀国望帝和从帝,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作为天府之国的创始人,二帝被誉为“天府前驱、蜀中先导”,几千年以来的古蜀文明,就从这两位古蜀王时代开启。

大约二千八百年以前,本为部族首领的杜宇,率领族人自南北上,推翻了当时的鱼凫王朝,于郫邑作为都城建起古蜀国,这里从此成为古蜀文明的重要发源地,被誉为“古蜀之都、天府之源”。这是有史以来蜀中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多年以后,秦灭蜀后郫邑改为郫县,近些年再改为郫都区。

起初,古蜀王杜宇称作望帝,带领氏族成员,走出了以前茹毛饮血的蛮荒时代,生存方式再也不是过去简单的渔猎采集活动,直接转成更为先进的农桑时代。望帝亲自教民学习务农,让蜀人从此有了固定居所,有粮可吃,有衣可穿,不再为生存担忧,开创了古蜀文明先河,备受蜀人爱戴,因此他被古四川地区的人们誉为“农神”。

农耕活动自然要靠老天爷吃饭,风调雨顺之年可以喜获丰收,遇上灾年就有可能颗粒无收。那时的蜀地自然环境恶劣,在望帝老年时期,川内频发洪水,蜀人深受其害,苦不堪言,民不聊生。于是望帝便任命了一个叫鳖灵的人任丞相,让他去治理水患。

鳖灵和大禹治水的思路相似,他“决玉垒山以除水害”,玉垒山指的是现今都江堰宝瓶口那座山,开凿山体是他治水方案的第一步。之后他又率众在玉垒山开出的口子上,开凿出柏条河和蒲阳河两条人工河,通过采取疏水分流的办法,将超量的岷江水流经成都平原,最后汇入东边的沱江,即《尚书》中的“岷山导江,东别为沱”。此举解决了水患问题,百姓得以安居乐业,鳖灵因此被蜀人称作“水神”。其后因望帝重贤惜才,主动把自己的帝位让给了鳖灵,其号开明帝,史称丛帝。

后代史学家认为,丛帝鳖灵“决玉山”之举起了关键性作用,早于李冰父子四百年对玉垒山进行改造,只是由于当时各种条件限制并未全部完成。但也为后来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打下了基础,故有“开明肇其端,李冰集大成”之说。

望帝让位后,隐居在西山即今天的青城山,他去世后葬在都江堰玉垒山,后人为其修建了一座望帝祠纪念他。南北朝齐明帝时期,益州刺史刘季连,眼见蜀地百姓上山祭祀望帝,爬坡上坎十分不便,于是就把望帝祠从都江堰迁移到了郫县。望帝祠的原址,后来便成了祭祀李冰父子的二王庙。

丛帝死后葬于后来的郫县城南,后人为他建了个丛帝祠。由于迁到郫县的望帝祠与丛帝祠相邻,后人干脆将两座祠合二为一,才形成了今天“一祠祭二主”的望丛祠。这座距离成都市区二十二公里的望丛祠,是西南地区唯一的两位蜀王合祭祠,也是最大的帝王陵墓,被誉为“蜀中第一祠”,载入《中国名胜辞典》。

二帝的功绩倍受蜀人推崇,后来人们常在望丛祠进行祭祀,从而形成了一项传统的民俗活动。春耕秋收是一年中的大事,蜀中历代官吏,每年都会定期在春秋二季入祠凭吊。在传统的都江堰放水仪式前,蜀地官员须先到郫县望丛祠祭祀,这在《郫县志》上有记载:“每年都江堰放水,成、绵、龙、茂道台,过郫境则祭之,旧例也。”等祭祀完毕后,再去都江堰砍掉“马槎”放水,正式开启成都平原的春耕春播生产活动序幕。从中可见,蜀人自上而下对二帝的重视和推崇。

北宋仁宗时期,因郫县令赵可度对望丛祠进行扩建,才有了今天的规模。但明末清初时张献忠起义,导致望丛祠因战火损毁严重,一度只剩下望帝和丛帝的二座陵墓。清道光年间,望丛祠再次被得到修复,当时还在祠内种植了大量庄严肃穆的柏树,以示敬重。

民国期间,四川督军熊克武驻扎在郫县,对此祠又进行修复。目前二帝陵前分别竖立的“古望帝之陵”和“古丛帝之陵”两座石碑,便是他拨款修缮,碑上刻有“熊克武立,但懋辛书”字样。但实际上石碑在文革时期早被拆毁,现在的石碑亦为后来复制。

祭祀着两位赫赫有名的古蜀国帝王的望丛祠,可谓蜀人寻根问祖的圣地,里面不算大,现占地面积为九十亩。目前,祠内除了望、丛二帝的纪念馆和他们的陵墓外,还有涟漪园、鳖灵湖、赛歌台、子规园、听鹃楼、郫县博物馆等主要建筑和景观。

在八九十年代,望丛祠分别被列为省市两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是郫县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望丛祠承载着蜀人对前人的古老记忆,有着厚重的历史背景,这里可谓蜀人的精神家园。

三十年前,我年轻时曾经去过一次望丛祠,当时游完后,在大街上还顺手买了一袋当地著名的郫县豆瓣酱。距今相隔时间太久,我早已忘记了祠内当初的情形,只有一些模糊的印记。适逢前两天蓉城天气舒适,气温只有二十四五度,挺适合出门游逛,想起那望丛祠内有个荷塘,眼下正值夏季,倒是观赏荷花的好时候。

于是我们在蓉城市内乘坐地铁六号线,直达郫都区望丛祠站,从地铁口出来大约走几百米,即到望丛祠大门。远远便看见望丛祠掩映在绿树下的琉璃瓦顶,门口两边各有一棵高大的黄桷兰树,树冠茂盛,枝繁叶茂,绿树衬着白墙红门,颜色醒目。

走近大门左侧,立有一块不太起眼的石碑,上书“望丛祠”三个字,被四川省人民政府确立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个大门开在街道上的一个三叉路口,门前有个呈三角形的广场,东西两边各有一组大型的石雕塑像,还有三根青砂石擎天柱,显得古朴雅致。这些建筑以前都没有,跟记忆中差别很大,应该是后来重新改造过,毕竟我们已经太久没来过这里。

广场上的塑像,一组是望帝在教授农人植苗,另一组是丛帝在与民治水。塑像大气,栩栩如生,人物形象逼真传神,给人以粗犷有力之感。广场右侧还有长幅石刻,如同一卷古书徐徐展开长长的卷轴,刻画的亦是望帝躬耕和丛帝治水的小型雕刻像,画像雕刻的凸凹有致,立体感极强。所有这些塑像,像有一股古风古气,穿越几千年时空扑面而来,把我们带回到那苍茫的远古时代。

因望丛祠系一祠祭祀两帝,故亦是一门两开,祠门不同于一般祠庙的单开门,而是对称分为左右并列着二个门洞。守着大门两边的石狮子像,与两扇拱形的红门相得益彰,有点类似古代的皇城楼。门楼上写着蓝色的“古望丛祠”四个大字,令人心生敬仰。

进入拱门后眼前一亮,一堵长长的照壁,红墙黛瓦,出现在眼前。墙正中写有三个蓝色大字——望丛祠,两边的围墙呈半月形,环抱着后面的正殿楼宇。站在祠内,回过头来还能看见大门背面墙上写有《望丛祠赋》,记载着这段古老辉煌的历史。

走近照壁,其背面刻着古蜀文字和浮雕,从西往东有九组图案,内容分别是:“先祖渔猎、教民务农、始植蚕桑、岷江泛洪、鳖灵拜相、开凿玉垒、德垂揖让、五谷丰登、天府之源”。雕刻古朴,歌颂了望丛二帝的功绩,通过浮雕的艺术形式展现,意境深远。古蜀国人民勤劳智慧形象,古蜀国历史进程一目了然。

照壁南北两边各有两道半圆弧形门,白墙黑瓦,分别通往子规园和涟漪园两个园区,它们之间互通。照壁后面有两道阙门通往里间大殿,那里便是望帝和丛帝的纪念馆。北阙门的门楣上题有“德垂揖让”“天府先驱”八个大字,讲的就是望帝晚年拜鳖灵为相成功治理好水患,后将帝位让给从帝鳖灵,即为“德垂揖让”的由来。南阙门的门楣上题有“功在田畴”“西蜀伟业”,即指望帝杜宇教民务农,为后来成都平原的富庶,农业发展奠定下了基础。

纪念馆庄重大气,气势不凡,系八十年代末期规划而建。大殿门口有硕大香炉,红烛正在燃烧,香烟缭绕,袅袅烟雾,四处飘荡,可见香火旺盛,前来祭拜之人络绎不绝。

大殿以琉璃金瓦盖顶,飞檐高挑,石柱硕大,气势雄伟,五进开间。正中位置端坐着望帝和丛帝,在两个人的青铜塑像上悬一匾:“饮和食德”。出自庄子与周易,是说给人吃喝后感觉到自在,享受快乐,受益于先人的恩泽,意指两位古蜀王的伟绩。

二帝塑像威严庄重,系九十年代安放于此。塑像下面有指示牌,左边那位头戴花冠的老者便是望帝杜宇,他深窝深邃,鼻梁高挺,不怒自威,气度不凡。右边那位头戴双角冠相对年轻的是丛帝鳖灵,他目光如炬,表情坚毅,束着腰带。两位蜀王面像霸气,威严庄重,非同一般,塑像生动传神,人物栩栩如生。

眼前的景象,让我不禁遐思不断,思绪纷飞,飞回到几千年前的成都平原,那时的古蜀国堪与中原夏商文明相提并论。从古蜀开国,历经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五代王朝,前三代为王,后二代为帝,前后共达一千五百多年之久。望帝教民务农后让帝位,丛帝开凿治水后继位,传说望帝化为杜鹃啼血催耕等一系列故事,无不表达了蜀人对二帝的崇敬和怀念,这便是纪念馆存在的意义,以供后人世代瞻仰缅怀。

走进涟漪园,满池碧绿的池水,荡起涟漪。池上建有回廊,曲曲折折位于水中央,被大片荷叶环绕。

夏日的荷花正在开放,亭亭玉立,在风中摇曳,清新脱俗。有开得早的荷花已结了莲蓬,在一片碧绿的荷叶中,一枝独立。碧绿的荷叶和紫红的荷花占据大半个湖,争奇斗艳。微风吹过,流入鼻腔的是夹杂着荷特有的清香气息,在空气中四处弥漫,香飘满园,沁人心肺,令人陶醉。

湖中远处有座亭阁叫“藕香榭”,根据名著《红楼梦》贾惜春的居所藕香榭命名。它建在水中央,要想过去须得走桥或坐船。“避风雨轩”有点像藕香榭,进亭也要走桥,桥体拐来拐去,意境唯美。

绕过去之后,我们走在望丛祠以西偏南方向,路上树木参天,遮天蔽日。左方即是望帝墓地,高处古柏森森,栖息着众多白鹭,鸣叫不停。墓地约高十五米,周长二百米左右,整体呈椭圆状。

望帝陵右边有个郫都区的博物馆,据悉现有馆藏文物四千余件,以铜兵器、汉代画像砖、画像石棺、说唱俑等最为出众。还有部分书画碑帖藏品,有关古蜀国历史的文字资料、图片,体现了古蜀文明的发展进程。

绕到望帝陵墓正前面,迈过微小拱桥,拾阶而上到陵前,立有“古望帝之陵”竖石碑。此碑系百年以前的民国时期,四川督军熊克武捐款而立,碑文为但懋辛所写。

碑文介绍了公元前六世纪,古蜀国在郫邑设都城,杜宇为蜀王号望帝,开创了蜀地的农业经济,被誉为“开天府之师”,受到蜀人敬仰。望帝晚年将帝位让给丛帝鳌灵后,自己隐居西山,死后化为杜鹃,每年春天飞回蜀地催民耕种,故蜀人有闻鹃啼而思望帝之感人故事,在《蜀志》上有记载。

继续沿着绿荫掩映下的石板路,往前走到尽头,向左转弯就是丛帝陵。墓地外观近乎圆形,状若丘山,一目了然,视觉上明显感到要比望帝陵墓规模小。陵墓高出地面大约十米,长径约四十米,短径约二十米,周长约一百米。陵上杂草丛生,树木繁多,系清道光年间种植的古柏树。陵前立碑“古丛帝之陵”,此碑亦为民国四川督军熊克武一同建立。

由丛帝陵碑文介绍可见,丛帝鳌灵即开明一世,是古蜀国继望帝之后的又一位贤明蜀王。鳌灵最初由荆地入蜀地,恰逢望帝招贤纳士治理水患,熟知水性的鳌灵毛遂自荐,后被委以重任,封为丞相。他“凿玉垒以除水害”,治水有功,造福蜀地人民。替代望帝之位后称为丛帝,创立了开明王朝。

回顾历史,开明王朝是古蜀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期间蜀地经济得以加速发展,国力逐渐强大,战国时期的蜀国,已成为当时西南地区最强盛的大国。开明五世赤帝时,将都城从郫邑迁至今天成都的主城区,在市中心现天府广场以北的武担山附近,建立了少城,取周文王迁岐“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的说法,成都便由此得名。公元前三一六年,秦惠王灭掉了古蜀国,才结束了开明王朝长达三百五十年的蜀地统治。时代更替,周而复始,一代一代推动着历史进程,令人不胜唏嘘。

前面是一处开阔之地叫东歌台,当地人常在这里举办赛歌会。由于二位帝王在民间被后人所尊崇,因而在民间素有“端午祭屈原,岷阳朝杜主”之说。每年的农历五月十五,当地人都会举行纪念二帝的赛歌会。赛歌会在清代尤其盛行,民国更加流行,后因抗日战争而中断,八十年代时才又恢复,后在扩建望丛祠时修建了此台。望丛祠赛歌会,据史志记载,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成为汉族唯一保留下来的赛歌形式,现已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那天我们正好看到有一大群人,男男女女在唱歌跳舞。说实话,起初我还不明就里,心里甚至还感觉奇怪,怎么会在陵墓唱歌跳舞呢?陵墓作为神圣庄重肃穆的地方应该肃静,这些人是不是太放飞自我,会不会不够尊重逝者。不过看了宣传牌介绍,了解到历史知识以后才恍然大悟,这就是一种文化传承,他们恰恰正是以此举怀念逝者,以歌舞艺术的表达形式,传扬千年以来的传统习俗,并且还会代代相传。

我们沿着鳖灵湖畔闲逛,此湖贯通望丛祠南北,水域较大,池水幽绿,沿岸景致尽数倒映在水中,纹丝不动。鳖灵湖是八十年代挖掘的人工湖,据说池中的水引用的是岷江活水,尤为增色。中央建有水榭亭台,沿湖环绕着翠竹和垂柳。

在望丛祠内,除了池水、建筑景观外,感觉最大的特色就是树木繁多,处处绿树成荫,古树参天,遮天蔽日,幽幽凉凉,是夏日避暑的好去处。之前在望帝陵冢上,就看见一棵特别高大的古老香樟树,估计得有几百年的树龄。另外还看到一棵挂牌的柏树,上面写着的树龄是三百一十年,类似的古柏树在祠内得有上百棵,主要生长在望帝和丛帝的陵冢上。园子里有古柏树、香樟树、桂花树、桢楠树、黄桷树、银杏树、松树、桃树、柳树等,树木密集,品种繁多,郁郁葱葱,遮天蔽日,这里俨然城市中的一片绿洲。

过一座红褐色的小拱桥时,发现在桥头有一棵大黄桷树,树干粗壮,分枝繁多。看旁边的树木介绍,这棵黄桷树栽植于八十年代,距今不到四十年,上写:“桑科、榕属,栽植于1985年。祠内共有大小8株,分布在大门照壁前后等处,其茎干粗壮,树形奇特、悬根露爪,是游客纳凉、休憩的理想场所。”守在大门口左右的那两棵树,进来之前已经看过。

在园子里随意自在踱着步,空气清新,全是青草树木的自然气息,飘进鼻腔,让头脑越发清醒。园内高树枝头鸟儿飞来飞去,以白鹭居多,生态环境良好,人与自然鸟类和谐并存。院内不管是亭阁池榭,还是拱桥,错落有致,布局合理,环境幽雅。

后来我们绕回纪念馆南面的子规园,那里种满各种杜鹃。传说望帝杜宇死了以后化作子规鸟,又名杜鹃鸟,园内种植的杜鹃花,代表蜀人对他的思念之情。旁边有一座听鹃楼,建于清光绪年间,楼前立有一块宣传牌,提示此楼系木制结构,青瓦屋面,上下共有两层。以前维修时,将听鹃楼和原先的老祠堂合成四合院的布局,后来则成为郫都区望丛玉器博物馆。

传说望帝死后化为杜鹃鸟,他不放心蜀地百姓的农业生产,每年阳春三月时节必飞回蜀地,催促农人不要忘了下地耕种,声声鸣叫:“布谷、布谷”。杜鹃鸟鸣,蜀人闻之说:“我望帝魂也”,故有“闻鹃啼而思望帝”。据此,李白赋诗:“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李商隐在《锦瑟》一诗中也写到:“望帝春心托杜鹃”。杜甫的《杜鹃行》中写到:“君不见昔日蜀天子,化作杜鹃似老乌”,不少文人都写有相关的诗词。蜀人听见杜鹃声声鸣叫更加思念望帝,杜鹃啼血成语的由来,即是指望帝变为杜鹃这段动人的传说。

这次我还发现听鹃楼对面竖有一块石碑,碑上写着两个蓝色的大字“蜀魂”,字体看起来苍劲有力,潇洒飘逸,让我心中不由得一动,盯着看了许久,以前不记得有。我并没有在第一时间一眼看出那个“魂”字,写得实在是太飘逸了,很有神韵,生动传神。待认真细看之下,感叹不已,站在碑前挪不开脚步,一直在发呆,沉思良久,脑子里浮想联翩。

郫县作为古蜀国都城和古蜀文化的溯源地,深蕴古蜀之魂,历经近三千年沧桑的历史遗迹,震撼着后世代代蜀人。“魂”既指望帝之魂,也应泛指一种精神,“蜀魂”就是蜀文化精神,蜀人之风骨。试想如果没有望帝和丛帝打下农业和水利基础,李冰父子不一定能顺利治水,修建好都江堰工程,也许用时远不止十年才功成。此宏伟工程让成都平原受益至今,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天下闻名的富庶安逸之地。

这不仅是两位蜀王的智慧功绩,也是蜀地百姓共同的辛勤劳动,他们给后代子孙留下的不仅是可见的丰硕成果,物质基础,还有蜀人勤劳勇敢、人定胜天的大无畏精神,作为一种精神财富被发扬延续。在蜀人心中,望丛祠就是川蜀的根与魂,即便已经历经几千年,精神依然在传承,并将世代传递下去。

千年沧桑过去,随着时代变迁,望丛祠现在早已是外地游客和本地人游玩休闲之地,亦是一处城市中的净土,闹市中的清雅幽静之所。

那天来望丛祠前,成都西门刚刚下过一场不大的短时阵雨,同在西边的望丛祠内地面上,有些地方尚残留水迹有点湿润。经过这一番微风急雨的洗礼后,园林里的树木显得更加苍翠欲滴,格外清新。其实祠内本就幽森,苔藓覆盖着陵墓和红砖石块,让整个祠内有些湿潮之感,又显得格外凉爽清幽。

后来我们坐在湖前倚栏听风,近观湖水,眼前湖波微荡,碧水拍岸,杨柳依依,湖光叠影,容易让人沉静下来,人仿佛和旁边的石块一样石化在那里,寂静无声。缭绕烟雾里,如梦如幻的水面上,倒映着的精巧亭台和拱桥,显得更加唯美,古朴之中又好似秀气江南园林,可以相媲美。

呆坐在池边的我,陷入沉思,漫想无边,恍惚之间,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声,就在耳边喃喃低语,如泣如诉,余音袅袅,诉说着望丛祠千年以来的如烟往事,不朽的历史传奇。

古望丛祠,作为一处历史遗迹,园内的园林景观建筑,无不留着岁月的痕迹,我们在这里感受曾经的辉煌历史,也感受现代的淡泊宁静。古望丛祠,深韵厚重的历史,‌承载蜀人的精神,‌名副其实的古蜀之根与魂。‌

准备回市区,刚一出大门,恰好看见面前的马路上,一列天蓝色的有轨电车驶过来,由五节车厢组成,从马路中间的两根专用铁轨中徐徐穿行。兴致顿起,忽然不想坐地铁,改坐有轨电车回去。反正不赶时间,可以一路慢游车河,穿过郫都区的大小街道,饱览沿途风光,岂不美哉。

成都交通很给力,有轨电车跟市内快速公交(BRT)、以及常规公交车一样,坐完全程也仅需两元钱。坐地铁自然会贵一些,当然这会与车费无关,跟突然的好兴致有关。想坐上这慢悠悠的有轨电车,在哐当哐当的慢行中,感受木心先生《从前慢》中的类似意境,慢慢体验郫都区这座曾经古老的都城,和如今现代化新城的面貌,感受古城巨变。

地铁很快,这会却不想图快,只想让时光慢下来,静静地流淌,体验慢生活节奏,享受古蜀国创始人和诸多前人给后人带来的福祉。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富庶成都平原上的蜀人,今天能有如此安逸的休闲生活状态,皆赖于先人们创造的功绩。如果前人们能看见,现代天府之国里的幸福生活,相信也会感到欣慰,这就是当初他们为后人造福的初心。

看着车窗外古城新貌,遥想当年的二帝,为古蜀文明贡献巨大,开创下历史先河,功劳不可磨灭,因此后代蜀人才会对他俩念念不忘,虔诚祭祀。历史证明,真心造福于民的人,人民永远也不会忘记,望丛祠就是其中的一个例证。

当然,这只是我泱泱华夏的一个缩影,君不见,更有无数炎黄子孙,为振兴中华前赴后继,才换来今天历史上最好的时代,人民过上了美好幸福的新生活。历史的丰碑不仅以有形的纪念方式存在,供后人瞻仰缅怀,也以无形的精神流传在人民的心中,代代相传,永不磨灭。

古望丛祠,千古流芳。天府之源,蜀人之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